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禪觀初修 - 一心不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玄奘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即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天台智者大師《阿彌陀經義記》:

若能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以宿願力,化佛迎接,心不顛倒,即得往生。何以故?臨終一念,用心懇切,即當得去也。

窺基法師《阿彌陀經疏》:

 執持名號,誦念無忘也;若一日等者,行所經時也;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


上引諸大師所釋一心不亂之義,似皆意指未到達三昧的程度。
奘譯本,臨命終時還須大聖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始得往生;而什譯亦隱含此意。若是解為執持名號至於愛見煩惱均已淨盡名為不亂,自應無論何時正念分明、心不顛倒,不須如來慈悲加佑,才合道理。

為何?

《大毗婆沙論》雲:

 一切預流,薩迦耶見已斷已遍知……,若有身見已斷已遍知,具五功德……,五者,臨命終時,心神明了。

上述指明須陀洹果只斷見惑,尚且臨命終時心神明了,何況愛見二惑均已淨盡之人住最勝捨?
故知臨命終時還須佛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則平時執持名號的一心不亂,只是專注不散而已,應不出於欲界定、未至定之間,尚未能達到色界初靜慮。

何以得知?
觀吾人之內心所以顛倒者,為有欲的緣故。
初靜慮以上已離欲惡不善法,則平時或臨命終時,何有顛倒之事?
故至誠念佛人,念到似乎不須作意,其心自然念佛名號、一心不亂,應唯是欲界定,或未至定的境界。

是以何殊聖之因由 得生淨土 ?
仍在於「信願行」。
然以此 (( 心淨淨心之信願行 )) 三和合下,與彌陀大願力西方極樂國土三者頻率相契合。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值得一讀的一埸演說

「正法的原則」
- - 見到世間的執著相

佛陀只能告訴我們一個原則,那就是要徹底懂得人心會出毛病的地方,提出方法去面對它。我們只能原則性地講,這原則非常抽象,也很難以應用,如果要具體地講,則政治上的問題最好去問政治學家,不然你自己就要變成政治學家,解決經濟上的問題也是如此。

換句話說,所有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伴隨著一個專業性的知識,因此世間法有它絕對的必要性,只是你在看待世間法時,隨時要用正法的原則去檢查它。如今天世界的經濟體制,大陸以前主張「社會主義救中國」,現在是「中國救社會主義」,他們用資本主義來救社會主義。這是很詭異的事,資本主義所有的經濟原則就是自 由競爭的原則,這原則在十九世紀時蘊含對個人自由的肯定,可是資本主義的運作到了今天會反過來吞噬個人自由。

◎資本壟斷的經濟情況

如今天自由競爭的體制運作成龐大的跨國企業體制時,資本就可決定一切,人成了資本的奴隸,個人的自由投降在資本之下,資本家擁有最大的發言權,擁有資 本就等於擁有一切,為什麼?就如今天的任何物品,手工做得再精緻,電腦科技可做出更精緻的東西。買機器一定要資本,競爭激烈之下,機器的功能很快就會被更 強的功能取代,於是資本永遠只向著更大的資本。三八六電腦已被淘汰,四八六又要面臨五八六的競爭,買部四八六的電腦要五萬元到六萬元,有效期只有一、兩 年,馬上就需要更多的資本,否則別人硬碟的容量愈來愈大,能操作的東西愈來愈多,怎麼跟人家比嘛!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可以說資本決定一切。

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是個孤兒,可是很多國家暗中卻都想與台灣勾搭,因為我們有九百億美金的外匯存底。現在全世界只剩下幾個國家是資本輸出國,而台灣高居 世界第二位,每個國家都希望資本進來,沒有資本就沒有競爭力,經濟就會在惡性循環當中。因為有了資本就可買到最好的機器,賺更多的錢,賺了錢就可以擁有更 多的資本換更好的機器。

當資本能壟斷一切時,它就變成人世間最大的執著所在,這問題釋迦牟尼佛不能告訴你,但經濟學家可以告訴你。在這種資本壟斷之下,第三世界的國家很可能 永無翻身的機會。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九十的經濟成果由百分之二十的人來享用,今天歐美國家加起來的人口佔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可是它享用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 左右的經濟成果,這是個多危險的狀況。

我曾聽說有位經濟學家做了個很悲觀的預測,他說第二次共產主義的浪潮,會在未來幾十年的歲月裡再度爆發。這個預測隱含著攝受正法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從這問題裡,看到資本原來是人世間最大的執著相,誰能解決這問題,我們所救的蒼生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十億、二十億人口。

共產國家在解放之後,都採取自由經濟體制,如印度也在這幾年改變經濟政策,開始大量吸引外資,因為他們發現到包括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成功的經驗就 是開放外資。我們開放歐美多餘的資金進來進行加工的方式,讓經濟進入良性循環,台灣才有這二、三十年來的經濟起飛。很多國家本來都採取閉鎖政策,結果這幾 年紛紛發現這才是發展經濟最快的路子,於是也紛紛開放外資。

經濟學家也說亞洲四小龍加起來雖然只不過是五、六千萬人,但它卻把歐美國家的資金吸收過來,全部消化而能發展起來。可是各位要知道,現在有多少人口在 等待資金,大陸的十二億人、印度的七億多人與蘇聯的兩億多人,加上非洲許多國家,二、三十億人口在準備搶食資金的大餅,到時候所發生的資本混亂很難想像!

這問題對各位而言也許非常遙遠,可是做為一個在這時代裡真正要救苦救難的人,我固然尊敬能去照顧一些悲苦眾生的人的價值,但是各位也要把眼光放遠,如果真的要救苦救難、行正法,就要能看到這世界所面臨的問題,這就是攝受正法。

◎宗教狂熱的危機

正法的原則就是能看到這世間問題的執著相在那裡,而能提出方法去解決它,且把這原則用到所有的世間學裡。可是這裡就很困難了,因為要完全懂得世間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很困難,我想請問各位,要如何解決回教基本教義派的問題?

這是個宗教問題,我們看到回教基本教義派的問題,是來自對西方強勢宗教文化壓在回教文化之上,所產生的一種宗教狂熱情緒的反彈,它與慈禧太后時的義和 團的心理背景很像。那個伊拉克的狂人海珊,一心一意想要恢復伊拉克的國家所在,也就是古代的巴比倫王國時代的光榮,這是民族情緒,也是宗教的狂熱,我請問 各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當面對這樣一個時代性的大問題時,我們有什麼樣的回應?釋迦牟尼佛不會提供任何答案,他只能提供正法的原則,正法就要放到六度萬行裡來實踐,「正法即 是波羅密」,在行布施、持戒時,我們要看到現在所面臨的這件事合不合正法,如果不合正法,問題出在那裡?要怎樣改善它,這是在考驗每個人的智慧。

◎民主選舉的弊端

台灣今天有多少惡法門?例如今天選舉如火如荼地舉行,身為佛弟子要如何參選?我的朋友很少直接參選,但是曾有人去幫忙輔選,據他們告訴我,天底下所有最違反人性的事,都會在競選總部裡出現,每天用各種卑劣的、造謠的手段去中傷、打擊對手,想辦法去挖一條聳動人心的驚天新聞,砸大把鈔票運用電視台及電子媒體加以炒作、製造議題風向或用廣告來包裝。於是會看到許多公關公司的網軍們這時最是盛行,他們做各種媒體的炒作去行銷,運用種種心理學的手段去包裝,怎樣罵人才能引起群眾的注意。這些現象何只出現在政治層面 ?早已透過熟悉此手段的人運用在商業、娛樂等領域來操作充斥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以前聽過一位專門研究群眾運動的朋友說: 「面對所有的群眾時,你要永遠記得一句話 - - 群眾只有十七歲。」那麼,你該如何看待選舉?

《如何看待群眾?》

我相信很多人不敢去面對這世界的問題,甚至以我的了解,很多人也是因為看到這世界如此紛亂,而走上出家的路子,希望找塊清淨地。出家之後,才發現居然有人說出家人如果要修行,原來還要再回到那個紛亂的世界裡去。

我覺得這問題無可避免地在考驗每個修行人的悲願,你有什麼樣的悲願就成就什麼樣的境界,如果你的悲願只是對自己而發,或對你偶爾碰到的少數悲苦的眾生而發,你的境界就到此為止,如果悲願更大,你的境界就會更大。

《眾生都是潛存的佛》

最後是「人大」這問題,「攝受正法即是攝受正法者」,所以經上說:「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攝受正法」。攝受正法就是攝持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就 內在於所有眾生心中,可以說所有眾生都是一個潛存的佛,只是沒有把它證顯出來而已。所以,你必須以這樣的態度去尊重一切眾生,把一切眾生都視為潛在的佛。

若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為攝受正法,捨三種分,何等為三?謂身、命、財。

所有眾生都是潛存的佛,他可以通達一切甚深佛法。只要有一個眾生發攝受正法的願就可以常為一切諸佛所寄,一切眾生之所瞻仰。也就是說這法門通於一切眾生,並不限制在某些特殊的眾生身上,於是在這裡所有眾生的尊貴性就顯示出來了。

所以總括來看,這部經典所表達的就是世間有煩惱,煩惱的根源都來自於無明住地,佛的智慧就是為了要解決無明住地,佛所證顯的滅諦,能徹底清淨無明住地 的煩惱。從滅諦來說如來藏,所有眾生都原具有如來藏心,只要能把如來藏心顯發出來,就可以解決無明住地煩惱,於是就從這裡提出一個法門——攝受正法,就是 攝持如來藏心,顯發如來藏心,踐行這法門,就可以對治眾生的一切煩惱。

那這法門如何實踐呢?就是在六度萬行中去實踐,當我們行布施、持戒時,要能護持住正法,在一切法中觀察它的執著相,以及如何破除這執著相,這整部經典所講的無非就是這樣的境界,所提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法門。

個人覺得它是一種信仰,一種對「心」的信仰,而不是對「神」的信仰。從一開始是針對著佛陀的成就正覺來說,稱為「如來藏」,它確實是一個超越性的信仰,而且從人性的最終極的信仰裡,去知道有佛陀可以成就,我相信這些是可以成就的。

它整個推理過程,是以佛陀作為終極,最後令人達到超越的、善性的如來德性,你不能問說︰「既然人人皆具足如來藏心,那麼你拿出來給我看看。」當然拿不出來,因為這個心從來不是可以從經驗中看得見的。但從「我對煩惱總是厭離的」這點上來看,看到眾生皆是嚮往清淨的,因此我相信這個心。

所以,事實上,我覺得如來藏系思想本身就是一種信仰,它說明人的內在世界永遠有這些純淨的東西,但是,當我們尚在生死流轉的情況之下,我們要解決的就是我執與煩惱,用這信仰來貫串所有的理論與行為。

我想如來藏系思想非常強調一個「信」字,你必須從信解如來藏,這法門才能發動,不信解如來藏,這法門就永遠沒有發動的機會。然而,你相信它嗎?你願意去尋找這個智慧嗎?你願意跟隨這個法門嗎?

當然,「經」是永遠講不完的,但上課總要有個結束,我謹將個人的信解說明如上,並以此供養各位,謝謝大家!

【後記】

在悟因師父和香光寺各位師父的慈悲下,很高興這一講記終於得以全文問世了,屈指算來,竟已連載了有三年之久了呢!這也難怪,有不少當年講課時所舉的時事例證,如今讀來,竟已有恍如隔世之感了!

時間是個很詭異的東西,我們總以為真理是無關乎時間的,但真是如此嗎?這個講記所面對的當然是個真理的問題,但從講完到現在,怕不有四年了吧!而於今 讀來,對某些論點我已不能無疑,難道是我進步了嗎?抑或是退步了呢?何時所講的才近乎真理呢?然則,誰能解我的疑惑?為此,我只能依幾年前之講稿,略作順 通,而不能另依我現在的一些新想法來作補充了,這是要請讀者諒察的!總之,我願認真面對當年說那番話的我,並誠懇地接受您的一切批評與指正!

相逢即是有緣,無論它取著什麼形式!謹此祝福一切有緣人,並感謝任何形式的因緣。人生到處知何似!就不說未來當如何了吧!

再次謝謝您的閱讀,並特別要祝福那位胡姓受刑人,願您心安樂處即是身安樂處!

 謝大寧合十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禪觀初修 -- 十六特勝

十六特勝

佛法中有著不共的圭臬 -- 「三無漏學」戒定慧。

持戒漸得戒的核心處(戒體)發身心柔軟且能向於解脱,因戒而遇境能不亂,心因不亂不放逸而能不恣意妄行,長心不燥動之下能發起智慧。

三者法法相因法法相益,環環相扣連鎖觸發。因持戒故生歡喜歡悅,從不悔、歡悦,從歡悦生喜樂,漸次而得定,定而後生慧。

修行到了某階段必定要依藉禪定(三昧)功德,雖各各法門間入手處不同,面向不同,依的所緣不同、施設次第名相不同,但都有著共同交會點,不一不異多名一義共通的效境。

亙古以來諸古德共同認為,想要稍有所成就。就必須先轉變「心法、色法」。
楞嚴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因次第盡」。
欲想了生死必先把四大了了。道理可以頓悟,可是工夫可是要一步步走到。
因為業識種子,可不是悟到了空就空的了的,乃要真的做得了主才行。更是要再百尺竿頭,因次第盡。

相傳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時,曾教一些弟子修不淨觀以斷貪慾,但一些弟子修不淨觀後產生極端厭世思想,有些人自殺了。為防止再出現這種事件,佛便改教弟子們修十六特勝觀。
這種禪定方法,在修持過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領受喜樂,並可令修持者雖入正定而不染著於諸禪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證,易于堅定信心,直至菩提。

蕅益大師的《選佛譜·卷第四》有十六特勝觀的名目。

譜曰:
十六特勝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徧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

此十六法,亦名阿那波那念。言特勝者,從因緣得名;如外道等,並能修得四禪四空,而無對治觀行,則不出生死。此十六法,有定有觀,具足諸禪,能發無漏,故名特勝也。

在與南傳佛法交流下,深入的「四念處」法門,這四念住正好可以對應十六觀。

身念住包括: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5項;

受念住包括:受喜、受樂、受諸心行等3項;

心念住包括: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等3項;

法念住包括: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滅、 觀棄捨等5項。

正修安那般那,十六個條目叫特勝,特別特別最容易成功的路線。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
真的到了「知息遍身」,那個功夫不練就到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都是高手。

(五)「除諸身行」。身體空了,身上五陰的行陰空靈了,這個裡頭秘密很多,到了除諸身行的時候,如果你練武功,可以練到踏雪無痕,走路不在地面,而在地上飄了。

(六)「受喜」,得初禪,初禪是離生喜樂。

(七)「受樂」,身上內部每個細胞發出快樂的感受,那是無比的舒服,不能形容的。所以得到初禪是「心一境性,離生喜樂」,有和世間脫離之感,無比的喜樂。

(八)「受諸心行」,轉回來,又感覺不同了,這個很深了;心裡一起心動念,這個身體四大已經整個變了。再下來,這個時候,

(九)「心作喜」,由初禪真到了二禪「定生喜樂」。

(十)「心作攝」,一切雜念妄想沒有了,要用就有,不用完全空;攝是統統把握了。

(十一)「心作解脫」,修行到這裡,才不冤枉出家,得解脫道了。解脫就是證道,不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羅漢,也至少證到初果羅漢的「預流向」。到了心作解脫,是修安那般那來的,這是一部分,完全和色法地水火風四大之身有關。下面完全是心法了。

(十二)「觀無常」,功夫修到有神通,飛得起來,又有什麼了不起呢!觀無常,諸法皆非究竟,可是你沒有做到不要隨便吹。

(十三)「觀出散」,所以做到了,轉觀這個心的法門,你可以像密宗那些有成就的活佛一樣,將來要走的時候,一彈指之間,整個身體三昧真火起來化成光明,什麼都沒有留,化一片光走了。所以,我們平常做功夫,你要注意這個,大家都在身體上做功夫,都忘記了「觀出散」,要把所有功夫、身體都丟開,放出去,連放的都要丟掉。

(十四)「觀離欲」,這個時候,才做到真正的「離欲尊」;這個離欲,《金剛經》上佛叫須菩提離欲阿羅漢,真的離欲了。然後,證滅盡定。

(十五)「觀滅盡」,要走就走,我們也可以做到鄧隱峰祖師一樣吧!
在這個時候到「滅盡定」,所謂涅槃境界,還不算數。

(十六)「觀棄捨」,還要丟掉放開,轉到大乘去了。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古人言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人是活的,字是死的 (諸經論典、祖師公案語錄等),在古人的智慧裡也曾透露過,
比如 :
《子日 》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義在言外。
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不見一法即如來,
方得名為觀自在。

環遍眾生執著有,故而佛破其有見。

二乘及外道著空,故佛破其空見。

菩薩偏著空有二邊,故佛說非空非有,破二邊見。及至入佛法中,又遣其佛見法見。

至終遣至無遣........
正謂「不見一法即如來」。

法始終是無二相,不離開當念。
當以何為修 耶?!

「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

修六波羅蜜等持,不執修六波羅蜜即是定慧等持(亦同修持一切法門義)。


華嚴云
當知諸法如幻如夢如陽焰如聚沫如乾闥婆城。三界一切法從識心所生。心如幻故三界如幻。若有一物有實體者。此說幻喻理不相應。

雖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還沒有真正做到,六根一觸境,這念心又不在了。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就要持戒、布施、誦經、念佛、持咒、懺悔、修六波羅蜜乃至十波羅蜜。雖然布施、誦經、念佛、持咒、持戒、懺悔行般若萬行等事;但是修而無修持而無持行而無行;修持行一切善法,心不執著,這就是修而無修,而不是什麼都不用做不需奉持,反正都假的是空 !!!

為何 ??

比一如「念佛」為喻,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能念之心歸還原點;行持持戒、布施、誦經、持咒、懺悔、修六波羅蜜等皆同此義。達到無修、無證、無言、無說,這才是真正入道的修行人。修而無修,念而無念,行而無行,就是般若。

依藉此行,來朝「無功用行」的《目標》前行。

但是,這念心如果照不住了,還是得依舊實行持。才是從文字般若進步到觀照般若進而契入實相般若之義。
舉凡從凡夫到相似佛位的次第,無非是自己的這一念心所起,有所作意而行,解縛除障由染轉淨,進能能所脱落,坐斷十方。

當您賦予生死意義時,
它就自然堅固的在那兒了~
一切見儘是染著............

不管自己願不願意
情不情願,接受不接受。
是執著分別亦脱離了執著分別
與「染著」與否無關 !

因緣果報的現象還是跟著自己並不會消失。
只是視它為〈法爾如是〉如此而矣及心甘情願罷了。
世間八苦一切衆惱,
((( 不離自己一念之緣起 ))) !

迷與覺,善與惡,淨及染,有與無等,輪廻與超脱,不皆是乃「 為者亦若是 」,不是嗎 ?

佛在《楞伽》說道 :

我常說空法  
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  
而彼業不壞
虛空及涅槃  
滅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  
諸聖離有無

般若法不就是
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 !

但也別忘了,世尊亦告誡

諸脩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於言說。如鹿渴想,誑惑群鹿,鹿於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

是故,
「 當依於義,莫著言說 」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古德說:

「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

是句形容第六識的千古名句。

自古以來各宗派尊宿祖德皆認為,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關键和根本的問題就是要降伏第六識,因為第六識乃是主宰,能夠主導身口意行。第六識知見改變,無明煩惱就降伏,身口意行就清淨。

說明〈第六識〉以造業招果為業用。意業身業語業之先導故有引滿能招業力牽。

所以古德又有了一首千古名偈

「 三點若星相,橫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成佛也由它 」。

就是說全在第六識决定能踏進〈門内〉而再「直上」。

意識心
比如,睡著無夢,意識心是消失的,會失去作用的,會生滅故為妄心,早上起床不管陽光多強,鬧鐘多大聲父母喊推。意識心斷滅了故不知光線強,不知聲響,無感被推,已暫時斷滅的意識心是無法知道該起床的。

意識心是在醒來的過程中,慢慢清醒, 越來越清醒,終於清醒過來的。可見意識心是「被」生出來的,而且是逐漸而不是瞬間生成的。

既然如此,它就是『離見聞覺知』的,當然也是不感知有強光,不了知大聲響,也不了解有人推你我的身體。 換句話說,叫我們早上醒來乃是日常我們慣用的,也是我們最常在用的就是這個意識心。既然第六意識它的體性(特性、特質、功能)不能「單獨」也非獨自存在地來叫醒我們。

那麼一定有另一個無始劫以來都能維持恆常明覺
不斷滅的另一個 ?存在著 , 而且這個,祂恆常醒著不會因為意識心睡著時斷滅, 還能一直了知外境的變化(大的光線、聲響、碰觸),才能在早上讓我們起床。

而日常中一直分辨了知分辨外境就叫『恆審思量』,執取外境,接觸領受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塵,不斷向外境執取分辨 。不斷一直向外執取與思量,一旦熄減了,我們無法立即知道該起床 .而是漸漸又再生了出來的,這個在我們日常衡審思量的心叫做第六識。

意業身業語業之先導,故有引滿能招業力牽。七八二識之相應思,為任運思,無損益用,即七八二識不造業;若能前五識之相應思,但作第六意識之資,以了境審決,則不能直接發動身語。
降伏了它,才能進到〈家門〉見到「爹娘」。

是故。為何古德皆認為熄減第六識是關鍵 ?!
披毛從此得,成佛也由它 !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輕舟 »

六七因地轉,五八果上圓。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嗯嗯~~

師兄「住巷子内的 」。

小弟合十 .../I\...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禪觀初修 - 九心住

小弟認為,
在各宗派各個行門中,都有個共同的不變的宗旨,雖入手次第名相略有不同,但路子方向是一致的,並不會出現南轅比轍的行門。
一般的的人(指未深入的學人),這一念心是心猿意馬的到處向外攀緣,在色聲香味觸分別執著。
簡言之稱「我、我所」染著深厚。大智度論云:「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

現在要把心收回來,將它專注地先安住在所緣境上面,即稱之為「內住」,不再向外攀緣念動。就是住在(( 所緣境 ))上,就叫內住不讓它散亂念頭跑來跑去。常見大乘禪觀所運用的所緣有:
佛號、觀想、鼻息、念頭等。

所緣(境)
〈略析〉
依「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旨,指認識之對象,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執取者。
故謂所緣六境之諸法係由「六識聚」所起之影像相分,其影像以第八識之相分為本質,亦即相分係由第八識之業力所任運變現者。第七識以第八識之見分,第八識以種子、有根身、器界等三境,各為其所緣。延展出五蘊十八界、色法及心法、見分及相方統稱「根塵識」的範疇。

所以,人心畢竟是依內境(內心世界),緣外塵境(色、聲、香、味、觸、法)透過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產生念頭、感知、感官知覺下塑造「我、我所」行為造作染著固定制約。這些造作皆以習性、經驗養成等來判斷它的善惡好壞,苦樂悲歡,而且前念後念輾轉相續念念遷流地散亂著。因為您我大家這都是日常在這般習以為常,固定及僵化的模式,當然無法切斷這樣的慣性制約,當然無法認出「覺知」。
所謂依藉「所緣」來禪修,就是要利用感官所接受的諸多信息來做為〈助緣〉,來安住這隻心猴,讓心有一個可以依止的對境(所緣境)而穩定下來而不再散亂。所以上上根基的人都可以利用眼睛看到的物體來禪修,用耳朵聽到的聲音來禪修,鼻、舌、觸(身)來禪修,〈楞嚴〉裡描述之二十五圓通即是。
並在上座中發現自己好像不再是當事人,更像一個旁觀者。我們對當下發生的事情就會了了分明,對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也越來越不情緒化。對於日常也會不那麽燥動,自我的念頭及情緒變化並在想行之間〈壞〉的念頭也能即時察覺而趨向身心輕安清靜。

就在無著菩薩一本論《六門教授習定論》中,明確提到禪定的所緣有哪些,分為〈外緣〉、〈內緣〉和〈上緣〉三類。

於是我們來看何謂「九心住」這個行門

〈特節錄 玅境長老 的講解〉

九心住:

一、內住,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調順,六、寂靜,七、最極寂靜,八、專注一趣,九、等持。

「內住」:
內住,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不修行的人,我們的這一念心老是向外面去攀緣,老是去看色聲香味觸的事情,總感覺外邊有好事情,我要拿到。總感覺外邊有很好的事情,我要拿到。我如果不注意,我吃虧了!總是這樣子向外攀緣,總是感覺外邊有好東西,不修行的人是這樣子。現在要開始修奢摩他,要把心收回來,住在所緣境上面,這叫做「內住」,不要向外攀緣。就是住在所緣境上,就叫內住,不要散亂。這是內住的意思。

「等住」:
你心住下來以後,要繼續地,等住也叫「續住」,繼續地安住在那裡。不能說是住了一秒鐘就不住了、不能說是住了三十秒以後就不住了,要繼續地安住在所緣境那裡,繼續這樣子。這個「住」,剛才我們說過,就是用念的方法來住。怎麼樣住呢?就是心裡面念這個所緣境,那就是心住在那裡了。不然怎麼住呢?我們放一個或者說是一個銅錢,放在那裡它不動了,無情物是那樣子。我們這個心是一個活的東西,它怎麼能住在那裡呢?就是要念!你念、它就住在那裡了。你念什麼,它就住在什麼地方。所以那叫做住。第二是「等住」,就是相續地安住在那裡,要相續地念這個所緣境,叫做等住。

「安住」:
我們話是這麼說:內住、等住,但事實上,我們住、住,它就不住了,它就跑了,跑到外面去虛妄分別,跑到色聲香味觸那裡去分別、去妄想去了。有的人啊,不要說心住,那個身在那裡住都不容易。你讓他盤腿坐一會兒是不行的,坐一會兒,馬上放腿要出去跑,都住不來啊。所以修行的事情不是容易!現在是說心住,心若不住了、它跑了怎麼辦呢?你馬上要覺悟,要收回來。收回來,再繼續地住在那裡,這叫做安住,叫它安住在那裡。

「近住」:
近住這句話,實在就是總說前面這三個住的一個修行住的方法,總起來說的。是怎麼樣呢?就是你若是數數地憶念所緣境,一次又一次地憶念所緣境,這樣子叫心住在這裡,不要叫心跑到外邊去,不要叫這個心遠離所緣境,要數數地作念,念所緣境的時候,心就住在這裡了,這叫做近住。「近」是親近的意思,我同你親近;同你遠離了,那就不是親近了。就是我們這個心老是親近這個所緣境,怎麼親近它呢?數數地憶念,一次又一次念這個所緣境。我剛才說了:「我這個心在做什麼?」你立刻就覺悟了,就讓它回到所緣境那裡,安住下來,這樣意思。這叫做近住。

「調順」:
調順和寂靜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修奢摩他的人、坐禪的人,自己要反省自己:「我為什麼坐在這裡老打妄想呢?」要想一想。諸法都是因緣生的,為什麼要打妄想呢?它是有個原因的。什麼原因呢?我們靜坐的人有兩個情形:一個是我這時候沒有靜坐,有這個臭皮囊在,總是有事情嘛,我要上街上買一點麵、買一點米,要吃飯,或者是怎麼地,總是做事情。做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就會接觸到色聲香味觸的。接觸了,也會看見男的人、也可能看見女人,也可能看見眾生貪瞋癡的境界;一接觸這個境界,內心裡面就會分別。有分別,那麼怎麼辦呢?修行人應該怎麼個態度、來面對這些塵勞的境界呢?你不可能完全沒有事情,說:「我一個人在深山裡面住。」深山裡,你也不能老在那兒坐,你也要準備吃的東西,你一個人嘛,你也要去做事,你還會看見一個鳥飛來、看見一枝草,這些雜亂的事情也會看見的。那麼這個時候,修行人心裡面有正念,就在想:「這些事情都會引起我內心的散亂,我看見這色聲香味觸,就會引起我內心的散亂,我不要散亂。」馬上地要警告自己,應該這樣子。這個時候,雖然沒有入定,眼耳鼻舌身意還接觸色聲香味觸,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控制了,控制它,叫這一念心不要在那上散亂,應該這樣子。所以那叫做調順,就是控制這一念心,雖然沒有靜坐,控制這一念心不要在外境上散亂。這是調順。

「寂靜」:
就是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坐坐的,他心裡面不住,他就貪心來了、瞋心來了。有人講:說一個賣豆腐的,常到寺院裡面賣豆腐。這一天,廟裡面出家人說:「這裡禪堂打禪七,你也來坐一坐吧!」他說:「好!來坐。」他也不懂得怎麼坐,但是也坐在那兒。忽然間想起來,多少年前某人買他豆腐還沒給錢!所以我們說是沒有賣過豆腐,但是也可能有問題,就是坐在那裡忽然間想起來:某某人對我對不住!就又想起來了,心裡面憤怒。或者是過去有什麼貪愛的事情,心裡面又現出來。就有貪欲、瞋恨、各式各樣的煩惱,心裡面會現出來。這就是所謂掉舉了,那麼怎麼辦呢?修行人你一坐下來的時候,你心裡面想:「這些貪心、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是障礙我修行的,我不要為它們所傷害!我不要再有這些雜念、這些妄想!」自己訶斥自己。你有這個厭離心,對貪欲有厭離心、對憤怒有厭離心,種種的煩惱你都有厭離心,你這種心情強了的時候,靜坐的時候,貪一起來,你馬上知道不對,馬上就會知道。這樣子,你妄想就減少了。

靜坐的人有很多妄想,這妄想從那兒來呢?就從你有生以來的生活、你的經驗上來的,這些妄想是從那裡來的。所以在家居士修禪定、靜坐,不能和出家人比。出家人在一個寂靜的地方,看見的都是佛像、再不然經書、再不然我看你也是出家人、你也是出家人,大家都是出家人,這樣子這個佛法僧的境界,他就是有妄想也就限於這個範圍,其他的妄想自然是少。你在家居士不同的啊!所以我主張:你若真想修行,就是出家好!當然,大菩薩境界那是另當別論。

「寂靜」就是靜坐的時候,內心裡面有種種的煩惱出現的時候,自己預先訶斥自己!有一句話(註:原詩云:「遠之易為士,近之難為情;香味頹高志,聲色喪軀齡」):「聲色頹高志」,色聲香味觸這個聲音和形色;說這個人的志願很高,但是他若歡喜聲色,他這個高志就垮了。「香味喪軀齡」,人歡喜吃好東西,歡喜這個、歡喜那個,我看家常便飯是最有營養了,我看。「遠之易為士,近之難為情」。所以,色聲香味觸能生人的貪心、也能令你生瞋心。你不修道,那也就不要說了;若修行人來說,這都是障道的因緣!那麼,你常能訶斥自己,這妄想就減少了,所以能夠叫它寂靜,使令心的妄念自然減少,就寂靜了。

「最極寂靜」:
最極寂靜是什麼呢?就是他這時候常常修奢摩他的人,他還有多少妄念,但是妄念要起的時候,他立刻就覺悟了,就把這一個妄念就停下來。我們修行功夫不夠的人,妄念都起了老半天了才知道,「哎呀!我有妄想了。」但是,功夫高了的時候,它要起、還沒起的時候就知道了,就能把它停下來、不動。所以,他若是一靜坐八個鐘頭,只起一個小妄想,立刻就停下來,能有那種境界。所以叫最極寂靜。

「專注一趣」:
簡單地說,就是他的心能專一地安住在一個境界上,一點雜念沒有。就是精進、相續不斷地、長期地這樣靜坐,這一坐完全沒有妄想,完全是心裡明明了了、而又很寂靜,心裡面很寂靜、又是明明了了,也不昏沉、也不散亂。能這樣子,那叫做專注一趣。可是這個境界,心裡面要注意,要注意才可以的。

最後這一個
「等持」:
等持就是他不需要特別注意,就很自然地就是明靜而住,一坐幾天不出定也是可以,明靜而住,那叫做等持。這個「等」字是平等的意思。怎麼叫做平等呢?譬如說我們沒有修行的人,我們靜坐的時候,不是散亂、掉舉、就是昏沉,這就是不平等;修行的人也不散亂、也不昏沉,這就叫做平等。就是我們人睡覺的時候不作夢,也沒有妄想,但是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睡醒了的時候,心裡面東想西想,雖然是明了、不昏沉,但是東想西想是亂的、動亂。我們不睡覺的時候心裡面動亂,睡著覺了什麼也不知道,這就是不平等。有了功夫的時候,他心裡面不昏沉,明了而沒有動亂。所以,心裡面是平等的。

「持」就是這個平等的境界能保持住、不失掉,但是他也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像我們若靜坐的時候,你心裡面要特別注意念所緣境,才能沒有雜念,你一放鬆了就不行,一放鬆這妄想就來了,這是沒有功夫的相貌。若是成就了、有了功夫的時候,等持就是不需要特別注意,就是很自然的它就能明靜而住,那叫做等持。

由內住到等持是九個,這是九個心住。這個時候叫做欲界定。就是這個時候這個人他還是有貪瞋癡煩惱的,但是輕微多了,和我們一般的情形不同、不一樣的。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禪觀觀行進修 - 五重唯識觀 (一)

舉凡念佛、數息、九心住、話頭而攝持的,都稱之為「止」也名叫〈奢摩他〉。
而在這個心境上做思惟稱「觀」又名「昆缽捨那」。
無論在〈瑜伽師地論〉或〈釋禪波羅密〉
等以及南傳〈清淨道論〉都有一致地認為須
「均齊定慧修止觀」。

修習止觀的人,不能偏修止(奢摩他),也不能偏修觀觀(毘缽舍那);念頭專一以至無念,是為止(奢摩他);了了分明以至無雜心,叫做觀(毘缽舍那)。止中沒有觀,心必昏沈;觀中如有沒有止,心必散亂;所以,止的時後不能離開觀,觀的時後不能離開止,只有止觀雙修,才能得到法利。此乃均齊定慧修止觀的用意。

但修止觀,也並非僅在上座時才能修,如天台的。都是能運用在日常歷緣而修。修唯識瑜伽行的行者,皆知有五個次第位
一.資糧位→ 行六度廣積福德因缘並能深入且信解唯識法義。
二.加行位→漸优能、所(歷煖頂忍世第一)得立真唯識見(法住智)。
三.通達位→見道。
而後始能進臻修習位及究竞位。

唯識觀行,是從法相上作認識,然非得在唯識瑜伽行派的理門名相法義有相當的認識。
尤其三性四智 ! 才能用在這觀行上。

這五重唯識觀易能去妄顯真,露見真如之性海。
因義深幽遠故不敢妄恣解說,尤其此行門需具大智慧者不能解其深義,
故特薦〈千佛山白雲老襌師〉的說法來介紹。
最為周詳圓滿。

五重唯識觀 (白雲老禪師)

1.遣虛存實觀。
2.舍濫留純觀。
3.攝末歸本觀。
4.隱劣顯勝觀。

在佛法裡不管是哪一個學派、宗派都離不開「觀行」,也有人叫做「觀門」。唯識學談「五重唯識」,其實就是一種觀行。前面講了那麼多的道理方法,我們對唯識法相於法相建立之後,怎麼去認識、了別而後肯定,下手的地方就是從「五重唯識觀法」著手。因此五重唯識觀法就是所謂的「觀行」。認識、了別就是「觀」,觀之後一定要「行」才能肯定,也就是有道理有方法,這時要實際去行才能肯定。這種肯定的可靠性怎麼去把握?在唯識學上就提出五重唯識。首先要瞭解「五重」的「重」是一種回互或反覆的意思,它不是重複,((( 而是從法相上作認識、了別,而且不是一次就肯定)))。以現代的研究方法上來看,等於比較選擇,再比較、再選擇,就是這種現象。唯識學以觀行來講這五重觀法,假使以概念來講很難把握,因為裡面提出來的方法與理念,關係到個人所具備的認識、了別,還有條件或修養。也可以說知識經驗愈豐富,認識了別得就愈深,於法義也就愈明朗,肯定的可靠性就愈大。
我們先把這五個依名詞來做解釋,

第一個是「遣虛存實識」,後面的「識」是講唯識的識。可以說「遣虛存實」去做認識、了別,第二個是「捨濫留純」,第三個是「攝末歸本」,第四個「隱劣顯勝」,第五個「遣相證性」。

這五個名詞如果用文字去解釋,很難達到佛法的境界,因為很多研究佛學者都是從文字上去解釋,捨棄了它的法相的建立。其實這不只是一次的認識、了別而肯定,是多次的認識、了別而肯定;也就是比較後去選擇,選擇後再做比較,然後再選擇。這樣重複的做法,就是我們講的回互、反覆的去做認識了別,最後才能肯定。所以最後的肯定就擺在所謂的顯現佛性上,或是達到圓滿覺悟的境界。

因為這關係到生死問題,而且佛法有一個大前提,不管談什麼學派、宗派,總是以「解脫之道」做為一個道路,以「了生脫死」做為一個目的。如果談佛法只以學理來說,不涉及到解脫,不涉及到了生脫死的話就不叫佛法。也有人說佛教有佛學、也有佛法,其實佛教本身如果以宗教的觀念來看,就是一種佛學,絕不是佛法。
因為宗教的本身會涉及到人的問題、事的問題、物的問題,以及一些因果、因緣的理論的探討、研究與分析,所以宗教本身就是一種佛學的研究。許多從事佛學研究者,真正的下手處都在佛教上,並沒有在佛法上著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最近在台灣有些大學開了一個課程叫做「生死學」,可是所談的生死不是如何去明「生」而了「死」,盡在生與死上作文章,甚至把死擺在現代講的殯儀的道理、管理,以及一些行儀的方法上。所以現代的什麼生死學,幾乎跟佛法離得太遠,只是講人活著會有生老病死,死了以後怎麼去處理亡者的後事,在臨終時怎麼好好去照顧他?這都是佛學,不是佛法。

唯識法相本身雖然稱為唯識學,其實除了學理之外它同樣是一種佛法,比其他的學派較偏於分析之學,分析得很細,可是並沒有離於解脫之道的大前提,未離於了生脫死的問題。

現在來看五重唯識裡的第一個「遣虛存實」,「遣」是差遣,「虛」通常說是虛妄;存實的「存」是保留,「實」是講實在。很多研究唯識學的人只從「遣虛存實」的文字上解釋,認為這就是分析,就是唯識學,其實這五個,從第一個「遣虛存實」著手,只是第一重唯識而已,依於知識經驗修養所得到的結果,還要再做第二重「捨濫留純」的分析;而「捨濫留純」後又會有一個結果,所以要到第三重「攝末歸本」;接著得到一個結果,還要「隱劣顯勝」;而顯現出結論,最後還要強調第五重的「遣相證性」,我們一個個來介紹。五重唯識一定先要瞭解五個不同的道理方法,然後把它總合起來知道怎麼去運用。

我們談第一個「遣虛存實」,假使以唯識學來講,通常唯識是以法相做為前提,必須先把一個法相建立起來,若不建立起法相而談遣虛存實,以學理來講只是一種文字遊戲。因此一定要建立起一個法相,然後面對法相去做認識、了別才有肯定的機會。所以第一個「遣虛存實」,如果不舉例說明哪些虛妄的要捨棄?哪些實在的要保留,就不知道什麼要去掉?什麼要保留?所以在這裡先要建立起法相,以一個法相來看這五重唯識的方法。

舉一個例子,
假使一盆花是一個法相,我們曉得法相的形成,於表相而言只是一個概念,說是一盆花,這一盆花裡面除了有「相」還有「法」。相就是一盆花的樣子,也就是在表相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盆花,它的法在哪裡?先看花的本身是一部分,花種在盆子裡或是插在水盆裡都可以,以一個法相來講,它就是一盆花,做為一個法相的表相,我們知道那是花。可是「是什麼樣的花?」什麼顏色?這還得先要做個認識。
因為一盆花的重點在花不是在盆子,雖然並沒有捨棄盆的價值,為什麼?因為一盆花如果種在花盆裡,裡面有土、有肥料、有水分,盆子就是一個容器。如果捨棄了這些,只說是一盆花,它就沒有生命的這種法的存在,怎麼說?因為用人造的花也可以做成一盆花,可是它是假的。沒有生命現象就是假相,等於什麼花都一樣,反正就是花!就會變成這樣。唯識學是要做認識、了別還要肯定,必須要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所以談一盆花,肯定是盆子裡種了一種或好幾種花,盆中有土、有肥料、有水分,而且有生命的現象。這個法相建立之後,是一個肯定的法相,但不是單一的,因為還有第二個相的表現,表現什麼?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有生命現象的花,一盆實實在在的花,如果假的花,就沒有生命現象,也就跟「了生脫死」沒有關係。所以在這裡,以種好的一盆花來看,是什麼花倒不太要緊,菊花也好、玫瑰也好,或其他各種類別的花也好。這一盆花已有生命的現象,那要怎樣去認識、了別而肯定?剛剛已談了一些概念,面對這盆有生命現象的花,假使是春天正在成長,或者到了夏天、甚至秋天它才開花,就可以發現這中間就有時節因緣的存在。因為某些花在那一個月份、那一個季節才會開花;如果剛好在春天,正好不是開花的時節,那一盆是什麼?我們就會叫它「盆景」,就是用盆子做起來的一個景觀而已。
可是還要瞭解其中有沒有生命現象的存在?如果沒有,以唯識學來講就毫無意義,根本不需要去談它。所以如果這一盆花是一個法相,已經建立起來的話,假使是一盆菊花,在秋天才會開花,我們以所處的時節因緣是秋天來看,這盆菊花就可以去認識、了別,而且可以肯定。
可是話又說回來,它歷經了生命一定的時間,譬如到了冬天或是冬天的末期,這一些花應該都凋謝了,不存在了。這盆花於法相而言,在秋天看到的這盆菊花,可以肯定是一盆花,但這盆花之所以會起變化,是關係到時節因緣,才會有這些問題存在

所以必須「遣虛存實」做觀行,為什麼?假使在秋天看到是一盆菊花,但是到了冬天或花期過去了,花已不存在了,是不是這一盆花就沒有了?從中可以看這一盆菊花的「花」是一個虛妄之相。但是這盆花的本身,它的莖或根,生命現象依然存在。可見在秋天看這盆菊花,可以去認識、了別而肯定是菊花;到了冬天可能你看到的就不是一盆花了。
話又說回來,如果春天的話,這菊花又開始萌發新的葉子,慢慢成長,就算你一時看不見花,也不能否定它,說它不是一盆菊花。因為菊花本身的法相還是存在,只是做了不同的認識與了別;假使到了夏天或夏末,菊花都長得很好,時機成熟了,開始有花苞,就會發現菊花又快顯現了,等到再一次的秋天,菊花就完全開了。我們為什麼要談這些?這也是談一個人的生命,因為佛法關係到生死,關係到道。從這一盆菊花反映到人的生命,我們看菊花除了有一個盆子,盆中還有泥土、肥料,甚至有花。一定是有人把它種下去,這就涉及到因緣法則;再看這跟因果有什麼關係?就是剛剛我講的,不同的時節因緣,你所看到的這一盆菊花的差別,其實有其因果關係。

等於春天發芽,經過成長到秋天開花,一旦花期過了花就凋謝,在這麼一個循環上去看一個「人」,是不是也是這種現象?我們不能把花季一年的時間,跟人一輩子的時間分開來看,認為人一年也是這種現象,不是的!我們講人的生命是一期生死的話,就是從生到死;而我們講這盆菊花也是從花開到花謝,一期生命的開與謝。所以它的時節因緣以數目字來講,只能以一期來講,不能說「這盆花在春天發芽、秋天開花、冬天凋謝,人生下來在這一年是不是跟花一樣的現象!」所以這裡談一期,就是這個時期,是從生到死,也就是從生到滅的現象。
此中就有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也就是以一盆花去看人的生命現象,其中說明什麼?這花開得再漂亮,等於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其實它是一個虛妄的過程,而真正在乎的是人的生命價值。如果只看一個人生下來就在有錢的人家,或是一個貧苦之家,之後經過奮鬥、當官,變得很有錢,不管是怎麼樣的變化,從生到死這中間的過程,都是一種虛妄之相,不管你看到他最好的一面,或是不好的一面,都是如此。只是價值在哪裡?所以談「遣虛存實」,這「實」是講他的實質價值,就不要在名聞利養上去執著了,否則會迷惑於那些虛妄之相而忘了生命的價值。因此這裡的第一個「遣虛存實」,可以用一盆花反映人的一生,這是我們講第一重的唯識,於觀行上怎麼去認識、了別而後肯定。第一個既然已經肯定了,就要去知道它的價值。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禪觀觀行進修 - 五重唯識觀 (二)

前面介紹了第一重觀法「遣虛存實」,現在看第二重「捨濫留純」。如同講一重觀法時一樣,我們不要在文字上花工夫;看一盆菊花與一個人的一期生死一樣,認為菊花有不同的時節因緣,就相當於人活著時也有不同的時節因緣。其實一盆菊花正開花的時候,可能有的花瓣長得很好,有的可能變種,或因為人為的關係,刻意去維護,譬如澆水、施肥、整土,在這中間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因緣,使這盆花不是每一朵花都一樣好,因而有其差別,這是第一個「遣虛存實」。
第二個「捨濫留純」,花慢慢會凋謝,但也不是一下凋謝的,是慢慢慢慢的凋謝;從這現象反映到怎麼去看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一期生死,在生的過程中,不管是幾十年或一百年,所遭遇的所有時節因緣,有好、有壞,有善也有惡。還有以業報而言,惡報是苦的,善報是樂的;以業而言,這些是過去種下的,不管業因是善或惡、是無記,通常人活著的時候都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意念,總認為受苦不好,因此樂都是人所貪求的。
可是一個學佛的人面對業因、業果就有差別,今天受苦是過去做了惡因才會承受苦果;同樣的今天過得很好,那是過去種了善的因,才能受樂的果。可是只這麼分別是不夠的!因為唯識學要去作認識,了別之後還要肯定,肯定什麼?以業而言,善惡的業,不管是苦樂的果報都要去承受,承受時要怎樣去認定?這個價值那在道上有沒有幫助?譬如講惡因苦果、善因樂果,是不是惡因都不好,受苦果都不好?就會執著於善了,所以不能用這種方式來看。
我們看人一生中的現象,每個人都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在每個不同的時間也都不相同,可見業裡面存在的不是善就是惡,這跟「捨濫留純」有什麼關係?必須要瞭解善行,除了自己能得到樂的果,如果繼續善行,還可以幫助別人,從中就可以顯現道。可是,是不是只有善的好?其實惡的因雖然要受苦的果,但是在受苦果的時候,如果能從中去認識、了別的話,就可以肯定。通常人受一次教訓就會得到一次經驗,所以不能說惡的苦果一定不好,善的樂果就是好的。我們也曉得有很多人生長在一個有錢人家,從來不知道苦是什麼,有的可能只知道吃喝玩樂,成為所謂的敗家子。可是並不是說善因就不好,也有過去世跟他這一生的父母有因緣關係,加上他本身的善根,很可能在這種好的環境中,他又去創造更多的財富,或能以現在所享有的財富去幫助更多的人。

可見惡因、善因不是問題,而是在受苦果、樂果的時候,你能不能用這種機會去表現它的價值?這個價值如果稱做「道」的話,就可以發現什麼叫做「捨濫而留純」了。絕不是叫你在善惡、苦樂上去分別,因為人帶著業來到這世界,一定不是善因就是惡因,不是苦果就是樂果,所以不能只用一種分別去執著、去計較「為什麼我命那麼苦?我生下來到現在,從來沒有做過壞事,為什麼比那些做壞事的人過得不好?」如果用這種分別計較、執著的心去看生命,你永遠發揮不出生命的價值,也沒有見道的機會。
這留純的「純」就是「道」的問題。如果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就等於那一盆菊花凋謝了,沒有用了,把它扔掉算了!但是有沒有想過菊花的本身,它的生命現象還是存在,雖然花凋謝了,只要好好照顧它,譬如修剪、施肥、照時間去澆水,這樣去照顧的話,即使這個菊花不存在了,但是菊花的那一個根本還是存在的。我們從法相去看問題,的確要做認識、了別,必須把握「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跟道相不相應?」所以我常講,一個修行辦道的人經常要注意你的起心動念,這起心動念涉及到身口意的行為,因此必須要把握一個原則,看看起心動念發起的身口意行為,「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與道相不相應?」如果捨棄這個大前提,就是隨業而轉。
因為業發出來是什麼,身口意表現的就是什麼!不僅僅是受報,可能隨業還會再造業。就可以發現,一盆菊花雖然凋謝了,好好照顧它,來年它同樣還會開出好的菊花來。就是說明人的生命,這一生過得再好,你的功德價值在哪裡?假使過得不好,你有沒有去發現所謂的功德價值?如果能把握「純淨」的「道」的話,這一生即使不好,你因為知道不好,會去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做好你的來生,當然就不會跟這一生一樣。何況人的一生中,年年、月月、天天,承受的苦樂都不一樣,有的很苦,有的可能很樂,也有的苦多於樂,有的可能樂多於苦,這中間都要去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在哪裡?如果不能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就會變成「不好的我統通捨棄!我要保留好的。」你怎麼去捨棄?怎麼去保留?
唯識講「觀行」,就是要你去認識、了別,肯定它的功德價值。所謂「捨濫留純」,不管你過好日子、壞日子,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真正純淨的根本是在乎功德價值,也就是「道」。所以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在菩提大道上,學習怎樣求得覺悟!菩提大道如果是道的話,你也不要只知道有菩提。因為人有業、有煩惱,如果只是在煩惱與菩提上一天到晚鬥爭,就沒有見道的機會了!能見道就是一種功德價值,不能見道就沒有功德價值,這裡就是教你這種觀行。
「濫」通常是不好的,可是不是這麼去分別業的因是善或是惡,而是苦樂受果的時候,你能不能從中去認識了別,去把握它的「道」的價值,顯現它的功德,這才叫做「捨濫留純」。千萬不要「這一盆菊花,不好的我統通捨掉,最後我留好的。」其實就像剛剛說的,即使花凋謝了,把該修剪的修剪,該整理的整理,該施肥的施肥、該澆水的澆水,好好照顧它。照顧的是菊花本身「純淨」的根本,也就是它的生命的根源;如果生命的根源能把握得好,它的來年同樣可以再開花,這是五重唯識觀法談第二個「捨濫留純」。

現在看第三個「攝末歸本」。這裡談「攝」是攝取,不是揚棄、捨棄,而是攝取歸本。我們曉得「歸」是回到原來,從這盆菊花就很容易瞭解「攝末歸本」的重點是這盆菊花,不只是花的問題,而是開花的那一個根本,就是菊花的根與梗以及它的生命的現象。這個「末」不是最後,而是以一期生死來講,這一期由生到死的末,這個「末」卻不是最後。因為一盆菊花的生命現象,今年凋謝了好像滅了,事實上維護得好,來年還是能顯現它的生命現象。所以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要以為死了就算了,死是不了的!為什麼?你是帶著業來,業沒有清淨,就不可能死了就了了!
所以這裡談「攝末」是什麼?譬如淨土宗講臨命終時,人要怎樣維護正念,這時阿彌陀佛才會來接引他,這就是一種攝末的重點。當然其他的法門也都是如此,所以在臨死的那一剎那,能一心不亂就是一種攝末的現象,它的理論就在「攝末」上。為什麼說「歸本」?本來的「本」就是指佛性,佛性比較難把握,說覺悟的本能可能比較容易瞭解。你這個人的生命已到了末期,可是要瞭解你覺悟的本能還是存在,也就是佛性還是存在的,那你能好好把握,臨命終時真正把平常的修養累積起來的這一種功德,能夠做到一心不亂,你的來去就很容易清楚自在。為什麼?因為歸於你本有的佛性,一盆菊花如此,其實人的生命現象也是如此。
所以這「攝末歸本」一定要把握這個「末」是講生命的,或者講死或講滅的時期;「歸本」是原本有覺悟的本能,眾生皆有佛性,同樣在臨終的這一剎那,如果你能一心不亂、提起正念,就會走得自自在在,而且不要擔心!不要以為人死了,佛性也離開了,其實佛性永遠跟著你,也就是覺悟的本能不會迷失,就在乎你臨終的那一個時刻。當然也不是那一剎那,而是在人的生命快要結束的那個時刻。所以談攝末,「攝」是攝取,不是捨棄;「歸本」就是歸於原有的佛性或是覺悟的本能;因此講「觀行」就要用這種方式去認識了別,才能肯定自己有佛性,即使這一生沒有成道,來生同樣還是可以成道。
可是來生想成道,這一生又沒有把握好,沒有好好地去修養,那就不可能攝末了!為什麼?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人是最脆弱的,擔心這個、顧慮那個,罣礙不已,譬如妻子、兒女、家產,甚至還有很多心願未了的;在這個臨死最亂的時刻,如果你平常修養夠,在臨死的時候的確就能「攝末」;攝什麼末?可以做到不亂!清清淨淨。當然清清淨淨地走,很清醒的走,心中沒有迷惑,等再來的時候,你所處的環境必然跟道的因緣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這裡談「攝末歸本」,不要談什麼本末顛倒,不是用那種本末來說。
這裡談「本」是談佛性,談覺悟的本能;這裡談「末」是談你的生命快結束時。因為我一直在講,佛法是關係到生死問題、道的問題,這個「末」就是生命快結束時,看看最後你究竟於道的修養有多少?如果「道」的修養多,覺悟的本能就愈高,而佛性它本來就是存在的,所以為什麼說「心即佛」、「我即佛」?就是講佛性跟你的那個「我」。這一生只是一期生死的過程,可是在這漫長的過程中間你究竟把握多少?如果不能把握,最後就像一盆菊花一樣,花也謝了,葉子也掉了,長花的那個尖端都已經爛了,就扔掉算了!其實這一盆菊花的生命價值還是存在的。
可見「歸本」是講佛性,佛性是誰的佛性?當然是你的──「我」的佛性。在這一生的「生相」裡,如果你隨著業轉,即使有佛性的存在,也只是在業裡面打轉。假使這一生能行於菩提道的話,除了業之外還有道;唯有道,在生命快結束的時刻,你才能把握。所以活著的時候都不能把握,死的時候怎麼把握得了?事實上能不能把握?能!就看你活著的時候有沒有去修行辦道?也就是無始以來所做的業,把你的佛性掩蓋得那麼深,是不是已慢慢去清除?通常業愈重的人死得愈難看,為什麼?因為他從來沒有去修行辦道;真正有修行辦道的人,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很清醒與冷靜,可以做到一心不亂,這就是我們談第三個「攝末歸本」。

現在再回復到第一、第二、第三個來看,就可以發現於生命的價值,首先要瞭解什麼?而後「捨濫留純」。「純」就是功德價值,到第三個歸本的「本」是說佛性,教你要一重一重慢慢的修,把一個生命的現象與你的佛性、修養,以及道與業的關係,慢慢的顯現出道理方法。也就是一個法相的建立,我們怎麼去認識與了別而後肯定?其實最後說肯定,也只是把一個法相做了三次的認識、了別與肯定而已,真正要完整的話,後面還有兩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