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開示
-
- 文章: 384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法師開示
五蘊的{識蘊]和七大之一的{識大],及{空大}與[見大]應都可算心識。相對於四大組合的色身物。心經的描述眾生為度脫苦厄而學啟用般若,功夫深到{五蘊皆空}後顯示解脫彼岸已到。(術語)楞嚴經三就地水火風空見識之七法,明周徧法界之義,周徧法界者大之義也,此七法,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故種種法法無不周徧,無不含容,此為大之實義。大小乘中雖說四大五大六大,然是各持自相,地大不能徧於水大風大,水大不能容火大,豈成大之義哉,欲顯此義,故經中先就五陰,六入,十二入,十八界(是云四科),說明幻空性真之理,更說七大之義。此中第六之見大,為眼根之見性,舉一而其他耳根等之聞性等,可推而知,即六根之性也。故疏釋者通稱之為根大(案俱舍有根見識見之二說,而毘曇宗成立根見之義,今於有情世間為愚者依根見之說開顯能緣能了之真性也),然則地水火風空之五大為六境,見大為六根,識大為六識,但與十八界開合不同耳。世尊就十八界破凡夫所見幻化之相,顯圓融之真性,是七大之義也。詳見大條。
可惜心經少了一句{眾生原來的本心是五蘊皆識],對照經文[湛入和湛,歸識邊際],可見眾生的七大身心組合就被{識大]所圈圍限制,所以佛建議眾生改用法界諸佛眾生共用的空大如來本心......。
-
- 文章: 3133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法師開示
四識住可惜心經少了一句{眾生原來的本心是五蘊皆識]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 ... %258F.html
如該辭典說
此一「識住」之情形僅限於有漏之五蘊;若於無漏法中,則無「識住」之作用。
心經是般若系列經典的心(精髓)
也是從資糧位到究竟位的修行法門
善知識如是說
-
- 文章: 384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法師開示
最近眾法友為經論法義爭論不休,乃至口出惡言互指不識經法,不依佛說或不識字?
所以我們要揭示佛說[真實不虛],[非實非虛]乃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不同層次屬不同的指涉,並無定法也不同世法,非要同一標準答案不可。
眾生聲聞佛經法,佛經指出眾生因{妄想執著],使不得{如來智慧徳相}。追問七大之一的疑是如來的[空大]應確認屬[心法]或是[色法],並無實質用途。因為那只是佛陀[文字預告的產物].........。
因此,眾生應把焦點放在{妄想執著]怎樣修治乃至滅除。
佛法修學必依法理次第,所以依經論形成修學[假設進程]付之施行,才能驗證檢討。
-
- 文章: 384
-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法師開示
Viirya 寫: ↑週一 8月 14, 2023 11:18 pm四識住可惜心經少了一句{眾生原來的本心是五蘊皆識]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 ... %258F.html
如該辭典說
此一「識住」之情形僅限於有漏之五蘊;若於無漏法中,則無「識住」之作用。
心經是般若系列經典的心(精髓)
也是從資糧位到究竟位的修行法門
善知識如是說
佛說經文雖經多人翻譯內容不同,但古大德也還是告誡不要任意增文刪字,蔡葉慎重故意猜測,心經少說一句{眾生原來的本心是五蘊皆識]。是為後人修學方便下手與成果驗證。==摘列上網址該辭典所說局部內容:謂「識」攀緣於色、受、想、行等四蘊而依住之;分別稱為: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亦即在五蘊之中,第五之識蘊依著於前四之色、受、想、行四蘊,攀緣愛著之,隨增喜貪,且以色、受、想、行等四蘊為其住處;如「色識住」即心識依色蘊生愛著而依住,乃至「行識住」為心識依行蘊生愛著而依住。此一「識住」之情形僅限於有漏之五蘊;若於無漏法中,則無「識住」之作用。又依大毘婆沙論之說,識住僅限於有情生命,而不通於非情之生命。
上列辭典說:前四蘊個分別與{識],互為因緣交互攀緣愛著。經文[身心七大元素][湛入合湛,歸識邊際]也就是眾生的色受想行都與{識]所蘊即,並受到{識大]所圈圍限制,並各蘊以{識蘊]為意志遂行識大潛能,可惜此{識大]半色動力也會破壞[色大]蘊身,使人類名色身枉遭生老病死苦厄。所以有人倡議[安樂死合法毒殺色身],我才反對,因為[安樂死]要毒殺{識大]投胎識才對。
==================待續========
-
- 文章: 3168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樓上解成這樣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33n ... _around=30
「所謂諸法」,此下是第二雙釋上兩章門,凡有九句,初有五句釋上諸法章門,次「如是因如是緣」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
「如是相者」表異為義,覽觀三乘教皆有異相,聲聞乘教異、緣覺乘教異、菩薩乘教異,故言如是相也。
「如是性」,性是不改為義也。但昔日聲聞教不可改作緣覺教、緣覺教不可改作菩薩教,故言如是性。
「如是體」,體體別為義,聲聞行自以四諦聲教為體,即是遭苦生厭老病死義,緣覺之人即是十二因緣教為體,菩薩即以六度經教為體,故言如是體。
「如是力」,聲聞教作緣斷正使力,緣覺教作緣侵斷習氣之力,菩薩教作緣斷習氣盡成佛之力,故言如是力也。
「如是作」者,論主言起作是行相,故知作只是行義也。明此三乘教有行義,聲聞之行有所為作,乃至菩薩行行有所為作,
此五句都是釋上諸法章門,詺為權智境也。「如是因」此下有四句釋上實相章門,詺為實智所照之境。所以知是實智所照之境者,下偈頌言如是大果報故也。「如是因」者,以感果為義。「如是緣」,緣者由義,萬善能感果即因義,此果由萬善得即是緣義。「如是果」,果以對因為義,報以酬答為義,只是一果宜對因,詺為果。此果有酬因力義,即成報義,此四句正是釋上實相章門也。
「如是本末」此下是第三雙結兩章門,今言「如是本末」此結權智境章門,本則舉最初如是相,末則舉最後如是作也。「究竟等」者一因一果,究竟等者此結實智境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