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大顛法師與韓愈
星雲大師


唐憲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宮殿供養。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時群臣都向皇帝祝賀,只有韓愈不賀,並陳“諫迎佛骨表”,斥佛為夷狄,觸怒了對佛教虔誠信仰的皇帝,於是被貶到潮州當刺史。

當時潮州地處南荒,文化未開,大顛禪師道行超邁,深為大眾所推崇。韓愈耳聞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著問難的心情去拜訪大顛禪師,此時,正當禪師入定禪坐,不好上前問話,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韓癒的不耐煩,於是上前用引磬在禪師的耳邊 敲了三下,輕聲對禪師道:“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說 你禪師的禪定 已打動了韓愈傲慢的心,現在你應該用智能 來拔除他的執著了,韓愈在旁邊聽了侍者的話後,立刻行禮告退,他說: “幸於侍者口邊得個消息!”

這一次韓愈不請開示了。時隔不久,韓愈仍覺得心中疑團不解,再度拜訪大顛禪師問道:“請問和尚春秋多少?”
禪師手拈著念珠回答說:“會麼?”
韓愈不解其意說:“不會!”
“晝夜一百八。”

韓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來請教,當他走到門口時,看到一位小沙彌,就向前問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彌閉語不答,卻扣齒三下,
韓愈如墮五里霧中,又進入謁見大顛禪師,請示開示,禪師也同樣扣齒三下,
韓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佛法無兩般,都是一樣的。”

這則公案是什麼意思?韓愈問春秋有多少?是立足於常識經驗,對時間想做一番的計算,事實上,時間輪轉不停,無始無終 那裡可以談多少呢?
在無限的時間、空間中,生命不斷的輪迴,扣齒三下,表示在無盡的生命中,我們不應只逞口舌之能,除了語言、文字外,我們應該實際去體證佛法,認識自己無限的生命,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尋找三千大千世界中的 永恆存在。

:mrgreen:
扣齒三下
稱麻三斤
一衫七斤
雲門三句

眼前觀即是,燈下看輝煌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淨慧長老
解無門關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禪宗一法,本來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公案可參。到了後來,學禪的人根基越來越淺薄,要契入禪門,要直指人心有一定的困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就產生了種種公案,用參公案的辦法達到明見佛性。在諸多公案之中以趙州和尚的“無”字公案最著名。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雲:“無。”在宋朝有一位宗杲禪師,他一生專門提倡趙州的“無”字公案。“無”字公案成了禪門的一關,所以又叫做“無門關”。這一關突破了就能夠明見佛性,就能夠徹底打破我們無始以來無明煩惱的根本。

當我們坐下來的時候參一個“無”字,就在“無”字上下功夫。
“無”!此一“無”字,不著有無會,不著虛無會,不能在這裡找註腳。
不能在“無”字上想來想去,想找出一個道理來,這個“無”字沒有道理。
參這個“無”字的時候,就好像口裡 含著一個鐵球,沒有任何一種滋味。
咬住這個沒有滋味的鐵球,看住它,緊緊看住它,不著第二念。
看來看去,時間久了 自然有一個入處。

請各位用此方法看這個“無”。看這個“無”字,把我們全身心 都放在當下這一念上,不思過去,不想未來,把整個身心性命 都放在此時此地,就在每個當下這一刻 盯住“無”字不放鬆。
這個“無”字是一副清涼劑,能把我們煩惱的熱惱化為清涼;
這個“無”字是一顆澄水的明珠,使我們心底的這一盆濁水能夠澄清;
這個“無”字是一陣清風,能把我們心頭的迷雲障霧一掃而空;
這個“無”字是一把智慧的火炬,能把我們的煩惱之心燒成灰燼; 這個“無”字是一輪紅日,能把我們心底的冰山融化。
掃清了一切障礙, 佛性自然顯現。就在這“無”字上盯住不放,使盡全身的力量看住這個“無”字。 
“無”——參!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白雲老禪師
一撥爐火溈山悟道 通通魔說仰山

溈山靈佑禪師福州長溪人,俗姓趙,十五歲出家,二十三歲參百丈大師,於一撥爐火而獲悟涅槃妙心,得感菩提道果;那次事情的經過非常特殊,像是驀然發現黃面老子額處的明珠,而獲得投身珠的豪光一樣,使通體透亮如琉璃,入於“一絲不掛”的聖境。
事情是這樣的:
靈佑禪師立於百丈大師的身側,大師要他撥撥爐子,看里里面有沒有火?靈佑禪師依言撥了一下灰燼,不見爐中有火,便回說道:
“沒有火!”
大師聞言,親自撥動爐中灰,於較深處撥得些許,便拿起來給他看,並說道:
“你說沒有,這是甚麼?”

這是一點餘燼,但,在生命中定是深藏的,而且也是很重要的;往往也是人們所最容易忽略的,如今,慈悲的百丈大師,很技巧地把這事實告訴了佑禪師,以至促使他在平淡的人生境況中,不致迷惑得永遠淪於可憐的失望裡。
因此而打開了明智心扉,伸手緊緊地抓住那一絲可以燎原的 星星之火。

不過,這在百丈大師的心目中,認為靈佑禪師 雖已經識取了那一絲火星,卻沒有達到可以燎原的能為;因此,大師提出了祖師們的話來,告誡他說:“祖師說: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祇是無虛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具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

照這樣“既爾”與“護持”的結言,在宗下的慣例下,應該是說明了“可”的印許;但是,百丈大師並沒有就放過他。第二天,師徒二人入山作務,大師似是不經意地問道:
“帶火來了麼?”
“帶來了!”
“在那裡?”
靈佑禪師隨地拈起一根枯枝,用嘴吹了兩下,然後遞給大師;大師見了,毫不客氣地指責著說:
“如蟲御木!”

這種判以“偶爾成文”的評語,足以說明靈佑禪師 雖然已得一絲星火,卻仍不曾把那“火種”培養起來;必須再下一番功夫,才能不是如蟲御木,而達星火燎原的熾烈之境。
也由於這樣,靈佑禪師才競競業業,在行與解二者上同時精進和策勵;也由於這樣,靈佑禪師才很順利的發展他的禪事業,甚至上承慧燈,普照天下,而完成五大宗派之一的溈仰宗,成為一代令人崇敬的宗主。

當然,他能成為一代宗主,自有他那不同凡響的思想言論,茲摘部份,以饗賢達與愛好的同參道友。
靈佑禪師上堂示眾,他說:
“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
這是他對行持上的看法,其次,他對修養上也有獨特的見地,他認為:
“從上諸聖,只是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淡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之人!”
其次是他對“修悟”的法門上,始終堅持一種看法,他認為:

“一個真悟得本的行者,如果到了自知的境界,其實修與不修是兩頭語;譬如一個初發心的行者,雖然由於時節因緣,一念而頓悟自理,但他仍然存在著無始曠劫的習氣,未能頓然清淨,必須欲教他淨除現業的流動和分別,這樣便是修了。”

“不要以為別有方法教他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座披衣自解作活計。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單趣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這在教內行者是一些修悟的門竅,而在教外,無論治學待人,同樣是一些必須遵循的不二法門;基於隨身流轉的“如來藏識”,蘊藏著無始以來“曠劫業力”的因素,都必須靠時日才能清淨識田,所以任萬變也不離一個“變”字。這個變字的基本理論,正是靈佑禪師在百丈大師那裡,所獲得的一絲星火的擴大;經時間與空間培育,他成功地終於讓它燎原了。

這就是多少思想家 耗盡無窮腦力和心力,一直在追尋著的“哲理道路”,這條道路告訴了人類中的一切學術思想,通達理想的希望境地,是唯一排除阻障的最好方法。

不過,溈山靈佑禪師自從悟道以後,他所獲得的那一絲星火,不僅僅是留著自己享用,同時,更毫不保留的傳授了給他的門徒;就以仰山來說,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有一次,靈佑禪師在方丈室剛打坐完畢,適巧仰山走進來,他見了這位可愛的學生,有意考驗一番,勘察見地如何?便說道:
“慧寂(仰山名)!說出你的見地發明來,不要思索,快說!快說!”
“慧寂連一個信字都捨棄了,還有甚麼好說的!”
“那末,你是信了以後才捨棄的?還是根本未信就捨棄了?”
“都不是,慧寂只信自己,誰也不信!”
“這麼說,你只是一個樂於定境的小乘境界中人了!”
“也不是!慧寂連佛也捨棄了!”
對話到此,靈佑禪師心中頗為感慰;但是,他仍有些不放心,便進一步問道:
“我再問你,涅槃經共有四十卷,你說說看,有多少卷是佛說的?有多少卷是魔說的?”
“通通是魔說的!”

這種斬釘截鐵的回答,正說明仰山 他已承接了老師的火炬,燒光了世人所忌諱的一切障礙,真正達到宗下 所講求的“不立”精神。
這種精神,在哲學的思想體系中,可以說是擊破傳統,創造境界的最好武器;也正是思想家所不能創造 紀元的基本原因。觀於現世紀歐洲人的思想發展,為甚麼一天天向:大乘佛教“的教義接近;那就是這種創造新紀元的精神,別的任學術思想 和宗教教義中沒有,唯獨佛教的禪宗學理中才能找到!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萬松老人評唱 天童覺和尚頌古 從容庵錄一
第九則南泉斬貓

示眾雲。踢翻滄海。大地塵飛。喝散白雲。虛空粉碎。嚴行正令。猶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設

舉。
南泉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南泉見遂提起雲。道得即不斬(誰敢當鋒)
眾無對(直待雨淋頭)
泉斬卻貓兒為兩段(抽刀不入鞘)
泉复舉前話問趙州(再來不直半文)
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好與一刀兩段)
泉雲。子若在。恰救得貓兒(心斜不覺口喝)

師云。法雲圓通秀禪師。見二僧並立說話。將拄杖。到連卓數下云。一片業地。何況兩堂眾首。因貓致諍。南泉也不與解勸。亦不與懲罰。本色道人。以本分事。為人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正當恁麼時。盡十方界有情無情。一齊向南泉手中乞命。當時有個出來 展開兩手。不然攔胸抱住 雲卻勞和尚神用 。縱南泉別行正令。敢保救得貓兒。這一窟死老鼠。既無些子氣息。南泉已展不縮。盡令而行。
遼朝上人[(廠@?)*ㄆ]作鏡心錄。訶南泉輩 殺生造罪。文首座作無盡燈辨誤。救雲。古本以手作虛斫勢。豈直一刀兩段。鮮血淋迸哉。這兩個批判古人。文公罪重。[(廠@?)*ㄆ]公罪輕。
南泉依舊。水牯牛隊裡。搖頭擺尾。
不見。佛日禪師 與眾茶座次。見貓來。袖中擲鵓鴿與之。貓接得便去。日雲俊哉不可也是假作虛用。
南泉自念。曲高和寡。舉前話問趙州。州便脫草鞋於頭上戴出。果然敲唱俱行。節拍成就。泉雲。子若在 恰救得貓兒。
這些子用處。雖難會 卻易見。爾但向拈匙舉筯處覰破。便見斬貓兒 戴草鞋更無兩樣。不然更看。天童別作甚麼伎倆。
頌云
兩堂雲水盡紛拏(有理不在高聲)
王老師能驗正邪(明鏡當台物來斯鑑)
利刀斬斷俱亡像(消得龍王多少風)
千古令人愛作家(有一人不肯)
此道未喪(死貓兒頭堪作何用)
知音可嘉(不道無只是少)
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功不浪施)
煉石補天兮獨賢女媧(闕一不可)
趙州老有生涯(信手拈來無不是)
草鞋頭戴較些些(且信一半)
異中來也還明鑑(衲子難謾)
只個真金不混沙(是真難滅)

師云。兩堂雲水盡紛拏。至今不曾定交。若非天童 會南泉例驗出端倪。往往邪正不分。邪正分明時如何判斷。便好。利劍斬斷一坑埋卻。非但剿絕 一期不了公案。亦使千古之下 風清寰宇。南泉當時 師勝資強。見眾無語。卻舉似趙州。表顯眾中有人。趙州脫草鞋頭上戴出。果然此道未喪。知音可嘉。
孔子云。天將未喪斯文也。看他師資。道合。唱拍相隨。無以為喻。
諡法。泉源流通曰禹。又受禪成功曰禹。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
淮南子。共工氏兵強兇暴。而與堯帝爭功。力窮觸不周山而死。天柱為之折。女媧煉五色石。補天。
列子。陰陽失度名缺。煉五常之精名補。
雲蓋本拈洞山掇卻泰首座 果棹話雲。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鉆錘。要且無補綴底針線。南泉如大禹鑿山透海。顯出神用。趙州如女媧 煉石補天。圓卻話頭。
萬松道。趙州十八上解破家散宅。不知有多少生涯。草鞋頭戴較些些。咄咄沒去處。作這個去就。
保福展雲。雖然如是。也只是破草鞋。南泉平高就下道。子若在恰救得貓兒。
翠巖芝雲。大小趙州只可自救。放過一著。
天童道。異中來也還明鑑。只個真金不混沙。只能順水推舡。不解逆風把柁。而今爾這一隊上來。貓又無。爭甚狗。以拄杖趁下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作者:明暘法師
懷讓禪師度馬祖禪師磨磚只為成鏡子


馬祖名叫道一,生於公元709,於788年圓寂,四川廣漢縣人。他的容貌生得非常稀奇古怪。曾在唐和尚處 寂大師那裡學過禪理,後來到各地參方訪道。弘法利生,大多是在江西,所以人稱為江西馬祖大師。

他幼年到羅漢寺出家,後來在渝州圓公律師那裡 受具足戒。開元時又到湖南南嶽山,在一個草庵里安居用功,修習禪定。當時南嶽山般若寺的懷讓禪師,看到馬祖禪師 總是關起門來坐禪,閉門不出,不知道他的功夫 是否正確。有一天他去敲馬祖禪師的門,敲得使人振耳欲聾,於是馬祖禪師就出來開門。懷讓禪師一見馬祖禪師就問:“大師為何天天坐禪?一味枯坐,如果不修止觀功夫,那是不能成功的。”修禪決不是一味枯坐。馬祖禪師沒有體會大師的開示,又關起門來坐禪。

懷讓禪理恐怕馬祖禪師 坐禪走了錯路,所以就想了一個方便辦法,引他出來,再進一步開導他。就拿了一塊磚頭,每天都在馬祖草庵門前磨磚,磨來磨去,聲音很響。磨了好多天,馬祖禪師天天聽到磨磚的聲音,使他安不下心來,又開了庵門,出來看看什麼人在這裡磨磚。

一看,原來就是前幾天來敲門的那個懷讓禪師。馬祖禪師就問:“禪師!你在這裡磨磚,到底為了作什麼用場?”
懷讓禪師回答說:“哈哈!你不知道麼,我磨磚是為了做一面鏡子啦!”
馬祖禪師一聽感到好笑,就說:“禪師,磨磚怎麼可以做鏡呢?”
懷讓禪師說:“對呀!我磨磚不能做鏡,那麼你在庵里枯坐 就能夠成佛嗎?”
馬祖一聽突然大有啟發,如飲甘露醍醐一樣,心神愉快,法喜充滿。深感開導之恩,就發心親近南嶽禪師。侍奉左右達九年之久,時時受到懷讓禪師的薰陶、示導,天天都能聽到玄妙奧旨。
於是馬祖禪師的道德學問,一天一天的增長起來,禪定功夫大有進步。後來得到懷讓禪師的印可說:“深得吾心”就將正法眼藏,如來心印,傳給馬祖道一大師。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作者:明暘法師
馬祖印證法常和尚即心是佛


馬祖自從南嶽得法以後,起初曾住建陽佛跡寺。後來又到福州去大弘禪宗,普度眾生。因他善於隨機化導,方便利生,所以四方學者禪和子們,對馬祖非常尊重敬仰。

有一次從明州大梅山 來了一位名叫法常和尚,參拜馬祖,請求開示。法常說:“請問禪師,如何是佛?”馬祖說:“即心是佛”。法常一聽,就開了大悟。因此就到四明真歸地方去隱居,蓋了一個茅篷,就在那裡 精進修行禪定功夫,一心參禪。

過了一段時光,馬祖知道法常住茅蓬坐禪,不知他對於即心是佛道理,參到什麼程度,悟得徹底不徹底。就派了一個禪和子,到大梅山去訪問法常,看看他的功夫,究竟到了什麼程度,勘驗一下。

這位禪和子見到法常就問:“禪師,聽說你從前在馬祖那裡,得到什麼見地,而來到這裡住山參禪?”法常說:“馬祖大師對我開導說,即心是佛。受教之下,得到好處,所以來住大梅山,清淨精修。”
這位禪和子叫了一聲哎呀!說:“馬祖大師近來說法開示是說 非心非佛,不再說即心是佛了。”法常大師嘆了一口氣,說:“這個老漢子,胡弄天下人,任從他非心非佛,我這裡依然還是即心是佛。”

禪和子回去以後,就向馬祖說上述的情況,馬祖聽了非常歡喜,認為法常的確突破三關,徹底窮源,腳根點地,悟明心宗,才能夠說出 這種腳踏實地驚動人天的語言。馬祖最後說了一句話:“梅子熟已”就是說他的功夫 已經到家了。

我師圓公大師,在參禪修定時候曾說:
“梧桐葉落始知秋,佛法休拋世法求,
消息不須旁處覓,直於落處見根由”。
與此中道理,暗通消息。

:mrgreen:葉落歸根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作者:達義法師
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一般人聽到佛教在講“修道”、“證道”,都以為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玄理,更談不上進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對《妙法蓮華經》的“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都難以理解,其實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佛教的道理,進而細心體察人生,品味生活,都會意外地發現 原來道不僅僅在高山深處,亦不單單在寺院道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 每一件事中,大至大千世界,小至一花一草,同樣能體會到“道”的妙諦和意境,正所謂“佛法遍一切處,無處不是道”。 

中國禪宗的特色 亦是提倡 搬柴運水都是道。為什麼搬柴運水都是道呢?道,其實只是心中並無雜念,亦不起妄念,這個時候,無論你搬柴運水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你都是在道中。否則,搬柴運水時妄念紛飛,例如搬柴運水時 一直埋怨好重啊、埋怨路不好走,這樣,搬柴運水只是搬柴運水,並不是道。

馬祖道一禪師 看到了這一點,便倡導“平常心是道”,他常常開示弟子們說:“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若要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

馬祖的“平常心”是要 遠離虛假造作,沒有是與非,沒有取與舍,當然亦沒有凡聖和善惡的分別。這種不落於任何一邊,而契合中道的意境 不是是非不明,善惡不辨,而是不受這些相對的觀念 來染污本有的佛性。

究竟什麼是平常心呢?曾經有人問過景岑招賢禪師 如何是平常心,他輕描淡寫的說:“要眠即眠,要坐即坐。”但這個人還不明白,更問:“學人不會,意旨如何?”他亳不厭煩的回答:“熱即取涼,寒即向火。”另外,又有人問文欽禪師 如何是平常心合乎於道,他說:“喫茶吃飯隨時過,看水看山實暢情。”每天只是喫茶吃飯 看水看山度日,這種無欲無求的生活,那裡還有束縛,這正是解脫,豈不自在!

現在我再舉幾則為人熟悉 關於平常心的禪門公案:
有一次,源律禪師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要用功嗎?”大珠答:“當然用功啦。”源律問:“如何用功?”大珠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源律說:“一切人都是如此,與大師是否一樣的用功呢?”大珠答:“不同。”源律道:“為什麼不同?”大珠答:“他們吃飯時不肯吃飯,卻百般要求;睡覺時又不肯睡覺,卻千般計較。所以,他們與我的用功不同。”源律禪師無話可說了。雖然兩個人用功 在做同一件平常事,
一個用功在挑剔計較、永不知足,這是一份執著,貪瞋妄想便很容易隨之而起,結果弄得心無寧日;
另一個用功在萬般放下、知足常樂,既然無執著,貪瞋妄想便無從生起,自然能夠進入心無所住的禪定。

有一年夏末,溈山靈佑禪師 問候徒弟仰山慧寂禪師之後,說:“整個夏天不見你上山來,在下面做什麼?”仰山答:“我在山下鋤得一片田,還播得了一籮的種子。”他反過來卻問師父溈山:“但未知和尚你整個夏天 又做了些什麼呢?”溈山答:“日中一食,夜後一寢。”仰山說:“和尚今夏亦不虛過。”
除了日常必須的起居飲食之外,溈山禪師別無所求,最難得的,是徒弟也明白了,所以後來,徒承師業,兩位禪師的教法,被譽為禪門中別樹一格的溈仰宗。

石頭希遷禪師和龐居士 都是當代譽滿天下的兩大禪門高手。在龐居士初參石頭禪師時,有一天,石頭問龐居士:“自從你見到老僧以來,你日用事是怎樣的呢?”龐居士答:“你若問我日用的事情,即無開口處。”石頭說:“明知你會這麼樣,我才問你的。”於是龐居士呈上一偈,頭兩句是:“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
石頭禪師同意他的見地。日用事並無他,只不過是我與自己相伴和諧而矣,所以,那有開口的地方,若有開口處,只是自己對自己講,豈不多餘!

白雲守端禪師說 釋迦牟尼佛講的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而稱法華亦有其四弘誓願,就是:“飢來即吃飯,寒到即添衣,困時伸腳睡,熱處愛風吹。”這番話 雖然帶點幽默 和別具創意,但亦言之有理。

黃龍無門慧開禪師 更加明顯的道出了 除了春花秋月、夏風冬雪之平常事外,只要心頭無事,便是好。有偈為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以上的公案,明眼人一看便知道祖師們 都是心無雜念,常常心自清淨,便自然安住於乾粗活、大自然,甚至任何境界,這便是不謀而合的 與“道”相應。

我們若能以無得無失的平常心 來為人處事,定能得心應手,廣結善緣,做出更大的事業。因為無得無失的心態,對人布施 就能修行三輪體空,因為無得無失的心情,做事就沒有憂慮與束縛,更能發揮每個人本有的才華。

由此可見平常心 能讓一個人更加鎮定、沉著,充分錶現自己,亦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沒有緊張情緒和精神壓力,可以真正體驗到 什麼是自在灑脫的人生境界。

這就是平常心是道,總括來說,所謂道,就是每個人 現前的不分別心。但現在的不分別心,卻有妄想雜念、人我是非,那就不是平常心了。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遇緣而不改變我們當下的不分別心,亦不改變不分別心去隨緣,才是我們的平常心,才是佛法修成的道路。
(摘自加拿大《北美時報》 作者:達義法師)

:mrgreen:隨緣不變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吳言生
心物的解脫


●心物問題 是佛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楞嚴經》指出﹕“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卷2
眾生迷失本心﹐追逐物相﹐被外物所誘惑。一念回光﹐就能斷除對外物的攀緣。這是教門的大問題﹐也是禪宗的大話頭。參禪悟道﹐就是要在聲色紛紜的物質世界中﹐保持心靈的明淨與自由。禪宗指出迷己逐物的錯誤﹐
“業識茫茫﹐蓋為迷己逐物”﹐《五燈》卷4《道獻》。
同書卷3《慧海》﹕ “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
同書卷4《趙州》﹕“汝被十二時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時。”
王安石《擬寒山拾得》其二闡發此旨尤切﹕“我曾為牛馬﹐見草豆歡喜。又曾為女人﹐歡喜見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長如此。若好惡不定﹐應知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認物為己。”《全宋詩》卷540  
在接機時﹐常常藉此話頭 來啟發學人。

●禪宗關於迷己逐物 較為典型的公案是鏡清問僧﹕
鏡清問僧﹕“門外是什麼聲﹖”
僧雲﹕“雨滴聲。”
清雲﹕“眾生顛倒﹐迷己逐物。”
僧雲﹕“和尚作麼生﹖”
清雲﹕“洎不迷己。”
僧雲﹕“洎不迷己﹐意旨如何﹖”
清雲﹕“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碧岩錄》第46則
對此則公案的要旨﹐正如圓悟所評唱﹐“衲僧家於這裏透得去﹐於聲色堆裏不妨自由﹐若透不得﹐便被聲色所拘”。
禪僧亦雲﹕“簾頭雨滴聲﹐歷歷太分明。若是未歸客﹐徒勞側耳聽。”《頌古》卷32
白楊順頌 鏡清明明知道是 “雨滴聲”﹐卻問學僧是什麼聲音﹐如同探竿影草﹐旨在考驗僧人的悟境。僧人隨著舌根轉﹐說是雨滴聲﹐可謂“貪他蓑笠者﹐失卻舊茅亭”同上長靈卓頌﹐
 
●●殊不知﹐“軒簷水玉﹐原系己身”。 若是真正無心﹐臻於放棄一切妄想的省悟境界﹐所聽到的屋簷下的雨滴聲 就是自己﹐在這種境界裏 沒有自己與其他的對立。此時﹐會有好像變成雨滴的感覺﹐不知道是自己滴落下來﹐還是雨水滴落下來﹐這就是雨水與自己 成為一體的世界﹐也就是“虛堂雨滴聲”所表現的世界。
由於僧人站在物我分離的立場上回答雨滴聲﹐所以鏡清予以批評。
學僧反問鏡清如何體會﹐鏡清說﹕“等到能不迷失自己的時候 就會明白。”
學僧仍然沒有領會﹐鏡清便入泥入水﹐對他說﹕“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
──突破身心的牢籠﹐從迷惑的世界 超脫出來還容易﹐要使道體透脫出來就困難了。所謂使道體透脫﹐即是使道體從其安住的悟境 再脫離出來﹐重新回歸於聲色紛紜的現象界。“如果停留在‘絕不迷惑’的小乘羅漢境界裏﹐是絕對不可能解脫的。
必須‘和光同塵’﹐使自己覺悟的光明柔和下來﹐與眾生迷妄顛倒的 迷惑世界打成一片﹐還要以最好的方法表現出自身的了悟境界﹐去教導人們。”《一日一禪》第216頁

雪竇頌此公案雲﹕
虛堂雨滴聲﹐作者難酬對。若謂曾入流﹐依前還不會。曾不會﹐南山北山轉滂霈。《碧岩錄》第46則
●“虛堂雨滴聲”之所以使得 禪機高妙的行家 也難以酬對﹐是因為如果你喚它作雨滴聲﹐則是迷己逐物﹔如果不喚作雨滴聲﹐它不是物﹐你又如何轉物﹖“若謂曾入流﹐依前還不會。”仍用《楞嚴經》卷6
意旨﹕“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這是《楞嚴經》裏觀音菩薩的音聲入定法門﹐聽一切聲音﹐聽到“入流”進入法性之流﹐“亡所”所聽的聲音聽不見了﹐
“所入既寂”﹐聲音寂滅了﹐清淨到極點﹐然後﹐對動相一切聲音﹑靜相沒有聲音﹐歷歷感知﹐卻一念不生。雪竇說﹐縱使到了這個境界﹐也仍然沒有進入禪悟之門。
結句以“南山北山轉滂霈”﹐形容越來越大的雨滴聲﹐以及聽雨者 能所俱泯﹑即心即境的直覺體驗﹐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 迷時逐物﹐悟時轉物﹐“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是禪門提起學人疑情的常用話頭﹕
“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若被物轉﹐即名凡夫。只如升元閣作麼生轉﹖”《五燈》卷6《先淨照》
“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物且如何轉﹖”《古尊宿》卷33《清遠》
禪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頗有意趣。
“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三門佛殿請師轉。’
師雲﹕‘長安道上無私曲﹐縱遇知音到者稀。’”同上卷8《省念》
●轉物是大悟之後的遊戲三昧境界﹐非小根小智者所能知。
省念的答語氣度嫻雅﹐雍容灑脫﹔“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未審轉甚麼物﹖’師曰﹕‘道甚麼﹗’僧擬進語﹐師曰﹕‘這漆桶﹗’” 《五燈》卷8《傳殷》
這是用葛藤滋蔓的方式點化學人﹐可謂入泥入水﹐老婆心切﹔
“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萬象是物﹐如何轉得﹖’
師曰﹕‘吃了飯﹐無些子意智。’”同上卷11《聰蘊》
可謂一句截流﹐壁立千仞。
●《宗鏡錄》卷82﹕“夫雲轉物者﹐物虛非轉﹐唯轉自心。以一切法皆從分別生﹐因想而成﹐隨念而至。……

《首楞嚴經鈔》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者﹐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為正智﹐正智即是般若。”系從理性的層面 揭示蘊含其中的禪思。
禪者頌“若能轉物﹐即同如來”雲﹕
若能轉物即如來﹐處處門開見善財。
花柳巷中呈舞戲﹐九衢乘醉臥樓臺。 《頌古》卷2真如雩頌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咄哉瞿曇﹐誑唬癡呆。同上徑山杲頌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即可於千萬扇門中看到千萬個善財。這時﹐雖然過一種現象界的生活﹐卻能在塵脫塵﹐在世出世﹐瀟洒自如地展開現象界的活動﹐而不失純明的本心。大慧之頌﹐則正話反說﹐責備如來用這句話蒙騙了“癡呆” 之人。因為學人如果不能體認這句話的深層意義﹐僅是尋言逐句﹐就上當匪淺﹐醒悟無由了。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殊不知﹐“軒簷水玉﹐原系己身”。 
若是真正無心﹐臻於放棄一切妄想的省悟境界﹐所聽到的屋簷下的雨滴聲 就是自己﹐在這種境界裏 沒有自己與其他的對立。此時﹐會有好像變成雨滴的感覺﹐不知道是自己滴落下來﹐還是雨水滴落下來﹐這就是雨水與自己 成為一體的世界﹐也就是“虛堂雨滴聲”所表現的世界。
由於僧人站在物我分離的立場上回答雨滴聲﹐所以鏡清予以批評。
學僧反問鏡清如何體會﹐鏡清說﹕“等到能不迷失自己的時候 就會明白。”
學僧仍然沒有領會﹐鏡清便入泥入水﹐對他說﹕“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
──突破身心的牢籠﹐從迷惑的世界 超脫出來還容易﹐要使道體透脫出來就困難了。
所謂使道體透脫﹐即是使道體 從其安住的悟境 再脫離出來﹐重新回歸於聲色紛紜的現象界。
“如果停留在‘絕不迷惑’的小乘羅漢境界裏﹐是絕對不可能解脫的。
必須‘和光同塵’﹐使自己覺悟的光明柔和下來﹐與眾生迷妄顛倒的 迷惑世界打成一片﹐還要以最好的方法表現出自身的了悟境界﹐去教導人們。”
《一日一禪》第216頁
:mrgreen:與眾生迷妄顛倒的 迷惑世界打成一片
我是一根草,我即是大草源
新老怪
文章: 5039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高沙彌對答藥山禪師見性者對戒的理解
作者:果煜法師


師一日辭藥山,山問:“甚麼處去?”師曰:“某甲在,眾有妨;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師曰:“知是般事便休,更喚甚麼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離吾左右,時復要與子相見。” 

這位高沙彌,乃是藥山禪師座下的禪眾。有一天卻來向藥山辭行。藥山禪師乃關心地問:“你又準備往那裡去呢?”沙彌答曰:“我如果繼續待在這裡,恐怕對大眾會有些不太方便的!”為什麼不太方便呢?事實上,高沙彌在這之前,就已被印證見性了。而一位見性者的所作所為,往往就會跟凡夫大眾不一樣。而一般人不明究理,反會指謫他不隨眾、不合群。所以他想一想:還是離開這裡,對大家都會比較方便。 

“且往路邊卓個草庵,接待往來茶湯去。”我且在路邊蓋個小廟,並以茶湯來接待往來的行者。這茶湯,並不是飲用的茶湯,而是禪法也。其意思是:可方便接引一些有緣人,以入禪法之門。 

藥山禪師說:“慢著!你還是未受大戒的沙彌。生死事大,我看你還是先去受大戒,再說吧!”高沙彌說:“知是般事便休,還得受什麼戒呢?”藥山禪師說:“雖說得有道理,但還不得離吾左右,且時復要與子相見。” 

“不得離吾左右”,
這意思並不是不許他離開,而要把他牽繫在身邊。在禪法中,所謂的“見我、不見我”,不是指見過某人的形相,而是謂“與其心法相不相應”。故如說:我已見過某某禪師。即表示我既開悟,且被印證了。故“不得離吾左右”,即是提醒他:你雖有見性的體驗,但還要經常提攜、保任,而不要忘失了心法。這也為初學者,即使有一些經驗,卻不一定能經常保任在悟境中。所以還是要經常發起警惕心,以期時時刻刻把心,從世俗的習氣 而迴向於心性的覺悟上。這才是“不得離吾左右”的真義也,事實上藥山禪師 還是默許他離開的。 

“時復要與子相見”,
這也不是時常要見你的意思。既見師,是指心法而言;也見子,是指心法而言。故“時復要與子相見”,乃謂:且要時時勘驗,看你功夫是否進步? 

在以上的對答中,藥山禪師對高沙彌的想法,基本上還是認可的。你不去受戒,也沒關係!因為既見性了,就應當知道怎麼來調理自己的身心和行為。所以徒具形式的戒,對他而言,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乃是要經常提起見性的體驗,而繼續往內去修持。 

“知是般事便休”,
既見性者,即不著相,更有什麼可守的戒。既不守戒,亦不犯戒。 
何以“知是般事便休”呢?以知是般事,即是見性的意思。而既見性者,即不著相,故“便休”即謂不著相也。以不著相故,還有什麼可守的戒呢? 

但也可以反過來說:還有什麼可犯的戒呢?眾生以放不下執著、放不下貪瞋痴故,才會違法犯戒。於是以會違法犯戒故,才需要守戒。若不會違法犯戒,當然也就不用刻意去授什麼戒、去守什麼戒。所以雖不守戒,事實上他也不會犯戒的。既無戒可守,也無戒可犯;這卻非初學者,所能模擬的境界也。

:mrgreen: 守心戒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