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頁 (共 619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7月 16, 2022 1:04 pm
貢巴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7月 16, 2022 3:28 pm
新老怪
大陸的所有神明,都搬到台灣了
因為這裡較自由些
神明好發揮大神通
有本53參禪語錄
是香港慈航出版的
有請禪師們親自解說公案
通過時空
親自解釋
您還是槓高我慢
那麼
去當立委吧
那裡好康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7月 16, 2022 3:54 pm
新老怪
我的桌子上,放了一個大立體地球儀
翻到太平洋,海洋大
翻到大西洋,陸地大
您的心態如何,歷史任您發言
只是空谷回音啊
您如何看
我用了45年的時間
傻子,呆子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7月 16, 2022 5:31 pm
貢巴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7月 17, 2022 8:27 am
新老怪
第二十六則 仰山指雪
示眾云。冰霜一色。雪月交光。凍殺法身。清損漁父。還堪賞玩也無
舉。
仰山指雪師子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仰山不覺平地喫交)
雲門云。當時便與推倒(不奈舡何打破戽斗)
雪竇云。只解推倒 不解扶起(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師云。古人臨機遇物。發明空劫以前一段大事。法華經云。純一無雜 具足清白 梵行之相。說者以謂。白是眾色之本。一乘是諸乘之源。而不說白色向上更有事在。故仰山指雪師子。示眾云。還有過得此色者麼。且白是眾色之本。雪色至白。如何更有過此色者。
萬松道。既稱為色。必與眼對。過白之色。唯無色者。不與眼對。雲門所以道。當時便與推倒。若便向至白無白處。認著正是墮在無色界中。雪竇所以別指出一條活路。向推倒處。卻教扶起。
佛眼云。若向這裏扶持起來。甚生次第事。
萬松道。若是他宗異派。不道不得。更須知有洞上宗風 正倒時便起。正起時 便倒底時節。然後起倒同時。起倒不立。更買草鞋。行腳三十年不見。
佛覺頌云。
一色無過指示人。白銀世界裏頻申。
超然推倒還扶起。爭似東風煦日新。
萬松道。日出後一場[怡-台+麼][怡-台+羅]。一等學人。見雲門推倒 雪竇扶起。便作機鋒轉換。大用無方會。見向一色邊不得色邊會。以為宗旨血脈。已有佛覺為證。如或不信。更問天童。
頌云
一倒一起雪庭師子(恰似箇活底)
慎於犯而懷仁。(識法者恐)
勇於為而見義(路見不平)
清光照眼似迷家(東西不辨)
明白轉身還墮位(更上一層樓)
衲僧家了無寄(且過一生)
同死同生何此何彼(刀斧斫不開)
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收得返魂香)
涼[颱-台+焱]脫葉兮秋澄潦水(來撾塗毒鼓)

師云。雲門一倒。雪竇一起。仰山指師子。要過此色。三箇鼎足闕一不可。三玄三要盡在於茲。
仰山恐人 坐在明白裏。豈非慎犯懷仁也。指似於人令過此色。豈非勇為見義也。
魯語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雲門又恐 坐在一色邊也。豈非慎犯懷仁。便與推倒。亦勇為見義也。
雪竇恐人只解推倒。乃慎犯懷仁也。更能扶起。勇為見義也。不見。趙州道。老僧不在明白裏。良以清光照眼 猶自迷家。明白轉身 未免墮位。只解推倒 不解扶起。而堪作什麼。本色衲僧 如珠走盤。雖同死同生 而不居生死。雖無彼無此 而權立彼此。末後兩句。有時。太陽門下。有時。明月堂前。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朝菌蟪蛄。且道。而今是什麼時節。且隨老木同寒瘠。將逐春風入燒瘢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7月 17, 2022 10:35 am
新老怪
佛性雖然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但是並沒有一個 能夠被直觀地認識和把捉的實體,因此我們必須借助於心、相之用,從心與相的關系和作用上,才能意會(悟)到它的存在。
性與相是即一即異,又非一非異。說它即一(非異),是因為相皆來自於性,無性即無相;
說它即異(非一),是因為相並不等於性,相變而性不變。
洞山這一句“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正著說就是即一又即異,倒過來就成了非一又非異。
洞山的是《過水頌》與中觀學說完全一致,“我”與“渠”之間的這種 是與不是的關系,
是對中觀“八不” 最生動、的最形象闡釋。


性與相、體與用,是一切主、客觀事物 所具有的普遍規律。
在性、心、相三者中,性為體,心、相為用;
體為用之本,用乃體之端。
若無性體既無以成心、相,若無心、相,亦無以顯出性體。
性與相的關系 可以用水作比喻。
我們知道水 以濕為根本屬性,不管是清是濁,是故態、液態還是氣態,是靜止還是流動,它的形狀和形態可以呈現出 無窮無盡的變化,但是水的濕性 卻從來沒有變過。
若無濕性 既無以成其波浪,若無波 亦無法顯出濕性。
離開濕性就沒有水見,離開水也就沒有濕性可得。
我們可以說波即是水(渠今正是我),因為波是由水生出來的;
但不能說水 就一定是波(我今不是渠),因為波與冰霜雪霧的外相 各各不同,
水如果是波 就不應是冰,是冰就不能是霜。
明白了水與波、性與相之間的關系,我們回過頭來 再去看“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就會有更直接、更深刻的感觸。
自性在哪裡?它不在別處,就在我們面前的山河大地上,就在我們的面門上 放光動地啊!

:mrgreen: 就在我們的面門上 放光動地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7月 18, 2022 6:55 am
新老怪
第二十七則 法眼指簾


示眾云。師多脈亂。法出姦生。無病醫病。雖以傷慈。有條攀條。何妨舉話舉。法眼以手指簾(莫道不知莫道不見)時有二僧。同去捲簾(同行不同步)眼云。一得一失(劍下分身)

師云。法眼齋前上參。以手指簾。二僧同去捲簾。眼曰。一得一失。
東禪齊云。上座作麼生會。有云。為伊不明旨。便去捲簾。亦有道。指者則會。不指而去者則失。恁麼會還可不可。既不許恁麼會。且問。上座阿那箇得。阿那箇失。
萬松道。泥裏洗土塊。此非但法眼。南泉一日謂僧曰。夜來好風。僧亦曰。夜來好風。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亦曰。吹折門前一株松。泉次謂一僧曰。夜來好風。僧曰。是什麼風。泉曰。吹折門前一株松。僧曰。是什麼松。泉曰。一得一失。指簾話極有為人作略。二僧捲簾。在當人分上。自有兩條路子。法眼先與一印。印定更無移改。在法眼分上。明暗相參。殺活機。大人境界普賢知。諸方皆以離得失 忘是非為上。法眼走入是非海 裏得失坑中。作活計。蓋無得失人。可以定天下之得失。萬松恁麼。提唱也有得有失。諸人恁麼。上來也有得有失。唯深明利害之端者。可以較其損益。孫箇喚做現成公案。不勞再勘。為伊不能倒斷。不免天童引惹詞訟。
頌云
松直棘曲鶴長[梟-木+儿]短(不得動著)
羲皇世人俱忘治亂(葫蘆提鏨得肥)
其安也潛龍在淵(佛眼覷不見)
其逸也翔鳥脫絆(斫頭望不及)
無何祖禰西來(上梁不正)
裏許得失相半(下柱參差)
蓬隨風而轉空(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舡截流而到岸(順水張帆難逢快便)
箇中靈利衲僧(罵街醉漢誰敢承頭)
看取清涼手段(我這裏也有只是罕遇其人)

師云。古人不得已。強名本分事。松直。棘曲。鵠白。烏玄。本出楞嚴經。天童點化鶴長[梟-木+儿]短。
莊子云。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梟-木+儿]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俗諺云。要不悶依本分。豈直羲皇世人俱忘治亂。
孔子謂。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治亂者得失也。
三祖云。得失是非一時放卻。周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九四或躍在淵。
秦臺記。王次仲年弱冠。變蒼頡古文為隸書。秦始皇徵之不起。上怒檻車囚之赴國。路化作鳥脫羈絆。飛至西山落二翮。今媯川縣有大翮碢。即其處也。
此頌上古之風。出處行藏。各安其分。佛未出世。有多少經論公案。及至祖師西來。便有得有失。何不向未指簾時會取。
隨風轉空。截流到岸。此二句點出 二僧得失。天童大有功夫不易。恁麼道。若無活人手。爭能殺得人。是故又道。箇中靈利衲僧。看取清涼手段。且道。據什麼令。便得如此。待爾喫棒了。向爾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7月 18, 2022 7:16 am
新老怪
日本道元禪師(1200-1253),道元是日本佛教史最傑出、最不同凡響的人物之一,年輕時代的道元對當時日本佛教的現狀極為不滿,認為各個教派都沒有准確理解佛陀教法的精髓,於是渡海來到中國,師從南宋年間曹洞宗高僧如淨禪師(1163-1228)參學。按照如淨教導的“只管打坐”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禪坐而開悟,回國以後廣弘禪法,後世公推其為日本曹洞宗初祖。大家知道都《涅磐經》上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 無有變易。”
道元將其破成:“一切眾生,悉有即佛性;如來常住,即無、即有、即變易。”



《涅磐經》原文表述的是 佛性存在的普遍性 與不變性,只是告訴你眾生都“有”佛性,而沒有明確說出什麼是佛性,只說其然 而未說其所以然。而道元把涅磐的義理 又引申了一步,直接為你指出一切眾生 悉有的那個東西即是佛性(普遍性),一切即無、即有、即變易的事物 即是如來常住不變的本體(不變性)。
這一破 看似平淡無奇,並無出人意表之處,實則有如石破驚天。
道元的佛性論 突破了前人 對於佛性問題的侷限,把《涅磐經》僅僅停留在理性(名相、概念)階段的佛性觀,引入到感性的、實證的認識上,是對佛性觀 從理論的一次質的提升和飛躍。

:mrgreen:
無有變易
無 有 變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7月 18, 2022 7:20 am
貢巴
:P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7月 18, 2022 7:26 am
新老怪
那麼道生與秦跋陀的差別究竟在哪裡呢?列位看官請注意,這道生在秦跋陀的層層緊逼之下,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是不會色空意,他對色空的理解只到得析法真空的境界。佛法上所講的空有很多種,不過最常見、最重要的有兩個,一是析法真空,一是自性空。
所謂析法真空 是從緣起的角度,對某一事物層層解析,由部件分析到分子,由分子再分析到原子、質子、電子、中子……,最後得出一個 什麼都沒有的結論。
而自性空 則用不著如此分解,只是直接為你指出 一切事物 本無自性,當體即空。
析法真空 可以由學而得之,即使沒有見性的人 也能夠領會 其中的道理,
自性空 必須於見性後 方可以真正通達,僅靠擬思比量 無以透識端的。
從析法真空入手,可以明了 小乘的“諸法無我”,最後證得 小乘的有餘和無余涅磐,
而不能領悟 大乘一實相印,當然也就不能 證取大乘的無住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