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種子之所以聖,知自共相是妄想也
佛經裏所說的凡夫愚夫是相對於聖種子而言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
- 文章: 2474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大慧!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
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想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大慧!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也就是說佛法者離小乘自覺聖智(唯一佛乘)
.
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想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大慧!是為妄想自性相生。大慧!是名依佛說法。
大慧!法佛者,離(心自性相,自覺聖所緣境界),建立施作。
也就是說佛法者離小乘自覺聖智(唯一佛乘)
.
-
- 文章: 3449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對於七種自性.並未如七種空有加上個別說明,
梵本經文是這麼說的
大慧,此有七種自性。
「此」當指前段經文所說。
而前段經文在探討的是「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後一段在談的是七種第一義,且在這後段經文又提到
大慧,此即成就過去、現在、未來諸如來應正等覺之自性、第一義與體性,由是以慧眼入有法共相與自相而成建立,成就世間出示間諸法。
到底這七種自性是在說明諸識的某些自性嗎?
末學也一再地推敲而不得其解。
梵本經文是這麼說的
大慧,此有七種自性。
「此」當指前段經文所說。
而前段經文在探討的是「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後一段在談的是七種第一義,且在這後段經文又提到
大慧,此即成就過去、現在、未來諸如來應正等覺之自性、第一義與體性,由是以慧眼入有法共相與自相而成建立,成就世間出示間諸法。
到底這七種自性是在說明諸識的某些自性嗎?
末學也一再地推敲而不得其解。
-
- 文章: 2474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抱歉!
忙於其他議題現今回復:
到底這七種自性是在說明諸識的某些自性嗎?
末學也一再地推敲而不得其解。
<<楞伽經>>講種子 (是真的如可以播種的種子)
受胎本識也是一顆種子所成 受胎變異顛倒(攝大乘論識) 與餘種子成為異相因 異相因有性 互相薰習
各種種子有別 一佛乘可度一切種子 故說一切種智
七種自性在經中都可找到
只是"心量"提及多次,卻無明確定義"心",只說心名採集也,意名廣採集
(心,意,意識)皆不是第六識
心的定義在<<解深密經>>.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
身者五識身轉 即是受胎本識之身 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
-
- 文章: 2766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創生憂惱,說名為愁。由依此故,次乃發言哀吟悲冤,舉身煩熱,名歎苦)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名阿賴耶識。(相無自性性)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相性自性)藏隱、(性自性)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集性自性)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湛入合湛)
身者五識身轉 即是受胎本識之身 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生無自性性)
芥籽納須彌,實則不能比大小(緣性自性:芥籽亦涵藏三千大千世界)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湛入合湛)
身者五識身轉 即是受胎本識之身 所謂去後來先作主公(生無自性性)
芥籽納須彌,實則不能比大小(緣性自性:芥籽亦涵藏三千大千世界)
-
- 文章: 2474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
- 文章: 2766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依如來藏的表現建立七種自性
出生之地何冤之有?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湛入合湛):何不說同流合汙
參考: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謂聖種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及愚夫種性(心名採集也,意名廣採集)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瀑流(湛入合湛):何不說同流合汙
參考: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謂聖種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及愚夫種性(心名採集也,意名廣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