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

一個留言板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不是先吃蔬菜!他改變進食順序「逆轉糖尿病」 醫大驚:免吃藥了

文章 軟體之美 »

「先吃蛋白質」為何能幫助降血糖?洪泰雄解釋,蛋白質和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消化得慢,先吃蛋白質能減緩胃排空速度,降低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的分泌負擔減輕,使餐後血糖更穩定,而且先吃蛋白質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減少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也可能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
https://tw.news.yahoo.com/%E4%B8%8D%E6% ... 00457.html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食品~~

文章 軟體之美 »

https://www.msn.com/zh-tw/health/other/ ... 7b97&ei=12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分析了47種蔬果,針對包括纖維、鉀、鐵、維生素A、C、D、E、K等17種關鍵營養素進行評分,給出營養價值前十高蔬菜,結果西洋菜(Watercress,別名豆瓣菜)以完美的100分獲得冠軍。
《First For Women》報導,這項研究以蔬菜的營養密度(每卡路里食物中所含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有益化合物的濃度)為評比標準,前10名最營養蔬菜如下:

1. 西洋菜 100分

2. 大白菜(Chinese cabbage)91.99分

3. 莙薘菜(Chard,別名牛皮菜)89.27分

4. 甜菜葉(Beet greens)87.08分

5. 菠菜(Spinach)86.43分

6. 菊苣(Chicory,別名苦菜)73.36分

7. 橡葉萵苣(Leaf lettuce)70.73分

8. 歐芹(Parsley,別名洋香菜)65.59分


9. 蘿蔓萵苣(Romaine lettuce)63.48分

10. 寬葉羽衣甘藍(Collard greens)62.49分

為何這些蔬菜如此健康

這些營養價值最高的蔬菜有一些共通點,多數是深色葉菜,富含維生素A、C和K,以及纖維、鐵和抗氧化劑,但熱量卻很低。這些營養素對人體各項機能至關重要,從增強免疫力到維持骨骼健康,乃至預防慢性病等。

纖維有助於調節消化系統,可預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菠菜、甜菜葉等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能中和體內自由基,減少發炎反應,有助降低某些疾病的風險。

西洋菜

西洋菜是一種綠葉水生植物,與高麗菜和花椰菜同屬十字花科,原產於歐洲和亞洲,因富含營養和藥用價值,已有數百年的食用歷史。

西洋菜味道略帶辛辣,營養密度高,富含維生素A、C、K,葉酸和鈣質,具有抗氧化和抗炎功效,能降低癌症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風險。將其加入沙拉、三明治或湯品中,可輕鬆攝取營養。其細嫩的葉片和獨特的辛香,也是點綴菜餚或增添冰沙、炒菜風味的絕佳選擇。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便當店就吃得到!哈佛專家揭「最佳護腦食物」:有3大好處

文章 軟體之美 »

posting.php?mode=reply&t=42190
綠葉蔬菜(Green leafy vegetables)是護腦的好食物之一,兩位哈佛專家表示,綠葉蔬菜中含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在這些綠葉蔬菜中,除了歐美較流行的羽衣甘藍(Kale)外,也有台灣便當菜中常見的小白菜(Bok choy)。

據外媒《CNBC》報導,哈佛營養學家奈杜(Uma Naidoo)與神經學家潔諾娃(Lisa Genova)都認同,綠葉蔬菜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關鍵、護腦食物中的「No.1」,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生活中常見的綠葉蔬菜有菠菜(Spinach)、芥菜(Mustard greens)、小白菜等。

一、富含維生素B

奈杜在過去受訪時曾說明,綠葉蔬菜是維生素B9(或稱葉酸)的絕佳來源,它對大腦、神經、情緒的健康很有幫助。另外,也有美國大學的研究指出,憂鬱症和癡呆症等疾病通常和缺乏維生素B有關。

二、富含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

潔諾娃表示,綠葉蔬菜富含「健腦(brain-boosting)營養素」,例如葉酸、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葉酸的好處如上述;葉黃素被認為與改善老年人的大腦功能有關;β-胡蘿蔔素則是可加強語言和認知記憶(cognitive memory)。

三、富含膳食纖維

奈杜指出,綠葉蔬菜富含膳食纖維,2021年一項研究發現,膳食纖維與降低憂鬱症發生率有關,她建議大家可透過飲食來攝取。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喝飲料可護腎!醫列7大護腎飲料排行榜…「這1款」抗發炎又助眠

文章 軟體之美 »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E ... bb48&ei=11
台灣人出了名的愛喝飲料,路上隨處可見手搖飲店,但含糖飲料喝太多,恐對腎臟造成嚴重負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若要保護腎臟,每天得喝足約體重4%的水分,且以白開水優先;在腎功能健康情況下,有7款飲料,喝了有益腎臟,其中「酸櫻桃汁」效果最好,除了能降低尿酸水平,還能抗發炎、助眠與降低痛風發作頻率。
◎第七名:黑豆水

黑豆富含花青素及其他抗氧化化合物,能減少氧化損傷,並支持腎臟功能的恢復,特別適用於腎臟損傷早期的預防,建議飲用量:每天1杯240毫升,可提供抗氧化保護,但過量飲用可能導致腎臟的植物蛋白代謝壓力增加,護腎不成反傷腎。

◎第六名:生薑茶

生薑含有薑辣素(gingerols),具有顯著的抗發炎作用,能減少腎臟的炎症反應,可改善腎功能相關數值。建議飲用量:每天1至2杯,約240至480毫升,適量飲用生薑茶能有效減輕炎症,但過量可能引發腸胃不適或血液容易出血。

◎第五名:檸檬水

檸檬水中的檸檬酸(citrate)有助於抑制鈣結石的形成,並促進尿液pH值維持鹼性,從而減少腎結石的風險。建議飲用量:每天1至2杯稀釋檸檬汁(30毫升新鮮檸檬榨汁調配),約250至500毫升,有助於增加尿液中的檸檬酸濃度,預防腎結石形成。

◎第四名:蔓越莓汁

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能防止細菌附著於尿路上皮細胞,從而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對腎臟有間接保護作用,特別是慢性腎病患者,容易重複性泌尿道感染者。建議飲用量:每天1杯240毫升,適量攝入純蔓越莓汁,有助於降低尿路感染風險,但高劑量可能增加草酸鹽負荷,反而增加泌尿道結石的風險。

◎第三名:綠茶

綠茶中的兒茶素(catechins)具有強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可減緩腎臟細胞的過激氧化反應,改善慢性腎衰竭的進程。定期飲用綠茶能降低蛋白尿的發生率,建議飲用量:每天2至3杯,約500-750毫升,能提供足夠的抗氧化劑兒茶素;若飲用過量會因茶葉中草酸鹽過量引發的泌尿道結石風險。

◎第二名:黑咖啡

適量飲用咖啡可降低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並改善腎小球濾過率(eGFR)。咖啡中的抗氧化劑「綠原酸咖啡豆醇」等,能減少腎臟細胞的氧化損傷與炎症反應。建議飲用量:1至3杯,約240至720毫升,可降低慢性腎病(CKD)風險;過量飲用恐因咖啡因造成心悸、頭痛、脫水缺鈣等問題,反而傷腎。

◎第一名:酸櫻桃汁

酸櫻桃中的花青素(anthocyanins)和其他多酚化合物能顯著降低炎症指標,例如C反應蛋白。由於慢性腎衰竭(CKD)的進展通常與系統性炎症有關,因此酸櫻桃的抗炎特性對腎臟可能有間接保護作用。

酸櫻桃汁也能降低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頻率,間接對腎臟有益;另外,失眠是腎衰竭與糖尿病、高血壓的加重因子,酸櫻桃汁是天然的褪黑素和色氨酸,有助於調節睡眠。建議飲用量:每天1杯240毫升,可抗發炎、助眠與降低痛風發作,有助於保護腎臟。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茶葉蛋恐造成兒童「過動」? 營養師揭「元凶」:這些食品都有

文章 軟體之美 »

造成兒童過動的其實是便利商店煮茶葉蛋時加的醬油含有「焦糖色素」,「與其擔心茶葉蛋,市面上的珍珠、果凍、泡菜、蚵仔煎、芋圓等食品,對於食物過敏而影響注意力的孩子影響更鉅」。她說,關於「茶葉蛋 VS 過動」的報導,是因為便利商店在煮茶葉蛋中會加醬油,使用的醬油是含有焦糖色素的醬油,兒童食用到「其中一種焦糖色素,是會導致過動兒的風險」。

蘇妍臣進一步指出,焦糖色素有4種:「普通焦糖」和「亞硫酸鹽焦糖」,可使用於各類食品中;「銨鹽焦糖」使用在糖漬果實、罐頭、水果、果醬、果凍、黃豆製飲、調味乳、發酵乳、布丁、奶酪等;「亞硫酸-銨鹽焦糖」使用在奶精、冰品、調味乳等。

https://www.msn.com/zh-tw/news/living/% ... 7f88&ei=42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過敏,吃「它」最有效!打噴嚏、皮膚癢、腸胃差,過敏症狀大幅減少70%!

文章 軟體之美 »

改善過敏6大食物
1.葡萄
綠色最厲害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的籽和皮最厲害、整顆吃下去
2.蘋果
蘋果多酚-減少氧化壓力、降低過敏反應
蘋果果膠-降低組織胺的濃度、緩解過敏的症狀
連皮一起吃最好
蘋果先切塊、電鍋蒸10分鐘
3.味噌
味噌湯
燒滾水
關火冷卻
放入味噌攪拌
4.菊花茶
選黃菊花-皮膚型敏感者、眼睛經常紅癢
選白菊花茶-呼吸道敏感者、經常感覺疲累
一天喝一杯
5.洋蔥
槲皮素之王、含量最高的蔬菜
抗過敏最厲害的洋蔥是紫色的
不要用高溫去烹煮
淋一點點的橄欖油當成涼拌的洋蔥沙拉
6.蓮藕
減少lge 抗體産生、緩解花粉類過敏
一個禮拜各吃一次
4個抗過敏的神穴(迎合曲風)
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風池穴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夜尿兇手竟是這些「平民食物」 做好3件事讓你天天一覺到天亮

文章 軟體之美 »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醫師警告3件事

文章 軟體之美 »

軟體之美
文章: 4027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B型易得胰臟癌?醫揭密:「1特質」大增罹癌風險

文章 軟體之美 »

https://www.msn.com/zh-tw/news/other/b% ... 7ffd&ei=15
▲北醫血液腫瘤科醫師吳鴻誠表示,根據大規模統計數據顯示,罹癌機率最低的是O型,而B型容易罹胰臟癌。(圖/pixabay)

全球癌症年輕化!北醫血液腫瘤科醫師吳鴻誠提到,基因、飲食、生活習慣等,都是影響罹癌率的因素,飲食均衡、規律作息和運動,都是防癌的不二法門,而且過於肥胖,罹癌死亡風險極高,另外,有大規模統計數據顯示,O型罹癌機率最低,而B型容易罹胰臟癌、A型易得胃癌。

吳鴻誠在健康節目《醫點不誇張》提到,罹癌後常出現6種症狀,分別是體重減輕、 血糖不穩、肌肉萎縮且活動力下降、倦怠、厭食及貧血,另外,肺癌、肝癌、血液性癌症最易容易引起疲勞,以血液性癌症為例,若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一般不治療的話,從診斷到死亡僅短短幾周。



吳鴻誠說,罹癌率有10到15%屬先天性,也就是遺傳,85%為後天因素,例如飲食、排便習慣、纖維素攝取、運動、抽菸喝酒,晚育也應注意,因為胚胎品質不佳,而肥胖和所有癌症都有關,肥胖是全身性慢性發炎,BMI每增加5單位,罹癌風險增12到24%,尤其年輕人愛喝含糖飲料,罹癌機率增30%,成為癌症年輕化因素。

吳鴻誠指出,根據大規模統計數據發現,B型容易罹胰臟癌、A型則是易得胃癌,可能原因是A型血球表面的抗原,和胃癌癌細胞的抗原類似,造成身體辨識胃癌的能力不足,誤以為對方是自家人,而O型在統計上,罹癌機率比較低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