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 (共 7 頁)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9:48 am
由 訪客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10:57 am
由 訪客
虛空無邊畫一圓
圓外眾生芸芸界
弧上沾邊知因果
內圓賢聖順心流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2:11 pm
由 訪客
外禪內密身淨土
非心非佛素還真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4:45 pm
由 訪客
弧圓上人不知心
無視因果終失憶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5:58 pm
由 訪客
戒為無上菩提本
應當一心持淨戒
戒法戒行歸戒體
能所一如方契真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6月 27, 2021 6:40 pm
由 訪客
以戒為師不思量
本心俱失不慌張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二 6月 29, 2021 6:16 am
由 訪客
不識本心
學佛無益
千招萬法
碎如微塵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六 7月 03, 2021 9:45 pm
由 訪客
論格義的本義及其引申
「格義」儘管是早期中國僧人和思想界理解印度佛教思想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種手段,但在迄今所流傳的文獻資料中卻找不到對它作出嚴格的定義的文字。概念的不確定性在中國古代並不奇怪,但這種情況對後來的研究經常造成混亂。「格義」這個名詞在東晉以前也許並不存在,只是到了東晉時期,一些有學問的僧人發覺了它的缺點以後,才提出來進行批評。在「格義」流行的時候,人們只是不自覺地運用,並不認為它會有什麼缺點,也不會去討論它。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人們感到可以用更好的方法來理解佛教思想的時候,才將它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因此,對此的專門記載就不會很多,即使有記載,也常常是批判性的。現在學術界多引用梁代慧皎《高僧傳‧竺法雅傳》中的一段文字來說明格義的含義:
(竺法雅)少善外學,長通佛義。衣冠仕子,或付咨稟。時依雅門徒,並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及毗浮、曇相等,亦辯格義以訓門徒。雅風采灑落,善於機樞,外典、佛經,遞互講說,與道安、法汰,每披釋湊疑,共盡經要。
格義新探(片段節錄)
格義方法起自漢末魏初。因此,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及許抗生《魏晉玄學史》、郭朋《中國佛教簡史》曾據慧皎《高僧傳.竺法雅傳》所言而斷定「格義之法,創於竺法雅」,實為誤解。雖然湯先生後來曾作部份補充,提出格義的起源必定與漢人好「將概念與概念相比配」的思想方法及漢末毗曇之譯介有關,但仍未明確說是否修正過去之說。
格義的具體方法是「配說」,且是以外書配合佛教內典的「事數」來加以講解的。「格義」的發展,自漢末魏初的「配說」,至竺法雅等人的以內典事數比配外書的作法,期間的變化不只在於方法的系統化,重要的是此時的「格義」不僅作為解釋佛教名相概念的方法,也已書面化成為講經的教本。但在此,我們也許也可以作這樣的推測:竺法雅當時,可能已有許多擬配外書的解經現象,竺法雅等人即據此整理出這些以內典事數比配外書內容,而成為當時的書面教本;也或許竺法雅在當時,甚至就曾經看到了一些擬配外書的書面資料,而據此作成定本。
至於「格義」方法具體地擬配了那些外書﹖可以由中國沙門所習經典之情形來看,根據曹仕邦先生在《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的研究中指出,中國沙門大多兼通內外典,而所熟通之外典,以老莊諸子、儒家六經較多。而這些資料的整理,提供了一些擬配那些外書的思考線索,例如由儒家六經及老莊諸子入手,但卻無提供竺法雅等人所說「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的具體例證,亦本文在處理上所遭遇最大之困難:如何的擬配才算是「格義」?在格義一詞的界義上仍有爭議的情況下,本文處理格義問題的立場,暫以由歷史上的格義現象的產生作為討論的主要對象。
自東漢孝明帝永明七年( 64 )夜夢金人而派人西域求法的傳說,至漢末魏初,其間相去約一百五十年,佛教漸為中國人接受,時人對佛經的講談也甚為普遍。若再由「下至法祖、孟詳、法行、康會之徒。撰集諸經,宣暢幽旨,粗得充允,視聽暨今,附文求旨,義不遠宗,言不乖實,起之於亡師。」這段話來看,慧叡認為:格義上起自漢末魏初,下至康會、法行之徒,乃至道安晚年反對格義,格義方法便已告終。實際上,後來天台智顗大師在其著作中亦曾有以五常、五行、五經來比附五戒的情形,格義方法似仍未止息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六 7月 03, 2021 11:58 pm
由 訪客
早期(這裡的「早期」是指從漢末到鳩摩羅什譯經這一歷史時期)的佛經翻譯儘管以來華的天竺、西域僧人如安世高、康僧會、竺法護等外國人為主,但也有一些經典由中國人譯出,如東漢嚴佛調譯《法鏡經》一卷、西晉聶承遠譯《越難經》一卷、聶道真譯《文殊師利大般涅槃經》等等。且,外國僧人譯經多有中國助手參加,這些中國助手均精通儒家和道家經典學說,因而自然而然地將兩種異質文化中的語匯揉和起來。這很可能造成牽強附會,特別是早期的譯經,更是如此。漢代的譯經相當晦澀難通,《祐錄》卷一《前後出經異記》曾就漢代舊譯與羅什新譯作了比較。此處,結合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卷,列表如下……一覽便知,舊譯中許多譯名都不太準確,但這正是漢代佛教格義的真實寫照。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佛經的翻譯常不自覺地將老、莊中的「道」這一最高範疇同佛教中的「真如」、「法性」、「正覺」等同起來,並以世俗的「欲」、「愛」作為佛教中的「無明」之本。試以《四十二章經》為例:「爾時,世尊即成道已,作是思維,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我源,達佛深理,悟佛無為,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不離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有惡知非,改過得善,罪日消滅,後得道也。」「道無形相,知之無益。」整個《四十二章經》著重強調「離欲去愛」,以求得「道」,僅有一處出現「涅槃」二字,這近乎老莊式的修行主張反映了佛教在中土初傳的特徵。
這種佛道合流的傾向還可以從另一些譯經中得到反映。
康僧鎧曾於魏國嘉平年間譯出《佛說無量壽經》,該經與其同時代的道教著作《老子想爾注》多處使用了幾乎相同的詞彙。除「道教」一語外,還有「道德」、「天道」、「大道」、「學道」、「大聖」、「正法」、「甘露」、「無為」、「自然」、「清淨」、「維妙」等等。特別是作為道教宗教哲學的重要概念之一的「自然」一詞,《老子想爾注》用過 14 次,而《佛說無量壽經》用過 56 次。根據日本人福光永司的研究,比較康僧鎧《佛說無量壽經》同東漢支婁迦懺的意譯《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以及吳國支謙的《佛說阿彌陀經》,「無為」、「自然」、「清淨」三語在以上三經中出現的次數分別是:「無為」為 4、5、4 次,「自然」為 56、317、179 次,「清靜」為 24、11、17 次,可見早期佛教和道教在哲學用語上的密切關係。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發表於 : 週日 7月 04, 2021 9:49 am
由 訪客
威權體制下學佛
永遠困在化城裏
只會是精神自慰
身心分離的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