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1)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人在宇宙中”好比“細胞在地球中”那麼小(明空版主注),把自己的心、身殼打開,“情和無情共一體”、“身內真如環遍外”,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何止那麼多,而是無數啊。

“鬱鬱黃花無非法身,青青翠竹俱是波若”
十方世界就是一隻眼,一個佛陀。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即“空即是色”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這也是很美的兩句話,“大中見小”不稀奇,只有悟道的人 才能真正“小中見大”,因他已無“大小”之分,故《華嚴經》中杜順言“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有“理”才能顯“事”,有“事”才能顯“理”,這最好的例子 就是“電和電燈的例子”。

“色即是空”好理解,例如,人慢慢老了,東西慢慢壞了,一切“因緣和合”的,好瞭解,但“空即是色”卻不好理解。
什麼是“色即是空”呢?
這位出家人說,就是當他剛悟了道,即禪宗剛“破初關”的時候,“山河破碎、大地平沉”,他見到了“空”,此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就是證到了“色即是空”。
然後繼續再修二十年,等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時,他才證到“空即是色”,才能算“破重關”,
這就是禪宗說的“不破初關不閉關,不到重關不入山”,
真到“三關”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就沒法傳了,因為“言語道斷、心性寂滅”。
修行就是“去自己的框框”,名利是人生最大的“框框”。
不執、不著、不迷於萬物,即是“如來”。
“本性”這個東西就在語默、動靜、日常生活之中,不但“好景不長”,關鍵是“壞景也不長”啊,有什麼好計較、認真啊,所以,只有這樣才能“轉物”,而不被“物轉”。

於是,最重要的“三個東西”在這裡作弄我們:
業識(起心動念,即無明的 “三細”——能、所、我執)、見分、相分(第八識包括“見分”和“相分”)。
修行之道 就是“內托心身,外依世界、
中翻業識”。這樣才會“身心圓明,不動道場”。

:mrgreen: 業識、見分、相分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第八顯“見無分”

該集阿難的疑問是:“見性”與“自己的身心”是兩類、或兩種東西,並對此問題有疑問。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第四顯見中的經典之語)”。
是說身心、外界大地 一切皆是“本性”中妙用產物,身心、見性是一個東西,是身、心無二。例如,曹操的“望梅止渴”的典故。
《楞嚴經》是要解決掉“根塵同源”的這個問題。

28a: 第八顯“見無分”
(1)《易經》中講,每一法中都有一太極。“一物一太極”甚至在每一個細胞中都是如此。
“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是個“證量”的問題,是能親身證到、做到的,不但是嘴講的問題。
“須彌含芥子”和“芥子含須彌”是一樣的,佛法是講“沒有大小之分的”。
(2)德山和尚的“棒打”、龍潭祖師的故事。“(德山)棒喝(臨濟“喝”)”的作用 是就是把第六意識截斷、打斷啊。
(3)“能見”和“所見”是不分開的。因為你有能、有所就把它們分開了,就主客對立,就錯了
(4)“見精”就是“能見之精”的簡稱。
(5)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6)有漏,即是“有煩惱”,故不能得“羅漢果位”。

(7)“聲聞(聞“苦集滅道、八正道”而悟道)”和“緣覺(聞“十二因緣”而悟道)”被成為“二乘”,是“有餘涅槃”,還要再返人間。


28b: 第八顯“見無分”
(1)菩薩,“覺有情”的意思。他們的智慧“已經脫離了生死”,但不立刻進入“涅槃”,因他們的“慈悲心”而不入涅槃,是為了更好地度化有情,所以菩薩是不停地“上求佛法找智慧、下度有情報福德”,故曰“大乘”。
小乘只看到了苦、無常,但沒看到另外一邊的“妙”,沒有看到只要在“無相”當中“隨緣”,因你“本體”是不會變的,所以只要“不變隨緣”在世上能幹很多事,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2)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3)無學者,在你沒成“大阿羅漢”以前,都稱之為“無學者”。到四果的“大阿羅漢”就不用學了,此前都要學習。
(4)我們都是“活著不認魂,死後不認屍體”。
(5)無上法王,是真實語。——沒有再比我的法高的了。
(6)如所如說。——一切的存在和我說的一模一樣。
真如、如來中“如”的含義
(7)文殊師利(菩薩)早已成佛了,顯“菩薩相”是為了幫助佛陀弘法。
(8)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能見、所見、所想像的。

29a: 第八顯“見無分”
(1)見與見緣,並所有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見——見精。
見緣——六根的“所緣”,在《唯識》中講,“五識(眼耳鼻舌身)同依淨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
禪宗“破初關”:證到了“空性”,“色即是空”。破重關:證到了“空即是色”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能所、自它是一個東西。本身沒變 但可以隨緣,隨緣而不變。
(2)人就是活在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世界中
(3)“實相無相(空),而無不相(妙有)”。因為這些“無不相”是“因緣和合”的“空”。
真正悟道的人 是“即有即無”,“即此相、離此相”,這是大悟道的人 才做到的。
(4)遍及所執——指“第六識”。
(5)鬼魂有“五通”神通,哪裡熱鬧喜歡去哪裡。
(6)“能見”的“東西”,瞎子和死人也沒丟過。
(7)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29b: 第八顯“見無分”
(1)如果我們把“真如”比作“大覺海”的話,那“見精”就比作是“大海中水的光輝一樣”,萬物則是水中的影子。
“大覺海”中“見精”就是“水中的光亮”,我們要的是“見性”,我們沒有看到“水的形狀”只是看到“水中光亮”,再看則就是看到“水中的影子”,關鍵是我們卻執著 水中的“月亮影子”而跳下海中去“撈月”,則必定會被淹死。
所以,佛告訴我們先認清“水中的影子”再去找到“水”,也才能找到水。
水中的“影子”欣賞一下 就可以了,你可以站在岸上,但不要跳到水中撈影子就行了。
如果岸上的樹木或房子倒掉了,水中的“影子”就沒有了,但水的“光亮”卻永遠在那裡、不會丟失。
因為有水才會有水光,“見性”只是在作用中(六根)才體現出來,你單獨是找不到一個“見性”的,故說,“心生種種法生”。
“光”和“影子”都不是“真實的水”。
“光”是水發出來的“光亮”而已,實際上水中的“光亮”也是沒有、不存在的,但看到光亮你就能體會到“水的存在”的。
你不能把“水中的光亮”說成是“水”,也不能把“水中的影子”說成是“水”啊
佛言,你不能“棄‘性’(水)不要而去執著‘相’(水光或影子)”,但也不能“棄(離開)‘相’(水光或影子)而去尋找‘性’(水)”,
“性”由“相”顯,但“相”不是“性”。

(2)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見精”只是“本體”出來的“相”,是“本體”發出來的“能”。
故既不能說“相是本體”,也不能“相不是本體”。
這就好比“你不能說 水上發出來的光 就是水,但也不能說 水光就不是水”。沒有水哪來的水光、哪來的水中的影子?

(3)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我們要直接看“第一個月亮”,不要看“第二個月”,例如“懸崖撒手,自敢承擔”,死就死嘛,要自己敢承擔。
一念“無明”起,因為我們總是 眯著眼睛看月亮,而把“第二個月亮”當成“真月亮”,一迷,業識(指“分別心”)就起來了。
所以,等你把眼睛睜大後 才會問“哪個是月亮,哪個不是月亮”這樣“是與不是”的問題。

(4)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色及虛空”,
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我們的“見聞覺知”,
故色、空都是“本體”發出的東西。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鐘聲(寺院裡撞鐘的聲音,代指出家生活)
七條(比丘三衣中的七條衣)

雲門(雲門文偃禪師)曰:世界恁麼廣闊(世界這樣大),
因甚(為什麼)
向鐘聲裡(來到寺院,在鐘聲裡)
披七條(披上出家人的袈裟呢)?


無門曰:“大凡(總而言之)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
(特別要忌諱的是 追逐聲音和色相。比如說聽到寺院的鐘聲、誦經聲很清淨很美妙,看到佛殿僧相 很莊嚴很脫俗,就產生愛著之心,這類厭喧喜靜、厭俗世愛僧家的好惡之情,正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是特別要不得的)。
縱使(縱然是)聞聲悟道(因為聽聞某種聲音時悟了道)、見色明心(看到某樣事物認識了自己的真如佛性),也是尋常(普通平常的事)。殊(卻,竟然)不知衲僧家(出家人常穿著補丁衲衣,因此自稱衲僧、衲僧家)騎聲蓋色(騎、蓋,超越、不染著的意思),頭頭上明(在每一事、每一處上,都明了本分事),著著上妙(每個應對和行為 都恰當得宜,無不合乎中道實相,妙不可言)。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是聲音來到耳邊)?耳往聲邊(還是耳識跑去了聲音那裡)?直饒(就算是達到了)響寂雙忘(有聲和無聲都無分別,動靜兩種相都不在心中 發生的境界),到此(到了這個地步)如何話會(認識體悟這種境界呢?是當作無生來看,還是把它看作 修行路途上的一種境象?
話:指如何看待、說明所達到的境界)?若將耳聽應難會(如果只是用耳來聽,終究領會不到無生的實相),眼處聞聲方始親(如果眼睛也能聽到聲音,才是真正親切地 體悟了不生不滅究竟是什麼。按:就算耳朵聽到聲音 也不過只是一種神通,並不等於就是見到實相。須知禪師意在言外。)!”

頌曰: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萬別千差。
不會事同一家,會則萬別千差。


頌文大意:如果真正開悟了,領會了,那麼森羅萬象 就渾然一體,沒有了任何差別;
如果不能領會,那麼森羅萬象 仍舊千差萬別,各各不同。
同樣的道理,如果不能領會,那麼森羅萬象 就渾同一體,看不出任何差別;
只有真正開悟了,領會了,才能在渾然一體的無差別中,徹底看清森羅萬象的千差萬別,條理井然。

  (明超《無門關夾注》)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鐘聲七條(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1?”

【語譯】
  雲門說:“世界那麼廣闊,為什麼要向鐘聲裡披袈裟?”

〖評唱〗
  無門曰:“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忘。到此如何話會?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語譯】
  無門說:“舉凡參禪學道之人,切忌隨聲逐色。縱使因為聞聲而悟道、見色而明心,這也是很尋常的事。怎知道,穿上百衲衣的出家人,卻偏偏喜歡騎聲蓋色,每樣東西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使用的每樣東西 都要最上、最妙。話雖如此,當聲音來到耳邊時,耳就在聲音的包圍下,有人還是能做到‘響寂雙忘’。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會悟?如果用耳來聽,恐怕會悟不了。如果用眼來聽聲,那才能親證會悟。


〖頌曰〗
會則事同一家  不會萬別千差
不會事同一家  會則萬別千差

【語譯】
能會悟則萬事皆同一家,
不能會悟則前差萬別。
不能會悟則萬事皆同一家,
能會悟則前差萬別。

【題解】
  鐘聲集眾,披七條衣上堂,對任何寺院、任何出家人來說,都是平常不過的事,
雲門偏偏在這時候發浪,說什麼“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聽聽無門怎麼說。
無門說:“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鐘聲當然是聲,七條衣當然是色。鐘聲一響,便披上七條衣,這不是“隨聲逐色”又是什麼?恰恰犯了“參禪學道”的大忌。
雲門有此一問,是自然不過的。如果說七條衣 代表聖潔的僧伽,為什麼只向鐘聲裡披,這世界那麼廣闊,為什麼不為這世界披呢?這就是墮入了 有相的形式主義,背離了實相無相的真如。
無門譴責當下的出家人“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著著上妙。”衲僧,就是穿上百衲衣的出家人,穿上百衲衣 就表示不再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可是他們偏偏要“騎聲蓋色”,“騎聲蓋色”就是對物質上 有所追求。不但追求,還要做到“頭頭上明,著著上妙”,分得清清楚楚,要用最上、最好的。
本來“聞聲悟道、見色明心,是尋常不過的道理,可是都給忽略了。
話雖如此,可是不乏參禪學道之人,“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也能做到“響寂雙忘”。
要怎樣會悟這“響寂雙忘”呢?用耳聽聲,恐怕一輩子也會悟不了。要用眼聞聲,這才會悟得了。
我們再來看看,無門對本公案下的是什麼結論:“能會悟則萬事皆同一家,不能會悟則前差萬別。不能會悟 則萬事皆同一家,能會悟則前差萬別。”

【參究】
第一層:
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第二層:
切忌隨聲逐色。
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
衲僧家騎聲蓋色。
響寂雙忘。
若將耳聽應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第三層:
能會悟則萬事皆同一家,不能會悟則前差萬別。
不能會悟則萬事皆同一家,能會悟則前差萬別。

【註解】
*1  七條,七條衣(uttarasanga)。僧裝之一種。因其福田相有七條,故名七條衣。又稱七條、七條袈裟或七條衲衣。音譯作郁多羅僧、優多羅僧、優哆羅僧、郁多羅僧伽等等。
又為三衣之一。意譯作上衣、上著衣,為常服中最上者。因覆於左肩,又稱覆左肩衣。
行齋、講、禮、誦等諸羯磨事時,必穿著此衣,故又稱入眾衣。其價值在其他二衣之間,因而又有中價衣之稱。


  (謝力《我與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鐘聲七條(慧開《無門關》)


  雲門曰:“世界恁麼廣闊,因甚向鐘聲裡披七條?”

  無門曰:大凡參禪學道,切忌隨聲逐色。縱使聞聲悟道,見色明心,也是尋常。殊不知衲僧家騎聲蓋色,頭頭上明,看著上妙。然雖如是,且道聲來耳畔,耳往聲邊?直饒響寂雙亡,到此如何話會?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親。

  頌曰: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萬別千差。
不會事同一家,會則萬別千差!

  (無門慧開《無門關》)

  披七條:披上七條袈裟也;七條袈裟,為僧侶所著三衣中之中衣,梵名“郁多羅僧”,譯為上著衣或上衣,計其條數為七,故謂之七條。

  騎聲蓋色:駕馭、運用,乃至驅使聲、色也。

  頭頭上明,著著上妙:從每一件東西上明見佛性,在每一件事情上 見出妙用也。

  直饒:猶縱使,即使。

  親:與禪法協和相應。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30a:

(1)釋迦佛批評阿難:把“性”和“本體”發出來的“相”當成兩個東西了。阿難把“見精”當成了一個“物”,一個“相”,故才有是、不是的疑問,因為這不能說成“是與不是”的問題。要分清體、相、用。

我們常說,人是從哪裡來的?
在《唯識》中描述“第八識”為,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
就是說,我們的“見聞覺知”是第八識中的“見分”變成,地水火風(色)空是第八識中的“相分”變成。
第八識中的“色、空”變出我們的根、身和外在的山河大地。
“因緣和合”時“種子”會變成“現行”,故我們有時感覺很多事情不好,但自己卻控制不了!
“真如”和“第八識”有何區別?
淨的,在出世中就稱為“真如”;
染的,我們就稱為“第八識”。
昨天講《維磨詰經》,為什麼說“魔和外道就是他自己的侍者”呢?因為魔和外道也是從這裡出來的。
一般我們學佛的人,最怕的就是“給自己加了個框框”,這樣自己就很難出來,實際上我們不要分是非、染淨。

(2)修行的最高境界 就是“無修”,每天守戒、修行都是“第二月”。

(3)修行的三個階段 或層次(明空版主注):
第一,由水中的“倒影”,而知“空”、證“空”——色即是空。
第二,由水中的“水光”,而知“妙用”、證“妙用”——空即是色。
第三,直接見到“水”,由“波浪”就直接見到了“水”。——色空無二,即色即空。

(4)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昨天我們說了很美的一句話:“十世古今 始終不理當念,無邊剎海 自它不隔毫端”。
十世:“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三世,每一世當中又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加上“時間本身”這一世,共“十世”。
這是《華嚴經》中的境界。《華嚴經》中講:
“時人若識真空裡,身內真如環遍外;
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

禪宗公案中有一和尚“向佛像吐痰”來度化另外一個人,該公案也就是說“佛無處不在”。
佛是什麼?佛也只是代表“真如”的一個“相”而已,因為“處處皆同真法界”。
佛在哪裡?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一切處、在一切山河大地 草木昆蟲的心中,瞭解了這些,你就不會出“是”、出“非”。

第九顯:見超情
(5)外道說“情是自然而然有的”。
佛說的所謂“因緣”也只是適合於 說世間的“相”時才說“相依因緣而起”。
真正講到“本性”的話,“本性”既非“自然”也非“因緣”。
這個“見精”超越了“自然”、超越了“因緣”。

(6)法王——一切法的最高總持者,沒有再比他再高的法了,故稱“法王”。

(7)冥諦(共25諦,最後一諦是“神我”),是比基督教更高的一種“神我”——“外道”的一種。

(8)投灰,全身脫光、抹上灰,站在泥巴裡,修苦行。——“外道”的一種。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3)修行的三個階段 或層次(明空版主注):
第一,由水中的“倒影”,而知“空”、證“空”——色即是空。
第二,由水中的“水光”,而知“妙用”、證“妙用”——空即是色。
第三,直接見到“水”,由“波浪”就直接見到了“水”。——色空無二,即色即空。

:mrgreen:“倒影”,“水光”,“水”,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31a:

(1)印度當時有六個“大外道”。宣揚“神我”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括”。
由於“自性”無所不在、無處不在,但“自性”是“非自然、非因緣”的。

(2)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假設說“自性”是“自自然然”的,它就不能“隨緣”了!
例如,它是眼鏡 就不是其它的物體了,就不能再變化了,這就不符合“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判斷准則了。
如果假設說“自性”是“因緣”的,它就不知道“不變的事情”了。
“離一切相”是說“本體”,無相的——不變。你不能說“它只是什麼”。
“即一切法”是說“實相無不相”——隨緣。
“離一切相”即見到了“圓成實性”。
(我們的“性”有“三性”:遍及所致、依它起性、圓成實性。)
舉了電和電燈、電器的關系說明“隨緣和本體”的關系。
六祖說:六塵不惡。“六塵”也是“本性”所出。

(3)戲論——只有言說,但無實際。例如,政客們的辯論(兔角、龜毛等。——明空版主注)

(4)佛言,“離心即差,動念即乖”。用心一想,就差了一點;一動念就錯了。
所以,張拙秀才言: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扎。或“言語道斷,心行寂滅。”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31b:第十顯:顯見離見

(1)“見性”具“四種緣”: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此處佛是方便說法,因小乘不相信《唯識》,只知道六識,對第七識和第八識是不相信的,故在此只說了“四個緣”。
而從究竟的大乘佛法來講,“見性”要有“九個緣”, “九緣八七好相鄰”,還記得嗎?
五根中,眼睛要九個緣,耳朵八個緣,嘴(舌)、鼻、身體需要七個緣。

(2)佛說“因緣法”只是破“自然”外道。

(3)佛說吃“三淨肉”是“權方便法”,不是“了義”的說法。

(4)苦、空、無常、無我。——小乘講

(5)眾生是菩薩的淨土。苦(有“極樂”)、空(有“妙有”)、無常(“本體”)、無我(“世間相”常有)——大乘菩薩

(6)
見(即本體、見性——只能是“名詞”)見(“見精”的“能見”之“起用”——動詞或名詞)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
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明、暗、空、色皆是因為四個“緣”才能見到,才有“四義成就”。
但“見精”不屬於明、暗、空、色這四個“緣”,“見精”是離開明暗空色這四個東西的,
“見精”還在那裡、它永遠有;但說實在的,“見精”還是一種“妄見”,
在“第一層顯見”中我們就知道,把“能見”的這個東西叫“見精”,
但這個“見精”還是“真和妄合在一起”的哎,故“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第一個“見”是“見性、本體”,第二個“見”是“能見”的“見精”。
使“本體”發出作用了的是“見精”,當你見到你的“見精”起用的時候,這個“能起作用”的東西本身,“見非是見”,
這第三個“見”是“見精”,即這個“能起作用”的“見精”就不是“見性”。

舉了電力(本體)、電器(相,萬法)、電精(“電”起的作“用”)的例子,講使“電”發生作用的這個“電力”並不是“電力本身”。

舉了“動物(本體)、人狗等(相)、能動的物(起用)”的關系。

舉了朱熹的詩“山光雲影共徘徊。。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看了水中的山影 和雲影這些東西,一定想看看那些真山、真水等東西,“十層顯見”也就是這樣來的,很多學佛人不看水中的“月影”了,但是卻把“手指(法)”當做月亮了,並強烈執著於“法”。

你要知道, “能見”的“見精”不是“見性”。
實際上就是想說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的道理。

“見非是見”,是說離了這個“見精”還有一分“妄見”存在,這個“妄見”就是“能見”之“能”,你還要把“能”還要去掉。
因為在“十二因緣”中,有“三細”、“六粗”。

【 該部分內容由明空版主補充。
(一)《佛光大辭典》:“三細”即:
1)無明業相,略稱“業相”。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的“最初狀態”,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
2)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這是依前述的“無明業相”所起的“認識對象之心”(主觀)。
3)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能見相”已經起來後,則同時真心現此“被認識對象”(客觀)。
簡而言之,處於真心佛性之體的絕對狀態 而沒有分別的時候,稱為“無明業相”;.
生起“主觀”稱為“能見相”;通過“能見相”對世界的反映稱為“境界相”。

“六粗”即:
1)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對於淨境則愛,對於染境則不愛,稱為“智相”。
2)相續相。依“智相”分別,對於愛境則生樂,對於不愛境則生苦;自己的感覺使心起念而相應不斷,稱為“相續相”。
3)執取相。依“相續相”,攀緣思慮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為“執取相”。
4)計名字相。依“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為“計名字相”。
5)起業相。依“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為“起業相”。
6)業系苦相。對於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為“業系苦相”。

簡而言之,依“境界相”生起染淨的分別,由此生出愛恨之心,為“智相”;
因愛恨之心而生起苦樂的感受,稱為“相續相”;
對苦樂等狀態生起執著,為“執取相”;
由“執取相”而生起種種概念、觀念,為“計名字相”;
依概念、觀念而生起執著,造種種業,為“起業相”;
因業緣而不得解脫,為“業系苦相”。

(二)“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
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1)一念無明
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 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 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 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 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

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

“一念無明”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 累積留存下來的。
“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回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回的種子,舍報後可以取涅槃。
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 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 永不復起,舍報以後 必定取證涅槃。
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
如果涅槃中 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2)無始無明。
世尊說:“其四住地前 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
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 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 都屬於“起煩惱”。
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 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
“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 叫做“上煩惱”,
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
“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 從無量劫以來 不與眾生心相應,
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 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槃。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 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未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 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 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
明心見性以後 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未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 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 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
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槃,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 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
斷盡一念無明 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

即念頭(無明)一動, “三細”“六粗”就產生了。
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見精”都要離開“見性”,“見性”不可見。

(7)我們後面會講到,“五十陰魔”中自己最難意識到、最難躲開的就是“識魔”。
新老怪
文章: 504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見(即本體、見性)見(“見精”)之時,見(見精)非是見(見性);
見(見精)猶離見(見性),見(見性)不能及。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