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頁 (共 25 頁)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9:40 am
恆不住
次草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37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13 pm
次草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2:02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0:58 a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11:00 am
恆不住 寫: 週五 2月 25, 2022 9:55 a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9:04 pm
恆不住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4:27 pm 參話頭
大疑情時
至心光一片
恆不住學友,

這個說法,可以一談。

以下幾個問題,是否請學友釋疑 ?

1.小疑情階段,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2. 當處在疑團中,是有尋有伺嗎 ? 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3. 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尋伺的變化如何 ? 是尋先止息? 還是伺先止息? 還是同時止息?

4. 從小疑情轉到疑團的過程中,是否有 "無尋有伺" 的階段 ?

若有,當際是處在小疑情階段? 還是疑團階段?

若沒有,尋伺的變化,是自己操作的? 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5.心光一片階段,有尋有伺嗎? 這時是止、還是觀? 還是止觀並運?

以上是第一階段的疑問,是否請學友簡單釋疑 !

平安 喜樂
先請問學友怕死嗎?
對人生死的看法?
學此們要先學[大死一番]喔!
學友,

先依序回覆問題 :

Q1.先請問學友怕死嗎? A: 個人怕死。
Q2.對人生死的看法? A: 生死是唯一大事。
Q3. 學此們要先學[大死一番]喔! A:完全理解,但此題不是要學禪宗,而是要釋疑聖默然的箇中疑問。

回到聖默然的問題,

恆學友,可以針對犀牛提出的各階段尋伺問題,予以釋疑嗎?!

個人希望能聚焦在問題,而不是橫生枝節而失焦

平安 喜樂
花兄法安
您說的是次第禪法
個人說的是頓悟法門
所以從開始到究竟解脫,以觀心為上。
因此:佛法根本在心,修行根本在觀。
要解脫必須從心起,要觀心才能明
當起疑情時,就是把生滅散心以疑情止住了。
達到大疑情時,就是生滅心不動時,顯現體真止。
或許有人說生滅心真不動時會甚麼都沒有,
這是外行人的說法,
何不做做看呢?
其實生滅法相當下即是不生不滅的法性他是活活潑潑的法性啊!

佛說: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至於您說的「尋伺」「止觀」只是觀心上的細分。
其中有很多境界,因個人累世修持的禪境界不同,都屬個人心境的變化。
這些個人影像,就當成如幻夢影
譬如:心離開生滅或定在生滅,當然會生心喜、身樂。
但是這些喜樂乃至妙樂都是心身起變化的。
然而身心佛說無常苦空啊!

共勉之。
(抱歉,我的電腦或有時會亂跳字)
起疑情是什麽心態
生滅心生時能對治
滅時未生找誰對治
如果是正念起疑情
正念何必起疑情
疑情本身不是妄念嗎
起疑情並無心態,更沒有您懷疑的妄心。
觀心無常,觀到達無心,能所皆泯,沒有能治所治。
既說正念,是真如之用,
豈有再起
疑情可言?

疑情本身即是無心,
起疑即是觀者對象。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博山禪警語 第二卷
有疑情發不起,疑情發得起之各別注意事項
您可以看看博山和尚說的疑情與您說的疑情是否相應
疑情要看誰發的疑情
所以和尚才要提醒後人
疑情本身即是無心,難到每個人發起的疑情都是無心
如果疑情無心
也該無相
既無相何來疑情
個人見解參考,勿須介意。

禪行人說的起「疑情」,
不是在說心起「懷疑」,然後起「懷疑」心如入海數沙似的去追究體會。

這個「疑情」本身是無心,如銅牆鐵壁,
任由行者起疑情都無法透過祂,直到無心無相。

這就是達摩老祖說:「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的真義。

還有參禪者說的貴在「見地」。
不是在說「見解」,而是說永嘉大師:「彈指圓成八萬門,一超直入如來地」或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見如來地,絕非見解。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0:34 am
周善為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0:41 am
勿忘初心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12:56 pm 凡夫學習默然,用意為何?

指的即為「內照」。
犀牛法友則提到〈聖默然〉乃二禪地。
我們凡夫,
一般皆是從〈止語〉、或稱〈禁語〉搭配。
持止語禁語的好處極多,但現今社會對我們在家居士長時修禁語,則多所不便。故常為半日、一日、三日、七日 ~ 視自身條件而擇之。
學友,

一般弟子,都可以在禪堂上、或個人靜坐、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禁語、肅靜、沉默、...等等閉嘴不語的情境。

但,這些情況絕大部分......與聖默然無關。

關鍵點,在於 : 尋、伺

一般的閉嘴、乃至禁語;雖然嘴上默然,實際上,心裡卻有如颱風過境、狂風暴雨。

但是,聖默然,則不同。

按照 佛陀的指導,聖默然,是止息了尋、伺

這是當年 佛陀對出家弟子的基本要求。

犀牛開題,就只想詢問一下版上各位大乘學友,是否有人學過這種基本訓練 ?

若有,犀牛想與之請益其中內涵。

平安如意
解深密經卷第三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瑜伽品第六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麁重所依。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恒現在前。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1:46 am
漫步的犀牛
勿忘初心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2:25 am 犀法友,
於上業已簡述各個過程,亦包含了種種剛初始之尋伺交錯的過程了。明眼人定能熟知箇中味,看出門道來的。也是如其他朋友所提及,仍需要能死過一番之下的前提所能體會的。
??
不妨朋友也能試著踏入禪門道埸「死」上一番地了解。

舉凡,
話頭由粗雜妄想不斷,且忽斷忽續,忽熟忽生而不得力。漸到狂心收攏,一旦話頭上路功夫漸漸純熟,即能不疑而自疑,經久時長養聖胎地内外俱忘疑念現前穩固不間不斷,這才叫做疑情。

然而這個清清、空洞之際,易頓失陷入無記,坐成「枯木倚寒岩」。

祖師說「惺惺寂寂」。

即如祖師云
「 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喜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

整個過程中、内裡亦包合了「止、觀」的〈精髓〉及〈味道〉了。雖然不是走四禪八定如來禪的路子。入手處則全然地大不相同。亦即稱「祖師禪」。
宗門〈禪那〉的路子,由識大作入手處。
學友,

個人對學友的祖師禪,沒有意見。

但綜觀全文,依然沒有聖默然的訊息。

平安喜樂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1:49 am
漫步的犀牛
恆不住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1:12 am 甚麼叫做:[聖默然]?
禪宗有一句話很傳神

六祖說:「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壇經曰: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所以說:
定即是止
慧就是觀
定慧等持
止觀不二
佛陀對聖默然,有其定義。

學友所陳述的,不但不切合 佛陀所說,也與聖默然的修習不甚相關。

期待能盡量不跑題,而能有與聖默然相關的見解。

平安 喜樂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1:59 am
恆不住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11:49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2月 27, 2022 11:12 am 甚麼叫做:[聖默然]?
禪宗有一句話很傳神

六祖說:「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壇經曰:
「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所以說:
定即是止
慧就是觀
定慧等持
止觀不二
佛陀對聖默然,有其定義。

學友所陳述的,不但不切合 佛陀所說,也與聖默然的修習不甚相關。

期待能盡量不跑題,而能有與聖默然相關的見解。

平安 喜樂
法無定法
我說
聖然是謂般若智慧
默然是謂體真止
聖默然就是說,體真止上的般若智慧。
您的定義為何?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1:22 pm
東正
不才以為
犀牛師兄認為
應該是“尋與伺的止息”為聖默然

而不是諸心所平等而持時

勝默然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2:17 pm
勿忘初心
在上座部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在談到「賢聖默然」的意義時,共列舉了九項定義 :

1、思惟第二禪。
2、思惟十二因緣。
3、心專一不亂而聽法。
4、念棄一切行而思惟之。
5、思惟空、無想、無願。
6、善思惟四賢聖諦。
7、思惟不淨觀、法起則起,法滅則滅。
8、思惟內事。
9、聞此(戒…因緣等)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
以上即稱之為「聖默然」,如簡要攝之,實則不出止觀。

然而在禪定所發輕安喜樂,或而至勝喜樂,乃至定生喜樂。一般人認為二禪才是「聖默然」,乃因二禪時「尋、伺」二禪支消失。二禪斷除了尋禪支,所以特別被稱為「聖默然」。不過,有人認為進入四禪才是「聖默然」,因為呼吸停止時不可能會說話,因為說話時〈尋〉的作用會很顯著。

在《自說經》上的聖默然,是指向奢摩他或毗婆舍那。只有這種沉默不語才可以稱為「聖默然」。如從這個角度看,舉凡修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即便算是「聖默然」。

而在大乘中《大智度論》提到:

佛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

「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

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波羅蜜已,還入般若中,不令餘心、餘語得入,晝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說功德。

大乘中的「聖默然」在〈龍樹菩薩〉定義下是為「般若心」,實屬〈智慧〉層面,在唯識上可視為是〈慧心所〉,亦能稱為〈觀智〉和〈道智〉。
舉凡在由般若心源出顯發,而為人說般若波羅蜜,即可名為「聖法談」。簡言之,智慧內證的般若,在性中有了般若體悟的心流,如此之下而始能說出般若的種種相(此與上舉上座部尊婆須蜜菩薩所述所言有微異)。

换句話說,如一個人在「靜態」時,能守護著與〈XX〉相應的心心所法,處「動態」之際也能以〈XX〉心來說待人接物,應人事畢,即刻返回靜態的〈XX〉心中,將自心動靜保持與〈XX〉相應的情境中。
不輕易地讓其他無益的心念,無關於〈XX〉的話語,得入修持者的日常,不中斷細細長長綿綿密密不緊不弛地精進著,這或許即是教導我們聖默然的生活。

這〈XX〉
您我大家可自行依自我不同「所持」來套入。

比如,

(一)念佛之佛號。
(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
(三)依襌那起的三摩鉢提。
(四)觀想。
(五)般若智。
(六).........等等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2:17 pm
漫步的犀牛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2:33 pm
(略)

現在想與眾學友談論的主題,就是 : 聖默然

說明 :

經典上的聖默然,按照經文描述,都指向二禪成就。(參考經文: 雜阿含501經 AN:21.1)
然而,對一般學人而言,甚少修學禪定,遑論二禪成就。所以,本題暫時不論二禪成就的聖默然

(略)
恆學友,

開題,就已經闡明了,引證節錄於上。

學友當然可以捨棄經典,堅持己見,自行定義聖默然,這毫無問題。

平安喜樂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2:48 pm
漫步的犀牛
勿忘初心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2:17 pm 在上座部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在談到「賢聖默然」的意義時,共列舉了九項定義 :

1、思惟第二禪。
2、思惟十二因緣。
3、心專一不亂而聽法。
4、念棄一切行而思惟之。
5、思惟空、無想、無願。
6、善思惟四賢聖諦。
7、思惟不淨觀、法起則起,法滅則滅。
8、思惟內事。
9、聞此(戒…因緣等)輪已,持諷誦讀,意不染著不厭,心不亂善思惟。
以上即稱之為「聖默然」,如簡要攝之,實則不出止觀。

然而在禪定所發輕安喜樂,或而至勝喜樂,乃至定生喜樂。一般人認為二禪才是「聖默然」,乃因二禪時「尋、伺」二禪支消失。二禪斷除了尋禪支,所以特別被稱為「聖默然」。不過,有人認為進入四禪才是「聖默然」,因為呼吸停止時不可能會說話,因為說話時〈尋〉的作用會很顯著。

在《自說經》上的聖默然,是指向奢摩他或毗婆舍那。只有這種沉默不語才可以稱為「聖默然」。如從這個角度看,舉凡修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即便算是「聖默然」。

而在大乘中《大智度論》提到:

佛勅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賢聖默然;二者、說法。

「賢聖默然」者,是般若心;「說法」者,說般若波羅蜜。

是人從般若心出,說般若波羅蜜;說般若波羅蜜已,還入般若中,不令餘心、餘語得入,晝夜常行;是不休不息,如是得先所說功德。

大乘中的「聖默然」在〈龍樹菩薩〉定義下是為「般若心」,實屬〈智慧〉層面,在唯識上可視為是〈慧心所〉,亦能稱為〈觀智〉和〈道智〉。
舉凡在由般若心源出顯發,而為人說般若波羅蜜,即可名為「聖法談」。簡言之,智慧內證的般若,在性中有了般若體悟的心流,如此之下而始能說出般若的種種相(此與上舉上座部尊婆須蜜菩薩所述所言有微異)。

换句話說,如一個人在「靜態」時,能守護著與〈XX〉相應的心心所法,處「動態」之際也能以〈XX〉心來說待人接物,應人事畢,即刻返回靜態的〈XX〉心中,將自心動靜保持與〈XX〉相應的情境中。
不輕易地讓其他無益的心念,無關於〈XX〉的話語,得入修持者的日常,不中斷細細長長綿綿密密不緊不弛地精進著,這或許即是教導我們聖默然的生活。

這〈XX〉
您我大家可自行依自我不同「所持」來套入。

比如,

(一)念佛之佛號。
(二)奢摩他或毗婆舍那。
(三)依襌那起的三摩鉢提。
(四)觀想。
(五)般若智。
(六).........等等
學友,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所說,個人沒有意見。

不過,可能得先釐清的是 :

1.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作者未必是上座部,應該是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法就尊者(菩薩)一系的弟子。

2. 依論、依經;各有立場。 個人立場是 : 依經為主,論為輔

回到聖默然 ;

那麼,若依 雜501經的說法,學友選擇搭配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的解釋,

我們一般凡夫,該如何操作,才是聖默然呢 ?

平安喜樂

Re: 聖默然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8, 2022 2:58 pm
漫步的犀牛
額外的話。

部分學友提到了疑情。

正確的疑情操作,個人認為是有機會達到聖默然。

但是,道聽塗說、自行推敲的疑情,不但跟聖默然相距甚遠、甚至也與佛法無關。

若有學友能以 "疑情" 到達聖默然,犀牛有幸,願意一聽。

不過,有以下先決條件 :

1. 先解釋疑情字義、與 " " 的定義

2. 操作過程中,如何證明止息五蓋

3. 尋伺的變化

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