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頁 (共 20 頁)

Re: 只有一種「波羅蜜多」。並非有六種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12:02 pm
寂照世間
大開眼界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1:36 am 只有一種「波羅蜜多」。並非有六種
是的,只有一種。

般若波羅蜜+布施,稱為布施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持戒,稱為持戒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忍辱,稱為忍辱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精進,稱為精進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禪定,稱為禪定波羅蜜。

當智慧突破時,則進階為般若波羅蜜。

Re: 只有一種「波羅蜜多」。並非有六種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1:40 pm
大開眼界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2:02 pm 般若波羅蜜+布施,稱為布施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持戒,稱為持戒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忍辱,稱為忍辱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精進,稱為精進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禪定,稱為禪定波羅蜜。

當智慧突破時,則進階為般若波羅蜜。

佛經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很明顯是一種禪定狀態
所以說,
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等 都是在禪定中獲得的



Re: 只有一種「波羅蜜多」。並非有六種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寂照世間
大開眼界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40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2:02 pm
當智慧突破時,則進階為般若波羅蜜。

佛經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很明顯是一種禪定狀態
所以說,
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等 都是在禪定中獲得的
從四智來說,則有不同的角度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的話,不必進入禪定,所以,才稱為道在心悟,不在於坐。
不在於入定或沒入定,因為,直接可以轉意識為妙觀察智。

意識住色,執著色
而妙觀察智,即不住色,不執著色。

Re: 佛法的根本:十善法

發表於 : 週三 2月 02, 2022 2:51 pm
訪客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佛光大辭典]
那伽
梵語 nāga 之音譯。(一)意譯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為摩訶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據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載,那伽有三義:(一)龍,(二)象,(三)不來。孔雀經稱佛為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之故。大智度論卷三(大二五‧八一中):「摩訶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又佛之禪定,稱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論卷十三(大二九‧七二上):「有餘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準此,那伽,亦謂「常在定」之義。(參閱「龍象」6392)

唯有阿賴耶識可「轉」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0:31 am
大開眼界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這些都不是佛說。而是論師說法
真正的佛說是:前六識都必須消滅。而不是「轉」

《大般涅槃經》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降伏六根。亡滅六識 斷絶六受。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六識俱泯。五蘊自空。覺證寂靜。


佛經說 可以「轉」的只有阿賴耶識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 得本覺智


Re: 唯有阿賴耶識可「轉」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32 pm
訪客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2月 03, 2022 10:31 am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這些都不是佛說。而是論師說法
真正的佛說是:前六識都必須消滅。而不是「轉」

《大般涅槃經》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降伏六根。亡滅六識 斷絶六受。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六識俱泯。五蘊自空。覺證寂靜。


佛經說 可以「轉」的只有阿賴耶識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 得本覺智

滅非消滅
而是不住

Re: 唯有阿賴耶識可「轉」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35 pm
恆不住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2月 03, 2022 10:31 am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這些都不是佛說。而是論師說法
真正的佛說是:前六識都必須消滅。而不是「轉」

《大般涅槃經》滅內外入所生六識。名之為常。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降伏六根。亡滅六識 斷絶六受。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六識俱泯。五蘊自空。覺證寂靜。


佛經說 可以「轉」的只有阿賴耶識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 得本覺智

六七因中轉
亡了六七不先用六七識轉,
如何直接就能轉阿賴爺識?

Re: 唯有阿賴耶識可「轉」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2:17 pm
訪客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2月 03, 2022 10:31 am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這些都不是佛說。而是論師說法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覺性功。轉迷惑心。悟了自己。悟了眾生。所作智者。應化覺德。轉前五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妙觀智者。他受覺德。轉第六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平等智者。自受覺德。轉我人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大圓智者。自性覺德。轉含藏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CBETA 2021.Q4, X01, no. 27, p. 444b8-13 // R87, pp. 656b17-657a04 // Z 1:87, pp. 328d17-329a04)

Re: 佛法的根本:十善法

發表於 : 週六 2月 05, 2022 12:37 pm
訪客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大覺性功。轉迷惑心。悟了自己。悟了眾生。所作智者。應化覺德。轉前五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妙觀智者。他受覺德。轉第六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平等智者。自受覺德。轉我人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大圓智者。自性覺德。轉含藏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依你的貼文並不完整: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大覺性功。轉迷惑心。悟了自己。悟了眾生。
所作智者。應化覺德。轉前五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妙觀智者。他受覺德。轉第六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平等智者。自受覺德。轉我人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大圓智者。自性覺德。轉含藏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而完整的經文如下:
摩訶迦葉亦復如是。雖今日未實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已受未來當成佛記別。名見性佛。云何道人心圓月輪。有十五分。
1.布施度者。大慈悲用。轉慳貪心。饒益自德。利澤眾生。
2.戒律度者。法儀性用。轉邪惡心。堅固自己。保持眾生。
3.堪忍度者。大誠信心用。轉瞋恚心。守護自道。安穩眾生。
4.精進度者。道理性用。轉懈怠心。勤修自己。勸進眾生。
5.靜慮度者。大智慧用。轄生放逸心。接取自己。接取眾生。
6.智慧度者。智藝性功。轉愚痴心。明徹自己。明徹眾
7.方便度者。仁者智性功。轉礙礙心。易修自道。易修自道眾生。
8.誓願度者。仁勇性功。轉發失心。成就自道。成就眾生。
9.任力度者。智勇性功。轉怯弱心。任住自己。任住眾生。
10.知智度者。大覺性功。轉迷惑心。悟了自己。悟了眾生。
11.所作智者。應化覺德。轉前五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12.妙觀智者。他受覺德。轉第六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13.平等智者。自受覺德。轉我人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14.大圓智者。自性覺德。轉含藏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15.法界智者。法身覺德。轉無明識。成佛自己。成佛眾生。

覺轉無明。成法界性。是名如來法界體智。
是十五道。元來性具。是名心性。是名佛性。十五圓滿。
不一可決。無首無尾。如環無端。但以方便。說示始終。
凡夫性者。雖有不現。猶如晦月。有輪無覺。
初發心者。始見性體。猶如朔月。現一分光。
作修行人。智妄供有。猶如弦月半白半黑。
聖者性者。智見修滿。猶如望月圓輪滿光。


前10是十波羅密
11.12.13.14分別是轉八識(前五.六.七.八)成為:所作智.妙觀智.平等智.大圓智

所以寂照世間寫的沒錯:
寂照世間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2:44 pm
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七識轉為平等性智
八識轉為大圓鏡智
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Re: 佛法的根本:十善法

發表於 : 週六 2月 05, 2022 3:18 pm
訪客
所以寂照世間寫的沒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