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恆不住 寫: 週四 4月 10, 2025 1:48 pm 理由事顯
理論藏功夫,
明眼人一看便知!
好厲害,我這是要眼見為憑。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道德經第五十九首:知足不辱 〈原 44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經文破譯】
『名與身孰親?』
虛名虛譽和自己的身體性命做比較,那一個較親切呢?
『身與貨孰多?』
金錢珍品和自己的身體性命做比較,那一個較重要呢?
『得與亡孰病?』
得到金錢名利,卻失去了健康生命,那一個較有害呢?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所以說太在意於虛名虛譽,精神上的耗損必然很大;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精神體力上的透支亦是無可計數的。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只有知足的人才不會遭受外來的侮辱,只有知道適可而止的人才不會產生危險,能知足知止,明哲保身,這才是長久之道。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道德經第六十首:知足之足 〈原 46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經文破譯】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當天下因有道而得享太平,人民安居樂業,這時馬匹參加農事生產,都在耕田中踩著自己的糞便。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當天下因無道而戰亂連連,人民生活動盪,這時馬匹都要奔赴沙場,母馬也只能在戰場上生子了。
『禍莫大于不知足』
天下的災禍還有甚麼比人心的貪婪更可怕?
『咎莫大于欲得。』
這一切的殃咎都是來自人心的貪得無饜啊!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說只有知足,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這種滿足才是永遠的滿足啊!

【讀經心得】
《論語》【季氏】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作者按:老子從『心性』談天下有道、無道;孔子從『禮樂』談天下有道、無道;道學與儒學在此立見真章。)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恆不住
文章: 2151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恆不住 »

道德經第六十首:知足之足 〈原 46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佛家是從人心的:貪嗔癡三毒說:戒定慧三修。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道德經第六十一首:功遂身退 〈原0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經文破譯】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因貪得無饜到了無法把持而盈滿溢出,倒不如及早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揣在懷裡的珍品,假如常常拿出來炫燿,這種寶物絕對無法長久保持。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金銀珠寶多的連廳堂都裝滿了,要想守護這些財寶,必然大費周章;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因富貴而向人炫燿,以滿足虛榮與驕傲,可以說是替自己遺留無窮禍害。
『功成身退,天之道!』
所從事的事業達到了成功,便要知足、知止可全身而退,這就是大道作育萬物而不為主的道理,也是修練自然之道的不二法門!!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道德經第六十二首:曲則全 〈原 22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經文破譯】
『曲則全,枉則直』
先有了委屈,才能有事後的成全;能忍受別人的誤解,才能享受正義的伸張;
『窪則盈,敝則新』
居處於低漥的才能有盈滿的期待;能先委身於弊舊的,才會有更新後的喜樂;
『少則得,多則惑』
這樣說來,眼前看似有所缺憾不足的,卻是為將來的獲得做準備,目前雖圓滿無缺,如不知止足,反而在未來會造成困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所以有道聖者總是能依止修道的標準法則,抱玄守一,虛心誠意證驗於真樸的天下: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有道聖者不執著於世俗的主觀意識堅持己見,所以能得到真理實相的開悟;
有道聖者不迷情於人腦的聰明才智自以為是,所以能得到真知妙慧的開發。
有道聖者不自誇自耀,所以修之於身的功業能精進累積;
有道聖者不自恃自負,所以修之於身的道量能不斷增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古人所謂:『曲則全者!』這些教導世人的處世良言絕非虛泛之語啊!有志修道者更應該誠心誠意的接受這種正確的教誨,並以委曲求全謙柔處下作為修行的依止。

【老子引用古籍考證】
《虞書。大禹謨》
帝曰:『來!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Sherlock
文章: 1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Sherlock »

解開道家氣與炁之謎 Ep.5】虛實醫學與氣功保健的奧秘!

💬 中醫常說的「氣」與「炁」,到底是什麼?
你是否曾想過,道醫提到的「經絡」「走氣」能不能被科學驗證?本集帶你跳脫四度空間的慣性思維,進入一個虛實共構的八度複數時空觀,揭開氣功保健背後可能的物理與信息場機制。當炁場不再玄,而是可以被驗證、操作與運用,療癒的真相將不再遙遠。

❚ 你會了解什麼?
中醫與道醫關於「氣」的根本差異
宇宙的雙重結構觀:實空 × 虛空
李嗣涔博士如何透過實驗證實水晶氣場與撓場性質相同
X 信息(炁)的發現與醫學應用潛力
氣功強身背後的能量邏輯
信息醫學在去過敏、促進體質轉化上的可能性

🎥 亮點時間軸:
00:00 中醫與道醫的不同
05:07 水晶氣場
07:20 雙重世界的宇宙觀
11:25 同類療法或順勢療法
39:50 人體為何要經絡存在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948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佛道會通,還我老子(老子生平考証)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道德經第六十三首:希言自然 〈原 23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經文破譯】
『希言自然。』
修道事業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大道無為而任物自化,是最合乎自然的事了。(希言,真道之別稱也。老子曰:『道法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不正常的氣候正是來自於大自然的威力展示,但就是這種由天地造化所形成的狂風暴雨,也不能無日無夜一直持續太久,更何況是畜意違反自然,讓自己處身於有違常態行為的人類,當然就更不能保持長久了。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所以說:墊起腳跟!與人比高低;跨著大步!想要超越人前,這些都是違反自然常態的行為,當然不能持之以恆了。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執著於世俗的主觀意識凡事堅持己見的人,怎麼可能得到真理實相的開悟;
迷情於人腦的聰明才智凡事自以為是的人,怎麼可能得到真知妙慧的開發。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喜歡自己誇耀自己,行事作風驕傲異常的人,絕對是無有長進不能成就大事業的人。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這些人所做的行為都是有違常道的,以修道的標準來說,這些動作行為就像滿桌吃剩的菜餚,或像長在身上的贅肉惡瘤,讓一般人都非常厭惡,更何況於修道有成的聖者怎麼會自處於這種不義之地呢?

【經文校佶】
此章本為通行本第二十三章,經文首段:『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這段共三十一字,這些文字應是與下一章〈第二十四章〉合併成一章。(請參閱前面第十三首﹕『道者同于道』之經文校佶。)
第二十三章通行本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通行本原文: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對於這兩章的錯簡部份,經我們校佶後得到以下完整之二章:
第六十三首:希言自然 〈原 23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十三首﹕道者同于道 〈原 24章〉
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書探源】
第六十二首:〈曲則全〉
第六十三首:〈希言自然〉
通行本原來是編排在第二十二章與第二十三章。
校正以上兩章經文,可以印證原版老子書《道德經》確實經過長途搬運,甚而發生連結竹簡皮索斷裂,以致整捆竹簡產生散亂問題。。在此特別給予校訂更正,關於老子書原版的探源考證,作者在本書第一章(老子書與生平考證)有詳細說明。

歷史佐證
《魯氏春秋》魯昭公二十六年 〈西元前五一六年〉
經:冬,十月,天王入於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傳:冬,十月,丙申,王起師於滑。辛丑,在郊,逐次於ㄕ。十一月,辛酉,晉師克鞏,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昭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公囂,奉周之典籍奔楚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