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中乘—>大乘—>最上乘間之轉折》
發表於 : 週六 2月 18, 2023 4:17 pm
(三)「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如前所說,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護念「本來無所有,無所有即本」,如何保任「一念淨信亅,以便徹底消除自己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業識習氣。
實在說,大乘是未通透的最上佛乘,最上佛乘則為已通透的大乘。此中關鍵,實為立場、觀點的轉換。也就是說,必須捨棄眾生觀點,改依諸佛如來的立場,重新來看一切諸法。
例如《金剛經》中,所見同樣都是「實無有法」,為何一者成阿羅漢,一者卻是成佛?箇中關鍵即為,阿羅漢側重於「無」,佛之觀點則住於「實」。
所以同樣是「實無有法」,所證果位卻大不相同。一切法皆為空之相,空則為一切法之性。眾生從相看佛,佛從性望眾生。這樣的伏筆,在《金剛經》中,處處可見。
如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是實相者,即是非相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說名.......,即非........,是名........」,這樣的表達型式,幾乎貫穿全經。又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什麼?如空也。一切法皆為空之相,空則為一切法之性。從性的觀點看,故說法法皆如,法法不相異也。
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故知《金剛經》係以「不可得」為所生心,以「本來無所有」的立場出發,為眾生說法。
既然「本來無所有,無所有即本」,「大乘」與「最上乘亅,「菩薩」與「佛」的差別,亦無所有,亦不可得。
又如《首楞嚴經》說「第二月亅,即指於「本來無所有」的實相中,眾生妄見有相。這「第二月亅本來就不存在,非僅現在沒有,未來沒有,過去也不曾有。
所謂「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之說,一經剖析,純屬世人謬執因緣,造作妄想而成,故曰「第二之觀,捏所成故」。
《首楞嚴經卷二》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再者,吾人應知,於前面《大般若經》「覺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於中尚無少念可得」,以及《大乘入楞伽經》「不取諸境,名為識滅」中,學人所捨棄的妄念、妄識,實為粗念、粗識。
既捨粗念、粗識之後,學人並不落入空無之中。所以者何?阿賴耶業相識滅后,尚有諸佛如來真相識、無垢識在。這是極其微細,無法執持,亦無可捨棄的。
這極其微細無可捨棄的真相識、無垢識,也就是第一義諦。六祖的法嗣,永嘉玄覺大師在他的《永嘉集》,以及當初他接受六祖勘驗的公案《分別亦非意》中,對於這一點,也交代得很清楚。
《菩薩處胎經卷第二/三世等品第五》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彌勒言:「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
《維摩詰所說經》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與東陽策禪師同詣曹谿。初到振錫携瓶。繞祖三匝。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中略)六祖大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永嘉曰:「分別亦非意。」大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
《永嘉集/觀心十門/第七明其是非、第十妙契玄源》復次,觀心十門。(中略)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中略)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環中矣。
如前所說,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護念「本來無所有,無所有即本」,如何保任「一念淨信亅,以便徹底消除自己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業識習氣。
實在說,大乘是未通透的最上佛乘,最上佛乘則為已通透的大乘。此中關鍵,實為立場、觀點的轉換。也就是說,必須捨棄眾生觀點,改依諸佛如來的立場,重新來看一切諸法。
例如《金剛經》中,所見同樣都是「實無有法」,為何一者成阿羅漢,一者卻是成佛?箇中關鍵即為,阿羅漢側重於「無」,佛之觀點則住於「實」。
所以同樣是「實無有法」,所證果位卻大不相同。一切法皆為空之相,空則為一切法之性。眾生從相看佛,佛從性望眾生。這樣的伏筆,在《金剛經》中,處處可見。
如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是實相者,即是非相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說名.......,即非........,是名........」,這樣的表達型式,幾乎貫穿全經。又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什麼?如空也。一切法皆為空之相,空則為一切法之性。從性的觀點看,故說法法皆如,法法不相異也。
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故知《金剛經》係以「不可得」為所生心,以「本來無所有」的立場出發,為眾生說法。
既然「本來無所有,無所有即本」,「大乘」與「最上乘亅,「菩薩」與「佛」的差別,亦無所有,亦不可得。
又如《首楞嚴經》說「第二月亅,即指於「本來無所有」的實相中,眾生妄見有相。這「第二月亅本來就不存在,非僅現在沒有,未來沒有,過去也不曾有。
所謂「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之說,一經剖析,純屬世人謬執因緣,造作妄想而成,故曰「第二之觀,捏所成故」。
《首楞嚴經卷二》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再者,吾人應知,於前面《大般若經》「覺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於中尚無少念可得」,以及《大乘入楞伽經》「不取諸境,名為識滅」中,學人所捨棄的妄念、妄識,實為粗念、粗識。
既捨粗念、粗識之後,學人並不落入空無之中。所以者何?阿賴耶業相識滅后,尚有諸佛如來真相識、無垢識在。這是極其微細,無法執持,亦無可捨棄的。
這極其微細無可捨棄的真相識、無垢識,也就是第一義諦。六祖的法嗣,永嘉玄覺大師在他的《永嘉集》,以及當初他接受六祖勘驗的公案《分別亦非意》中,對於這一點,也交代得很清楚。
《菩薩處胎經卷第二/三世等品第五》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彌勒言:「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
《維摩詰所說經》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與東陽策禪師同詣曹谿。初到振錫携瓶。繞祖三匝。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中略)六祖大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永嘉曰:「分別亦非意。」大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
《永嘉集/觀心十門/第七明其是非、第十妙契玄源》復次,觀心十門。(中略)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中略)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環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