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二 9月 10, 2024 11:18 am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性如其本來,元本無作無為,因此無有少法可得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 善法。」 //因、緣和合而有,變化無常,故稱之無實體,其法性是為無自主性,故稱之緣起無自性,不論一因、一緣、一果或多因、多緣、多果,只是每個因、每個緣、個個果在時空中,其性各個都平等不二,故稱之緣起平等性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所謂四相: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就是講物理時空或稱四維空間。
我相(點)
人相(線)
眾生相(面)
壽者相(時間)
以上即是構成宇宙的四度空間。
2500前的佛法,已經非常科學。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三 9月 11, 2024 4:30 pm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 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 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微塵眾、三千大千世界非實有,若以世界為實有者,則是法界等流種子,其性常住不滅,此在時空中打成一片,有而無礙,無而不動,即是一合相,猶如虛空,假藉言說其法相,便非一合相, 因此一合相者是不可說,勉為其難稱之一合相;由此必須認知,禪宗公案,隨類各應,公說公的理解,婆說婆的理解,都可稱之一合相,亦稱菜刀拼湊竹竿作柄
佛法直接了當的講,就是~~
(真如法性)與(無漏有漏)。
一切佛法皆不離此範疇。
真如法性於無漏實相(是法平等,不可思議),即是一合相。即是(佛性法身)
真如法性流轉於有漏三界(種子緣起,腦筋造作),即是一切法。即是(十二緣起)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cyc320
文章: 2458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cyc320 »

真如法性於無漏實相(是法平等,不可思議)平等如夢幻,正智),即是一合相。即是(佛性法身)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法界等流種子,如如)
真如法性於有漏三界(種子緣起,腦筋造作)種子起現行),即是一切法。即是(十二緣起)現行薰種子)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與《道德經》註解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阿賴耶識是末那意的所緣境界,故說阿賴耶識為(心所法),亦因為 #阿賴耶識為心之所緣境界,所以:

#解深密經,第七識也不稱(末那意),而稱為(心)。

#成唯識論三卷十頁云:阿賴耶名,過失重故;最初舍故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明確開示:證解斷離阿賴耶識。

😇😇😇😇😇😇😇😇😇🙄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10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問題重重的大乘密嚴經與玄奘解深密經之研究比較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密嚴經》,全名《大乘密嚴經》(梵文Mahāyāna ghana vyūha sūtra),又名《厚嚴經》,屬於大乘佛教如來藏唯識經典,是玄奘三藏揉譯《成唯識論》所依的六經之一。
本經現存漢譯版本有兩種,《大乘密嚴經》分別為唐朝地婆訶羅(日照)三藏與唐朝不空三藏(705年-774年)所譯,前後雙譯皆為三卷版本

《解深密經》唐三藏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在弘福寺譯。

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於北魏永熈二年(533年)譯,《深密解脫經》[5]
唐三藏玄奘,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在弘福寺譯,《解深密經》
二種節譯本: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在東安寺譯,《相續解脫經》(相當於解深密經末兩品)及《第一義五相略》(佚失)
天竺三藏真諦,於陳保定年間譯,《解節經》(相當於解深密經初兩品)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