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頁 (共 17 頁)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二 1月 25, 2022 9:23 pm
勿忘初心
禪觀觀行進修 - 五重唯識觀 (三)

最後的課題是談「五重唯識觀法」,前面介紹了三個,現在談第四個「隱劣顯勝」。「劣」不要把它當成惡劣,可以說是有瑕疵的叫做劣,顯勝的「勝」就是好的、精華的。但是這裡談精華,不是指某一種成分的精華,我們從表相上就知道這些有缺失,談「隱」不是叫你去隱藏,而是指這些「缺失」不是表面上可看到的;「隱劣」是就這些,即使你不能直接感受的缺失都要除掉它;然而「除掉」不是隱藏而是要讓它消失。「顯勝」,當然是顯現出來,顯現什麼?缺失完全消失之後,顯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沒有缺失的。所以在文字上是這麼解釋,但是還是需要拿一個法相來做觀法。
舉例來說:糖的甜大家都喜歡,假使從甜的糖來看,幾乎人人喜歡,可是也有很多人喜歡卻不敢去碰。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有一種果糖,不是蔗糖。我們知道果糖、蔗糖都是甜的,也不是說蔗糖不是糖,果糖才是糖,或者蔗糖是糖,果糖不是糖,而是因為甜的東西人人都喜歡,要怎樣喜歡這甜的,又不使它有副作用而造成傷害?就必須把蔗糖的缺點去掉。因為蔗糖的缺點是它用甘蔗做的,看看那些改良的,其實有關甜的糖種類很多,譬如除了果糖還有蜂蜜的糖,還有一些經過蔗糖加以精煉的。此中很複雜,但不要忘了建立的法相是「糖」,糖包含所有的,不管是果糖或甘蔗的糖,或是加以精煉的糖。於糖的本身,要去發現這些缺失,不是教你去隱藏那些缺失,而是因為糖本身隱藏有缺失,所以我們要瞭解它的缺失,再把它的價值顯現出來。
譬如有人胰臟不好,吃糖容易造成病,可是怕引起疾病難道就不吃糖了嗎?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因為人少了糖的一種成分,同樣對身體也不好。說蔗糖不好那是一個概念,什麼地方不好?因為蔗糖的最大的問題是會造成糖尿病,可見裡面隱藏有造成糖尿病的不好的成分。所以隱劣要這麼去看,知道它所隱藏的不好或者缺失在哪裡?那「顯勝」談什麼?不是要你把甘蔗做的糖再加以提煉,去掉它的不好,保留好的。可是人工加工,還是避免不了對糖尿病患者造成傷害,可見「顯勝」並不是教你在蔗糖上面下工夫。如果不是果糖的話,就沒有這種副作用,沒有隱藏這些缺失,所以顯現出來,果糖是最好的。
因為蔗糖的成分隱藏著缺失,果糖沒有這種缺失,而且同樣可以達到糖的成分,顯現出來的是最好的,這就叫做「顯勝」。這樣就比較容易瞭解,「顯勝」不是把不好的隱藏起來,把好的表現出來,那不叫觀法!而是要知道它裡面隱藏的不好是什麼?所謂認識、了別而後肯定,唯識法相的原理就是如此。就像蔗糖隱藏有缺失,會造成糖尿病;果糖沒有隱藏這種缺失,可以達到我們需要的糖分,可見「隱劣顯勝」怎麼說?所以談觀法是要去觀察、發現,從認識到了別,最後肯定,這是第四個「隱劣顯勝」。

第五個「遣相證性」,「遣」是遣散或者排除,排除什麼?「相」,是於法相而言,不要在相上打轉;那「證性」是證什麼?就是證法性。所以於相先做認識、了別,有所肯定的話,並沒有顯現出它的法性。法性能證到什麼?會使我們原有的佛性完全顯現,佛性能顯現就能成佛成菩薩,這是談「遣相證性」。證性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於法相不要只在相上認識、了別,認為經過肯定就可以了,還要證明於法性的本義是不是絕對的?是不是成為一種功德或是完成一種修養?證什麼?就是證佛性,這是講五重唯識觀法的五個觀法,現在要把這五個東西綜合起來談,還是以糖來做為法相。
第一個「遣虛存實」,前面談了這些道理,大家應該有一些概念,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看,「遣虛存實」並不是教你不要蔗糖,而去選擇果糖,而是從法相的「相」上去認識,要把握的是什麼?是要「遣虛存實」,要「捨濫留純」、要「攝末歸本」。這三個是於「相」的認識、了別,所做的肯定,而「歸本」就是那個肯定。因為原來你在相上所肯定的,裡面是不是隱藏有什麼缺失,所以在法上要顯現出來。這個「顯勝」是顯於法相的「法」,也就是哪一個法性。法性是什麼?肯定是饒益性,所以最後告訴你,「相」你已經做認識、了別,經過第一個、第二個,以至第三個,從認識、了別而後肯定,做了三個重覆的觀法,然後進入到第四個,這是最重要的階段,也就是從「相」還要去顯現它的「法義」,它的饒益性,看看法義的饒益性,是不是還有相的成分。
剛剛講到糖,糖是一個「相」的成分,不管是蔗糖、果糖,真正的「證性」是告訴你要「遣相」。以糖的法相而言,真的不吃糖不行嗎?除了糖是不是其他的也含有糖分的存在?我們曉得米裡面也有甘醣,還有很多蔬果中也有甘醣,所以我們不要在糖的相上執著,要把糖的相消失,不要執著於這個相。因為前面談到了「隱劣顯勝」,只要是糖,即使是果糖,吃多了同樣是不好,所以「隱劣顯勝」是一個關鍵性。「遣相」呢?就是不要非在糖上打主意,譬如蔗糖不能吃,我就吃果糖,而果糖吃多了也不行,那究竟吃什麼糖好呢?選來選去還是在相上打轉。
問題是糖於身體的需要的確少不了,可是你只是在相上選擇,最後還是不能真正顯現它的法性所在,也就是你需要的糖分不是在這相上轉;因為在飲食上就很容易得到糖分,雖然那個糖分不是大量集中,但是在法義上已經告訴你「法性的顯現它還是有糖的成分」。所以這「性」就是法性的性,是講成分也是講本質,所以本質就是成分,這樣並不表示完成了觀行,還要瞭解,談糖與我們的生死有什麼關係?因為色身的維護,某些營養沒有或不夠的話就會生病,生病以後可能就會死亡。所以從色身去看不夠,還要進入到法身;從法身去看之外,還要進入最後的清淨,所謂的本有之身,那是什麼?就是佛性。
所以最後的「證性」是證佛性,但是不要忘了是從「相」上著手,然後從「法義」上去發現它的「法性」,法性確定之後,於佛法中說不能執著色身,其實連「法」也不能執著。因為執著於法,還是在法上打轉,不能顯現佛性或如來之性;那麼這跟煩惱、菩提又有什麼關係?先來看煩惱與菩提,在五重唯識觀法上它是怎麼講的?煩惱是個概念,不是一個法相,因為它有相沒有法,那要怎樣才是建立了煩惱之相成為法相?這就要把握「為什麼煩惱?」如果能把握就能顯現「為什麼而煩惱?」那才是一個完整的法相。如果只談「煩惱」,這只是個概念;唯識五重觀法第一個告訴你「遣虛存實」,因為煩惱是一個虛妄之相,所以你要尋找「為什麼煩惱」,從中發現「為什麼」的存在。
可見真正的「為什麼」就是「存實」,譬如知道「為什麼煩惱?」原來是生病了,病一直不好。可見「為生病而煩惱」只是一個概念,還要「遣虛」,遣這種虛妄之相,找出它實際的存在,也就是「為什麼生病?生什麼病?」假使有糖尿病,就會發現是為了糖尿病而煩惱,第一個觀法就已經完成了。但還要進入第二個「捨濫留純」,如果因糖尿病而煩惱,知道了它的關鍵性的話,其中還有什麼「捨濫留純」的存在?所謂糖尿病絕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一定是你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造成的,在這情況之下得了糖尿病難道就等死嗎?所以告訴你得了糖尿病,於「捨濫留純」怎麼去觀?怎麼去行?也是要認識、了別才能肯定。

既然糖尿病已經形成了,我們該怎樣改變那些不好的飲食習慣?「改變」就是一種捨濫,「留純」當然是不能吃糖!但也有可以吃的食品,譬如從米飯、蔬果裡還是可以得到糖,不能因為糖尿病連這些有糖分的都不能吃了,否則就變成什麼?一切都捨了!這不叫「捨濫留純」。就可以發現,因糖尿病而煩惱,置身其中知道不再去吃糖,因為隨便吃的話等於跟自己過不去,會使你的糖尿病愈來愈嚴重,愈來愈氾濫,怎麼辦?可以去瞭解其他的主食、蔬果裡一樣保留有糖份,以正常的飲食來說,還是可以達到目的。
這樣是不是糖尿病就好了?還要進入第三個「攝末歸本」。因為你的煩惱是糖尿病,最多只是把飲食習慣改了而已,因糖尿病而改變飲食方式,不吃糖了,而其他蔬果裡還是有糖,如此一來生活也正常了,但是不是糖尿病就好了?其實還是本末顛倒,為什麼?你的糖尿病還是存在啊!你因為糖尿病而引發煩惱,所以要怎樣「攝末歸本」,「本」是什麼?就是依糖尿病的本身去治療,不要在枝末上轉來轉去,所以綜合枝末上一些好的、壞的,然後針對糖尿病的本身去治療。不過這還是一個過程而已,還要進入到第四個「隱劣顯勝」。
發現那隱藏的劣是什麼?是你的糖尿病,因為歸本已經顯現,肯定你的糖尿病還是在,即使生活習慣改了,糖也不吃了,可是隱藏的糖尿病還是存在,那要怎麼樣去「顯勝」?唯一的辦法就是針對糖尿病去治療。以概念來講,大家都知道有糖尿病的人,最好的辦法是打胰島素,胰島素於糖尿病來講就是一個好的方式,但它不是絕對的!所以因為糖尿病而造成那麼多煩惱,是不是就隨它去?或者我把糖尿病治好就好了?其實於「生死」並沒有關係,「與道」還只是一些概念。
我們看第五個就可以肯定了!肯定什麼?從前面這些相上的認識,「因為糖尿病而煩惱?」怎樣從這法相的相上,去發現法,什麼法?前面「攝末歸本」已經告訴你,可以用胰島素的方式,慢慢使糖尿病減輕,減輕到最後糖尿病沒有了。可是糖尿病沒有了,是不是可以再吃糖呢?任意的想吃就吃?要瞭解當初糖尿病是怎麼形成的?就是你執著於那些相,所以這些相一定要完全把握,不能再碰這些東西,但也不否定生活上正常的飲食,因為裡面也有所需的營養,不能把這些也排除掉。它只是教你不要在相上執著、計較,這時於法性而言就能肯定,你的糖尿病只要經過時間、空間,慢慢去治療病就會好了。
但並不表示糖尿病不會再發!因為前面經過了四個方式,從糖尿病的病苦,一直到苦的消失,於相不能害怕,但也不能病好了就不在乎!這些都關係到「遣相」的問題。因為法相,只是在相上經歷了五重唯識觀法,可是你還沒有真正得到法相的諦義,也就是於法相的法義上,真正知道法性的利益在哪裡?這時就要「證性」,第一個,你的糖尿病是不是真正好了?如果還沒好,於相上譬如要以胰島素去治療,還是要繼續去治療。如果真的檢查徹底,病的確也好了,也不要以為糖尿病就不會再患。所以法性是告訴你,這時要真正去把握,經過前面的四個觀行,使你認識、了別而後肯定,但不要忘了法性雖然顯出利益性,而你的煩惱能顯現出菩提嗎?這又要重複從菩提上去看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也就是煩惱的確能化解了,顯現出菩提。但是這個菩提還是一個相,這時你要知道,菩提也會障道,所以唯有煩惱不起,菩提也不需要了,這個法性的利益才能完全顯現,才能證得佛性。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三 1月 26, 2022 12:05 pm
二楞子
師父說得好啊~

不論說什麼佛法,都要與生死解脫相關。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一 1月 31, 2022 2:05 pm
輕舟
『 廣欽老和尚:
「心若修得清淨時,一觸到境界,
便能分辯邪正,心無動亂是道場。」

某某師心有煩惱解不開,正值客堂有事,要到和尚寮一趟,
一進去,老和尚便對某某師說:
「金剛經裏頭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你解釋看看?」某某師無言以對。

老和尚囑在旁的傳某師為之解說,傳某師說:
「若人在好言、惡言上起分別,在形色相上分別善人、惡人
、好事、惡事,而起執著憎愛,以此分別執著的業識習氣,
是無法進入如來清淨解脫的境界。」』

靜坐入定方法

發表於 : 週一 1月 31, 2022 2:08 pm
輕舟
來源:蓮心悲願 https://kiwi774.pixnet.net/blog/post/36813835
1. 入禪定的條件

要離五蓋

修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按照我們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這樣漸進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備一些因緣,就是當時要離五蓋。所謂五蓋是:昏沉、掉悔、嗔、疑,還有貪欲。當這些煩惱沒有現前的時候,如果修法正確,都有機會入定。如果有這些煩惱在的話,就很難入定。除了煩惱的因緣之外,我們身體上有某些障礙,也會影響我們入定。

初禪的覺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覺受。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身心都很舒適,修法又很正確,那麼,他要入定之前會產生輕安的現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覺是全身輕飄飄。初學禪定的人,在入定前會有輕安現象:有些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大,甚至整個身體都在膨脹,大到他會覺得充滿這個世間;有人會覺得身體越來越小,或身體浮起來。這些都是輕安的現象,這種現象過後,就會產生很快樂的感受,這都是入初禪前輕安的覺受。在禪定裏,初禪、二禪、三禪都有不同的快樂感受,到了四禪就沒有樂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會覺得全身很舒服很快樂,這快樂的感覺會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當他入定的時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勻、非常舒適的,呼吸一定會變得微細。我們可以從這些現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據經典說,入初禪會生起覺、觀、喜、樂、定五件事,稱為初禪五支,初學者入定時是分不清楚這五支的,所以初學者不必先理會初禪五支,以免分心。初學者可以從心念集中了、呼吸變微細了、身體非常舒服了,以這些現象來確定自己已經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種感覺,就是他從非常舒服的感覺中出來之後,會覺得忽然腳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來之前卻不知道痛。為什麼呢?因為初禪只有樂受沒有苦受,所以,你靜坐到心念很平靜身體非常舒服的時候,一旦休息就感覺全身疼痛,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禪。這是很多修禪定的人都有的經驗。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為何麻、痛,還會否定自己已經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講經教的老師誤導了。那些法師不明白入定是怎麼回事,將入定講得很難很難,甚至於聽到你修禪定,他就會說小心著魔。其實四禪八定,不是佛教專有的,外道也會的。為什麼我們佛教一講起禪定,就怕會修出問題呢?原因是沒有正確地去認識初禪到四禪是什麼。

入定不是等待機會

剛才說,入定過程有呼吸的變化,心念的變化,還有身體感覺受樂的變化。許多人不懂得怎樣利用這些變化來認識入定的道路。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後繼續坐、坐、坐,時間久了,他不知不覺地進入定裏面了。到底什麼時候入、怎麼入,他不知道。這樣的修行人往往認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總之,坐久了就一定會入定。其實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麼時候入了定?也不知自己怎麼入。

懂得怎麼靜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與出定。不懂修禪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樣在那裏傻等。很多出家人都能進入初禪、二禪、三禪,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禪。他們的靜坐經驗是什麼呢?原來每一次他坐下來時,總想體驗他上一次靜坐的覺受,然後就等、等、等時間到了,他所期待的體驗又出來了,就如此入定了。大多數的出家人都是這樣的,期待上一次靜坐的體驗而入定,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間也能入定。為什麼他不懂呢?原來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過程,由於不觀察入定過程最重要的訊息,只好等待所體驗過定中的舒服感覺,當那體驗出現時他才認為:哎呀,我又在定裏面了。這說明他沒有觀察入定的過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覺地入禪定。

2. 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細、息細、樂受

在這次的禪定學習裏,要學習認識入定的過程。其實,過程很簡單。為什麼說很簡單呢?因為在禪定裏面,有快樂的感受,呼吸很細,心念也很微細。就憑這三件事情,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你入定時,呼吸一定是從粗變細、心念從粗變細、身體從沒有樂受變成有樂受。就是說,入定的過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變,你要小心觀察它變化的過程。

如何觀察出入定時的三事變化

要什麼時候觀察這三件事呢?當你靜坐時,一旦覺得呼吸很細,沒有雜念,心念很平靜,全身有樂受出現時,你不要留戀在裏面,要快點退出來。為什麼要如此呢?因為當你發現身體快樂,心念變細,呼吸變細的時候,你就能在退出時觀察它的變化。你會發現,心念變粗,呼吸變粗,快樂的感受在退。當樂受完全退時,你就快點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後再度集中於修法。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來的覺受。也就是說,你剛剛從初禪下來,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禪。你再度集中的當時,就快點注意觀察三件事的變化,呼吸變細,心念變細,還有樂受又出現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為這過程就是入定的道路。所以要你去觀察心念怎麼從粗變細,呼吸怎麼從粗變細,怎樣從沒有樂受變得有樂受。這就是你自己要去認識的道路,什麼時候觀察此三件事?時機(火候)就是當呼吸很細,沒有雜念,心念很平靜,全身有樂受時。

每次一靜坐,你就要想:啊,我現在就要入定了!初學者一般是做不到的。你必須坐一段時間,坐到樂受快出來了、沒有雜念了、心念微細了、呼吸微細了,這時候快點退出來。一退出來了你就想:啊,我現在就要入定了!這時你一定辦得到。在入定過程要觀察三件事在變化:心念、呼吸和樂受。

重複練習出入定過程

這樣小心重複觀察入定三件事情:心念、呼吸和樂受,你就會懂得原來入定過程是這麼回事。必須重複訓練,上去,下來。再上去,再下來,做越多次越好。以後,你就會越來越快地入定。一般人不懂得重複訓練入定,只會貪著樂受而住在定中的樂受而不想出來,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來,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卻不懂怎麼入。所以,任何人初入禪定,千萬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來。應該是一進去就快點出來,然後,再快點進去快點出來。一直重複做,做到你很熟練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後,才來加強定力,所謂加強定力就是進去了不要馬上出來。在練習加強定力時,要在定裏多久呢?初學者入初禪千萬不要太久,五分鐘就好了。在裏面呆五分鐘就要出來,但是不要下座,然後再進去五分鐘後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在初禪裏呆得太久,心念可能會更細而離開初禪。甚至於深入到更高禪定,呼吸更細,心念更細,也更快樂。於是你對初禪心念的粗細混亂不清。也就是說練習加強初禪定力時,他在入初禪半小時內,要出入定六次。這樣不但修了半小時的初禪,而且懂得出懂得進。當每次出入定五分鐘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鐘或者十五分鐘。十五分鐘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時。就這樣地加強定力。當你覺得這個定很穩固了,然後才能設法進入另外一個禪定。這就是所謂入定的技巧。

3. 解除入定的障礙

剛才說修禪定有一些障礙。一個是五蓋的煩惱,另外是身體的某些障礙。

氣脈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關於身體的障礙,一個在胸前,一個在後背。在靜坐的時候,身體裏會有氣的運轉。就是說,當你精神專注在你所觀的境時,你必然會全身放鬆。身體一放鬆,你身體的氣就會運轉起來。氣功師會說是在練氣功。其實不是,我們在專注修定。但是因為你的心專注在一個境裏面,對身體不理會,你的身體就會放鬆,身上的氣就會運轉起來。當它運轉的時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氣脈阻塞,氣運轉到那裏就會疼痛。於是禪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後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問題會造成前胸阻塞。憂鬱、勞心、嗔心等就會感覺胸口悶。還有一個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時候就會打嗝。

當你靜坐到身上氣感發動時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靜坐坐的好。為何說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時不知道,你靜坐的時候,氣要打通病灶而痛。你要去處理病痛,如果你不去處理,氣就會幹擾你。如果你不去處理它而每天堅持坐,慢慢的也會自動打通,但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如果你們發現任何的疼痛,都要將它處理掉,不要認為出現病痛是老師教錯,或者是修錯。過去在靜坐時若受到驚嚇,以後每次靜坐就會胸前痛,你要找醫生或者氣功師幫你調理,以免繼續幹擾靜坐。要記得,在靜坐的時若受驚嚇,不要立刻就睜眼動身。應該靜下來,吞口水或者將氣引到丹田,過後找人處理。

背後有幾個部位,就是會陰、命門、肺腧、大椎、玉枕等。靜坐時會有氣通過這些脈輪穴位,如果這幾個部位阻塞會造成一種冷熱現象。一個是在肚臍背後的命門冷,會導致腿冷麻。還有胸口背後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會冷疼。感冒的時候,大椎往往會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靜坐的時候,會覺得背後很熱很熱,但頸項以上涼涼的,這是氣不能上來的緣故。如果是腦後的玉枕阻塞,你會覺得整個頸項發燒,頭重重的。這也是氣不通、阻塞。有這種現象,你一定要去處理它。處理不了,只要長久地坐,雖然被困擾一個時期,最終它也會通。當氣自動調理過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說明你靜坐有進步,所以說坐久出現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會因痛打退堂鼓。

頭上留氣——久了造成頭痛

大多數人靜坐幾天后太陽穴和眉心這一帶痛脹,這是靜坐時不小心造成的。為什麼呢?因為靜坐時氣會升到頭上,很多人沒有覺察有氣留在頭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點點,用功幾天后,就會疼痛。情況嚴重時,嘴唇裂,舌頭生瘡,睡不著,虛火上升。這些都是氣留在頭上造成虛火病氣。好多出家人都遇到這方面的問題,自己被氣幹擾成病,對修煉時的氣無知而修成「虛火外道」,卻罵氣功是外道。

所以,每次靜坐之後,頭上某些部位會有氣,你如果有把握處理這些氣的話,可以用任何方法處理,處理氣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辦法也可以採用。不然的話,最好循古人的規矩,靜坐完了之後,先搓熱手掌,以爪梳頭、以掌洗臉、以指按摩身體手腳。按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睜開眼睛。按摩完了之後,才能睜開眼睛。

按摩就是讓你將積在頭上或身上的氣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靜坐完了就去睡覺,這是要不得的。這樣容易造成頭疼。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懂得處理,你就不會被氣幹擾。不然,你靜坐到最後,你會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靜坐到了一定時候,敏感的人都會發現有氣在運轉,大多數人都經驗過太陽穴會發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我們修心養性會產生清淨的氣,貪嗔淫欲會產生汙濁的氣,清淨的氣向頭上升,越清淨的氣升得越高。汙濁的氣往下降,越汙濁的氣降的越低,最高到頭頂百會穴,最低到小腹下的會陰穴。所以當心念清淨到接近初禪的時候,你身上清淨的氣就會升到眉毛的這個水平。是一個水平,不是眉心一點。

你每次靜坐完了,一定要讓這些氣降下來。有些人很敏感,他會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靜坐之後,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氣留在頭上。如果你用按摩處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觀想,觀想氣慢慢地從頭上降下來。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對自己的頭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間拉,拉到丹田,重複做這個動作。如果還是不行的話,你可以拍打來處理留在頭上的氣,用空心掌拍打。拍後會覺得你頭上的氣粘在手上,要將它甩掉。如果這些你都懂得處理,要進禪定是不難的。有些人已經坐很久了,雖然沒有什麼雜念了,總是不能入定,沒有樂受。為什麼呢?多數原因是身體有病,造成心無力集中,於是沒辦法入定。因為禪定是很強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達不到相當強度,就沒辦法入定。也就是說你的心力無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靜坐前就要吃一些補氣的藥。

4. 靜坐的氣場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他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心靜下來了。總覺得到這個地方靜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實是那個地方的氣場很好,對他有幫助。雖然外在的氣場對修行有幫助,但是,靠外在的氣場,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氣場,就是長期靜坐後,你也會形成本身的氣場。至於氣虛的人,要吃一些補氣的藥來加強,他的靜坐才會進步;身體健康的人就少吃補為妙。

你靜坐的場所不要整天換來換去,如果你在家裏,最好每天在同一個座位坐,你會在此座位上形成一個氣場。以後你再回到同一個座位,就很快能夠定下來,這是環境的影響。還有,你周圍的同學坐得好的,靠近他你會沾光。就是說,他的氣場對你有幫助,而你的氣場對他會有幹擾。如果他的氣場很強,你對他的幹擾就會很微小,沒什麼影響。如果他本身的氣場不是很強的話,你的氣幹擾了他,敏感的人就會心煩了。有病者的氣場,會幹擾身邊的同修者,所以,當你覺得坐在這個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換個位子就好了。

5. 修定時間的長短

修禪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堅持坐完一枝香,為什麼呢?如果你沒有昏沉、掉舉、散亂,你就必須堅持。如果你有很嚴重的昏沉、掉舉、散亂,那麼,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時間。如果開始十五分鐘坐得很好,過後昏沉、掉舉、散亂,每次都如此,我勸你不要堅持。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為靜坐開始的五分鐘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鐘以後的效率就差了。那麼,你就坐十分鐘,經行十五分鐘,然後再坐十五分鐘,再經行十五分鐘。如果你這樣修,也就是說四個十五分鐘裏,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樣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說,你坐了十五分鐘之後,因為精神不好,心無法集中地堅持到一小時,那是浪費時間。不要聽人家說,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見得啊!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疲勞,那麼,我勸你快去睡覺。如果不是煩惱而是精神疲勞,睡飽了再來坐效果會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禪定,就必須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坐得太久。為什麼?禪定坐久了,會貪。貪什麼呢?就是他每次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來,這就是貪。因此,修禪定時,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規定出定的時間。假如你要進初禪,你就自我規定:現在我要入一小時的初禪。這樣,你入定後堅持一小時之內,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現在要在入初禪十五分鐘,那麼十五分鐘後一定要出來。

6. 修禪定有三種自在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麼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時候我想入哪個定,就能夠入哪個定,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進初禪,就一口氣之間進初禪。我要進三禪就一口氣之間進三禪,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禪,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禪,結果自動到了三禪,這是你的初禪在定不自在。什麼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鐘,我進去出來,就是二十分鐘,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說進去二十分鐘,一小時了才出來,就是貪著禪定。明白了嗎?就是說,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現在要入定多久,然後到那個時間出來就不是貪。如果你要二十分鐘,結果是一小時才出定,就是貪。明白嗎?也就是說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禪的人想出定,一想出來就出來了。身心就恢復到入定之前的狀況。不要以為一睜開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復常態。如果你出定後會覺得頭髮漲,被氣鎖住,很不舒服,這是出定還不夠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謂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當你們熟悉了各種禪定之後,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給自己預設一個時間。

7. 禪定差別

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差別

剛才說道,禪定有一、二、三、四禪,我用登樓比喻,一、二、三、四禪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猶如你上一幢樓,上一樓、二樓、三樓、四樓,表示說一禪、二禪、三禪、四禪,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當你的心念達到入禪定之前的集中力,稱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禪的近行定、二禪近行定。近行定是什麼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樓梯到某一層,因為還未進房間,你可以繼續往上爬,也可以爬下來。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進入根本定好像進了房間,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禪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達到了初禪的水平,不等於你當時進入初禪,所以上到初禪近行定,不等於進入初禪安止定。當你進入初禪,會有進入的感覺,整個人沉入在裏面。這時若要上下,就必須從初禪出來,你就會有從裏面出來的感覺。就是說進去和出來猶如進出房間,上去和下來猶如上下樓梯,是不一樣的。

禪定之間的覺受差別處

初禪與二禪最大的差別是:初禪的心態有覺有觀,很容易被聲音幹擾。初禪的人聽到聲音,心就亂了,所以佛說聲音是初禪的刺。二禪的心態無覺無觀,聲音的影響,你都如如不動。

三禪和二禪的差別是:在三禪,你會覺得身體不存在了。但是,感覺頭還在,覺得全身很快樂,卻不知道身體在哪里。到了三禪呼吸很微弱,有些人會覺得呼吸困難,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礙,一般是憂鬱、易怒及緊張的煩惱造成氣結檀中穴。有些人到了三禪心臟會跳快。為什麼呢?因為,三禪的呼吸很微細。那些心沒有力的人會覺得心臟負擔不了,會跳得快一點。這樣,他就應該在三禪多呆,慢慢地適應,最好是吃補心氣的藥。

上四禪,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會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禪近行定,無法進四禪。你如果深入四禪,外面的聲音是都聽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禪。如果一個人在四禪裏面,聽不到聲音以後,這個人就可以進一步修第五個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禪近行定,還會聽到聲音,就沒有能力進入第五個定。

禪定越高,定力越強,心念越細,呼吸越細,感受越快樂。但是,從三禪進入四禪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旦你從三禪進入四禪,快樂就會立即消失,完全沒有樂受——舍受。如果你們有經驗過四禪,就會知道叫舍念,就是沒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禪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淨——念清淨。

8.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如果從初禪到四禪,你都弄清楚了,以後不管你修密宗、禪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禪定來判斷自己的心。修禪定好像是磨刀一樣,切東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鋒利,修行時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來,連初禪都上不了,然而卻要修大威德金剛、或者修大圓滿、或者修禪宗,這樣修任何法門都修不好的。你應該知道自己是以散亂的心來修。明白嗎?但是,如果今天你能進到四禪,那今天修任何法門都很有效,因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淨的心來修行。也就是說,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門,用不同的粗細的心力來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樣的。四禪的清淨心,是修道人要去爭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無法平靜就去參禪,你只是在胡思亂想,如此參話頭打禪七,是胡打,變成煩惱糾纏不清的「纏七」。為什麼呢?心都不能安定下來,煩惱一大堆,是煩惱在參纏,還以為是參禪。修任何法門最終是要修慧要覺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說有慧沒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煩惱很多,還說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禪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煉任何法門,都是有所幫助的。如果一個人他不認識到定是慧的基礎,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門,那麼,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麼心去修。我在這裏再次強調:一定要修好禪定。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7:23 pm
勿忘初心
修任何法門最終是要修慧要覺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說有慧沒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煩惱很多,還說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禪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煉任何法門,都是有所幫助的。如果一個人他不認識到定是慧的基礎,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門,那麼,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麼心去修。

=====
如是,善哉。
我們多數人都忽略了這個道理。
雖說有著「慧解脱」的門徑,但是都想得太簡單了。。其〈關鍵〉都是相同的。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7:51 pm
勿忘初心
佛陀所說具備「正法」的特質

我們該如何確認
目前修行之法,確定符合佛陀認可的核心,佛法的精髓',可以趣向解脫呢 ?

1.符合戒、定、慧的隨法行。

2.符合教法的六個特質 :
現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

《雜阿含經》( 215 /550 /554/ 912... 1238等)
裡所選出來的經文意思,就能知道正法有六個特色:
一、現見:修習正法以後,自己就可在此世親自體驗到煩惱的滅除。也就是在現世中就可得到正法的利益。

二、離熾然:就是修習正法後,必定能究竟滅除憂愁、悲傷、煩惱、痛苦。

三、不待時節:就是修習正法時,沒有受到時節的限制,任何時候都可在行、住、坐、臥當中修習。同樣的,開悟、證果也沒有受到時節的限制。

四、通達涅槃:就是修習正法後,自然會順著八正道一路走向涅槃的最終目的地。

五、即此見:就是唯有遵循此正法而行,才會走向涅槃,除了此條正道之外,在一切外道見解中是不可能見到此種正法的。簡單說:就是唯有此正法才能獲得涅槃,在其他非正法中不可能會獲得。

六、緣自覺知:就是正法必須經由自己親證,而不是只有聞、思,也就是要經由聞、思、修,才能內自證。

我們目前所修持的法門,或學習的佛法.....
應具備以上所介紹的六種特色,才是佛陀所說的正法向。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8:17 pm
勿忘初心
為何要修禪定

一般人的心飄蕩不定,不是你駕馭你的心,而是你被你的心牽著到處亂跑,沒有經過訓練的心就野馬潑猴一般,一刻也不得閒,你也無可奈何;心是六識的老大,但這個沒有經過訓練力量軟弱無力的老大是沒辦法控制住六識這幾個部下,到處被部下牽著鼻子走,所以佛陀曾告訴我們修行要靠自己和靠法,所謂法依和自依,其他沒有什麼可以依靠的了。靠自己要先能掌控自己的心,有句成語叫作:「擒賊先擒王」,要逮住六賊(識)讓他聽話,逮住心王為先,如何能逮住並掌控這個心王呢?就是要依靠佛法。

禪宗更是講究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聖嚴法師也亦云:「凡是能用五官、頭腦去接觸、體驗、思考的,都能使我們清淨的智慧心蒙塵。
禪宗講「桶底脱落」破本参,此時才算真上路。
雖然《壇經》定慧品云 :

「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漸修與頓悟自心的教理有深淺的不同,有層次的差別。
心即是道、「禪者,佛之心」,禪就是三昧,三昧即是正定,正定就是具足定與慧,惺惺寂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不二,寂照一如。
所以寂就是定,是如如不動的這念心,是心之體;照是慧,也是心之用。這念心有體、有用,如果只是寂然不動,沒有照、沒有慧,這念心就如同木頭、石頭一般,無法產生作用 ! ? 當然並非如此。是以這念心不但不攀緣、不顛倒,而且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清楚、明白、作主,又能寂然不動,這念心就稱為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若從禪定來說,這就是定、就是慧。但常人做得到嗎 ? ? ? 常人很難做得到的。那是僅對上上根機的人適合。然而禪宗觀行不同於教下從「色陰」入手,乃是由「識陰」入手。門徑次第不同當然不講究「如來禪」的四禪八定的次第,也就是〈九次第定〉的路子。但是仍得破得了本参才行,才算真了入門内。
否則無論参多少公案,壇經語錄例背如流 ; 還是脱離不了〈識心〉的手掌心,四大破不了,我執貪愛煩惱一樣束縛著我們。

當然會在日常緣境或有忘失正念,心猿意馬任意攀緣,又該如何栓住?習氣者是 ! 平時我們很難發覺心念紛飛,但一旦靜坐之時則很容易發覺妄念是雜亂不斷交錯的。

在《楞嚴》有這樣說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經上說我們自身猶如滿桶之濁水般,必先不再搖晃使其久之還淨,隨緣銷舊業末再造新秧。
雖然理上知道都是自己的妄想,但是現實上我們是放不下的,因為「種子」是無量無邊遇緣「種子起現行」,由不得自己。

所以亙古以來的教條 - 「 信解行證 」,
解行並進,如只徒託空言,沒有身體力行,終究不能與定慧相應。雖然悟了,只是理上悟,事上還沒有真正做到,六根一觸境,這念心容易又不在了,就是缺乏〈定力〉的原因。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9:43 pm
次草
缺乏定力
何不說缺乏正見
八正道以正見為首
禪宗亦說祇貴子眼正
網上解經或是了解公案
都是只說個話
原因都是背離從基礎開始
沒有良好互動
要建立茁壯的知見團體一定很難
沒有人付出
當然不會有成果
名相該怎麽建立
各宗精髓該怎麽推行
就像上面有提到六種特色
既然是很好
可以分成六個主題
一一討論
我說過定主題就是如此
那樣才會有成果
如果提出的人沒空
應該有人代勞
如果都沒人
那該收壇了
荒地永遠可能是荒地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1:07 pm
勿忘初心
次草兄,其實有沒有定力很好測試的。
日常中的
一句話語氣高昂與温和,聽的對方情緒感受一定不同 ! 比如這句 「 你再說一次」。高昂温和口氣聽得感受一定不同。如果對方是天生大嗓門的高昂,自己的慣性「種子起現行」下的感受是否一樣地在波動著,雖然仍是誤會的自我意識。有定力,在受想行識連鎖過程中,雖同樣有著受,但想、行中間之下一定有著間隔,不會冒然决定行為或想法。

貴在知見是沒錯。
但是知見是沒成為力量時,知見是使不上力的,尤其是在日常。
務實的面對自已内在真實煩惱就是解脱處。非得向外尋求個什麽爭辯什麽? 才能滿足自我的「想」、「認為」。
如能看到自己的虛妄,才懂得「死心」,能死心這時道業才長。放下這樣的執著不就是道業的增長處 ?!
而不是帶著五蘊執著分別虛妄去面對日常,所謂自我修持自己所定義下的認為,所認定這樣才是〈對的〉。
如能放下了這些執著,這所有源於脚根處就是道業處。
在您我大家都在
因緣合和之下瞬生瞬滅......
且問
「佛於何住,而曰即心,
    心如畫師,而云即佛。」

且道是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劍去遠矣,爾方刻舟。」

不是嗎?!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1:28 pm
次草
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03, 2022 11:07 pm 次草兄,其實有沒有定力很好測試的。
日常中的
一句話語氣高昂與温和,聽的對方情緒感受一定不同 ! 比如這句 「 你再說一次」。高昂温和口氣聽得感受一定不同。如果對方是天生大嗓門的高昂,自己的慣性「種子起現行」下的感受是否一樣地在波動著,雖然仍是誤會的自我意識。有定力,在受想行識連鎖過程中,雖同樣有著受,但想、行中間之下一定有著間隔,不會冒然决定行為或想法。

貴在知見是沒錯。
但是知見是沒成為力量時,知見是使不上力的,尤其是在日常。
務實的面對自已内在真實煩惱就是解脱處。非得向外尋求個什麽爭辯什麽? 才能滿足自我的「想」、「認為」。
如能看到自己的虛妄,才懂得「死心」,能死心這時道業才長。放下這樣的執著不就是道業的增長處 ?!
而不是帶著五蘊執著分別虛妄去面對日常,所謂自我修持自己所定義下的認為,所認定這樣才是〈對的〉。
如能放下了這些執著,這所有源於脚根處就是道業處。
在您我大家都在
因緣合和之下瞬生瞬滅......
且問
「佛於何住,而曰即心,
    心如畫師,而云即佛。」

且道是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劍去遠矣,爾方刻舟。」

不是嗎?!
務實的面對自已内在真實煩惱就是解脱處。非得向外尋求個什麽爭辯什麽? 才能滿足自我的「想」、「認為」。
===
爭辯的當下
心心分明
有答處有不敢答處
表面是爭辯
不敢答就是廻避
根本不用爭
我一再分析對手的心態
沒人敢明說
想也知道不是為佛法來
能務實面對自己的少
所以才要推廣
若沒人說出目前的困境
一樣會重覆前次台壇的結果
像立言與阿香論十年
都是浪費時間在否定對方
現在明明有很多方向可以努力
我說沒人就收壇
沒有目標與努力
倒不如聽歌,看劇情片
反正沒成長
還不如輕鬆過活
天下真的沒白吃的午餐
既然有心經營就要有目標
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