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講述
1因爲佛講法,並不是只有通過語言 表達才是說法,這種說法是化身說法。
比如,以香飯說法,這種說法,不用說話,給大家弄點飯(這飯是香的)吃吃,人們就懂得佛法了。
2還有前面講過的“世尊良久”,這也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是法身說法。
3在這段經文開始,佛從面門發出種種光 也是說法,這種說法是報身說法。
佛有法報化三身,都可以說法。
a法身 是真假都不說,因爲法身無相,無所說,本身即是。
b報身 是說真不說假,因爲報身就是智慧身,就是光明身,它說法不用嘴巴,而是放光,人們就懂得了。
c化身 是說假不說真。爲什麽呢?因爲化身是用嘴巴說法。凡有言談,皆無實義。所以用嘴巴說法,說來說去都是敲邊鼓,都是烘云托月。
本來月亮顯現不出來,用云彩烘托一下,月亮就顯出來了。
化身說法,實際上說不到真實之處。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32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講述
下面講一講百丈野狐的公案:
一天,百丈禪師上堂說法,講完之後大衆都散了,只有一個老頭還不走。
於是百丈禪師問:“您有什麽事?”
老人說:“我不是人。在過去迦葉佛時,我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我回答說:‘不落因果。’於是五百生墮落成野狐身。現在請和尚代爲下一轉語,使我脫去野狐身。”
於是就問:“大修行的人落不落因果?”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禮道:“我已經脫去狐身,住在後山,請和尚能依照亡僧的禮節治喪。”
第二天百丈禪師帶領僧衆,在後山岩石下 挑出一條死狐狸,依禮火葬。
●所以,對大修行人來說,就可以超越因果。超越因果 就是不昧因果,而不是否定因果。
修行圓滿 就可以這樣蕭灑、自在
下面講一講百丈野狐的公案:
一天,百丈禪師上堂說法,講完之後大衆都散了,只有一個老頭還不走。
於是百丈禪師問:“您有什麽事?”
老人說:“我不是人。在過去迦葉佛時,我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我回答說:‘不落因果。’於是五百生墮落成野狐身。現在請和尚代爲下一轉語,使我脫去野狐身。”
於是就問:“大修行的人落不落因果?”
百丈禪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禮道:“我已經脫去狐身,住在後山,請和尚能依照亡僧的禮節治喪。”
第二天百丈禪師帶領僧衆,在後山岩石下 挑出一條死狐狸,依禮火葬。
●所以,對大修行人來說,就可以超越因果。超越因果 就是不昧因果,而不是否定因果。
修行圓滿 就可以這樣蕭灑、自在
-
- 文章: 532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講述
六祖大師的弟子神會問六祖:“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注意:神會在這裏提出了是見、還是不見的問題。
六祖沒有直接回答,信手打了神會三柱杖,反問:“吾打汝,是痛不痛?”
這很不好答,痛是凡夫俗子,不痛是土木金石,痛不痛啊?
神會答:“亦痛亦不痛。”很輕巧、蠻巧妙。
我的心已經空了,不住在痛與不痛上,所以也痛也不痛。六祖大師肯他嗎?沒有馬上肯。
因爲他也可能 倒在兩邊--痛、不痛,一邊倒有、一邊倒無。
六祖也沒有馬上否定他,要考考“亦痛亦不痛”是不是他的真境界,就借他的語脈
隨口答了他的問題:“吾亦見 亦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這下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痛與不痛、見與不見,本是同類的問題。
自己剛答過“亦痛亦不痛”,卻不明白“如何是 亦見亦不見”。
可見那答語 只是口頭工夫,並不踏實,腳跟不點地啊!
六祖大師慈悲爲人,要借他這一問 提攜他,指導他見性,於是痛下鉗錘:
●“我之所見,常見自心過衍,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 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六祖一針見血地 指出他落在生滅兩邊,激勵他明見自性。
神會根性大利,當下離開兩邊,自性朗然現前。於是禮拜悔謝。
六祖又說:“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 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 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衍,服勤給侍,不離左右。他這是報師恩啊!
●● 我們看這個公案,不能著在 痛與不痛、見與不見上。這像是一付手銬、一付腳鐐 擺在面前,看你能不能脫開,說痛說見手銬搭上去了,不痛不見腳鐐搭上去了,脫不開不行啊!我們平常用功 應脫開事相,做任何事都不著相,並不是不做事。做事著相--倒在有邊,不去做事--倒在無邊,都不對。
我們平常用功 應脫開事相,做任何事 都不著相
六祖大師的弟子神會問六祖:“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注意:神會在這裏提出了是見、還是不見的問題。
六祖沒有直接回答,信手打了神會三柱杖,反問:“吾打汝,是痛不痛?”
這很不好答,痛是凡夫俗子,不痛是土木金石,痛不痛啊?
神會答:“亦痛亦不痛。”很輕巧、蠻巧妙。
我的心已經空了,不住在痛與不痛上,所以也痛也不痛。六祖大師肯他嗎?沒有馬上肯。
因爲他也可能 倒在兩邊--痛、不痛,一邊倒有、一邊倒無。
六祖也沒有馬上否定他,要考考“亦痛亦不痛”是不是他的真境界,就借他的語脈
隨口答了他的問題:“吾亦見 亦不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這下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痛與不痛、見與不見,本是同類的問題。
自己剛答過“亦痛亦不痛”,卻不明白“如何是 亦見亦不見”。
可見那答語 只是口頭工夫,並不踏實,腳跟不點地啊!
六祖大師慈悲爲人,要借他這一問 提攜他,指導他見性,於是痛下鉗錘:
●“我之所見,常見自心過衍,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 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弄人!”
六祖一針見血地 指出他落在生滅兩邊,激勵他明見自性。
神會根性大利,當下離開兩邊,自性朗然現前。於是禮拜悔謝。
六祖又說:“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 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 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衍,服勤給侍,不離左右。他這是報師恩啊!
●● 我們看這個公案,不能著在 痛與不痛、見與不見上。這像是一付手銬、一付腳鐐 擺在面前,看你能不能脫開,說痛說見手銬搭上去了,不痛不見腳鐐搭上去了,脫不開不行啊!我們平常用功 應脫開事相,做任何事都不著相,並不是不做事。做事著相--倒在有邊,不去做事--倒在無邊,都不對。
我們平常用功 應脫開事相,做任何事 都不著相
-
- 文章: 532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講述
● 佛告訴阿難:所有的世界,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草葉、縷結,若追究它的根源,都有來處,都有體性。任何事相 都不是虛無縹緲、都不是沒有來由,都是由體生起來的,沒有體就沒有相。即使是虛空,也有虛空的名字和相貌。虛空尚且如此,那麽,能生起一切心的“清淨妙淨明心”,怎麽會沒有本體呢?
● “性一切心”的“性”字,是指佛性。本來是名詞,在這裏卻作動詞用。
性一切心,就是從佛性生起種種心。
“清淨妙淨明心”的“心”字,也是指佛性。
●●佛性以“清淨”爲體,以“妙、淨、明”爲相,以“性一切心”爲用。
本體清淨,是說佛性根本就不會被污染,並不是用過以後就髒了。如果我們真的不著事相,妙、淨、明的心相就會朗然現前,內心充滿清淨、光明,妙不可言。非語言所能描述,非思維所能揣測。即使是著了事相,也只能 遮蔽妙淨明之相,而於本體無礙,本體依然是清淨的。
●譬如珍珠埋藏地下,雖然外面包著泥土,顯不出珍珠之相,但珍珠本體 依然是玲瓏剔透的。
●六祖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 就是佛性。
1本自清淨,是言佛性之體。
2本不生滅,是言佛性之妙相。眼前所見的任何有相的事物,都是生滅不停的,佛性卻是不生不滅的,妙不可言啊!
3本自具足,是言佛性之明相。無量光、無量壽一體具足、一時具足,明明大千界啊!
4本無動搖,是言佛性之淨相。清淨無染、不變不移、不動不搖。
5能生萬法,即“性一切心”,是言佛性之用。佛性就是妙明真心。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花鳥魚蟲……乃至草葉縷結,一切事物 都是從妙明真心生起的,妙明真心是一切事物的源頭。
“物不自物,因心故物”,若無妙明真心,一切事物都不會有的。妙明真心 怎麽會沒有本體呢?
●我們要想親證 這個本體,就必須放舍 一切貪求,不住一切形像,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密,漸漸脫離妄想執著,心胸寬闊 如同虛空,進而豁然 打破這個虛空,就會親證本體、親見本來面目,那就是見道了。
● 佛告訴阿難:所有的世界,乃至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草葉、縷結,若追究它的根源,都有來處,都有體性。任何事相 都不是虛無縹緲、都不是沒有來由,都是由體生起來的,沒有體就沒有相。即使是虛空,也有虛空的名字和相貌。虛空尚且如此,那麽,能生起一切心的“清淨妙淨明心”,怎麽會沒有本體呢?
● “性一切心”的“性”字,是指佛性。本來是名詞,在這裏卻作動詞用。
性一切心,就是從佛性生起種種心。
“清淨妙淨明心”的“心”字,也是指佛性。
●●佛性以“清淨”爲體,以“妙、淨、明”爲相,以“性一切心”爲用。
本體清淨,是說佛性根本就不會被污染,並不是用過以後就髒了。如果我們真的不著事相,妙、淨、明的心相就會朗然現前,內心充滿清淨、光明,妙不可言。非語言所能描述,非思維所能揣測。即使是著了事相,也只能 遮蔽妙淨明之相,而於本體無礙,本體依然是清淨的。
●譬如珍珠埋藏地下,雖然外面包著泥土,顯不出珍珠之相,但珍珠本體 依然是玲瓏剔透的。
●六祖大師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 就是佛性。
1本自清淨,是言佛性之體。
2本不生滅,是言佛性之妙相。眼前所見的任何有相的事物,都是生滅不停的,佛性卻是不生不滅的,妙不可言啊!
3本自具足,是言佛性之明相。無量光、無量壽一體具足、一時具足,明明大千界啊!
4本無動搖,是言佛性之淨相。清淨無染、不變不移、不動不搖。
5能生萬法,即“性一切心”,是言佛性之用。佛性就是妙明真心。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花鳥魚蟲……乃至草葉縷結,一切事物 都是從妙明真心生起的,妙明真心是一切事物的源頭。
“物不自物,因心故物”,若無妙明真心,一切事物都不會有的。妙明真心 怎麽會沒有本體呢?
●我們要想親證 這個本體,就必須放舍 一切貪求,不住一切形像,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密,漸漸脫離妄想執著,心胸寬闊 如同虛空,進而豁然 打破這個虛空,就會親證本體、親見本來面目,那就是見道了。
-
- 文章: 5325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講述
僧問大隨禪師:“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
這個,是指妙明真心,也就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怎麽會壞?
若錯認分別心爲佛性,那就壞了。
大隨禪師只用一個字作答:“壞!”
大隨禪師怎麽知道 他是錯認分別心爲佛性呢?
從這僧所問的話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劫火是假,大千非真。將佛性與劫火、大千聯繫起來,劫火、大千就是前塵。
這樣的“佛性”分明是前塵分別影事,而不是妙明真心,所以大隨禪師答他:“壞!”
●我們說的是妄心本無,不是說沒有真心,真心是有的。前面講過,連草葉縷結 都有體性,何況真心!真心即法身。
如果法身沒有了,那麽報身、化身也就都沒有了。這豈不是落空了麽?這豈不是斷滅了麽?
僧問大隨禪師:“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
這個,是指妙明真心,也就是佛性。佛性不生不滅,怎麽會壞?
若錯認分別心爲佛性,那就壞了。
大隨禪師只用一個字作答:“壞!”
大隨禪師怎麽知道 他是錯認分別心爲佛性呢?
從這僧所問的話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劫火是假,大千非真。將佛性與劫火、大千聯繫起來,劫火、大千就是前塵。
這樣的“佛性”分明是前塵分別影事,而不是妙明真心,所以大隨禪師答他:“壞!”
●我們說的是妄心本無,不是說沒有真心,真心是有的。前面講過,連草葉縷結 都有體性,何況真心!真心即法身。
如果法身沒有了,那麽報身、化身也就都沒有了。這豈不是落空了麽?這豈不是斷滅了麽?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7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