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頁 (共 29 頁)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12:07 am
次草
勿忘初心 寫: 週四 7月 14, 2022 11:24 pm 兩位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多嘴有心無力
救不救一身羶
空口不染為是
沾身唯恐難乾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5:49 am
二楞子
太虛大師《楞伽經義記》:

解無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眾緣所起無自體,當未生時,尚無此物,自字不能成立。乃至眾緣和合,仍唯眾緣,不能有自也。不自、則不他,亦不共,然非不生。此中所明,但有緣而無法,所以生即不生,除住滅想定時、即緣生是無生。小乘無生,不過入滅定耳。般若所明無生,不取定中無生,諸緣生法當體即無生也。
壬三 離自性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此從緣生無性之生(無自性)性,明離自性。緣起法上之生,無自性性,蓋緣起法剎那生滅,變異無定。隨見此法即非此法,絕無定相可取,即相無自性性。取之全唯妄計,相本無故,離相無相之成自性亦不可得,曰勝義無自性。於此三性,皆明三無性矣,故一切性離自性。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6:16 am
二楞子
ㄧ切解脫的智慧如果不是從第一義諦開展,那也是很奇怪的,六祖的自性說——五分法身也不會例外的。

《大乘義章》:
五法三自性。。。。四者正智,五者如如,後經翻為『真如』

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真照,名為正智。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

《六祖壇經》自性五分法身:

按大乘佛教之解釋,見於慧遠之《大乘義章》卷二十本,佛之自體所具備之五種功德,即:(一)戒身,指如來之身、口、意三業遠離一切過非之戒法身。(二)定身,謂如來之真心寂靜,自性不動,遠離一切妄念,稱為定法身。(三)慧身,謂如來之真心體明,自性無闇,觀達法性,稱為慧法身,即指根本智。(四)解脫身,謂如來之自體無累,解脫一切繫縛,稱為解脫法身。(五)解脫知見身,謂證知自體本來無染,已實解脫,稱為解脫知見法身。同書又舉出關於五分法身名義之解說:「分」為因,而上記之五種為成身之因,故稱為「分」;「法」為自體,而上記之五種為無學之自體,故稱為「法」;又「法」是軌則之義,上記之五種為成身之軌,故稱為「法」;「身」者是體,而上記之五種為諸佛之體,故稱為「身」;又以眾德聚積之義,故亦稱為「身」。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9:00 am
藍海千尋
對照無生與能生

無生與能生是一樣嗎?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9:06 am
藍海千尋
三解脫門

空,無相,無願

空無一法,故無相,故亦無願,也無涅槃四德。

若空是非有非無,如何能無相?又如何能無願?

因為空無一物故能容佛賜法身真實體。

若空裏有物(蘊法),如何復容法身?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9:10 am
探長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非無差別之勢;事依理顯,自有一際之形。其猶病起藥興,妄生智立;病妄則藥妄,舉空拳以止啼;心通則法通,引虛空而示遍。既覺既悟,何滯何通?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故得藥、病雙泯,靜、亂俱融,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歸法界。

竊見玄綱浩瀚、妙旨希微,覽之者詎究其源,尋之者罕窮其際,是以真空滯於心首,恒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會旨者,山嶽易移;乖宗者,錙銖難入。輒以旋披往誥、𥾝覿舊章,備三藏之玄文,憑五乘之妙旨,繁辭必削,缺義復全。雖則創集無疑,況乃先規有據,窮茲性海會彼行林,別舉六門通為一觀,參而不雜一際皎然,冀返迷方情同曉日,佩道君子俯而詳焉。

今略明此觀,總分六門:先、列名;後、廣辨。

一、顯一體,謂自性清淨圓明體。
一、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無幽不燭,故曰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
二、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
自下依體起二用者,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論》云:「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華嚴經》云:「或現童男童女形,天龍及以阿脩羅,乃至摩睺羅伽等,隨其所樂悉令見,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依此義故,名海印三昧也。

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言華嚴者,華有結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今則託事表彰,所以舉華為喻。嚴者,行成果滿契理稱真,性相兩亡、能所俱絕,顯煥炳著,故名嚴也。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故曰法界圓明自在用也。《華嚴經》云:「嚴淨不可思議剎,供養一切諸如來,放大光明無有邊,度脫眾生亦無限,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華嚴三昧力。」依此義故,名華嚴三昧也。
三、示三遍: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
三、示三遍者,謂依前二用,一一用中普周法界,故云遍也。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謂塵無自性攬真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寶光現佛如雲集,此是如來剎自在。」準此義故,當知一塵普周法界也。

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恒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經》云:「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依此義故,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既三身即十身。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如上事相之中,一一更互相容相攝,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

問:「據其所說,則一塵之上,理無不顯、事無不融,文無不釋、義無不通。今時修學之徒,云何曉悟達於塵處頓決群疑?且於一塵之上,何者是染?云何名淨?何者為真?何者稱俗?何者名生死?何者名涅槃?云何名煩惱?云何名菩提?云何名小乘法?云何名大乘法?請垂開決,聞所未聞!」

答:「大智圓明覩纖毫而周性海,真源朗現處一塵而耀全身。萬法起必同時一際,理無前後。何以故?由此一塵虛相能翳於真,即是染也。由此塵相空無所有,即是淨也。由此塵性本體同如,即是真也。由此塵相緣生幻有,即是俗也。由於塵相念念遷變,即是生死。由觀塵相生滅相盡空無有實,即是涅槃。由塵相大小皆是妄心分別,即是煩惱。由塵相體本空寂緣慮自盡,即是菩提。由塵相體無遍計,即是小乘法也。由塵性無生無滅依他似有,即是大乘法也。如是略說,若具言之,假使一切眾生懷疑各異,一時同問如來,如來唯以一塵字而為解釋,宜深思之。」

《經》云:「一切法門無盡海,一言演說盡無餘。」依此義故,名一塵出生無盡遍。

三者、一塵含容空有遍。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良由幻色無體必不異空,真空具德徹於有表。觀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觀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色空無二,悲智不殊,方為真實也。《寶性論》云:「道前菩薩於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今此釋云,色是幻色必不礙空,空是真空必不礙色;若礙於色即是斷空,若礙於空即是實色。如一塵既具如上真空妙有,當知一一塵等亦爾。若證此理,即得塵含十方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故得殊勝微言纖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輕埃現於全軀,逈超言慮之端,透出筌罤之表。《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普明見,破塵出經卷,廣饒益眾生」等。若據理而言,即塵眾生妄計經卷即大智圓明,智體既其無邊,故曰量等三千界。依此義故,名一塵含容空有遍也。
四行四德: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三者、柔和質直攝生德;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

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怕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

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探長隨筆:
自性(清淨心),無自性(真空妙有)?!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9:17 am
藍海千尋
真空妙有

真空(空性)乃自性

妙有無自性

豈言空為:非有非無?

若言空乃非有非無。
試問,非有是自性?非無是自性嗎?非有非無能有自性嗎?

空無一物乃入常住,常住故空有自性曰空性。

空就是:什麼都沒有。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10:53 am
cyc320
對照無生與能生

無生與能生是一樣嗎?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個人見解,尚未見性的人,所生皆妄想紛紛,大菩薩任運無礙, 佛菩薩自在無礙......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2:46 pm
藍海千尋
1.見真如性菩薩(己心真空),豈能生萬法?

自性不會生萬法,自性如鏡如實照顯一切循業發現之法。

2.空性(自性)恆常不動,若空性能生萬法,能生故三世所攝,三世所攝,還能恆常不動嗎?

3.執故有萬法,萬法乃眾生妄心所生。

Re: 見與見緣

發表於 : 週五 7月 15, 2022 8:35 pm
cyc320
自性本空(本來不動),今為無自性(依他起性)

能善分別諸法相。(自性如鏡如實照顯一切循業發現之法 )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