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九阿陀那識(真識)為一切種子境界,這就是金剛經講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證量境界。
真相識,第九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諸識之緣起(是相非相),所以說唯有八相,指第八阿賴耶識與七轉識,共八相。
楞嚴經
陀那微細識,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恐彼執為我。
.
因為,第九阿陀那識(真識)為一切種子境界,這就是金剛經講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的證量境界。
云何為八?謂如來藏名為藏識、意、意識,及外道描述之五識聚。==梵譯本==Viirya 寫: ↑週一 1月 20, 2025 10:32 pm 相對於以下這段
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非外道所說。
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善不善相,展轉變壞,相續流注。不壞身生,亦生亦滅。不覺自心現,次第滅餘識生。形相差別攝受,意識五識,俱相應生,剎那時不住,名為剎那。
梵文譯本如下
大慧,善不善即謂八識。云何為八?謂如來藏名為藏識、意、意識,及外道描述之五識聚。
今者,大慧,善不善剎那輾轉差別,[五蘊]身與相續結合而無變異,相互纏縛,現而生起,
即生即滅,唯不能通達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於一識滅時,次識生起,意識即與五識聚結合,
執取形態及形相差別,此於剎那際完成,我說此等為剎那法。
此段是在解說前段
大慧,一切法,我等說為一切法者,是善不善、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罪非罪、執受無執受。五取蘊以心意意識[習氣]為因,凡愚淺智者,於心意意識上作增上,故[五取蘊]被計為善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