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註① 因緣法:事物是依於條件而生起的法則。又譯為「緣起法」。
② 緣生法:依緣(條件)而生的事物
甚深緣起見
-
- 文章: 1018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Re: 甚深緣起見
轉貼白話解說
緣起法與緣生法有何不同,從本篇經文中可概略窺知「緣起法」為體,「緣生法」為相,從「無明」、「行」….乃至「老」、「病」、「死」等生死現象(相)是依循著「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等「緣起定律」而運作、流轉,故名為「緣生法」。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二百九十六篇
譯於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佛陀駐錫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裏。當時正為比丘們說法。
世尊說:「比丘們,我現在為你們解說『因緣法』(緣起法)及『緣生法』。比丘們,什麼叫做『因緣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譬如眾生因為有【無明】所以會去造作【業行】,又因為【業行】而生【六識】,……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如此一法生一法、環環相扣的現象便是因緣法。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佛陀是否出現世間說法化度眾,這緣起法則都是亙古不變。一切事物、生死現象莫不由因緣而生,自有世間有情眾生存在以來便是如此。所以緣起法就是世間的真理。」
世尊繼續說:「比丘們,什麼又是『緣生法』?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生死現象皆是依循、隨順著『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法則,一法生一法、環環相扣的生起、運作、相續,便稱做為『緣生法』。」
世尊又說:「若是真能正知正見『緣起法』及『緣生法』,那麼博學多聞的佛弟子便不會再追悔過去(比如說:到底有沒有前世呢?如果有,那麼我前世是誰?是哪一類的眾生?)或者冥索將來(比如說:到底有沒有來世?如果有,我來世會變成怎樣?)以及對於現前的五蘊生起質疑:『這是我嗎?如果我存在,那前生是誰?死後又會去哪裡?眾生是怎麼產生的?要怎麼知道死後的去處?』等類此的疑惑!」
世尊最後說:「世間一般的沙門、婆羅門等,由於無法正見緣起,所以往往被『我見』、『靈魂』、『吉凶迷信』等錯誤的觀念所誤導。如果佛弟子能夠正見緣起法及緣生法,就可心無所著,將『我見』徹底斷除,便能與阿羅漢一樣,解脫生死,命終後不再受生,就如同將多羅樹的根給砍斷,使其永遠無法再生。」
比丘們聽完佛陀的教誨後,都心生法喜,決定依法奉行。
緣起法與緣生法有何不同,從本篇經文中可概略窺知「緣起法」為體,「緣生法」為相,從「無明」、「行」….乃至「老」、「病」、「死」等生死現象(相)是依循著「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等「緣起定律」而運作、流轉,故名為「緣生法」。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二百九十六篇
譯於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佛陀駐錫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精舍裏。當時正為比丘們說法。
世尊說:「比丘們,我現在為你們解說『因緣法』(緣起法)及『緣生法』。比丘們,什麼叫做『因緣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法則。譬如眾生因為有【無明】所以會去造作【業行】,又因為【業行】而生【六識】,……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如此一法生一法、環環相扣的現象便是因緣法。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佛陀是否出現世間說法化度眾,這緣起法則都是亙古不變。一切事物、生死現象莫不由因緣而生,自有世間有情眾生存在以來便是如此。所以緣起法就是世間的真理。」
世尊繼續說:「比丘們,什麼又是『緣生法』?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生死現象皆是依循、隨順著『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法則,一法生一法、環環相扣的生起、運作、相續,便稱做為『緣生法』。」
世尊又說:「若是真能正知正見『緣起法』及『緣生法』,那麼博學多聞的佛弟子便不會再追悔過去(比如說:到底有沒有前世呢?如果有,那麼我前世是誰?是哪一類的眾生?)或者冥索將來(比如說:到底有沒有來世?如果有,我來世會變成怎樣?)以及對於現前的五蘊生起質疑:『這是我嗎?如果我存在,那前生是誰?死後又會去哪裡?眾生是怎麼產生的?要怎麼知道死後的去處?』等類此的疑惑!」
世尊最後說:「世間一般的沙門、婆羅門等,由於無法正見緣起,所以往往被『我見』、『靈魂』、『吉凶迷信』等錯誤的觀念所誤導。如果佛弟子能夠正見緣起法及緣生法,就可心無所著,將『我見』徹底斷除,便能與阿羅漢一樣,解脫生死,命終後不再受生,就如同將多羅樹的根給砍斷,使其永遠無法再生。」
比丘們聽完佛陀的教誨後,都心生法喜,決定依法奉行。
Re: 甚深緣起見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中論》卷1)訪客 寫: ↑週日 11月 21, 2021 10:21 am 空,緣起性空,法性,
在初期大乘佛教和後期大乘佛教的立場,講的是不同。
例如龍樹的著作,當時好像沒有出現過佛性這個名詞,
緣起的,只能說是無自性。而且是諸法畢竟空。
後期大乘說的佛性,是不說這樣的主張。
所以中論已明說了,諸法不自生,不從他生,也不自他合起來共同生,更不可能無因生
所以知道,諸法本來就是無生
既然諸法是無生,無生則無法,但為何卻有萬法?
萬法皆依因緣而生,有因有緣,如何又會是無生?
其實也可查維基百科的說明以助了解,中論其實用來解釋如來藏並幫助悟入用的
如來藏即是法身在纏,而如來藏裡的法身或真如,就是佛性
所以不管是在大乘的初期或後期,其實大乘講的東西都一樣,名詞雖不同
觀念多樣化,但最後則都歸於佛性,即依真如,實相,般若 ... 而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