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 (共 17 頁)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日 9月 04, 2022 9:55 pm
由 勿忘初心
觀行法要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8, 2023 8:57 pm
由 勿忘初心
從「過來人」的口中說「話頭」!
以前(民初抗戰前)在大陸的叢林道場,舉凡襌宗一系的祖庭中,仍不時有著龍象(證悟者)不斷輩出的道埸:如金山寺.高旻寺等。皆不定時舉辦「選佛埸」來個大會考:亦稱之「剋期取證」襌七。來参加的襌和子無一不是經年累月用功下之人(均經三年五载),盼其能經「過來人」主七和尚點撥下脱胎換骨。特選近代幾位「過來人」開示,初機老参不可錯過。
一. 高旻寺 - 來果禪師 (民初)
襌七開示 (特節錄精華)
(一)
...........自己的面目徹底要信的,極要這樣的相信自己,非承當不可,非「了」我們自己不可。能相信自己,再相信「念佛是誰」的辦法;「念佛是誰」是承當我們自己,「念佛是誰」是「了」我們自己。不是說「念佛是誰」有這麼許多好處,要你們自己見到「念佛是誰」確實不錯。但是教你們用,你們以為:「這一句話用個甚麼?念佛是誰?念佛就我;還有別人替我念佛嗎?」不但你們初初參禪是這個樣子,我們以前也是如此。
我在諸方看見貼的「念佛是誰」,見過之後,似乎與世間一切學問不同;世間學問一學就通了,這一句「念佛是誰」,不容易通。以此研究:「念佛是誰」就是我嗎?再一回想,不對!是我?那麼,以何為我?次則,我說念佛是我,我今天就把紅紙條改一下子──念佛是我,還能夠嗎?
既不能改,即不是我。再說,念佛不是我,是佛嗎?不是的;一切所有,皆不是的;就這麼思量分別一些時,回頭才知道錯了!哪個教你在思量分別上用功?你才知道「念佛是誰」「不曉得」;就在「不曉得,不明白」上去求個究竟,就是疑情。在這個疑情上久久的用,用到回過頭來,這個時候,你才徹底認識你自己。
參!
(二)
.............參禪是要萬念放下,如有一毫放不下,這一毫頭要遮太虛。你們各人還領會嗎?眾生從無量劫來,就因為一個放不下,大而世界,小而身心;一生、一生已來,將來還不是一生、一生的下去?我們要返本歸元的人,不把身、心、世界「了」掉,返本歸元只可說說,事實辦不到。
若要名實相符,首先要知道:世界那裏來的?身從何有?心以何有?能知身、心、世界從何而有,就可以從「根本」上一「斷」,一「了」一切了,才是釜底抽薪;若不在根本上解決,都是揚湯止沸。世界以甚麼有的呢?要曉得:「世界以身有,身以心有,心以惑有」。若要了身、心、世界,以根本上首先要了惑;惑能了,心就了;心了,身就了;身了,世界當然會了。那麼,了惑的法,就是「念佛是誰」;這一法,了惑最如法;惑,非「念佛是誰」不能根本了。你們能可以把「念佛是誰」苦苦的參通之後,再行大悲救世,那一行不好?恐怕你一生所學的不夠用!要你們都要具一種正知、正見,以免好心為道,反招惡。
要緊!要緊!發起心來──參!
十月二十一日開示(首七第六日)
(三)
.......古人云:「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我們用功的人,只要死心塌地用去,不論三年、五載也好,十年、八載也好,三十年、五十載也好,總而言之:徹底大悟為究竟。古人說過的:「高掛缽囊,以悟為期。」一直的用去,決定以參「念佛是誰」為我的正行;縱然一生不悟,發願再來,不問它三生、五世,三十世、五十世,決定不修第二個法門。你們要能有這個堅固的志願行去,我敢保決定開悟。如是行去,若不開悟,諸佛、祖師豈不落妄語嗎?趙州老人說:「你們若能如是行去,若不開悟,把老僧頭截去!」「念佛是誰」這法,是真實不虛的一法,是有情、無情本具的根本法;只在用功,不問開悟與不開悟:工夫用到,自然會悟,不用你想悟;如光想悟,不用功,那能得悟呢?古人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用想悟,只要「念佛是誰」一直參去,參到山窮水盡,□的一聲,到了這個地方,「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十月二十三日開示(二七首日)
(四)
..........你們大家到這裏來,是為生死來的,當然要研究,不是小事,你們討論一下子:看經,只許種一點善根,知道一點意義;要說了生死,做不到。念佛,念「阿彌陀佛」,了生死可以;要教他到涅槃山頂做不到。持咒,身、心清淨,可以得點神通;了生死不可以。因為,看經、念佛、持咒,都是向外馳求;各人的生死不從外得,不依他有,都從自己家裏來的,你向外跑,越跑越遠。你要知道:參「念佛是誰」就是往家裏跑。甚麼道理呢?我說個譬喻:如孩子讀書,念「百家姓」,由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一直念下去,不用幾天就念熟了;假使念了一句趙錢孫李,問他甚麼道理,怎麼講法,這麼一問,不是停止了嗎?僅在趙錢孫李這一句上研究,周吳鄭王不是沒有了嗎?達到研究的深入處,趙錢孫李也會沒有的。你們想想:念佛,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的向下念嗎?今天問你:念佛的是那一個?站在這裏,
不是回過頭來嗎?就同念趙錢孫李一個樣子,你們仔細思量一下子,對不對?「念佛是誰」,是不是回過頭向家跑?向家是甚麼?沒有生,也沒有死,說明心、見性,也是多的話;到家,心不待明,本來明的;性不要見,現現成成的。這個「念佛是誰」,一腳就送你到家;只要一句,就可以歸家穩坐了。在你們那裏會知道一句「念佛是誰」有這麼好!在你們就是:「一天到晚,一提『念佛是誰』,妄想就來了,又站不長;這樣子,怎麼說參一句『念佛是誰』就能到家?真教人不容易瞭解!」
對罷!你要曉得:知道有妄想,這就是工夫的進步;提起來站不長,更是進步。你要曉得:任那一種法門都在妄想裏過活,那裏會知道有妄想?所以知道有妄想,見到站不長,都是好消息。...................天天我教你們把眼睛閉起來,你們大家就閉起來。我問你:眼睛開了,見到我嗎?眼睛閉了,你還看得見你自己嗎?還不是眼睛一閉,黑洞洞的,一點也見不到甚麼。我再問你:就在眼睛閉了的時候,再向前動一腳,到甚麼地方了?你們還有把握嗎?曉得這一腳動到甚麼地方去?
參!
十月二十四日開示(二七第二日)
(五)
初發心的人,用功怕妄想;久坐的人怕昏沈。我說你們這一種人,不能用功,了生死沒有你的份。何以呢?因為,你們不知道妄想的範圍,亦不知道昏沈的出身處。
要曉得:無量劫來,上天堂也是它,下地獄也是它,變牛馬也是它;今天要辦道也是它,要了生、脫死也是它,要成佛、作祖也是它。要曉得:上至成佛、下至地獄,一切蠢動含靈,都是它作主。它的力量大得很,你要怕它,必須要離開它;你要離開它,你有_多大的力量?它的力量,灑水不進;你的力量,在它灑水不進的當中,只有一滴水進去那麼大。你們想想:你這麼一點小力,怎麼可以離開它那麼大的妄想力呢?你一定是怕它;離又離不開它;離不開它,更怕它;有一天離不開,總是怕它,越怕它越離不開;三年、五載如是想離,如是怕I,直至一輩子也是想離它、怕它。你們想想:還能用功嗎?既不能用功,了生死還有你的份嗎?所以你們怕妄想,怕昏沈,是不對的。再則,妄想怎麼會離的呢?根本你整個的在妄想裏。因為,你的心是妄想心,身亦是妄想身,世界也是妄想,虛空裏是妄想,虛空外亦是妄想;舉心、動念,動轉、施為,一切處都是一個妄想。我問你們:離了妄想,你在甚麼地方?離了妄想,你是一個甚麼人?你們仔細研究一下子,還能領會一點嗎?那麼,要怎麼樣才能用功呢?妄想再多,不要怕它;不怕它,要愛它嗎?亦不可以愛它。不怕它,不以它為惡友;不愛它,不以它為良朋。你假使愛它,那麼到又要下地獄了。因為,你愛它,就要隨順它;順它就要破戒,破戒不是要下地獄麼?所以,怕也怕不得,愛也愛不得;只要將這個「念佛是誰」──是那一個?提起來審問、追究,但是追究,只許你追「念佛是誰」,究竟是誰,到底是誰。若要以「念佛是誰」的是誰,追究的又是誰;這樣子不但不是追究,反到又回過頭來了,這是識神邊事,不名參禪,不能了生死。那麼,怎麼參呢?
我今天告訴你們:直捷路頭,就在「念佛是誰」是那一個?不曉得;究竟是誰?也是不明白;到底是誰?還是不曉得,不明白;除此以外,絲毫的思量、蔔度也沒有。你們在這個地方審實一下子,看還有妄想嗎?還有昏沈嗎?仔細研究一下子,不是小事體。你們參禪時抽解,打過小圊,坐腿子;坐好了,沒有止靜,還要等一下子;三板、一鐘止過靜,才思量「念佛是誰」,提起來,妄想來了,討厭!把妄想離掉,一離,離不掉;再離,昏沈又來了;打不開,隨它去了。開靜,又沒得事了,跑香就跑香,大慨都是這個樣子。可憐!這樣下去,盡未來際,還是沒有了期。你們要見到生死的苦,三惡道的苦,轉眼就下去,好怕!好怕!惟願你們徹底的認識,趕緊把一個「念佛是誰」站到這裏就參通了,生死沒得你的份,六道輪迴那裏來呢 ?
各人發起心來──參!
十月二十五日開示(二七第三日)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8, 2023 9:32 pm
由 勿忘初心
從「過來人」的口中說「話頭」
以前(民初抗戰前)在大陸的叢林道場,舉凡襌宗一系的祖庭中,仍不時有著龍象(證悟者)不斷輩出的道埸:如金山寺.高旻寺等。皆不定時舉辦「選佛埸」來個大會考:亦稱之「剋期取證」襌七。來参加的襌和子無一不是經年累月用功下之人(均經三年五载),盼其能經「過來人」主七和尚點撥下脱胎換骨。特選近代幾位「過來人」開示,初機老参不可錯過。
一. 高旻寺 - 來果禪師 (民初)
襌七開示 (特節錄精華)
(六)
.......首先要知道:從無量劫前,由一念不覺,都是向外跑路,跑到今天還不知不覺,甚至都不知道有家;這麼一來,才說是眾生。要知道,向外是甚麼,向內是甚麼。你們要知道:向外,就是六道往返,生死不定;向內,就是一個諸佛同體的本來面目。教你們參「念佛是誰」,就是教你們向內;參「念佛是誰」,即是參禪,參禪就是向內。總之,要見本來面目,非向內不可;不向內就是生死。為甚麼說參「念佛是誰」就是向內?大概你們不明白,我講一個譬喻給你們聽:你們大家坐在這裏,我問你們:「看見佛龕子嗎?」你們當然說:「看見。」我再問你:「佛龕上有甚麼?」你們一定說:「裏頭有毘盧佛及一切物。」我再問你:「看見佛龕的是那一個?」你們當然回過頭來,向自己看罷!在這時間,不見有佛,連龕子也沒有了;別的東西還有嗎?不但無有,回過頭來,到又向自己念頭上審問去了。
你們試試看:看見佛龕,就是向外;不見佛龕子,在念頭上「追」,即是向內。把這個譬喻會到「念佛是誰」上是一樣的。念佛,有佛可念,是向外;參「念佛是誰」,在念頭上審問,是向內,向內就是參禪。
今天把參禪的譬喻講到你們聽過了,你們再不能說不會參禪,不曉得參「念佛是誰」。我今天明明白白交代你們過了,發起心來──參!
十月二十九日開示(二七第七日)
(七)
.....我們本來沒有迷,因障而有迷,障去即悟;生死因障而有,若無障,生死亦無。倘若把障去了,我們的本來面目,自然會現前的。既然這個障是用功人緊要的關頭,你們還曉得嗎?倘能知道這個障,當然有辦法去掉它。倘不知道障是甚麼,以何為障,還說甚麼去障的辦法?那裏安得上?在普通的人,以為:「生死是障,生死以此岸故障,彼岸即是涅槃,涅槃即不是障;迷是障,悟即非障;塵勞是障,清淨是究竟;眾生是障,佛是很好的。」大概是這樣的。宗門即不然,生死是障,涅槃亦是障;迷是障,悟亦是障;眾生是障,佛亦是障;身是障,心亦是障;山河、大地是障,虛空也是障。你們還相信嗎?你們以為:「生死是苦,當然是障;涅槃是樂,為甚麼是障?眾生是障,佛那裏是障?山河是障,虛空為甚麼也是障?照這樣說,我還用功做甚麼?宗門下的事真難辦!」對罷!你們這樣的狐疑,我要替你們指導一下子,要領你們上宗門下這條路。但是,我指導你們,領導你們,還要你們自己行;
.........為甚麼宗門下要說生死、涅槃,眾生、諸佛,此岸、彼岸,清淨、煩惱,迷、悟,身、心,虛空、大地,皆是障的呢?當知:一切障不離心;有生死是心,證涅槃亦是心;有眾生是心,要成佛亦是心;乃至一切虛空、大地全是心。這個心,是一個根本障;根本是障,那裏不是障呢?你們要了這個障,是怎麼了法呢?
障若要說:「生死苦是障,了掉;涅槃的樂是障,把樂也了掉;此岸不住,彼岸不住;煩惱不住,清淨亦不住;乃至虛空不住。總之,身外世界上一切的塵勞了光,身上的痛癢了掉,心上如沙的妄想了掉。」這樣的了法,錯是不錯!宗門下不是這樣的,甚麼道理呢?若要如是一條一條的了,沒有了期;這邊了,那邊就生;水上埋葫蘆,是不容易的。到家,才可以把它的根子一下子了掉。說個譬喻: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種種的色相雖然多,總不出一個虛空。我要了日月、山河,不是很多很多的嗎?若要一樣一樣的了掉,恐怕沒有這麼大的本事!我們假使有力量,一拳把虛空打破,還有個甚麼?了障亦如是。日月、星辰及一切物,就如我們種種的障,虛空就等於我們的心。若能把心了掉,不是一齊都了掉了嗎?了心的一法,就是「念佛是誰」。將這一法擺在念頭上審問、追究,久久的,就會心也了,妄也了,人、法雙亡。那一個時候:你們才認識高旻寺,才曉得「念佛是誰」禪堂的利益!但是,你們現前的用心,必須將「念佛是誰」時時刻刻的追究,不問動、靜,行、住、坐、臥,念念提撕,自有打破虛空之日。
參!
十月三十日開示(三七首日)
(八)
.............參禪這件事,不是等閒事。今天到了七期的時候,不應再講工夫的路頭,若要講工夫的路頭,到不是打七了。何以呢?工夫要在平常用好,到了打七,加一個精進就悟了。若要七期講路頭,那麼,路多得很:妄想、昏沈,不知道參禪,不知道起疑情,煩惱、無明‥‥‥多得很。照這樣,還是打七嗎?打七要開悟,譬如從前趕考一樣,考期不是讀書的,要在平常把書讀好,一到考場就要得功名的,假若在考場內字不識的,還要去求人問字,這就對了嗎?打七也是這樣。七期裏不曉得用功,又不知道妄想與參禪同不同,疑情起來是怎麼樣子的。.............當知:「念佛是誰」?不明白;究竟是誰?不曉得是誰?到底是誰?還不知道是誰;不明白,不知道,顢頇、儱侗,就是疑情。妄想與參禪,同是一個妄想,同一路徑。我這麼一講,你們聽了以為:「參禪也是妄想,還要參禪做甚麼?妄想就是六道輪迴,參禪也是妄想,不是輪迴嗎?」要曉得:參禪的妄想,與妄想的妄想,不同的地方在那裏呢?妄想是隨業轉;參禪是隨心轉;隨業轉,業在前頭走,你在後頭走;隨心轉,就是心在前頭走,你在心後頭走。業是專門向六道輪迴裏走,所以打妄想是隨業轉,隨業轉儘是生死。......對於心,是絕對不知道,我今天教你們就以「念佛是誰」為心罷!「念佛是誰」到那裏,你就到那裏;「念佛是誰」在前頭走,你就在後頭走。總之,以「念佛是誰」審我的心,問我的心,究我的心;久之,可以明我們的心。這就是:妄想隨業轉,即是生死;妄想隨心轉,結果就是明心。你們各人徹底見到我講的對不對?講得對,是我的,於你們不相干;要你們工夫用到那裏,自己見到,你才有受用。假使我講的,你們對於自己本份不聞不問,那真正是可憐!可憫!要曉得:這一個色殼子,光陰是有限的,站在這裏一倒,前途不堪設想!
要緊!要緊──參!
十一月初二日開示(三七第三日)
(九)
.........要怎麼樣使這一萬人化惡為善,一律投誠呢?我們單單的「念佛是誰」?不明白;究竟是誰?還不知道到底是那一個;妄想來了,我不問它;業障來了,我也不問;總之,不離「念佛是誰」?佛是那一個念的?任它情來、愛來,種種的不得了,來的再多,我也不問;我還是念佛是那一個?清清爽爽的,歷歷明明的,不慌、不忙,不急、不緩的參。正是你打你的妄想,我參我的「念佛是誰」,各人做各人的事;你打妄想也好,你不打也好;我的念佛是甚麼人,不知道,總是參。它們的妄想打夠了,打到不打了,看看我還是這樣參,撓也撓不動;久久的,它不是要向我投降嗎?令它至心投誠,不是返妄歸真嗎?譬如:我穿一件破衲袍,搭一頂衣,頭上戴一頂合掌尖的帽子一,我是站著或盤腿子坐在路旁;任是千軍、萬馬,拿刀、拿槍,走經我這裏,有甚麼關係?不是他走他的?因為我不是他的敵人,他那裏會打我?久久的,久久的,他跑來、跑去,跑熟了,他還來請教,請教我談談心,很友好的,還不是歸順我嗎?你們大家想想,對不對?我與他為敵,他就與我拼命;我不與他為敵,他就親近我,照常隨順我。你們想想,我單單一個「念佛是誰」不明白,任甚麼妄想一概不問;不以它為惡友,亦不以它為良朋,不去近它,亦不遠它;這樣子參禪用功,何等好!足見得這一句「念佛是誰」認真參究,不與一切妄想、業障為侶,不與天人、修羅為侶,亦不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為侶。你們恐怕又有一點疑問:「說『念佛是誰』不與妄想、業障為侶還可以,不與諸佛、菩薩為侶,我到有點不相信!」對罷!不相信不怪你,我要問你:「念佛是誰」你參、沒有參?假使沒有參,你信我的話,參參「念佛是誰」到底是誰?究竟是誰?你這麼一天到晚不斷一下子,一點空檔子也沒有;正在疑情得力的時候,你打開眼睛來望一望:還有佛在,還有祖在嗎?這,就要你們自己行到那裏才可見到。
參!
十一月初三日開示(三七第四日)
(十)
...........當知:「毫釐繫念,三塗業因」。你們大家想想:何止毫釐?一天到晚上千、上萬的念頭也有;一毫之念就是三塗業因,將來就要感三塗的果,有因,當然決定有果。三塗的果是甚麼?地獄、餓鬼、畜生。有一毫的念頭在,就有這許多的果報;念頭不休不息,是怎麼說呢?我是優待你們罷!但是,我的希望:人人都要將「念佛是誰」參通了才好!要得它通,首先要把工夫用上,甚麼是工夫用上的地方?我要問你:「有參『念佛是誰』沒有?」你說:「有。」我再問你:「疑情還得力嗎?」你說:「得力。」我又問你:「得力的時候,善念、惡念還有沒有?成佛的念頭還有沒有?度眾生的念頭還有沒有?以及一切雜亂紛飛的念頭還有沒有?」既皆沒有;連沒有的一句話都不知道。照這麼講,能行了!要你們自己行到這個地方才有受用;你們真有這樣的工夫,回過頭來,「念佛是誰」那有不能開口的道理?今天我問你:「念佛是誰?」沒得口開;我再問,你的臉到紅了,不能再問;再問,就不對了。這樣就是工夫嗎?一個人被人家一問,沒得口開;再問,更不能開口;這就是你們的為人。
...........教下一個定字呢,身坐在一個地方,心裏萬緣不動,制止身、心俱不動;心不動,不容易做到,必須作觀;觀不住,要用照;照再照不住,必須想出一個方法,把它制住,由此漸漸的制久就會定;定到那一步的功夫,發那一步的慧:大概是這個樣子。宗門下徹底相反,不是那個定,是動中的定。何以?跑香是動,盤腿子、搬墊子是動,一天到晚是動;雖然是這麼動,在這個動中,「念佛是誰」歷歷明明,絲毫不間斷。這一個動中定,任是一切動,不能動這一個定;因為它是一個動做成的,全定是動,全動亦是定。為甚麼一切動不能動這個定?你們一提到「念佛是誰」,不明白處一得力............還有甚麼可以動它?能可以達到這個定,智慧就易如反掌,當下就可以具足。到了這個地方,真正一參具備。(警策從略)
參!
十一月十一日開示(四七第五日)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8, 2023 9:38 pm
由 勿忘初心
從「過來人」的口中說「話頭」
以前(民初抗戰前)在大陸的叢林道場,舉凡襌宗一系的祖庭中,仍不時有著龍象(證悟者)不斷輩出的道埸:如金山寺.高旻寺等。皆不定時舉辦「選佛埸」來個大會考:亦稱之「剋期取證」襌七。來参加的襌和子無一不是經年累月用功下之人(均經三年五载),盼其能經「過來人」主七和尚點撥下脱胎換骨。特選近代幾位「過來人」開示,初機老参不可錯過。
一. 高旻寺 - 來果禪師 (民初)
襌七開示 (特節錄精華)
(十一)
...........你要曉得:無始以來,被這一個身、心、世縛得緊緊的,你要想少許離開,絲毫也不能夠!因此六道往返,亦不得離開一方寸。今天要參念佛是那一個,到底是甚麼人?究竟是誰?你們這樣一參究,一審追,我問你:身還有嗎?身一定會沒有,身既沒有,心亦沒處安;身、心既沒有,世界還安在那裏?你們在這身、心、世界俱沒有的地方,我問你:「念佛是誰」?你就在這個地方答我一句。若要答不出來,必須就在這個答不出來的地方,提起「念佛是誰」來猛追!猛省!將來總有一個消息。我這麼講,無非兩句粗話,亦復你們粗心聽;要想到細的地方去,必須從這句粗話上做到細處去。
參!
十一月十二日開示(四七第六日)
(十二)
工夫的程式大概有三種:第一極生,第二極熟,第三非凡、非聖。這三個題目,把你們用功的程式,一概包盡;任你工夫用到甚麼樣,不出此三種。
極生的工夫,大家都可見到:「念佛是誰」擺不進,你要參,「念佛是誰」被妄想擋得牢牢的;再提一句,妄想奮勇起來,被它一勇,一枝香,二枝香,沒有斷頭;照常一天、半天不得斷頭。忽然想起來,再提一句、二句,昏沈又來了,睡了半天才知道;再提,業障、音聲、色相,身上的痛癢,......乃至一切處,都是打失「念佛是誰」的一種對境。甚麼道理?因為它們熟透了,工夫生透了;並沒有甚麼奧妙,只要久提、久參。現在,七打了五個下來,不能說是極生,一定有點進步;雖還沒到極熟
來,不能說是極生,一定有點進步;雖還沒到極熟的地方,總是這麼用,任是再生,提起來就不放鬆;久久的,一天有半天工夫,這半天雖還是聲色、妄想的打岔;但那半天把得住。在這個工夫上,再考究一個得力不得力,念佛的是甚麼人?不曉得;再問:到底是誰呢?這一追問,不明白不行,總要問過明白才放手。就在這個地方緊問,不交代我明白,總不放手;這麼老問,回過頭來一看,工夫有點力;再檢點一下子,我這身還在嗎?似乎身上的事,身外的事都沒交涉。仔細的一考究,身體似乎沒有了,我這一個身體既然沒有,音聲、色相、痛癢,安到那裏?工夫慢慢的用,一時、半刻身雖沒有,似乎還有一個、二個妄想、業障還突突的要出來的樣子。這是甚麼?心還沒有去掉;還要「念佛是誰」不放鬆的參。久久的,妄想打不起來了,業障的影子都沒有了;只有一個「念佛是誰」不明白處,到了這裏,心亦不可得了。身忘了,心亦忘了,身、心俱忘,任你再好的色,再好的音,沒有身,它在甚麼地方落腳?不怕情愛再深再厚,沒有心,它在甚麼處安身?身、心俱不可得,可算工夫現前,亦是工夫極熟。極生是凡夫;極熟並非聖人,亦不是非凡、非聖的工夫。工夫現前,是個甚麼境界?要你們自己走到這個地方,自己會見到;我與你講到,你不行到,也是白講!因為你們太可憐!對於用功的前途,沒有一點把握,不能不替你們略講一下子。
工夫現前:就是「念佛是誰」現前;任你行、住、坐、臥,打妄想,翻業障,俱是「念佛是誰」。就如你們極生的時候打妄想一樣:行、住、坐、臥,在妄想裏;舉心、動念,在妄想裏;穿衣、吃飯,在妄想裏;提「念佛是誰」亦是妄想;怕妄想、除妄想更是妄想。今天,工夫現前,一切處皆是工夫,任是打妄想,翻業障,俱是工夫;這樣,就是工夫現前,亦是極熟。不能就算了事,還要生不可得,熟也不可得;生、熟俱不可得,才算到了非凡、非聖處。那麼,在工夫現前的時候,就是個念佛是誰嗎?你們不要會錯了,到了這個地方,只有「念佛是誰」不明白處,還只許一個不明白,不許有思量處;亦不是糊糊塗塗的不明白,亦不是馬馬虎虎的不明白;這才是工夫現前。甚麼道理呢?趙州老人講:「老僧三十年不雜用心,穿衣、吃飯是雜用心處。天下人在明白處,只有老僧一人在不明白處。」這就是一個鐵證。那麼,到了這裏,可算到家嗎?沒有,可說生死的輪子停住了;就等於停住的車盤一樣,不轉就是,還不能算了事。再進一步,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談談家常話,說說家裏的事;現在說的、講的不是家裏事,是路上的事,是指路碑。你們還不曉得罷!
宗門下的事,轉凡夫成聖人,不是究竟事,不是宗門下的特長處;何以呢?聖人地位是途中事,到家的事仍隔一程。你們還能領會一點嗎?若能行到這裏,方許是宗門下的事,是宗門下的特長。這一句話只許宗門下講,其他一切法門不許講;這是極熟以後,一層、一層的事;雖然說到你們聽,大概不容易領會,就是由生轉熟,善根少的人還有點滯礙。我再說個譬喻你們聽聽:我們一堂的人住久了,行香、坐香毫無奇特;忽然來了一個紅頭洋人,鼻子很高,眼眶很深,塊頭很大,一切與眾不同;你們大家的眼睛向他望,他的眼睛也向你們望,你看他是奇特,他看你也是奇特。跟進、跟出,你又不能向他講話,他亦不能向你講話;他一個人坐也不敢坐,吃飯更不敢吃。久了,你望他一笑,他也向你一笑;再久了,說一、兩句話;再久,熟了,不奇特了,彼此都熟了。再久,打同參;再久,不對了!他到欺負我們了,每一舉動,要聽他指揮;再久,反過頭來,向他磕頭了。你們大家想想:世間上的事,是不是這個樣子?今人的常情,亦是這個樣子,工夫下手亦是如此。一堂的人猶如妄想、業障,一向的習氣熟的很;紅頭洋人即「念佛是誰」,是生的。下手用功的時間,是不是提起「念佛是誰」來,妄想就湧起來?就如你們大家看見洋人,一齊將眼望到他身上一樣。久久熟了,當然也可以參參。再久,參也好,不參也好;妄想打也好,不打也好;打同參了。再久,妄想站不住了;「念佛是誰」為主了,為王了。是不是世界上有這個道理?用功亦是如此。你們真可憐!太苦惱!一個「念佛是誰」,到今天還有人不相信,是不是苦惱?大家都是明白人,我勸你在「念佛是誰」上多吃一番苦,多受一點委屈,與辦道才有點相應。
參!
十一月二十日開示(五七第七日)
(十三)
...........以前「念佛是誰」用不上,儘是打妄想;現在妄想打不起,儘是「念佛是誰」;白天、黑夜儘是工夫,想打一個妄想不可得,能這樣的用,就可以說純熟了。
為甚麼要這樣用?我們的工夫要想成團,必須要上這條路,從這條路走過去,才可得到成團的工夫;若不從這條路上走一下子,工夫不得成團。如何是工夫不成團?如何是工夫成團?這兩種路上的工夫,你們要徹底見到,用起功來才對。成團,並不是有個甚麼東西,是泥巴團子或木頭團子,若要這樣會,是弄錯了!是著相。這個團,是「念佛是誰」得力的時候,心是「念佛是誰」,打妄想也是「念佛是誰」,翻業障概是「念佛是誰」;身上是「念佛是誰」,腳下也是「念佛是誰」,手裏是的,眼、耳、鼻、舌等,均是的;站在這裏,站的地方也是「念佛是誰」;抬起頭來看天,天也是「念佛是誰」;如是心,如是身,如是虛空、世界,通通共成一個「念佛是誰」。就是這麼一團,並不是木頭、泥巴的團。「念佛是誰」這一個團子,滾到那裏也是這一團;你要想把它打破,用木頭、榔頭打它一下,木頭、榔頭也成了「念佛是誰」;用個石頭打它一下,石頭也成了「念佛是誰」。我這麼說,是一個譬喻,你們心裏要有點領會才對!這樣的工夫,就是成團的工夫。對於成片的工夫:「念佛是誰」提起來疑情得力,到了這時,疑情也是「念佛是誰」,「念佛是誰」也是疑情;山河、大地就是我自身,自身就是心,心亦是身,身亦是山河、大地,假如給磚頭、木頭打一下子,一點動靜也沒有。能可以如是用,成片的工夫就容易到家...........你們有志向的人,這個工夫也不難做到;只要認識二六時中不論行香、坐香、睡覺,都要把工夫照顧好,不許它一點落空;行起來,要認真行,步步不離「念佛是誰」;坐下來,孤迥迥的,疑情歷歷明明的;將來可以達到成團、成片的工夫。
參!
十一月二十三日開示(六七第三日)_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9:26 am
由 隨機談
偶而會路過,停留在論壇的時間,也不一定會很長,就大概順便說一下個人看法,純供參考,
所以不見得會有價值,由於對看長篇的文章較無興趣,所以可能不大瞭解原發文者的原意,
因此如有誤解,也請大家原諒。
個人對禪宗的來果禪師的語錄,還有其他的一些事蹟,認為其都是在胡說八道的,
這是會誤人子弟?就本人所看過的,其實這就是犯了禪病而已,大家可去查查什麼叫禪病。
再來對於勿忘初心兄,有提到「捨識用根」的問題,個人想說的是,這要先查明什麼叫識?
又什麼叫根?這個是要先學唯識學的,不然就會亂講?
再來如說到,是要用根的真性,這個就更扯,完全是不懂裝懂?
其實「識」與「根」的真性,本就完全相同,而所有的萬法的真性,其實也都一樣,
這在大般若經中,叫一切法真如。
玄奘大師有說過,愚人不識「根」與「識」?
如有興趣的人,也可自行google,去查查大師的相關論述。
再來是說到參話頭,這是禪宗的一種教導學人開悟的方法,個人所看過的說法是這樣的。
既然是參話頭,就是要參話的前頭,也就是在起任何一念的前頭,既還未有念,也還沒起念,
所以這要如何參?如要參當然要起念?所以本就矛盾?
這就是禪宗所說的,起念即錯,動念即乖,也因此在學人參話頭時,這本就是矛盾的東西,
是越參越鬼扯,就如一桶黑漆桶籠罩在學人頭上一樣,想的通才有鬼?但當日久功深,時時深入,
而瞬間相應於諸法實相時,則霎時一切真相大白,這叫黑漆桶底落下了。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2:46 pm
由 勿忘初心
随機談朋友,首先承蒙指教無任感荷。稍作如下回覆:
針對舍識用根,
您我都曉得
「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謂即妄即真,即真即妄常住真心。
如能真的開悟!舍〈識〉心,用〈根〉性,舉手投足皆為真如妙性之一切智慧德性。
十方如來與大地一切眾生,皆在真心中,舉凡行住坐臥從無始至今當下,一刻也不能離於此。惟悟者則為如來,迷者則為眾生。此常住本體自然有無量光明 及無量智德作用 ! !
無不源此常住真心流出。此真如妙性在悟者不增,於迷者不減。但在迷悟之間,則有如來及眾生之別。
真心妄心,我即是心。
在〈識〉即妄心。妄有分別之念想,念有生滅,真心豈有生滅 !!
如真能脱離〈識心〉作用 !!使真心顯發,即能以《楞伽》所稱 :
「 我即楞伽寶山,天下至貴之寶,皆在此歷歷孤明之我、煊赫虛空之我、本來無一物之我之內生出。此我本有無師智,本有自然智,本有自覺聖智,本有一切智,本有八萬四千陀羅尼智,本有大圓鏡智,本有平等性智,本有妙觀察智,本有成所作智,本有百八問答如倒瓶注水,本有虛無罔象 微細精想識藏,即真如來藏。」
至於你稱來果襌師「胡說八道」,如您真明瞭禪門教界内的事,而又這麼說您可是第一人。如果您有親教師盼您能稍作詢問較.為妥當。況且在宗門教界下本就有不同流枝脈別。
您所舉参話頭是要「参話的前頭」。
這是虛雲一系的参法,其實早在大陸虛雲和來果兩位大師可是相互認可過的喔~這您可不知道吧 ?只是當時虛雲的知名度比來果襌師響亮太多了。在台一系的襌法也幾乎是虛雲一系的禪法傳人。但不代表世上僅有虛雲一系才是正宗,故手法人人可不同,但萬變總不離其宗。您說是嗎 ?
最後。宗門不重名相,也舆教下法理行果略有不同。但也不是如您所說非從「唯識」作為圭臬,非從「名相」下手不可,僅看人〈根〉性是否適合?您同意嗎 ?
未審 永嘉大師亦曾自述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6:58 pm
由 隨機談
勿忘初心兄法安:
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認為初心兄在佛法中很多東西應該是學錯了?
因此可能要多注意一下更多的經論論述,就別止於當下,並停滯不前。
敝人當然絕不是什麼佛法大師,但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些個人較知道的東西,
所以才敢依良心大膽的提出了建議。
蕅益大師曾說過,交光邪說,毒害天下,剛好本人的看法,竟也與此相同,
因此本人就更敢說出自己的觀點了。
舍識用根,這應該就是一種邪迷的說法,乍看起來,舍〈識〉心,用〈根〉性?好像很對?
但其實識性與根性,本就相同,是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故如何能舍識用根?
會想到要舍識用根,這就是認為識與根不同,但其實這就是以妄取妄,則永遠是妄,
永不得解脫。這不止在禪宗裡是錯的,如在唯識宗裡也是錯的離譜。
兄台說:
「真心妄心,我即是心。
在〈識〉即妄心。妄有分別之念想,念有生滅,真心豈有生滅 !!
如真能脱離〈識心〉作用 !!使真心顯發,即能以《楞伽》所稱 」
但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就是因為眾生皆有妄想,所以才會認為有「實我及實法」,
這在禪宗及唯識宗裡,其看法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如還知有這個「我」,這即是妄,
有「我」即是心,及有「脫離」識心的心念,這其實就是已入妄,又如何能令「真心」顯發?
至於來果襌師的一切語錄及言行,看起來就是犯了禪病罷了,這個在古時的蕅益大師...等,
其實很多的大師都講過,參禪成病時,就會發現全身都是口,會有說不完的妙思泉湧一直出現,
但其實都是識心的妄相而已,如不自知,其結果都慘,這是所有學禪人都要切記的。
來果禪師與虛雲老和尚認識,確實是如此沒錯,並且還有合照,這到現在都還有。
至於兩個人曾有互相以心印心,這根本不可能的,是誰印誰?如何印?何時印?
而且這跟開悟完全無關的,例如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其門下常有一千多人的僧俗弟子,
並以神秀禪師為首座,但又如何呢?神秀禪師仍是終身未悟。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9:20 pm
由 勿忘初心
随機談朋友
楞嚴經明言: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
要想解脫,必從六根下手。關鍵在於「舍識」二字。唯識講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佛性和妄想和合而生。
如果從字面理解「舍識」,並非是要把阿賴耶識捨掉 !如此也將佛性舍沒了!但如只從字面上乍看下。當然是胡扯。但經過某種工夫精純之下確實能辦的到的。都是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爲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爲大圓鏡智。第八阿賴耶識清淨後,變成淨識,也就是楞嚴經裏講的庵摩羅識(淨識)。
即如楞嚴經云
「想相爲塵,識情爲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至於來果大師是否「胡說八道」
多說無益 !!您信就看他的語錄,不信就別看。您說是吧?!
我僅知道來果襌師深受宗門敬重。下從聖嚴法師開始至其師父靈源老和尚他俩都還不曾說過來果襌師一句不敬之語。我就知道您根本不是教界人士,難到你的法眼比上之二位襌門大師更高竿?!能看出來果禫師是在「胡說八道 」!!而這二位在台代表性人物確比你眼拙?!
我並不這麽認為!!
誠心建議自謙些好,看你每帖內容彷彿是來這「打分數」般的傲氣凌人的口吻。把看自個目光調低下些,因為對於陌生領域裡頭還是用詞謹慎些好以免誤謗而遭難,誤了法身慧命。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9:28 pm
由 Viirya
來果大師生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24歲參訪普陀.後流落寶華.投師寶塔.受戒金山.承法高旻.領眾30餘年.於1953年捨報
語錄.開示錄.四寮規約應是領眾期間所示.語錄是其門人達本編輯.老婆心切
師曰
欲閉五窗.先去中燈.次撤其室....
禪宗之道.先制其心.心忘而內外俱忘.不閉自閉.不收自收.誠不然乎.
雖然.當頭還欠一棒在.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09, 2023 10:03 pm
由 隨機談
勿忘初心兄法安:
就大概簡短回答如下,如有不妥,尚請見諒。
您說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佛性和妄想和合而生,這在大乘起信論及一般大乘經中的說法確實是如此沒錯。
但在如在唯識學中,並非如此,虛妄唯識系,其實全部講的,都是屬虛妄的識現象,並不會講到有什麼和合而生。
唯一有提到的,就是真如是所有識的真正實性。
至於來果禪師深受宗門敬重,這個本人不會有意見,也完全尊重。
但本人只想依法論法,故仍願能不自量力的提出意見,為正法能永存,而佛法的是非對錯,仍願是可討論的。
至於聖嚴法師或靈源老和尚,都是出家的高僧及大德,本人就一般的在家眾及普通的凡夫俗子,
故絕不會認為大德們會比普通的在家眾眼拙。
至於兄台完全不認同本人想法,這個完全可以,本人也絕對尊重。
再來本人也完全無權為任何人打分數,本人的觀點,當然錯處也一定常常有,但想到的是提出不同觀點討論,
這不會是傲氣凌人才對,意見不同,本屬常有,討論雖有不合,但仍應互相尊重,但如有不願,
也請明說後,就不予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