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頁 (共 16 頁)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1, 2024 3:57 pm
由 勿忘初心
沒有錯!!!的確是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1, 2024 5:32 pm
由 勝意
不思善,不思惡!
那「裝呆」!
整日放空發呆就是見性囉 ?!
這惡人又犯惡口飆罵人,前面罵六祖壇經虛構,現再道明祖師也罵,無念是朋友特別貼的文,是不是要論眼見佛性?一般人要眼見佛性是相當困難的…
網路世界無奇不有 糾纏不完玻璃心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1, 2024 5:38 pm
由 網路居服志工
勝意 寫: ↑週一 10月 21, 2024 5:32 pm
這惡人又犯惡口飆罵人,前面罵六祖壇經虛構,現再道明祖師也罵,無念是朋友特別貼的文,是不是要論眼見佛性?一般人要眼見佛性是相當困難的…
網路居服關心您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1, 2024 11:08 pm
由 勿忘初心
勝意 寫: ↑週一 10月 21, 2024 5:32 pm
這惡人又犯惡口飆罵人,前面罵六祖壇經虛構,現再道明祖師也罵,無念是朋友特別貼的文,是不是要論眼見佛性?一般人要眼見佛性是相當困難的…
如果小弟是「無的放矢」才叫惡口。
可是小弟所說可是有事實根據的喔!
無的放矢;你懂吧 ?!
伯你腦袋不好使又眼花!
還是幫你解釋⇒
「 比喻毫無事實根據而胡亂地指責、攻擊別人。」
看來你行事作風就是先「潑糞」再說
那叫「先射箭再畫靶」先潑人髒水;模糊焦點!
小弟再重貼小弟的原文⇒
「六祖說的當然錯不了」
看清楚了嗎!!!
看清楚了嗎!!!
看清楚了嗎!!!
(怕你又選擇性失智,故說三遍)
哪裡使你看到我說六祖壇經「虛構」的組句 ?!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21, 2024 11:28 pm
由 漫步的犀牛
路過。
其實,若不談中國國禪宗的看法,
純以原始佛教來看,
「無念(諸所緣境上,心不受外境所染/也可以導至無願,抽離、止息心行動機)」
「無相(不追索從"觸"所衍生的意象或概念等等)」
「無住/無作,理解各種造作的諸多過患而放下用力、從內心的迎拒拉扯中而抽身」。
(註:這裡的無作、無願,有各自的面向,此處非學術探討,所以不深究三三昧的各種異同)
這些解脫門/面向,是每個正信的弟子都可以嘗試辦到的。
建議嘗試的方法 : 從基礎的身念處開始,應該就可以讓我們摸到輪廓了。
操作過程 :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 (意思是 : 將具念正知,專注於身體、進而導向放下身外的一切貪、憂。練習這個過程。)
所緣建議 :
安般、身分、各種不淨....等等當然都可以,但似乎是安般最容易上手、副作用也少。
=== 坐下來,那怕腳麻滾下座、打瞌睡而被自己的打呼聲驚醒....也沒關係,都有好處的。 ===
平安喜樂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24 12:04 am
由 鄰居
漫步兄說的內容
空、無相、無願(又稱為三三昧),初期大乘稱三解脫門,應該有些涵義相通!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24 12:09 am
由 鄰居
【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
談經指出;
過了很久之,慧能等惠明的心平靜之後才為他說法。
這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當然不是在說;不執著善,不執著惡,
否則變成是非不分了。)佛教在談事,多說止惡行善。
如果指心性方面,就是"正與麼時",就是在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最合適,又客觀!
例如被讚美的當下,好比尾椎翹起的當下,
或在被激怒的當下,這時候的"心"是不客觀的!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24 12:11 am
由 鄰居
禪宗教的「即心是佛」.「見性成佛」,
「即心是佛」
這個心就是指「自性清淨心」,也就是我們原本清淨的心。
因為這個心本來清淨,被「無明煩惱」覆蓋,好像一面鏡子,被
灰塵覆蓋,你就以為鏡子是骯髒的,其實它本來是清淨(自性清淨)。
「見性成佛」
這裡的「見性」,就是「見本有的佛性」,那怎麼見「本有佛性」?
當「六根」觸對「外境」的時候,會產生六種分
別作用,就是「六識」。除了生活中必須要分別的,例如交通,飲食...
大部分在「六識」當中,看到外在的一切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到的,會在
這裡面產生一些分別,所謂要遠離「分別.戲論」,這就是修行過程
必須清除的障礙之部分!不像我們在這裡愛怎麼修就怎麼修,甚至執迷不悟
造下惡業,當給迷惑了,如何契入「本有佛性」?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24 12:15 am
由 鄰居
經文出現;
【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當不思善不思惡當下,惠明上座本來自性清淨心正與麼時的顯發
障礙散開了,惠明言下大悟.......就是「棄入佛心」,也就是入
「佛的知見」,入「佛的智慧」。
惠明大師是在名師指導數年後,在袁州蒙山聚徒精進習禪。
如果他當時有網路,修行進度應該很艱辛...
所以在這裡談實修,必須要有些基本的定力,這是情緒管理的保護!
佛學辭典:
<二>唐代僧。又作惠明。生卒年不詳。鄱陽(江西)人,俗姓陳,為陳宣帝之孫。
曾受四品將軍之爵,隸署諸衛,故有將軍之號。
幼年於永昌寺出家,於高宗之世,投黃梅山五祖弘忍,初無證悟,
後聞大鑑慧能得五祖衣缽,乃躡急追,而於大庾嶺會之,承六祖慧能之開示,
遂得徹悟本源,故改名道明,並拜留六祖座下三年。其後居於袁州蒙山,聚徒習禪,
大宣慧能之旨。
Re: 討論一下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24 7:35 am
由 耍寶談經
臥輪 PK 惠能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四念住
第一、觀身不淨。
第二、觀受是苦。
第三、觀心無常。
第四、觀法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