106 頁 (共 596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15, 2022 8:39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趙州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雲:吃粥了也未?僧雲:吃粥了也!州雲:洗缽盂去。其僧有省。



  無門曰: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者,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頌曰: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野老曰:乍入叢林,先事生活,次習威儀,後職常住,此即是修行辦道的樣子;龐老有句:搬柴運水,皆是神通妙用。自古以來,多少究禪之人,以為禪之突特,捨生活,棄威儀,離常住,遁隱林間,做塵外怪客,行土地公生涯,才是禪和風格;殊不知,宗下巨匠,無不三藏深入,伽藍捐命,於佛言祖句中啟智,日常生活中思維,方得真參實修之碩果,而圓成 了生脫死之事業!

  大德!禪行者欲行於禪,卻非是孤處於禪;所謂井蛙之天,其見有限,多少禪和,跋山涉水,參訪善德,無不是為的 集思廣益!是以,諗和尚問吃粥,囑洗缽,便是開示僧伽生活中 認取去的法要!

  行者:缽洗也未?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2月 16, 2022 8:06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明超《無門關夾注》)


  缽多羅,簡稱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飯器。譯為應器,或應量器。應有三應:一、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二、體相應,缽體粗質,使人不起貪意;三、大小相應,不過量也,乞食不過七家,令人不恣口腹。當時四大天王,持四缽供佛,佛以神力,把它合為一缽,這是有缽的歷史。

  趙州(真際從諗禪師,南泉普願禪師法嗣。住趙州觀音院,今河北趙縣柏林禪寺。)因僧問:“某甲(我某某)乍入(剛剛進入佛門。指出家時間不長,對於佛法修行所知很少)叢林(叢林:指僧眾聚居之寺院,尤指禪宗寺院。昔時印度多於都城郊外選擇幽靜之林地,營建精舍;故僧眾止住之處,即以蘭若(空閒處)、叢林等語稱之。《大智度論》卷三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樹木聚集之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論經》:“眾僧乃勝智之叢林。”《禪林寶訓音義》認為:“叢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乞(乞請)師指示(開悟的禪師向學人 指出眾生本具佛性是什麼,叫做指示。如以手指月,示月所在)。
州(趙州和尚)雲:“吃粥(早粥)了(完畢,結束)也未(還是沒有呢)?”
  僧雲:“吃粥了也(已經吃過了呀)!”
  州雲:“洗缽盂去!”
  其僧有省(對於本具的佛性,或者在本性上用功的方法,有所省悟)。

  無門曰:“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趙州和尚說法,直接顯示出佛性的全體面貌,沒有半點隱藏)。者(這)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把鐘叫做甕,錯會了趙州的本意)。”

  頌曰:
只為分明極(太清晰了),
翻令(反而使得)
所得遲(不能夠當下立即就得到)。
早知燈是火(如果早知道燈就是火),
飯熟已多時。

  頌文大意:只因為不生不滅佛性 就是我們自己,與我們自己沒有半點距離,就像眼前的事物 是那麼地清晰,本就屬於自己所有,反而讓我們 不敢立刻就相信它是無價的珍寶,不敢完全放心地 自信地去立刻擁有它。如果早知道這件事 就像燈本來就是火 這樣的簡單平常,我們把這燈上的火 取來生火做飯,那麼米早就已經做成熟飯很久了。

(明超《無門關夾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2月 16, 2022 8:08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煢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


  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自稱大悟。徹細未決借事呈解)。州雲。吃了粥也未(悟了也未)。僧雲。吃粥了(已悟了也)。州雲。洗缽去(令他除悟)。
  (主意借事明宗。旨明句裡呈機)。總結(入就藏鋒)。


  粥罷令教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聞此清訓。忽了前悟)。而今參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天童審你諸方。果是有悟無悟)。

  (焭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2月 16, 2022 8:13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趙州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1,乞師指示。”
州雲:“吃粥了也未。”
僧雲:“吃粥了也。”
州雲:“洗缽盂*2去。”
其僧有省。

【語譯】
 有一位遊方僧對趙州說:“我剛剛涉足叢林,什麼也不懂,請導師不吝給予指示。”
趙州問他:“吃過粥了沒有?”
僧人說:“吃過了。”
趙州說:“還不去清洗缽盂。”
僧人頓時有所省悟。

〖評唱〗
  無門曰:“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這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語譯】
  無門說:“趙州一開口足見其膽識,所說的皆是露出心肝肺腑之言。可惜那名求教的僧人,聽事不真,無法體會,錯把黃銅鑄造的鐘,當作陶土塑成的甕。”

〖頌曰〗
只為分明極  翻令所得遲
早知燈是火  飯熟已多時

【語譯】

只因為你想窮極分明,
翻來覆去,令你遲遲無有所得。
如果你早知道,明燈就是火種,
那鍋飯早就煮熟了。

【題解】
無門鐘情於趙州,這是有關趙州的第二則公案。
這公案平易近人,就好像媽媽在對你說:吃飽了嗎?吃飽了,去把碗筷洗洗。因此,無門才會有這樣的感言:“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

熟讀《金剛經》的人,會發現這一公案比之佛陀乞食、敷座、食紇、洗缽,還要來得簡潔。

學佛就奠基於這種平常心。因此,無門才會對遊方僧的乞示,作了這麼的評語:“這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面對趙州這麼一座黃銅澆鑄的大鐘,卻以為是陶土塑造的瓦甕。

對於這則公案,無門形容趙州:“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

同時,無門也對當時,甚至是時下學佛人的心態,做了這麼一個總結:“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現在是時候去看看飯煮熟了沒有。

【參究】
第一層:
洗缽盂去。
其僧有省,省些什麼?

第二層:
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
這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第三層:
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
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註解】
*1  叢林,叢林通常指禪宗寺院,故又稱禪林。又以芳香之旃檀樹林比喻佛門龍象所住之清淨叢林,故亦稱旃檀林。然於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叢林之中,寺產一切歸公,且依一定規矩而容納十方來住之僧眾,其住持人選亦經僧眾同意,而由十方名德之合適者出任,故叢林又可稱為十方叢林。

*2  缽盂,缽(梵patra,巴patta)。系缽多羅、缽和羅之略稱。又作缽盂。乃僧尼所常持道具(比丘六物、比丘尼十八物)之一,一般作為食器。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顏色、大小,均有定製,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又為應腹份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譯作應器、應量器。律制規定,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

  (謝力《我與無門關》)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2月 17, 2022 9:01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蕭平實《入不二門:公案拈提集錦》)

  趙州從諗禪師。有僧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師雲:“吃粥也未?”僧雲:“吃粥了。”師雲:“洗缽去!”其僧忽然省悟。

  星雲法師以“粥與茶”為題,舉趙州茶及洗缽之公案說禪雲:《所謂佛法、禪心,都應該不離生活。吃飯吃得合味,禪也!睡覺睡得安然,禪也!離開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實離道遠矣!》(佛光《沒時間老》頁202)

  星雲法師又開示雲:《禪,離開不了生活,穿衣吃飯是禪,搬柴運水也是禪,一個人不把生活照顧好,禪安住在什麼地方呢?碗不洗、地不掃,生活問題都解決不了,生死怎麼能解脫呢?有詩雲:“粥罷令教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參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佛光《大機大用》頁223)

  平實雲:如契經所雲:“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此謂邪惡之智慧,根本不能知曉: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由不能知曉 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之故,便欲在棄舍或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後,別覓永不可得之真如心體;如是之人,將永遠墮於虛妄想之中,將永遠不能啟發般若智,將使其原有之證悟般若智慧,開始產生邪慧,最後必定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以及產生“將一貫整體之佛法加以肢解,令佛法開始支離破碎”之現象。由是緣故,說如是偏斜之智慧為惡慧。

  同理,禪門之中 亦有惡慧;此謂真實之正慧者,乃是於參禪之時,已自了知參禪宗旨 即是明心與見性。
1既言明心,則知必定有一真心,是吾人所應親證者;親證此真實不壞之金剛心已,方可名為明心也!
2既言見性,則知必定有佛性 可以眼見;親眼看見佛性分明顯現 而無染污時,但覺世界如幻、身心如幻,唯有佛性如是真實不壞 而又無隱無遮;如是眼見佛性者,即是見性也!
合此明心與見性二門,即是禪宗行人 所應努力進求之目標也!
是故禪門行者,必須了知:禪門之宗旨 即是明心與見性。
既如是,當知破初參者,必定即是明得自己之真實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
若因善知識幫助,證得阿賴耶識心體之後,卻不肯承認 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者,即名惡慧;此人即是不知經中 所說“藏即賴耶識”者。

  星雲法師近年 亦傚法未悟謂悟者之愚行,出頭說禪道悟;更如是道:“吃飯吃得合味,禪也!睡覺睡得安然,禪也!”如是說禪,與世俗人貪圖安逸 而過生活,全然無異;所異者唯是:世俗人娶妻嫁女,從事士農工商等業,追求五欲生活之享樂,追求親眷之和樂;星雲法師則不事生產,而以自己所知之“世俗佛法”教導在家出家四眾:“吃飯要吃得合味,睡覺要睡得安然”,以此為禪,則必導致其座下 出家二眾追求“吃飯應當合味、睡覺應當安然”等世俗法上之享受,當然也必因此而追求“住寺應當住得莊嚴華麗,興建各地分院時 應當金碧輝煌、無比莊嚴”,浪費大量錢財於佛光山、美國西來寺、日本本棲寺……等寺院之表相莊嚴上;
至於信徒護持佛光山時,是否有籌措龐大資金之心理壓力,則非所計也!如是而可謂之為禪,謂之為人間淨土,渾然不知 禪宗之修行目的:即是在於親證如來藏心體,即是在於親證之後 能現觀其真實而如如之自體性,即是在於清淨心體淨土而導致世界清淨,方名人間淨土。

  然而星雲大師渾不知此,更道:“離開生活,佛法有何用?”若如是言,而可謂為臨濟禪宗之真實語者,則二乘聖人求證涅盤,便成虛妄;入涅盤之後 全無生活可言故。星雲大師又言:“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實離道遠矣!”果真如其所言而可說為臨濟禪宗之佛法者,則應今時一切學佛人 皆不許追求了生脫死之法,則四阿含諸經中 純說可以令人解脫生死之二乘菩提,即成無用之法;則二乘聖人皆是離道極遠之人也!亦應大乘菩薩六地滿心時 取證滅盡定,七地取證唸唸滅盡定者,皆非佛法。星雲如是主張,如是開示佛法,是耶?非耶?有智佛子,盍各思之!

  審如是言,則星雲大師及其座下出家二眾 常住弟子,亦應將佛光山之佛法講座永遠關閉,專作慈濟 或基督教救世軍 所作之慈善事業即可也!此謂佛法中所說者,其主要義理 即是欲令眾生了生脫死故,然後進求一切種智 而成佛道故;三乘佛法莫非如是,故言唯一佛乘;是故真正學佛之人,非是修集世間有為法功德,非是求來世福德者,皆應將一切福德 回向親證二乘菩提之了生脫死,乃至回向大乘佛菩提之了生脫死及發起深妙般若智慧。此乃一切學佛人之共識,今者星雲大師竟然教人“注重生活”,而不應“注重了生死”,自身正是離道極遠之人,反而非議欲了生死之近道者為“離道遠矣”,豈非顛倒之見?豈非邪謬之說?自作邪謬之說,卻來非議宣說正法者為邪魔外道,豈是正理?有請諸方大師與諸學人,共論星雲大師此語之是與非!

  禪,固然不能離於生活,然而未悟之人,完全無資格 作如是說:“穿衣吃飯是禪,搬柴運水也是禪”,此謂穿衣吃飯、搬柴運水之時,禪者悉皆分明 現前觀見自心如來之運作,炯然無隱;悉皆了知 禪門之悟與內涵,如是方可倡言“穿衣吃飯是禪,搬柴運水也是禪”,否則即無其分。若如星雲大師所言:要將生活照顧好,方有禪安住。乃是未悟之人 牙牙學語之言也!如今便以星雲大師所舉之偈返問於星雲大師:“粥罷令教洗缽盂,豁然心地自相符”,大師如今可曾在粥罷洗缽盂時,豁然心地相符否?莫要妄言籠罩平實,平實早知大師爾之落處也!再以大師所舉之偈重問:“而今參飽雲大師,且道其間有悟無?”爾星雲大師 還敢面對天下人,公開稱道自己已悟否?平實料爾大師無如是膽也!只能假托佛光禪師之名示悟也!

  謂大師若敢公開稱悟,平實必定要上爾佛光山 當面分緇素故。

  只如學僧上來請法,乞求趙州禪師指示,趙州老人只問伊:“吃粥也未?”那學僧答雲:“已經吃過粥了。”趙州老人只教伊洗缽去,那學僧因此一言之下,卻得忽然省悟,倒也是個利根漢子。然而吃粥不能悟得,雲何洗缽便能悟去?其中還有分辨處也無?爾星雲大師若道有,請問:有在何處?

  若道是無,因何緣故說言是無?若道俱有俱無,因何是俱有俱無?若道是非有亦非無,因何是非有亦非無?平實俱要知道,不許插科打諢、胡亂交待!

  諸方禪子!參須真參,悟須實悟,莫圖道場、名聲、利養、眷屬。若以未悟之身而說悟法,故示為悟者,只是野狐禪師爾,於己於眾悉無其利,舍壽後之果報,豈未之知?

  且道:吃粥了,洗缽盂去一句,究竟有什麼玄機,便教此僧悟去?
  次道:吃粥與喫茶,是同是異?若人有眼,於中檢得出,平實道爾有來由!
  三道:吃粥了洗缽,便得悟去;爾星雲大師 何妨每日喫茶了,親自洗杯去?莫教侍者代洗,侍者洗底是侍者底,與大師渾然無干也!大師何妨聽受平實好語,每日親自洗茶杯去,莫要侍者服侍,爾之證量未曾高於侍者故!

  (由公案拈提第一輯《宗門正眼》錄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2月 17, 2022 9:05 am
新老怪
平實
1既言明心,則知 必定有一真心,是吾人所應親證者;親證此真實不壞之金剛心已,方可名為明心也!
2既言見性,則知必定有佛性 可以眼見;親眼看見佛性 分明顯現 而無染污時,但覺世界如幻、身心如幻,唯有佛性如是真實不壞 而又無隱無遮;如是眼見佛性者,即是見性也!

:mrgreen:
定有一真心
親眼見佛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2月 17, 2022 9:08 am
新老怪
趙州洗缽(慧開《無門關》)


  趙州因僧問:“某甲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雲:“吃粥了也未?”僧雲:“吃粥了也。”州雲:“洗缽盂去。”其僧有省。

  無門曰:趙州開口見膽,露出心肝;者僧聽事不真,喚鐘作甕。

  頌曰:
    只為分明極,翻令所得遲。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

  (無門慧開《無門關》)


  乍入叢林:乍入:猝入、忽入、驟入也;叢林:佛教僧眾聚居的處所。後泛指寺院,這裡特指禪寺。

  喚鐘作甕:喻將事理弄糟;把“鐘”字聽成“甕”字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2月 17, 2022 9:12 am
新老怪
粥與茶(星雲禪話《沒時間老》)


  趙州禪師非常注重生活的佛教,他處處都從生活中 表現他的禪風。有數名學僧前來問禪,第一位學僧問道:“弟子初入叢林,請求老師開示!”
  趙州禪師不答反問道:“你吃粥了也未?”
  學僧回答道:“吃粥了!”
  趙州禪師指示道:“洗缽盂去!”
  第一位學僧因此開悟,

第二位學僧前來問道:“弟子初入叢林,請求老師不吝開示!”
  趙州禪師不答反問道:“來多久了?”
  學僧回答道:“今天剛到!”
  趙州禪師再問道:“吃過茶沒有?”
  學僧回答道:“吃過了!”
  趙州禪師指示道:“到客堂報到去!”

  第三位學僧 因在趙州禪師住的觀音院參學十多年,所以也上前問道:“弟子前來參學,十有餘年,不蒙老師開示指導,今日想告假下山,到別處去參學!”

  趙州禪師聽後,故作大驚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你來此,你每天拿茶來,我為你喝!你端飯來,我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頂禮,我低頭;哪裡一處我沒有教導你?怎可胡亂冤枉我!”
  學僧聽後,用心思想,趙州禪師道:“會就會了,假若用心分別,思惟則離道遠矣!”
  學僧似有所悟,但問道:“如何保住呢?”
  趙州禪師指示道:“但盡凡心,別無聖解,若離妄緣,即如如佛。”

  所謂佛法、禪心,都應該不離生活。吃飯吃得合味,禪也,睡覺睡得安然,禪也,離開生活,佛法有何用?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實離道遠矣!


  (星雲禪話《沒時間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2月 17, 2022 7:32 pm
新老怪
1既言明心,則知必定有一真心,是吾人所應親證者;親證此真實不壞之金剛心已,方可名為明心也!
2既言見性,則知必定有佛性 可以眼見;親眼看見佛性分明顯現 而無染污時,但覺世界如幻、身心如幻,唯有佛性 如是真實不壞 而又無隱無遮;如是眼見佛性者,即是見性也!
合此明心與見性二門,即是禪宗行人 所應努力進求之目標也!
是故禪門行者,必須了知:禪門之宗旨 即是明心與見性。
既如是,當知破初參者,必定即是明得自己之真實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
1覓心,不可得
2眼見佛性,佛性是無形無相的。
眼有五,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2月 18, 2022 10:32 am
高報
新老怪 寫: 週四 2月 17, 2022 7:32 pm
1既言明心,則知必定有一真心,是吾人所應親證者;親證此真實不壞之金剛心已,方可名為明心也!
2既言見性,則知必定有佛性 可以眼見;親眼看見佛性分明顯現 而無染污時,但覺世界如幻、身心如幻,唯有佛性 如是真實不壞 而又無隱無遮;如是眼見佛性者,即是見性也!
合此明心與見性二門,即是禪宗行人 所應努力進求之目標也!
是故禪門行者,必須了知:禪門之宗旨 即是明心與見性。
既如是,當知破初參者,必定即是明得自己之真實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
1覓心,不可得
2眼見佛性,佛性是無形無相的。
眼有五,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這個蕭外道就是肉眼看到一個東東在身體內
誤以為眼見佛性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爾時外道有疑欲決,迷大乘行,來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問無我義:「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說此身無我。若身無我,本性亦無,云何說有哀啼、戲笑、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生?是我所疑。願賜除斷。如來所言身與本性,有無云何?」

佛言:「外道!諦聽諦受,當為汝說。」

佛言:「身與本性,體本空故,說或有或無,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虛妄。」

佛言:「當觀全身,髮、甲、皮、毛、兩手、雙足,至於脂、筋、脾、腸、骨髓等事,周遍內外,不見本性。」

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見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見?或以天眼而能見乎?」

佛言:「天眼見彼,無色、無相、無住,此見非見。」

外道言:「若如是說,大聖妄語。若彼非者,云何現見有此啼笑、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說無?又說或有或無,斯成二義?」又言:「大丈夫!若彼有無不得說者,云何說言彼有所著,彼無所著?」又言:「空者當何所如?」

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體不可得故。」

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見?」

佛言:「如夢、如幻、如化、如影像相。」

外道言:「云何夢相?云何幻化相?云何影像相?」

佛言:「幻化非相,空非執持,夢本體空。如陽焰故,影像無色,虛假不實。如是所見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當如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