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般若波羅蜜,這裏是以「悲願」來說明與二乘不同。
一是「先方便力」,就是菩薩的願力。
現在是學習修行階位,「觀空而不證空」。因為不願證空,
所以不深入禪定,這是般若波羅蜜不退轉的大方便。
二是悲願不捨眾生。這樣的悲願──方便所護,在菩薩功德沒有
圓滿時,不致於證實際而墮落二乘地。
「下品般若」明確表示了這一意義,注意到菩薩的「悲願方便」。
然主要的,還是般若波羅蜜大方便力。因為,「雖於恆河沙劫布施、
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發大心,大願受無量事,欲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而不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則墮聲聞、辟支佛地」。
菩薩的悲願方便,要不離般若波羅蜜才得!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4 ~ p.655)
心的轉換
Re: 心的轉換
(法師文章說;)
Re: 心的轉換
(大智度論卷76)龍樹菩薩意思是這樣:
[0594a08] 復次,菩薩未入空時,作是思惟:「我應遍觀諸法空,
不應不具足知而取證。」
「是故不專心攝念入禪、繫在空緣中。所以者何?若專心繫在空緣中,
則心柔軟,不能從空自出。」
[0594a12] 問曰:
[0594a12] 上言「深入禪定,不令心亂」,今云何言「不專心」?
[0594a13] 答曰:
[0594a14] 今言「不專心」,是初入時,為不能自出故;上言「深入」者,
入已深,知空亦空,不令心在餘事,故言不亂。
[0594a16] 復次,是菩薩應作是念:「我今未具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十力、四無所畏諸佛法,云何取涅槃證?我今是學時,薄諸煩惱,教化眾生,
令入佛道;若我得佛事具足,是時當取證。」是故菩薩雖入三解脫門而不取證。
Re: 心的轉換
傳說中的「安心法門」
達摩祖師在中國,被後人稱為「禪宗的初祖」,
有些故事中提到;「二祖--慧可」在學習期間,有一次請求達摩
教他「安心的法門」,因為他覺得心不安(心神不靈)。
達摩很認真的對慧可說:「你把心找出來,我給你安」。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是我,一定會廢話連篇,好比
我做了甚麼對不起他人,或違背自己良心....諸如這類的理由,
導致我"心不安".所以....才要學「安心法門」。
但是慧可因該不是死愛面子,或是類似喜歡表現的年輕人,
達摩所以後來會收「慧可(原名:神光)」為弟子,必須慧可也是一塊料
才有辦法被尊稱為「禪宗二祖」吧。
當時慧可想了一會兒,他對達摩祖師說:
「師父,我想找心,心卻不可得!」
達摩當下回答慧可;
「好,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聽說這就是自己的執著,經過達摩的啟示後,慧可的心使終於翻轉過來。
類似的故事,好比我們要求「解脫法門」,一定要有層次的學習過程。
但是禪宗用很簡單的一句;「是誰縛了你?」
如果我們回答不出來,或誠實一點的人直接說:「沒人縛我?」
同樣意思;禪宗學人也會說:
「既然沒人縛你,為什麼還要求解脫法門?」
這些例子;意在說明,有些學人是可以「頓悟」,
好比我要學定力,必須要長期下功夫後,才能有些定力。
但是「悟」就不同,心的轉變對這些智者,腦筋轉一下就
懂了。但是悟出一些道理後,還是要修吧,只是比我們穩健與速得,
這種內自證(對內)當下不起反應,只適合用在內心感受上,是不是可以用在
對外行為上,那還是要經過一段時日的調適吧!
達摩祖師在中國,被後人稱為「禪宗的初祖」,
有些故事中提到;「二祖--慧可」在學習期間,有一次請求達摩
教他「安心的法門」,因為他覺得心不安(心神不靈)。
達摩很認真的對慧可說:「你把心找出來,我給你安」。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是我,一定會廢話連篇,好比
我做了甚麼對不起他人,或違背自己良心....諸如這類的理由,
導致我"心不安".所以....才要學「安心法門」。
但是慧可因該不是死愛面子,或是類似喜歡表現的年輕人,
達摩所以後來會收「慧可(原名:神光)」為弟子,必須慧可也是一塊料
才有辦法被尊稱為「禪宗二祖」吧。
當時慧可想了一會兒,他對達摩祖師說:
「師父,我想找心,心卻不可得!」
達摩當下回答慧可;
「好,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聽說這就是自己的執著,經過達摩的啟示後,慧可的心使終於翻轉過來。
類似的故事,好比我們要求「解脫法門」,一定要有層次的學習過程。
但是禪宗用很簡單的一句;「是誰縛了你?」
如果我們回答不出來,或誠實一點的人直接說:「沒人縛我?」
同樣意思;禪宗學人也會說:
「既然沒人縛你,為什麼還要求解脫法門?」
這些例子;意在說明,有些學人是可以「頓悟」,
好比我要學定力,必須要長期下功夫後,才能有些定力。
但是「悟」就不同,心的轉變對這些智者,腦筋轉一下就
懂了。但是悟出一些道理後,還是要修吧,只是比我們穩健與速得,
這種內自證(對內)當下不起反應,只適合用在內心感受上,是不是可以用在
對外行為上,那還是要經過一段時日的調適吧!
Re: 心的轉換
「因緣觀」與「超自然的救世者」
佛教以為世間的一切是因緣生的。
神教信仰者,以為神是主持一切者,人類所以開悟都是
神救醒的,這種神教又分很多種,例如古印度教,耶教徒,回教
徒...等。
神教徒相信;世界唯有超自然的創造者,和被創造者。
例如;有人貪愛世間的一切,在將要死的時候會煩惱無比,
當神教信仰者,有了一種希望產生的時候,譬如認為可以到另外
一個世界去享福,如果他真的相信有這個世界,現在的煩惱
根本不算什麼,也不再執著世間的一切,留戀世間的一切。
如果說這是神教徒求解脫的方法,是靠神的幫助得解脫,
然後在臨終前安詳的離去,這也是借助"信仰"的力量來完成,
很多宗教就是用這種"能給人希望"的方式在幫助人類。
佛教以為世間的一切是因緣生的。
神教信仰者,以為神是主持一切者,人類所以開悟都是
神救醒的,這種神教又分很多種,例如古印度教,耶教徒,回教
徒...等。
神教徒相信;世界唯有超自然的創造者,和被創造者。
例如;有人貪愛世間的一切,在將要死的時候會煩惱無比,
當神教信仰者,有了一種希望產生的時候,譬如認為可以到另外
一個世界去享福,如果他真的相信有這個世界,現在的煩惱
根本不算什麼,也不再執著世間的一切,留戀世間的一切。
如果說這是神教徒求解脫的方法,是靠神的幫助得解脫,
然後在臨終前安詳的離去,這也是借助"信仰"的力量來完成,
很多宗教就是用這種"能給人希望"的方式在幫助人類。
Re: 心的轉換
>>佛教以為世間的一切是因緣生的。
佛經說;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緣,才有"世間法"。
引用雜阿含(五十三)經說;
後學對不懂的經文,有部分是參考:悟慈法師白話文,
或是其他大德的釋文。
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4.htm
貼出;悟慈法師讀53經的內容,大意是說:
佛經說;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有因緣,才有"世間法"。
引用雜阿含(五十三)經說;
佛告婆羅門:
「愚癡無聞凡夫,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染著心住;彼於色愛樂故取;
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是則大苦聚集;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婆羅門!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後學對不懂的經文,有部分是參考:悟慈法師白話文,
或是其他大德的釋文。
http://www.swastika.org.tw/introduction-4.htm
貼出;悟慈法師讀53經的內容,大意是說: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
「愚癡無聞的凡夫,不能如實而知道色之集、色之滅、色之味、
色之患、色之離。由於不如實而知之故(不能瞭解真相之故),
都愛樂於色,讚歎於色,於染著心而住。
由於他們對於色而起愛樂之故,會去執取。由於執取的因緣,而會有。
有了有的因緣之故,而會生,有了生的因緣之故,會老、死,會憂悲
惱苦。這就是大苦聚之集。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婆羅門啊!這叫做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Re: 心的轉換
『三輪體空處處空』
以前讀印順法師著『作成佛之道』時,這句『三輪體空處處空』
令末學很好奇,因為那時我正勤修,誦唸於極樂國土...: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
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當時對於「空」與「空性」的諦理尚未釐清,所以和諸多初學一樣,
以為般若經說的「空」是甚麼都沒有,但是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如果是甚麼都沒有,
那當然就不用修了。當時只是沒有像有些人對『三輪體空處處空』這句
有所誤解而破口大罵作者,但其實對「般若經」也"陌生"了好一陣子.
以前讀印順法師著『作成佛之道』時,這句『三輪體空處處空』
令末學很好奇,因為那時我正勤修,誦唸於極樂國土...: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
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當時對於「空」與「空性」的諦理尚未釐清,所以和諸多初學一樣,
以為般若經說的「空」是甚麼都沒有,但是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如果是甚麼都沒有,
那當然就不用修了。當時只是沒有像有些人對『三輪體空處處空』這句
有所誤解而破口大罵作者,但其實對「般若經」也"陌生"了好一陣子.
Re: 心的轉換
『三輪體空處處空』
以前讀印順法師著作『成佛之道』時,這句『三輪體空處處空』
令末學很好奇,因為那時我正勤修,誦唸於極樂國土...: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
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當時對於「空」與「空性」的諦理尚未釐清,所以和諸多初學一樣,
以為般若經說的「空」是甚麼都沒有,但是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如果是甚麼都沒有,
那當然就不用修了。當時只是沒有像有些人對『三輪體空處處空』這句
有所誤解而破口大罵作者,但其實對「般若經」也"陌生"了好一陣子.
以前讀印順法師著作『成佛之道』時,這句『三輪體空處處空』
令末學很好奇,因為那時我正勤修,誦唸於極樂國土...: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
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
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當時對於「空」與「空性」的諦理尚未釐清,所以和諸多初學一樣,
以為般若經說的「空」是甚麼都沒有,但是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如果是甚麼都沒有,
那當然就不用修了。當時只是沒有像有些人對『三輪體空處處空』這句
有所誤解而破口大罵作者,但其實對「般若經」也"陌生"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