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頁 (共 16 頁)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三 3月 29, 2023 10:19 am
靜明
普通人 寫: 週三 3月 29, 2023 9:14 am 無所緣禪修
末學目前只知道是西藏仁波切提出
操作方法也很抽象
有經論提到嗎?
心識的作用,是二六時中,不斷的往返六根上,造作想思,最初無所緣的方式,就是使心安住,不取諸根觸受,心就會呈現廻返的狀態,這叫收攝六根,這是第一階段的無所緣禪修方式。
循序漸進,可達四禪捨念清淨,已經是很好的境界了。
各家有各家的方式,最好是依止禪修法師,接受法師的教導,慢慢學習,自然能漸入佳境。
祝福你平安吉祥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三 3月 29, 2023 11:49 am
逍遙
有種禪修真的是不需要專注所緣的,尼科耶中有提到,這是解脫門之一。
=================
尋,伺的伺
算不算無所緣?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四 3月 30, 2023 9:33 am
漫步的犀牛
有學友提到,伺的問題。
尋,伺的伺
算不算無所緣?
答案是 : 不算

原因 :

伺的意思 : 伺察。以現代白話來說,就是 ~ 評估 !

順帶提一下 "",這組打虎兄弟,常常一起上陣, 尋的意思是~ 尋求推度。 白話 : 刻意導向

,既然是評估,評估當然有對象/所緣

=======

此外,有些問題,應該稍微釐清。

1.禪修者的心,應該是平安的、自信的、正向的、被激勵的、滿滿幸福感、充滿知性的睿智、也會沉入濃郁的感動.....。這是殊勝的品質,無須視之如虎。

誰不想平安幸福呢? 誰不想被感動擁抱呢?

2.但是,上述的內心殊勝品質,雖然高於一般常態,但是,終會發現這種品質....有侷限性。

這種侷限性的審評,就是 "伺"的作用。

3.發現這種侷限性之後,你會嘗試擱置侷限的因素,而更上一層。比如 :擱置尋伺之後,由初禪轉進二禪,心的品質更上層樓,這就是俗稱的....聖默然。

4. 上述這些過程,都是正念、正知、熱忱等因素所共構產生,雖有許多元素,但,從外表看來卻渾似一體,就簡單用個名詞來概括......就是常聽到的 : 覺知。

5.這種由正念正知、熱忱等所構成的 "覺知",從基礎的色界禪、轉戰無色界禪、乃至隨入解脫門,都需要 !

====

以上簡答

平安 如意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四 3月 30, 2023 10:02 am
二楞子
在《阿毗達摩》中,伺是六個雜心所之ㄧ,依文而知一定會有其所緣。

尋、伺、勝解、精進、喜、欲六個雜心所不一定跟所有的心生起,89種心並非都有六個雜心所。雜心所在本質上可善、可不善,就像七個遍一切心所一樣,本質上可以改變,在善心裏,就成為善;在不善心裏,就成為不善。

1. 尋(vitakka)特相是把心投向目標。例如觀安般念時,尋會把全部的相應心所一起投向目標。作用是全面撞擊目標。現起是把心導向目標。八正道裡的「正思惟」,就是尋心所。

2. 伺(vicāra)特相是重複審察目標。作用在於把相應名法重複置於目標。現起是把它們勾住目標。尋把心投向目標後,伺就一再把心安置於目標。尋好像是蜜蜂採花蜜,一頭栽進去;伺就如蜜蜂圍繞著花蜜,嗡嗡作響。重複的、一再的,圍繞著目標,叫做伺。尋、伺兩個心所如果被提升,就成為禪支。

3. 勝解(adhimokkha)特相是確信或確定。作用是不猶疑。現起是確定或決定。它的心是不動搖的。

4. 精進(vīriya)特相是支持、奮鬥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穩固相應名法,有如在老舊屋舍中加上新柱子,防止倒塌。在搖搖欲墜的屋子加上柱子,房屋馬上能直立穩定。打坐時如果身體昏沉,表示沒有精進,一旦沒有精進力,整個身體會搖晃,往前傾或者往左邊、右邊、後傾。但老師這時若走過你面前,你馬上直立起來,那就是精進了。上戰場打仗,戰鬥得精疲力盡想退縮,沒有把握能打贏,這時一聽到有後援軍來,全身立刻又激起了精進力。「精進」正如後援的生力軍一般,對治的是昏沉。現起是不放棄。近因是悚懼感或者逼迫感。有八種事能夠激起悚懼感:第一是思惟生的苦。生有什麼苦呢?待在母胎裡面見不到陽光,充滿著不淨,從在母胎裡就已經開始痛苦了。出生那一刻也是非常痛苦。而有生,就會有老,所以有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然後是墮落惡趣之苦。我們一生中造很多善,也造很多的惡,沒有人敢保證不會下四惡趣,除非已經證到須陀洹道果。第六是過去的輪迴為根基之苦。而無明跟愛欲若未被去除的話,還有未來輪迴的苦。第八覓食之苦,在家居士討生活要賺錢,有時候為了生活而說謊也是很苦。這八種能夠激起你精進勇猛修行的心,要時常思維。

5. 喜(pīti)特相是令所緣產生歡喜。作用是令身與心清新或遍布心生色至全身,這個在禪那特別明顯。禪那的心會產生很多心生色遍布全身,全身好似起雞皮疙瘩一樣。它的現起是使身心喜悅,身體輕盈得有如漂浮在空中。

6. 欲(chanda)特相是欲行動,即要實行某件事或要獲取某些成就。這個欲未必是貪,貪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欲可以好也可以不好。作用是尋找目標。現起是需要目標。欲被形容為好像把心伸向目標,要對目標採取行動。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四 3月 30, 2023 1:31 pm
普通人
第六點可詳盡說是“善法欲”,就是在善法的因地上播種不求回報,這和“想要好”的“貪欲”是有差別的。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四 3月 30, 2023 3:28 pm
二楞子
「信為欲依,欲為勤依」

沒有善法欲是不可能精進的。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1, 2023 8:22 pm
恆不住
妄念無所緣故
無所緣即是正念相續。

講白話
就是無住心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1, 2023 8:24 pm
恆不住
「信為欲依,欲為勤依」

沒有善法欲是不可能精進的。
本具信根生精進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1, 2023 10:42 pm
大開眼界
非心非佛 寫: 週二 3月 28, 2023 11:14 pm 禪定覺知,因為還是有所緣,所以還不離識的範疇
若要智慧覺知,必須「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禪定說成 是有所緣,這樣說 並不正確
正確說法應該是:修禪定 是為了練「無所緣

無所緣」是透過修禪定 而練成的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無依止禪 彼無所依止
欲色無色界 思惟無所著
是禪超出世 是菩薩所知


佛法有一種「無依止禪」。
這說明,並非如你所說的「禪定都是有所緣

註: 無所依=無所緣

Re: 逍遙實修專區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1, 2023 11:25 pm
大開眼界
非心非佛 寫: ↑週二 3月 28, 2023 11:14 pm
禪定覺知,因為還是有所緣,所以還不離識的範疇,
若要智慧覺知,必須「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若沒透過禪定,是不可能做到「心無所緣」的
原因如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諸如來心爲何所住。舍利子言。諸如來心都無所住。所以者何。
如來之心不住 不住受想行識。不住處 不住耳鼻舌身意處。
不住處 不住聲香味觸法處。不住眼界 不住耳鼻舌身意界。
不住色界 不住聲香味觸法界。不住眼識界 不住耳鼻舌身意識界。


所謂的「心無所緣.心無所住」是指: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眼識乃至意識,不住色受想行識
(這才是真正的不取相, 不著相)

這只能在禪定中辦到,平時日常生活根本辦不到
註:無所住=無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