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頁 (共 37 頁)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五 2月 18, 2022 10:13 am
高報
訪客 寫: 週四 2月 17, 2022 7:08 pm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
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
讓我想起

成唯識論卷第三
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恒轉故。恒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5]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日 2月 20, 2022 10:15 am
品客
滅苦之道

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

佛告三彌離提: 「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觸集則觸集、觸集則受集、受集則愛集、愛集則取集、取集則有集、有集則生集、生集則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契經 六入誦】

眾生的感官(六根)接收資訊而引起辨識(六識),辨認之後產生反應(六觸),因這反應而生起感 受(三受) 。由這感官所引生的連鎖反應就是每個人的世間。同是天邊湧起的雲彩,有人覺得像幅畫、 有人期待久旱甘霖、有人擔心沒帶傘。同一個資訊(雲)透過眾生的感官,就有千變萬化不一樣的世間,世間在眾生的感官作用中。

這種觀點還受更透徹的理則所支持:當感官接收訊息後,整個生命的流程(緣起法)隨之推動。世間 所指並非僅只外在事物,生命對訊息產生反應而隨之活動的整個歷程都包括在其中。從生到死,從死 到生,眾生感官接收訊息之後,依自己的趣向營造自己的世間。而外在事物不過是眾生描繪自己世間的顏料罷了。這是從感官及緣起法的角度詮釋世間。

超越世間用不著以人造衛星去探測或搭乘太空梭去探勘。只需於五受陰、六入處、緣起法的集、滅、 味、患、離如實知見,便是實至名歸地到世界邊、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

唯有從這超脫世俗的觀點、究竟勝義的角度看待世間,那麼所學的法、所修的行才能不共世間,才能 擺脫輪迴世間的命運。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世人汲汲於追尋的世間的真象,卻不知只須往自己的生命現象中 探尋便是。如果世間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那麼一個缺德自私的人所傷害毀損的就只是別人或公 共設施;但正因世間是自己的五受陰,所以他作踐糟踏的其實是自己的生命情境與生活品質。同理, 如果世間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一個志於出離世間的修行者便沒有必要為世間負什麼責任;但世 間既是自己經營的,也就只有自己能夠承擔了。任何遭遇或痛苦都沒有其他怪罪的對象,每個人都必 須為自己負全責!世間的困阨與束縛,逕向自己的五蘊、六入中求解脫!佛法何來消極、悲觀?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五 2月 25, 2022 7:27 pm
訪客
品客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15 am 滅苦之道

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

佛告三彌離提: 「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觸集則觸集、觸集則受集、受集則愛集、愛集則取集、取集則有集、有集則生集、生集則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
【契經 六入誦】

眾生的感官(六根)接收資訊而引起辨識(六識),辨認之後產生反應(六觸),因這反應而生起感 受(三受) 。由這感官所引生的連鎖反應就是每個人的世間。同是天邊湧起的雲彩,有人覺得像幅畫、 有人期待久旱甘霖、有人擔心沒帶傘。同一個資訊(雲)透過眾生的感官,就有千變萬化不一樣的世間,世間在眾生的感官作用中。

這種觀點還受更透徹的理則所支持:當感官接收訊息後,整個生命的流程(緣起法)隨之推動。世間 所指並非僅只外在事物,生命對訊息產生反應而隨之活動的整個歷程都包括在其中。從生到死,從死 到生,眾生感官接收訊息之後,依自己的趣向營造自己的世間。而外在事物不過是眾生描繪自己世間的顏料罷了。這是從感官及緣起法的角度詮釋世間。

超越世間用不著以人造衛星去探測或搭乘太空梭去探勘。只需於五受陰、六入處、緣起法的集、滅、 味、患、離如實知見,便是實至名歸地到世界邊、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

唯有從這超脫世俗的觀點、究竟勝義的角度看待世間,那麼所學的法、所修的行才能不共世間,才能 擺脫輪迴世間的命運。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世人汲汲於追尋的世間的真象,卻不知只須往自己的生命現象中 探尋便是。如果世間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那麼一個缺德自私的人所傷害毀損的就只是別人或公 共設施;但正因世間是自己的五受陰,所以他作踐糟踏的其實是自己的生命情境與生活品質。同理, 如果世間指的是外在的人、事、物,一個志於出離世間的修行者便沒有必要為世間負什麼責任;但世 間既是自己經營的,也就只有自己能夠承擔了。任何遭遇或痛苦都沒有其他怪罪的對象,每個人都必 須為自己負全責!世間的困阨與束縛,逕向自己的五蘊、六入中求解脫!佛法何來消極、悲觀?
有因有緣世界集
怎麼收穫怎麼栽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2, 2022 9:10 am
訪客
滅苦之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後扇佛,白佛言: 「世尊!誰食此識?」

佛告頗求那: 「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 『何因緣故名識食?』我則答言: 『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 」
【契經 雜因誦】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 「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無明,而作是念:若 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 【契經 五陰誦】


爾時,世尊告羅喉羅: 「云何知、云何見於此識身及外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繫著?」 【契經 六入誦】


眾生很難接受自己的生命中沒有一個獨立主體的事實。曾經有位比丘當佛陀講解五受陰無我的時候, 在心中喃喃抱怨:「如果無我的話,那麼所造的一切業豈不是沒有人遭受報應了?」對於未見法的凡 夫而言,這確實是相當切身的問題,如果沒有我、沒有靈魂,那麼誰來承擔行為的後果?是誰享樂與 受苦?由誰參與生死輪迴的整個過程?眾生總認為既有輪迴,就該有個主體經歷這趟輪迴,從今生到 來生的旅程就好比沿途停靠的火車,無論停靠多少站,總該有這麼一輛火車經過這些車站。輪迴也一 樣,從一剎那到下一剎那、從一生到下一生,都該有個主體居間主持,否則從前造的業如何與未來受 的果報銜接?如何在死亡後投胎受生?這幾乎是人人都會升起的懷疑。

然而佛陀卻呵責有這種念頭的人是愚癡人,無智無明。

由於眾生所有的意識型態都是識的作用,無論是自我意識或宗教、種族、國家等等的歸屬意識,以及 其他關於是非、榮辱、損益、成敗等等的價值判別意識,全都是由識一手主導。因此將識視為自身, 並將識所認知的對象視為與自身相屬的關係,很自然地成為眾生一種相當基本的反應。這種毫無事實 根據的假設,使得眾生不假思索地設定有我、有與我相屬的親密關係,也更促使眾生的我慢依恃這些 假設而無限地開展:有我、我的錢財,就有消費與賺取;有我、我的國家,就有政治與戰爭;有我、 我的名譽,就有表現與角逐......。

這樣的連鎖反應,使眾生毫無危機意識地全神投入於生命的持續活動,眾生迷信於改善生活以獲得福 樂、充實自我以描繪美好願景、發揮實力以迎接挑戰、排除困難以贏得成功。殊不知,這恰是種將自 己牢牢繫縛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詳盡安排,日復一日、世復一世。

眾生已經太習慣這種錯誤的思考模式,一旦聞說無我,往往就直接予以懷疑、抵制而非反省。因此, 唯有提出識非我、識所認知的對象不與我相屬的證據,才能令人深刻省思受我慢驅役繫縛的困境,以 及覺察出那習以為常的本能反應。

「云何知、云何見於此識身及外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佛陀曾以這個題目指導親生 兒子羅睺羅比丘,要羅睺羅注意到這項遺害無窮的錯覺。羅睺羅比丘也經常以同一個問題請教佛陀, 顯示羅睺羅的確對識引生自我意識的問題非常關心。

佛陀所給予的答案,總不外乎於五受陰或六入處正觀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這是為了確認識不足以 建立我、及識所認知的對象也不足以建立起與我相屬的親密關係。

識所能認知的對象並不超出五受陰或六入處,無論是錢財、名譽、國族,人們所能認為屬於我、與我 相關的諸多事物,原本都只是五受陰及六觸入處所提供的資料,一旦受識處理過後,便被賦予各種不 同的定義,而成為「我」的主觀意識。五受陰及六入處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事實上識所能認為 是我、屬於我、與我相關的諸多事物,也都是無常、苦、不能真的建立為我以及與我相屬的關係。

若能體會識非我;識所認知的所有對象也不與我相屬,人們就比較容易從既有的成見中掙脫出來,不 必受自我意識或其他任何的意識型態所箝制,不再斤斤計較於行為後果由誰承擔?是誰享樂與受苦? 由誰參與整個生死輪迴?如何在死亡後投胎受生?而能以全新的觀點,脫離一切意識型態的偏見,從 正法、正見的角度看待生命:正是因為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生命現象才會以生滅不絕的方式 一再流轉下去。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2, 2022 9:42 am
訪客
本位主義凡事由我初發
佛則不然凡事就事論事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2, 2022 10:38 am
訪客
眾生很難接受自己的生命中沒有一個獨立主體的事實

聖嚴法師末後偈: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淨空老法師常說沒斷身見這學佛沒入門
很難嗎?!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2, 2022 10:55 am
訪客
訪客 寫: 週三 3月 02, 2022 10:38 am 眾生很難接受自己的生命中沒有一個獨立主體的事實

聖嚴法師末後偈: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
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淨空老法師常說沒斷身見這學佛沒入門
很難嗎?!
你說呢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四 3月 03, 2022 9:00 am
品客
滅苦之道

說不善聚者,謂五蓋,是為正說。說善法聚者,所謂八聖道,是名正說。 【契經 道品誦】

五蓋是貪欲蓋 、 瞋恚蓋 、 睡眠蓋 、 掉悔蓋 、 疑蓋 。 稱之為蓋是因為它們覆蓋 、 蒙蔽了心的清明與覺照, 阻礙了心對出世梵行的專注。貪欲與瞋恚對修行的障礙是不言自明的;昏沈、瞌睡或乾脆睡著的心萎 靡而闇鈍當然也障礙修行;掉是不能持,意指渙散的心思無力保持在所專注的主題之上,悔不單指定 狹隘的後悔、反悔,它泛稱所有惦記、牽掛、懊惱,許多經書也將悔稱作舉,特別突顯懸念的心高亢 昂揚難以平抑的狀態,掉悔與掉舉是同義詞,一樣地障礙修行;最後是疑,由於五蓋專門討論修道當 時的障礙,所以疑蓋不是散亂地妄想對佛、法、僧或對周遭人、事、物的懷疑,那些雜念應該歸到掉 悔蓋去,疑蓋僅限於努力用功之際對自己或對方法、境界生起的懷疑:自己的資質算不算得上是塊修 行的料子?自己是否有能力達成所預期的修行目標?照這樣修下去真的有用?現正生起的這種境界 是否就是入定、證果?所有這一切在修行中生起的疑慮當然也障礙修行、障礙專注。

這五蓋全都是心的狀態,雖然對世間人而言它們都是很平常自然的情形,根本算不上過失,即使是極 權暴政也不會在這上面吹毛求疵,甚至比丘、比丘尼戒也不曾為它們定罪,但站在修道的立場上,它 們都是惡不善法,覆蔽了心向涅槃的正途。禪修是心的訓練,只要是鍛鍊心不受這五蓋覆蔽的功夫, 都屬於禪修的範圍,三十七道品的修習全都先要去除五蓋,所以三十七道品都該歸類為禪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 五蓋專門討論修道當時的障礙 。 在正法律所要對治的惡 、 不善法中 , 無論是無明、 貪瞋癡 、 欲貪......等等 , 佛陀都會強調該將那些惡法的永斷無餘 , 但佛陀從未說五蓋永斷無餘 。 當然, 三果阿那含斷了五下分結,貪、瞋永斷,所以阿那含聖者修行時不會被貪欲蓋及瞋恚蓋所覆蔽,而阿 羅漢斷了五上分結再不會被掉悔蓋和疑蓋纏心。可是,即使是佛陀也還是每天都得撥出時間睡覺的 啊!

為什麼要強調斷除五蓋得證阿羅漢?搞得那麼多修行人去練不睡覺的不倒單 。 打仗也該弄清楚對手, 五蓋是禪修之敵;無明欲貪才是解脫涅槃的心腹大患。禪修是手段、工具不是目的,修行的終極目標 是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永滅 , 去除五蓋後的心正是用來永斷無明欲貪的利器 。 光拿五蓋開刀只能造就出 一個禪修者,向無明欲貪抗戰才能成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究竟果證。 五蓋是障道法不是生死流轉的根本 , 不斷除五蓋無由進趣道品 , 但不具出世間正見單憑斷五蓋而自以 為精進修梵行也絕無益於解脫。其間因果分明,修行者不可不慎。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一 3月 07, 2022 5:33 pm
品客
滅苦之道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具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想。 【契經 六入誦】

我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 二,是名二法。

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 「是非二法,沙門瞿曇(瞿曇為佛陀的姓氏)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以自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契經 六入誦】

感官除了確立眾生自己的身分之外,也建立眾生對對象的認知。

在此應先將二法稍作解釋。二,有特定意義,意指相對的雙方,二法也就是相對法。一般人認識的相 對法數量之多,種類之繁,簡直不可勝數:白晝對黑夜、炎夏對寒冬、君對臣、上對下、美對醜、善 對惡、高雅對低俗等,任何人都能繼續補充下去,無有窮盡。

相對法藉由彼此間相互襯托,顯現出單獨一法所無法表現的特定意義。像是白紙上的一條線,單靠一 線顯不出長短,必須另畫一線,才分得出長短;單獨一人時也無分長輩或晚輩,得要有家族中其它成 員相較,才有輩份之別。這樣無二不立的情況,佛陀稱為二法。

比起人們所知的相對法 , 佛陀所說二法顯得非常簡略 , 只有感官與境界相對的二法 。 佛陀了解到 , 其 它為數眾多的相對法 , 全都起源於感官對境界的認知 , 這是項不容否認的事實 , 沒有人能找出不須藉 感官 、 對象等二法而單獨存在的其它相對法 。 比如說 : 吝嗇及慷慨沒有長相 、 聲音的差別 , 只是一種 概念 , 人們是彼此相處後認識到對方是吝嗇或慷慨 , 這種認知雖不屬於眼見色或耳聞聲 , 卻不超出意 知法的範圍 。 意根是大腦複雜的神經元 , 同樣是接收 、 處理資訊的感官 , 吝嗇或慷慨是意根所處理的 境界、對象。

佛陀所以特別提出二法 , 是因人們總希望能找出相對於混亂的世間萬象的絕對真理 。 而這種歸納到如 此簡潔的相對法,正含藏了關鍵性的真理,一種因太普通而完全被忽略的真理。

自從有文明以來 , 人們一直四處尋找真理 , 但卻沒體會到 : 眾生所能體驗到的一切意義與價值 , 是架 構在感官與境界繁複密集的相應過程中 。 這個事實就是真理 。 舉個近代真實的例子 , 十八世紀以來已 有許多位最偉大的科學家與哲學家都曾說過這一類的話 : 「看到自然界奧妙神奇的傑作 , 就知道必然 有位無所不能的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 。 」 他們相信有位相對於宇宙萬物的上帝 , 並認為祂是造物主、 是真理。

如果這些聰明的科學家與哲學家能夠了解 , 面對神奇奧妙的傑作所生起的驚喜 、 悸動與崇仰並非外在 某位神祇所創造或賦予 , 而是自己一連串感官作用之後的樂受 , 偉大的並非那位想像中的創世主 , 而 是能見、聞、嗅、嚐、覺、知的眼、耳、鼻、舌、身、意。若非這些感官,世上根本沒有任何神奇奧妙或驚喜 、 悸動 、 崇仰可言 , 至於上帝和上帝的傑作 , 也不過是人們經由意識法的作用後 , 鋪陳出來 的概念。事實上並非神創造了宇宙萬物,是眾生藉由自己的感官作用描繪出神與宇宙萬物的觀念。

倚仗於眼、耳、鼻、舌、身、意等接收訊息的官能,從而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存在賦予意義與價值,這才是真理。

再用些更平實的例子打比方 , 一般人的目標 、 理想 : 創造榮耀擺脫恥辱 、 掙取成功避免失敗 、 追求財 富遠離貧窮 、 擠身上流不落低俗 。 如果這些有志氣的人都明白這些意義重大的人生目標 , 其實只是感 官處理境界所編織出來的虛擬情境,一切也就容易泰然處之,畢竟虛擬的事物沒必要太過認真。

二法是一切眾生都適用的真理 ; 二法的如實知是每個了解它的人都實用的問題處理法 。 現代社會可悲 的價值觀讓人汲汲營營 、 緊張繁忙 , 相較於不懂得尊重簡樸 、 閒暇美德的當今時尚名流 , 古代推重、 崇尚隱士的文明倒顯得更有智慧。

有人否認佛陀說的二法 , 打算另以其它二法取代 。 現成的例子很多 : 真空對妙有 、 清淨佛性對染污塵 垢 、 全能上帝對祂的子民 。 這麼多的二法 , 佛陀巧妙地讓它們不攻自破 「但有言說 , 問已不知 , 增其 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這些經由想像得來的真理 , 經不起深入的探索 , 感官經驗不到這些境界 , 只能存在於神話 、 理論中。 關於 「以非其境界故」 這句話還值得特別交代一番 , 這裏頭透露著易被忽略的要則 : 佛法一定是一切 眾生都經驗得到的 。 若只能靠想像或少數人特殊精神狀態下的神秘經驗 , 就不是普遍 、 公開的事實, 而只是沒有根據的假說或個人主觀的意見 , 如此則不能成為客觀公正的真理 。 佛陀宣說的真理只限定 在每個人都非承認不可的事實上 。 當然 , 若有人不肯面對現實而堅決否認 , 那就不是佛陀或真理的過 失了。佛法再現實不過了,完全不具臆測成份。

Re: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8, 2022 10:00 am
訪客
二法是一切眾生都適用的真理 ; 二法的如實知是每個了解它的人都實用的問題處理法

透澈二法才能超越二法
認識無明才能斷除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