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頁 (共 9 頁)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1, 2024 2:51 pm
由 糟老頭
以前一個仁波切在一座佛法演講中
主持人請教
佛法講無所得,一切皆空,那為何中土流行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這樣是否矛盾
仁波切答: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依勝義諦,一依世俗諦,,,不依世俗諦,不入第一諦
若只強調諸法無實,一切皆空,那麼不但西方柡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沒有,連釋迦牟尼,娑婆世界也沒有,連你我及現場聽眾也都不存在,連這個地球也沒冇
那麼你說,現在你我有沒有?我們又住在哪裏?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1, 2024 3:03 pm
由 教徒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
自解。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1, 2024 3:51 pm
由 寂照世間
糟老頭 寫: ↑週三 2月 21, 2024 2:51 pm
以前一個仁波切在一座佛法演講中
主持人請教
佛法講無所得,一切皆空,那為何中土流行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這樣是否矛盾
仁波切答: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依勝義諦,一依世俗諦,,,不依世俗諦,不入第一諦
若只強調諸法無實,一切皆空,那麼不但西方柡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沒有,連釋迦牟尼,娑婆世界也沒有,連你我及現場聽眾也都不存在,連這個地球也沒有
那麼你說,現在你我有沒有?我們又住在哪裏?
如果從般若經來說,我們處於: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中。
這地球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通通都在如夢幻泡影的地球世間中。
人如夢幻泡影
事物如夢幻泡影
煩惱、痛苦、生死、涅槃如夢幻泡影
那麼你說,現在你我有沒有?我們又住在哪裏?
你如夢幻泡影,我如夢幻泡影
住在如夢幻泡影的地球世間中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1, 2024 3:55 pm
由 寂照世間
教徒 寫: ↑週三 2月 21, 2024 3:03 pm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
自解。
金剛經的某種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得其解
把四句偈套進去
應作如是觀
夢幻佛以一夢幻音演說夢幻法,夢幻眾生隨其夢幻種類得其夢幻解。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1, 2024 9:22 pm
由 糟老頭
夢幻佛以一夢幻音演說夢幻法,夢幻眾生隨其夢幻種類得其夢幻解。
雲破月來師兄 吉祥
如是正觀世間集, 則不說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說世門有見
如來離於實有實無兩邊而說中道
雖然世界及自身都是幻化的,但在因緣聚合下,在因緣未消滅前,郤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娑婆世界有其存續的因緣,他方世界應亦如是,依不同的因緣而存在
Re: 正念 / 空性
發表於 : 週四 2月 22, 2024 8:42 am
由 信徒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四 2月 22, 2024 12:48 pm
由 寂照世間
糟老頭 寫: ↑週三 2月 21, 2024 9:22 pm
雲破月來師兄 吉祥
如是正觀世間集, 則不說世間無見
如實正觀世間滅, 則不說世門有見
如來離於實有實無兩邊而說中道
雖然世界及自身都是幻化的,但在因緣聚合下,在因緣未消滅前,郤又不能否定其存在
娑婆世界有其存續的因緣,他方世界應亦如是,依不同的因緣而存在
是的,大家吉祥
夢中的大家吉祥
那麼在因緣未消失的時刻,要如何才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呢?
要如何才能不受到人事物不良的影響呢?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四 2月 22, 2024 2:39 pm
由 糟老頭
那麼在因緣未消失的時刻,要如何才能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呢?
要如何才能不受到人事物不良的影響呢?
不取於相
為什麼要不取於相,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就是正觀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四 2月 22, 2024 3:53 pm
由 寂照世間
糟老頭 寫: ↑週四 2月 22, 2024 2:39 pm
不取於相
為什麼要不取於相,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就是正觀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
是的,說的好。
因為,如果人事物是實有的,我們就會於其中,而生起貪嗔癡慢疑。
而如果人事物只是夢境的人事物,而不是實有的,而只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那麼,人生就可以進入翻轉與突破。
因此,金剛經,帶來我們的覺醒,覺悟..
生命從此,而有了不同的方向與意義。
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說煩惱,即非煩惱,是名煩惱。
佛說生死,即非生死,是名生死。
煩惱為何不是煩惱?
Re: 正念
發表於 : 週四 2月 22, 2024 4:06 pm
由 寂照世間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合下參問語錄)
唐沙門 慧海 撰
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以何為體。以何為用。
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
問。既言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
答。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
問。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
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
問。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問。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
只箇無念。是名真念。菩提無所念。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只如上說如許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問。云何行佛行。
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聖行。如前所說。不行有無.憎愛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薩品云。一切聖人不行於眾生行。眾生不行如是聖行。
問。云何是正見。
答。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問。云何名見無所見。
答。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
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無所見也。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更無別眼。若見一切色時。起愛憎者。即名有所見。有所見者。即是眾生眼。更無別眼作眾生眼。乃至諸根亦復如是。
問。既言以智為用者。云何為智。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脫。是名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識體用。二性空即是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為用。
言二性空者。不生有無.善惡.愛憎。名二性空。】
【問。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
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
念有念無,念世界人事物實有,如花開為有花滅為無,即為邪念。
不念有無,不念花開為有,不念花滅為無,而念花如夢幻,只是夢中之花開花滅,即名正念。
如是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皆名邪念。
而如果是夢中的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那麼,即名正念,而不再名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