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頁 (共 593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06, 2022 11:36 pm
電火
近水樓台先得月
肥水不落外人田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07, 2022 8:23 am
新老怪
【長慶問保福:“將飯與人吃,報恩有份,為什麼不具眼?”
福云:“施者受者,二俱瞎漢。”
長慶云:“盡其機來,還成瞎否?”
福云:“道我瞎得麼?”】

事後,長慶問保福:“給飯與人吃,日後報恩有份,為什麼說沒有長得有眼睛?”
保福說:“施者和受者,兩人都是瞎漢。”
長慶說:“如果該僧是完全契機者來(盡機者來),是否還是瞎漢呢?”
保福說:“你說我瞎眼嗎(難道我分辨不出 是否是盡機者嗎)?”

〔契機〕契合施教者之機用。
〔機用〕玄機妙用。諸大宗師以機用應物,施教於學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07, 2022 8:36 am
新老怪
●可見稍一起心動念,就與超越的本心相違。
長慶落入了“盡機”,保福落入了“不成瞎”,都是龍頭蛇尾,陷入了名相的沼澤。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08, 2022 10:47 am
新老怪
轉貼
我屁何似狗屁

赵州老和尚与他的侍者文远情同父子,他们经常在一起玩笑,但即使是在游戏与玩笑当中,赵州也总是不忘用禅法开示文远。比如有一天二人做一个游戏,斗劣不斗胜,也即占下风者才为赢,占胜者反为输,要请对方吃果子,也即一种小点心。于是赵州首先抢着说:“我是一头驴。”驴当然比人要劣,于是文远马上接道:“我是驴胃。”驴胃不过才是驴身上的一个器官,当然又劣一等。赵州又接道:“我是驴粪。”文远马上接道:“我是粪中虫。”赵州机锋一转,问道:“你在彼中做什么?”文远道:“我在里边过夏。”赵州笑道:“买果子去!”文远不服,赖着不买,但第二天他才终于想明白了,去买了果子请师傅吃。

过夏,在佛家又叫结夏,或叫结夏安居,就是在夏天里安住在道场中专修,不再到处行脚云游。因为夏季里虫蚁最多,为了避免伤害到这些细小众生,尽量不出门行走,就在道场中闭门安居修行。赵州与文远的游戏既然是占胜者为输,当文远接说自己是粪中虫后,赵州问他在里边做什么,他不由自主地回答说在里边结夏,也就是修行,无意中又将自己拔高了,也即是占胜了,所以赵州要文远去买果子。

这个小游戏在禅机上的落点在哪里呢?赵州老和尚想要告诉侍者文远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真修行人,时时刻刻都要警惕自己的分别心,凡与圣、尊与卑、高与下、胜与劣、荣与辱等等,这些在常人最容易执着的情结,那种争强好胜的习气,对于修行人来说,却是最大的障碍,因为它们的根源就是贡高我慢。即然是众生平等、物我平等,即然“十方世界是全身”,我与驴,还不一样都是我们的心中所现之相分么?所以另一位禅师曾问他的徒弟们:“我脸何似驴脸”?我的脸象不象驴脸?把他的徒弟们问得当时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回答了。其实,这有什么难回答的?只管回答:“并无差别”嘛。闻赞如詈,受辱如荣;万法一如,无二无别,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我们一般人却习惯于把自己拔高拔圣,习惯于高推圣境,却听不得一点说自己不好的话,不肯把自己的身架放得低些、再低些,分别心极重,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不由自主的习气。

而祖师们则完全不是这样,即便是象马祖这样的高僧,也非常的平实,根本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是什么,因为在他看来,万法平等,无有差别。所以有一次,马祖的徒弟去参学另一位禅师,一到了那里,不料那位禅师却指着地上的一段木橛子问道:“你的师傅很象这个木橛子吧?”这位徒弟气坏了,愤然离去,又回到了马祖身边,并把那位禅师对自己师傅的大不敬告诉了马祖。马祖听过后,问道:“你当时看到的那个木头橛子有多大?”徒弟不知何意,于是用手一比划:“这么大!”马祖道:“你力气好大呀!”徒弟不解地问道:“师傅你什么意思?”马祖道:“你把那么大的一个木橛从那么远的地方背回来了啊!”

所以,我现在也渐渐从祖师们那里学会了平实做人,过去很在乎别人说我什么,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前些日子有朋友到山上来对我说,在网上看到骂我的帖子,说我写的东西是狗屁,还有人说是臭不可闻。朋友说,我该再写点东西回敬他们一下。我笑了笑。不过,今天既然说到这里,那我也就不妨做出一个回复:“我屁何似狗屁?”我放的屁和狗放的屁有什么区别吗?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9, 2022 8:18 am
新老怪
轉貼

讀過各種禪宗燈錄的朋友們可能會有印象,禪僧們相見,經常可能會不用語言,而是打一種手式或做一個動作,如是勘驗對方或回答問題,這種肢體語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圓相”。不用語言而用“圓相”來交流雙方各自的見地,它的本意是為了破除對知見情解的執著,用一個手勢或動作,跨過語言的意識思維,直接將自己對心性的體證,合盤托出。這種用“圓相”來對機交鋒的方法,在溈仰宗時,發展到了極致,到仰山自立門戶時,已有成熟的“開為百二十,合為九十七”種圓相圖,風行於世。比如,在圓相中再畫個心字,或在圓相中加個山字,或做女人拜等等。你看那個時候的公案,就像看舞蹈一樣熱鬧,兩個人一來一往,緊比劃。其實,就在當時,仰山大師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前人發明“圓相”,本來是為了“塞斷言路”的,但肢體語言也是語言,如果你並未發明本心,那麼,就算你把圓相打得滾瓜爛熟,也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語言說話而已,對了悟自性心源,毫無意義。所以,據《人天眼目》記載,當耽源真禪師將“國師當年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七個”,鄭重其事地傳授給仰山後,仰山看了一下,就一把火給燒卻了。這一燒,燒得好。可惜的是,後來耽源真禪師不放心,又追問起此事,過目不忘的仰山,又把那些圓相圖原樣 默寫出來了。“圓相”的流弊 自此而愈演愈烈,我想,這也就是後來溈仰宗 很快就走向衰敗的主要原因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9, 2022 8:33 am
新老怪
轉貼
咬爛舌頭了

洛河君上次來訪,去年了,那時他大談如何酷愛祖師禪。今天他再次上得山來,正值我剛把午飯做好,我問他要不要一起吃,我打算做日本綠茶泡飯,不過,米飯可能不夠,只做了一個人的,他如要吃,我馬上再蒸一些米。綠茶泡飯做起來很簡單,把米飯蒸好,撒上現成的湯料,就像泡泡麵那樣,不過是用沏好的綠茶去泡罷了。洛河君說:“不用麻煩了,我在山下剛吃了才上來的。”那我也就不再客氣了。不過,緊跟著洛河君又補充了一句:“我終日吃飯,未曾咬破一粒米。”

我心中暗自好笑,知道他又在跟我玩祖師禪。我不接他的茬,故意裝出糊塗的樣子,問道:“哇,這又是什麼功夫?怎麼樣才能做到終日吃飯,卻不咬破一粒米呢?你得給我演示演示,我得學學。”我用碗盛了一勺米飯遞給他。

“不是的”,洛河君趕忙笑著解釋說:“你怎麼連禪宗的機鋒也不識嘛,我這裡講得是,我們每天吃飯穿衣,日用營生,而那個餓了知餓,飽了知飽,寒來知冷,暑來知熱的那個真心本體,卻從來都沒動過,能咬皮米的 只是我們這個身體上的嘴巴,而這個肉身 卻又不是真正的我呵,那個真正的我,是體量虛空,如如不動的,所以說,終日吃飯 未曾咬破一粒米。”
我哈哈笑道:“算了吧,還未曾咬破一粒米呢,連舌頭都咬爛了!”
洛河君突然臉紅了,他知道他輸給了我。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9, 2022 8:49 am
新老怪
轉貼

首先我要說,慚愧生網友並沒有弄懂 王居士公案的落處,他把這幾則公案,一個當成了誤會,另一個當成了文字遊戲。我們知道,獅子的習性,是餓了就去捕獲,吃飽後就將剩下的丟掉,餓了再去捕獲,它永遠吃的是經過自己努力 而獲得的新鮮食物。而野狗則剛好相反,它往往是跟在獅子等的後邊,吃別人剩下的腐塊。
因此,王居士與米和尚的那場禪機的交鋒,並非如這位網友所說,一個就那麼無意間隨便一舉,另一位隨便一說,鬧誤會了,絕不是。王居士無論是舉示判筆,還是聽到米和尚的對應後閉門不出,都是暗藏禪機的,此時動作就是語言,已完成了來往對答,只是我們與米和尚一樣,沒明白。為什麼我們與米和尚都沒明白呢?就是因為我們和米和尚一樣,只是韓獹,不是獅子。

你看,王居士舉示了一下判筆,才一見面,就不動聲色地發起了一個機鋒,是為“主”;米和尚看到了,是為“賓”,但他卻順著王居士的形體語言,問道:“判得了官司,判得了虛空麼?”人家舉示判筆,你就認得了判筆,跟隨著這個外境 而思維發問,這就是被王居士牽著牛鼻子走了,完全沒能反賓為主。
而米和尚的“主”是什麼?不就是你自己那個“能見”的自性嘛!他一舉,你即見!這時的米和尚,他如果是個已經洞達的主兒,就絕不會被對方的(形體)語言牽著走,說什麼判官司、判虛空之類,他舉判筆,你就說判官司,這分明在表示你的第六意識的判斷功能 在跟著人家的話語轉,被語言文字困在了比量的境界中。這不是你自己的本來心地,只是你心地中的陽焰空花。
所以,米和尚的問話,看似很聰明,其實不過是在玩弄文字,在談玄說妙,而對自己那個“能見”的心,卻毫無覺識,所以不能反賓奪主,而是當了一回牛鼻子。但王居士則不同了,聽到米和尚的問話:“你判得了官司,還判得了虛空麼?”他並不順著米和尚的語言走,而是一轉身,回屋了。這一轉身回屋之間,真可謂機鋒迅猛啊!
第一,你一問,我即聞,這種迅速做出的反應,就已經表明我將自己“能聞”的心地 向你合盤呈示了(無反應就可能說明形同木石),而只有對心地法門純熟自在的作家,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這種反應 並沒有經過第六意識的思維,而是從心地的根本智上 剎那間閃出的火花;
第二,“能聞”的心地 體同虛空,所以,即然我向你呈示出了我能聞的心地,就是已經回答了你的那個問題:能判虛空麼?而米和尚到此 都還沒能明白王居士(形體)語言之外的真意,因此,針對他不識本心、只會談玄說妙的毛病,王居士進一步開示道:“獅子咬人,韓獹逐塊”!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09, 2022 9:59 am
新老怪
轉貼

明白了上面的那個公案,至於王居士後面的這個公案,就更好參了。
王居士問僧:“一切眾生還有佛性麼?”僧人回答:“有。”這回答一點沒錯。
但王居士緊接著指著壁畫上的狗問:“這個也有嗎?”僧人卻一時語塞,無言以對。壁畫上的狗,畫得是“有情眾生”的相,但壁畫本身卻是無情之物,你是回答它有佛性好呢,還是無佛性好呢?這可真把那位僧人給難住了,所以王居士道:“看,咬著你了”你被告壁畫上的狗給咬住了!。
慚愧生網友評說這是邏輯學上的偷換概念,意思是說,這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錯。你要是隨著語言文字走,它就是偷換了概念,但王居士在這裡的禪機機鋒,是一轉,就落了在語言之外,你不能跟著他的語言走。在禪宗裡有一個專用名詞,叫“下轉語”,發機與接鋒的雙方,都要善於下轉語,就是無論對方說什麼,接機的時候都需將落處轉到當人的心地上來,不能轉,就表明你仍在向外馳求,對自心並無覺醒。所以,禪宗裡的轉語,絕不是簡單的邏輯學上的偷換概念。大家一定要特別清楚這一點。
所有的公案 最後都要回轉到當人的心地上來,這是參公案的一個原則。
當人,就是你自己!無論你是看見了一隻真正的狗,還是看見了一隻壁畫上的狗,你自己那“能見”的自性之心,何嘗動過?它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真狗來現真狗,畫狗來現畫狗,顯境不同,但都是它呵,只此一心!你說它有佛性嗎?不要向外馳求了,回到自己的心地上來吧!不然的話,你可真的要被畫上的狗咬住了。

慚愧生網友 提出了王居士的幾則公案,由於其錯得太遠,我不由得又多打葛藤了。這葛藤打得也太囉嗦過了,這在禪宗裡其實是大忌,確實不一定是好事。但講得如此明白,大家都懂了麼?還不懂,就再慢慢地參去;有人懂了,那你就可以和我平起平坐、當一名合格的韓獹啦,哈哈哈哈!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0, 2022 7:48 am
新老怪
轉貼

際上,當學僧問洞山如何是佛,而洞山隨口即答“麻三斤”時,並沒有去考證做一件衣服需用多少麻這件事,他只是在“直指人心”。
“麻三斤”不過就是說“一團亂麻”,和前人所說過的“亂草”“雜草”沒有區別。
前人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那個 一天到晚都在亂七八糟的 象亂草一樣的打妄想的心,其實就是你所要認清的那個本性所在。
修心,怎麼修呢?就是“一回入草去,拽鼻牽得回”,心亂了,打妄想了,再把它收回來就是了。
因此,禪宗祖師所說的“麻三斤”,其實不過是告訴我們後學:妄心即真心。
和做服裝的原料沒關係。

:mrgreen:“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0月 10, 2022 8:13 am
新老怪
轉貼


在剛讀到這則公案時,我的確找不到落處。但有一天,我也病了,也處在了“四體違和”的狀態中,由於在山裡缺醫少藥,只要不是無法抵禦的大病,我一般都是靠打坐 來進行自我修復。在坐到渾然忘我的境地時,一時沒有身體的感覺了,原來有病痛的部位,好像也蕩然無存。我就那樣坐著,坐著,空空明明,突然間,我明白了“日面佛,月面佛”。

我當時悟到了什麼呢?我悟到了 心有境有,心空法空。
我相身相 不過是心中的一境,心空了,身相不起,體之不存,病將焉附?
生與死,壽與夭,增和減,長與短,無非都是心的造作。
而日面佛壽命過一千八百歲,月面佛壽命雖然只有一日一夜,但“過彼勝聲世尊,復有佛名月面,彼月面佛命一日一夜。過月面世尊,復有佛名日面,彼日面佛壽命滿足千八百歲。”(出自《佛說佛名經》)
我們在佛經中 發現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那就是,既然月面佛壽命只有一日一夜,那麼我們今天路過時 可能既看到了月面佛,也看到了日面佛,而當我們明天再路過時,就只能見到日面佛了,可是沒有,我們始終都將會見到月面佛,否則這一段佛經 就不成立了。這是為什麼?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在佛的一真性法界,哪裡有什麼差別之相啊,別說一日一夜 對一千八百年,即便是一念對萬年,也是平等平等的。
馬祖在圓寂之前 面對院主的問安時,回答“日面佛,月面佛。”他是在展示 自己對心性的悟境:生死一如,無有差別,眾生心體 寂靜圓明,本來不生不滅。

這是我自己通過生病,而參到的馬祖“日面佛,月面佛”的公案。那麼,是不是此則公案就只有這一個答案了呢?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對自心的感悟,對此公案做出不同的解答。前題是,必需是直指自心的,而不是圍繞著語言文字打葛藤。但是,由於每個人對自心的悟境不同,程度有高低,修行有深淺,所以儘管都是對自心心性的展現,也還是有境界層次的不同的。這是修證層次的差別,不是眾生心體的差別。眾生的心體 是沒有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