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頁 (共 4 頁)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三 11月 20, 2024 7:36 pm
訪客
糟老頭 寫: 週日 11月 28, 2021 2:39 pm 在講席上常聽到(無明)一詞
一念無明
無始無明

何謂無明?
無明因何而生?
無明有何禍害?

摘錄一段經文分享
供養諸位大德
看看與我們概念中的無明有否差異?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為汝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諦聽!善思!
謂:有因有緣有縛法經。
云何有因有緣有縛法經?
謂:眼有因、有緣、有縛。
何等為眼因、眼緣、眼縛?
謂:眼,業因、業緣、業縛。
業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為業因、業緣、業縛?
謂:業,愛因、愛緣、愛縛。
愛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為愛因、愛緣、愛縛?
謂:愛,無明因、無明緣、無明縛。
無明有因、有緣、有縛,何等無明因、無明緣、無明縛?
[*]謂:無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
不正思惟有因、有緣、有縛,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
謂: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緣眼、色生不正思惟,生於癡,彼癡者是無明,癡求欲名為愛,愛所作名為業。
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無明;無明因愛;愛因為業;業因為眼;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是名有因有緣有縛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段經文可以用四聖諦來理解
有縳,就是被綁在六道輪迴生死不休,這是(苦諦)
其原因就是因痴愛而造作身語意三業,這是(集諦)
學佛目的就是息滅貪瞋痴,證得解脫𣵀槃,這是(滅諦)
即然痴愛因無明而起,無明因不正思惟而生,解決之道(方法)就是端正思惟,這是(道諦)
答案就是無明習氣煩惱的意思。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四 11月 21, 2024 10:07 pm
Viirya
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

正的意思是正確地?精準地?透徹地?還是?

無明就是無地放矢 毫無根據的天馬行空

發表於 : 週三 12月 11, 2024 4:08 pm
無物卻生明鏡照
Viirya 寫: 週四 11月 21, 2024 10:07 pm 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

正的意思是正確地?精準地?透徹地?還是?
依正確的方法思惟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3, 2025 12:03 pm
有因有緣有縛法經
有因有緣有縛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有因有緣有縛法經,經文可用四聖諦來理解 ..
有縳,就是被綁在六道輪迴生死不休,這是(苦諦)
其原因就是因痴愛而造作身語意三業,這是(集諦)
學佛目的就是息滅貪瞋痴,證得解脫𣵀槃,這是(滅諦)
即然痴愛因無明而起,無明因不正思惟而生,解決之道(方法)就是端正思惟,這是(道諦)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3, 2025 6:40 pm
Viirya
如何明確知道思維端正?
思維即是觀嗎?
觀需要對象.應以何作觀?

言行不一早習慣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3, 2025 11:32 pm
正問方得正解
Viirya 寫: 週日 2月 23, 2025 6:40 pm 如何明確知道思維端正?<-問題還是貪嗔癡。
思維即是觀嗎?<-先止去貪嗔癡, 再學觀因緣。
觀需要對象.應以何作觀?<-一切法由心想生。
失智照護不容易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4, 2025 2:01 pm
無明緣於無正知見
即然痴愛因無明而起,無明因不正思惟而生,
無明是痴的根本
痴是無明的表象

Re: 什麼意思 / 無明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4, 2025 4:55 pm
不同凡想
無明:「心未起」、「念未動」「緣未生」、「性未顯」、「質未合」、「相未成」,

🈳寂靜的狀態

別再浪費時間了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4, 2025 7:01 pm
老人失智俱樂部
不同凡想 寫: 週一 2月 24, 2025 4:55 pm 無明:「心未起」、「念未動」「緣未生」、「性未顯」、「質未合」、「相未成」,

🈳寂靜的狀態
不明不白也是種幸福

Re: 什麼意思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4, 2025 8:17 pm
蔡葉
Viirya 寫: 週四 11月 21, 2024 10:07 pm 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緣、不正思惟縛

正的意思是正確地?精準地?透徹地?還是?
若上述三選一,我認正為所指應選[透徹地]。可是我等眾生人類操作[色身]的藏識動力,是用
[無明識支],所以用肉眼所見及身根所觸,乃至用以比對的法塵,於因緣縛都[不透徹],引此
使[色身]和[無明識支心]乃至[識大本來面目心],或不滅的無色身靈魂枉遭生死苦厄。人們色身要吃菜,眼看有蟲可揀除,有細菌有毒素要顯微驗菌驗毒藥...才是[透徹地]食物安全..佛陀可用佛眼透徹告訴眾生,怎樣[透徹地]思維因緣縛,才能度脫眾生的生死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