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頁 (共 39 頁)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7, 2024 11:12 pm
由 鄰居
自己將自己一軍
這個說法相當傳神
我有說錯嗎?
基本.基本.基本.基本.基本.基本......的學理
樓上已經貼出對自性的定義;再貼一次
(性prakr!ti)
此自性的另一特性prakr!ti,什公(鳩摩羅什)譯為性,意義為本源的性質,
即本質或原質。
所以,自性是自己如此的,也是本來的性質如此的。如哲學上所說的實在、
本體、本元等,皆與此自性的含義相合。
有宗各系,無論稱為;本有佛性.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這些都是"本有",
不是透過緣起有!
但是般若經.論(空宗)說的空無自性,都不會出現(有宗)這些"本有的".
本體的,所謂"有自性"的含義。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7, 2024 11:14 pm
由 鄰居
樓上貼文,中論主張佛法的緣起觀;是與有自性執完全相反。
所以有自性者,是不透過緣起,既然透過緣起的所謂"自性",那不是本有的,
而且還加註是假名有,表示是透過因緣假合,不是實在性,不是長久不變!
所謂[自性即非緣起,緣起即無自性,二者不能並存],這是中觀的主張,
也是有宗,空宗兩邊長久的爭議點,硬要湊在一起,基本上都是雞同鴨講!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7, 2024 11:23 pm
由 鄰居
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
自性(假立)不礙無自性
法友貼的內容是講唯識義,最終結論,卻是中觀立場啊!
這不是自己將自己一軍嘛!
自性(假立)不礙無自性
[/quote],這種假立的自性,就不是本有,還是無自性!
這和有宗主張的本有(各種)自性是不相干,是雞同鴨講ˋ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7, 2024 11:35 pm
由 鄰居
前文中
鄰居師兄應該是引用印順法師說法
是的!我為什麼有時不寫法師的法名,因為有的初學者也許太愛她的宗派,
太尊敬他的老師,對於不同領域的法師,在網路直接用侮辱性的字眼攻擊
作者,這是常見的事!就算法師圓寂,或健在,根本不會理會,但間接讓攻擊著
再造一次惡業,這樣也不好!
但我應該有清楚的貼上網址,來源!
但間接讓攻擊著
再造一次惡業,這樣也不好!
如果不太了解般若經,比較喜歡唯識學的[種子說;]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第八識,梵語稱:[阿賴耶],華語稱[藏]的意思。
如果以能藏一切法的種子來說(能藏),
或是說阿賴耶受前七識的現行法熏染來說(所藏),
或是以被第七識執著為[我]的方面來說,(我愛執藏)
這就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惡業造多了,會妨害習法因緣!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二 5月 07, 2024 11:40 pm
由 鄰居
逍遙兄,
關於您的建議,我會找時間讀,因為這幾天有俗務!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08, 2024 4:44 am
由 Sherlock
有宗各系,無論稱為;本有佛性.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這些都是"本有",
不是透過緣起有!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
這些也都是假名
要幾個有幾個
方便施設罷了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08, 2024 9:01 pm
由 鄰居
佛種從緣起
是故說一乘
這些也都是假名
要幾個有幾個
方便施設罷了
這是偏性空的說法,法師在此文章說,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 ... /y42_05_07
《法華經》的『佛種從緣起』,也就是約行性說的。一切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
依佛菩薩的教化,發心成聞熏習,為可能成佛的行性。事理是一致的:
如不是緣起的,就不是空的;不是空無自性的,也就不會是從緣起的。因為無性空,
所以從緣而起;從緣而起,所以是無性空的。無性而緣起,緣起而無性,....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08, 2024 9:22 pm
由 鄰居
有宗在我的認知中,指的應該是唯識吧
---------------------------------------
也許有部分是這樣說;
佛學辭典;名相:有宗
釋文: 指主張諸法為「有」之宗派。又作有教。與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對。
佛教解釋宇宙萬有之立場,原不偏於有、空之任一者,然有宗之說,則偏於現實形相之有,
此說以小乘之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為代表。
其後有世親之教派與龍樹空觀之對峙,而一再產生空、有之論辯。
大乘之有宗則以唯識為根本,屬法相宗。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08, 2024 9:44 pm
由 鄰居
佛學辭典:名相:空有論爭
釋文: 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發生二大教系,對於諸法體性究竟為「空」或「有」,
因主張不同而引起之論爭。
龍樹、提婆之教系,主張諸法皆空;後之三論宗即承續此主張。
無著、世親之教系,則主張諸法為有,後推演成法相宗。
於小乘佛教亦曾存在空有論爭,例如毘曇宗主張有,成實宗主張空。
此外,其他小乘之分派多達二十餘部,且每每彼此立義,互為論爭,
而大乘佛教於印度僅此空有二派。 然於此二派祖師龍樹、提婆及無著、世親之時代,
並未產生正面論爭,僅係二派之教義各有異趣而已,亦即龍樹、提婆主張消極之空論,
無著、世親主張積極之有論。
龍樹雖於中觀論、十二門論之中敘說真空、無相,然亦於十八空論一書中論述方便
唯識與正觀唯識之區別,且於大智度論中述及積極之「有」論;而無著、世親雖於
瑜伽、唯識中論述積極之「有」論,然兩人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論,而同屬百論十餘
家注釋者之列,且無著亦曾撰順中論一書,以注釋龍樹之中觀論。
故知,其時二派對於空、有,雖各有主張,然不僅未曾直接衝突,且兩派每能彼此涵融。...
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08, 2024 9:52 pm
由 鄰居
其時二派對於空、有,雖各有主張,然不僅未曾直接衝突,且兩派每能彼此涵融。
其時空宗也會說有,否則信眾會跑光,像蔡師兄,他堅持[有]是不會鬆懈的!
所以早期;
例如大智度論常出現某某有兩種,
一是世俗說的,
二是勝義締...
還說世俗是方便說..
這是有必要的!
同樣的,有宗也一樣會說空,
否則有些部派佛教太接近《奧義書》婆羅門的「我」(atman)論。
無形中,如來藏思想與奧義書哲學的類似性,會被質疑是否為佛教的一份子!
眾生隨緣學習沒有不對,本身安貧守戒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