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云: [ 眾生佛性非有非無,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佛性可見...。 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佛性可生,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
你執說:眾生本來沒有佛性,要佛賜給他才有佛性,顯妳主張違背佛說。
我說:
1.佛是說眾生佛性非無(不是沒有),眾生佛性雖有,不是像虛空一樣空無而不可見,所以佛性可見。
2.眾生佛性非有(不是有),眾生佛性雖無,不是像龜毛、兔角的無,所以佛性可生。
3.甚麼叫做眾生一切悉有佛性呢?
佛說:「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焰,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
4.甚麼叫做眾生沒有佛性呢?
佛說:「云何名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
若佛弟子說眾生佛性之有無應依佛說,若執意不依,非佛弟子。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何以故?龜毛、兔角,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雖無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眾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焰,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無?一切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說眾生佛性非有非無。
眼見佛性
-
- 文章: 583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眼見佛性
簡單回你:我說:
1.佛是說眾生佛性非無(不是沒有),眾生佛性雖有,不是像虛空一樣空無而不可見,所以佛性可見。
2.眾生佛性非有(不是有),眾生佛性雖無,不是像龜毛、兔角的無,所以佛性可生。
照你的說法,佛性可斷,然後再生。
眾生佛性雖無不同兔角。
解:
眾生佛性雖無......眾生沒有佛性
但因佛性是真實有可見可得(見佛性即是佛),所以時至眾生能得佛性....佛性可生。
你忽略了“佛性是常”“見佛性即是成佛”!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佛怎會說:眾生佛性雖無?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怎會輪為眾生而無佛性?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怎會斷?然後再生?
佛性必有因緣才得以見.....此曰:“可生”。
眾生佛性本來沒有(眾生雖無),以佛一大事因緣故得見佛性(佛性可生)
眾生從來不具足佛性,所以佛性非斷。
按照你的說法:眾生本具佛性,後來斷了,故現在沒有。
佛性會斷,那哪來“常樂我淨”?
佛性會斷,世尊自身難保還想度人??????
-
- 文章: 583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八地如來智都是佛賜與的。 佛性能不是佛賜與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八地
[0199a11] 「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八地
[0199a11] 「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
- 文章: 2044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眼見佛性
好像你曾經說過
你只有相信法華經、大般涅槃經是佛說顯現真實的經,其餘都是方便法?
現在就是依你所說用這二部經來談論你說的法如何?
大涅槃經云:「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而你執意不信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反妄說「一切眾生本來皆無佛性」,所以你連聞見佛性都沒有,何況說眼見佛性?
法華經云:「…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佛說:隨眾生本性中悉有佛性,譬喻大王頭上髻珠、大白牛車而為眾生演說法華經,…如此一切眾生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但不知你何故要反佛而說眾生佛性是佛賜給?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1]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法華經云:「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你只有相信法華經、大般涅槃經是佛說顯現真實的經,其餘都是方便法?
現在就是依你所說用這二部經來談論你說的法如何?
大涅槃經云:「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而你執意不信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反妄說「一切眾生本來皆無佛性」,所以你連聞見佛性都沒有,何況說眼見佛性?
法華經云:「…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佛說:隨眾生本性中悉有佛性,譬喻大王頭上髻珠、大白牛車而為眾生演說法華經,…如此一切眾生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但不知你何故要反佛而說眾生佛性是佛賜給?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1]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解說。」
法華經云:「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故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
- 文章: 583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經證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佛性之義,為眾生故作如是問。一切眾生實有佛性。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而有初發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故。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實無退心。心若有退,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遲得故名之為退。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斷於善根,墮地獄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輩則不得名一闡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為無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知佛性之義,為眾生故作如是問。一切眾生實有佛性。汝言眾生若有佛性,不應而有初發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無常,佛性常故。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實無退心。心若有退,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遲得故名之為退。此菩提心實非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斷於善根,墮地獄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輩則不得名一闡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為無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實非佛性。
-
- 文章: 583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眼見佛性
我確實說過。好像你曾經說過
你只有相信法華經、大般涅槃經是佛說顯現真實的經,其餘都是方便法?
1.根據無量義經:四十餘年未顯真實。
應該更進一步:無量義經後佛所經都屬顯真實的經典。
欲分辨是否說於無量義經之後,最簡單的方法:
若有經典經文中出現:即將涅槃。大概就可以認定。
依此故: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金光明最勝王經都算是吧!
2.顯真實的真正內涵,應分為二:
顯真與顯實
顯實(法)唯妙法蓮華經,也就是直示佛性實體。
其餘皆屬顯真(法),所謂顯真,表只是從義上說明佛性,不能因修習這部經典而得親見佛性實體。
-
- 文章: 583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眼見佛性
眾生沒有佛性的經證:大涅槃經云:「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大般涅槃經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善男子!譬如有人惡心害母,害已生悔,三業雖善,是人故名地獄人也。何以故?是人定當墮地獄故。是人雖無地獄陰界諸入,猶故得名為地獄人。善男子!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見有人修行善者,名見天人。修行惡者,名見地獄。何以故?定受報故。』善男子!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佛陀之所以說眾生悉有佛性是因為: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請問,現在眾生得阿耨了嗎?
如果現在得阿耨,豈不是已經成佛。
再看仔細: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
換言之:
世尊說眾生悉有佛性這句話是方便說。
以當得故佛性可生!
連如來報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眾生都真實未有,怎會有佛性?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佛與佛性無何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這句話是什意思?
如果佛與佛性沒有差別,那麼你前說眾生悉有佛性,那眾生本來是佛,現未來都是佛,既然眾生現在已經是佛,何用再修道?
所以佛才回答:眾生實無佛性,之前的說法並不真確。
以當得故說眾生悉有佛性。
如果眾生本具佛性,何用說“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