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的轉換
發表於 : 週三 5月 15, 2024 1:47 am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四百七十七
佛告善現:「若於是處無苦、集、滅、道諦,無苦、集、滅、道智,名四聖諦平等之性,此平等性即四聖諦。所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無失壞、無變易,如是名為苦、集、滅、道平等之性。
真如是甚麼?
如同文中---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無失壞、無變易
這些都是真如的同義詞或是代名詞
這就是般若的"真如"
請問,般若經有任何地方說到--真如是"體"嗎?
舉來看看?
我是不知道般若的體是甚麼
但我知道般若的根基是甚麼
缺了這個根基,整個般若系一定垮台,崩潰
這根基就是--性空,無性,無自性空,本性空--名詞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
整個般若經說到上面性空的,應該是真如的100倍,1000倍
在般若裡,其實不需要挑那1/100的真如,然後再配上可以主宰的,主從的,完全違背般若精神的--主體論
你應該好好正視這100倍於真如的內容與精神--性空,這才是般若真正的基石
沒有性空,就沒有般若
以下,為了讓你閱讀方便,不需再尋找
我隨意貼上--這些都是大般若經
有關性空的經文
1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如實觀察皆自相空,如是觀察諸法皆空。是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相毘缽舍那,如實觀見諸法皆空,都不見有諸法自性可住彼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所謂色乃至識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處乃至意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色處乃至法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界乃至意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色界乃至法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觸乃至意觸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地界乃至識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因緣乃至增上緣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從緣所生諸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無明乃至老死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苦、集、滅、道聖諦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八解脫乃至十遍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以無性而為自性,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以無性而為自性,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五眼、六神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以無性而為自性,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作,非獨覺作,非菩薩作,非聲聞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但為有情於一切法不知不見如實皆空故。諸菩薩摩訶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如自所覺為諸有情如實宣說,令離執著解脫一切生老病死,得般涅槃究竟安樂。」
2.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於中都無分別執著,謂作是念:『此是布施乃至般若,由此、為此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是三分別執著都無,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布施等六波羅蜜多,能自饒益,亦能饒益一切有情
3.世尊!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受、想、行、識。眼處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耳、鼻、舌、身、意處....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4.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雖行一切法皆本性空,而於本性空曾無失壞。」
最後,再以心經為例好了
心經應該也是普遍最廣為接受,無爭議,有交集的經典
在心經裡,哪一個字句,或是概念有提到真如,或是提到體的?
在心經裡,如果完全不提,沒有一丁點"本體論"的概念或味道,請問對心經會有一絲絲的影響嗎?
然而,如果在心經裡,把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中無色--把這些空(性空)拿掉
你認為心經會不會垮掉,崩盤?
所以甚麼才是心經真正的基石?
心經有需要再搭配上真如,或是本體嗎?
佛告善現:「若於是處無苦、集、滅、道諦,無苦、集、滅、道智,名四聖諦平等之性,此平等性即四聖諦。所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無失壞、無變易,如是名為苦、集、滅、道平等之性。
真如是甚麼?
如同文中---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無失壞、無變易
這些都是真如的同義詞或是代名詞
這就是般若的"真如"
請問,般若經有任何地方說到--真如是"體"嗎?
舉來看看?
我是不知道般若的體是甚麼
但我知道般若的根基是甚麼
缺了這個根基,整個般若系一定垮台,崩潰
這根基就是--性空,無性,無自性空,本性空--名詞不同,但內容大同小異
整個般若經說到上面性空的,應該是真如的100倍,1000倍
在般若裡,其實不需要挑那1/100的真如,然後再配上可以主宰的,主從的,完全違背般若精神的--主體論
你應該好好正視這100倍於真如的內容與精神--性空,這才是般若真正的基石
沒有性空,就沒有般若
以下,為了讓你閱讀方便,不需再尋找
我隨意貼上--這些都是大般若經
有關性空的經文
1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如實觀察皆自相空,如是觀察諸法皆空。是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相毘缽舍那,如實觀見諸法皆空,都不見有諸法自性可住彼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所謂色乃至識皆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處乃至意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色處乃至法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界乃至意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色界乃至法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觸乃至意觸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地界乃至識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因緣乃至增上緣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從緣所生諸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無明乃至老死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苦、集、滅、道聖諦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八解脫乃至十遍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以無性而為自性,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以無性而為自性,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五眼、六神通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亦以無性而為自性,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以無性而為自性,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亦以無性而為自性,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以無性而為自性,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以無性而為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作,非獨覺作,非菩薩作,非聲聞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但為有情於一切法不知不見如實皆空故。諸菩薩摩訶薩眾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如自所覺為諸有情如實宣說,令離執著解脫一切生老病死,得般涅槃究竟安樂。」
2.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於中都無分別執著,謂作是念:『此是布施乃至般若,由此、為此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是三分別執著都無,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布施等六波羅蜜多,能自饒益,亦能饒益一切有情
3.世尊!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受、想、行、識。眼處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耳、鼻、舌、身、意處....一切菩薩摩訶薩行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4.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雖行一切法皆本性空,而於本性空曾無失壞。」
最後,再以心經為例好了
心經應該也是普遍最廣為接受,無爭議,有交集的經典
在心經裡,哪一個字句,或是概念有提到真如,或是提到體的?
在心經裡,如果完全不提,沒有一丁點"本體論"的概念或味道,請問對心經會有一絲絲的影響嗎?
然而,如果在心經裡,把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中無色--把這些空(性空)拿掉
你認為心經會不會垮掉,崩盤?
所以甚麼才是心經真正的基石?
心經有需要再搭配上真如,或是本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