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頁 (共 17 頁)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22 11:39 pm
勿忘初心
次草兄,小弟不是指您不對,千萬別指向自己。
重點在

在您我大家都在
因緣合和之下瞬生瞬滅......

空中鳥跡。空中現有,非空。
鳥過跡失,欲尋鳥跡實不可得。非有。
座下抓得住什麽?
又看得出什麽?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7:11 am
次草
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03, 2022 11:39 pm 次草兄,小弟不是指您不對,千萬別指向自己。
重點在

在您我大家都在
因緣合和之下瞬生瞬滅......

空中鳥跡。空中現有,非空。
鳥過跡失,欲尋鳥跡實不可得。非有。
座下抓得住什麽?
又看得出什麽?
勿忘兄
您跟星洲都缺少熱誠
有您們的想法立場
討論最需要的是觀念的釐清
我的方式是逐句應對
如果我真的看不懂別人的意思
我會請教他
再說清楚點
如果要讓一個團體成長
先看自己如何成長
同理要從小處著手
現在的人學佛不像以前先充實自己
有了底子再去請教別人
反而是堆積許多難解的名相問題
出來與人論勝負
我說的對方當然不這麽認為
大家也認為我的知見分析的不對嗎
學佛就是要驗證知見及心態
我因我看到的亂相
提出避免之道
在知識家前期
有不少很好的學習典範
只可惜沒落了
論法沒甚麽好不好的語氣
只是心態問題而已
我反對貼長文
倒不如在觀念即時討論
這樣才能把握反照的機會
對方能反照的機會多少
自己也要一清二楚
意味您了解討論對象心態有多少
這些都是要練習的
在討論中也要隨時觀照自己的心態
這也是練習的重點
我說這些
就是不離
說通及心通的方向
為何我會找二楞子多次麻煩
如果自己清楚自己心態
又知道自己所說為何
怎麽會有被找麻煩的感覺
我說誰就被誰討厭
論法怎麽會論成這種下場
是誰堅持己見
是誰知見狹隘
如果不看到學習的障礙
我那麽雞婆幹麻
我強調要按步就班
這有何難
但實際很難
因為用想擁有成就的心
就會濫用名相
由此建立種種不清楚的邪見
二楞子也知道帶著問題上山的重點心態
這是前人純樸的學習方式
目前是複雜又不自覺的
好的要如何更好
壞的要如何避免
不都是了解心而已嗎
我從知識家到現在
為何很少稱讚別人
都只攻擊別人的弱點
這是我認為應該學習佛法的方式
說攻擊好像不雅
事實上就是難免攻擊
金剛能破一切法且能不被破
破就是攻擊
一個學人滿懷信心與禪師對論
禪師一點就開
學人被指出傻處
還得感謝禪師
飯袋子好聽嗎
被罵還很爽
那是真得爽
現代人您罵他,他要告您
心態早就流化了
我就是盡力闡揚正常心態的激進份子
想跟我吵
也要有相當準備才行
無理就寸步難行
更何況是學佛
為何一個勝性轉為大等能論這麽久
看戲的多
意見的多
解說的人少
被我罵到不要對號入座喔
一個團體各自爲政
就是敗壞學佛風氣的開始
老是卡在名相認知的問題
說什麽都不成形
想起靜修將
計著相聲聞當菩薩行在修
認同的還有走跳老兄
讀經為何會誤解到這種程度
後續讀楞伽經也是一塌糊塗的多
這些誤讀的經驗如何避免
學佛抓不到重點
看不到錯誤典範因故
才是怎麽過日子最大的盲點
別人的盲點就是我們的借鏡
可卻一直重演
那樣學佛到底有何價值
如何達到曹溪一句亡的知見力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9:26 pm
勿忘初心
宇宙萬有一切現象,都是生滅法,來去、是非、善惡、生死等等,都是相對的,都是「相」,能生諸有之相的那個,沒有動過,生而不生。

能使萬有相對的那個是絕對的,不屬於相對的。但同時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存在,一有絕對的存在,它又已經是相對的了。它是什麼呢?
是諸法空相。

那麽......
又何必放在心頭在在意不放呢 ?!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9:28 pm
勿忘初心
積聚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

我們學人日後要想生善處,或往生淨土、乃至有所成就。就必需嚴謹得看待〈百法明門論〉中所提到這些煩惱,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習氣。當觀行一段時日,也就知道該觀自己什麽?是的,觀自心遇境時昇起什麽心 !
當心昇起是〈善心所〉或是〈不善心所〉則要能覺察,並能運用「四正勤」或稱四意斷在日常生活中〈作意〉淨化自己。

「四正勤」︰
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又謂五蓋等煩惱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

未生惡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再生。

已生善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又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

未生善令得生,對未生之善使生。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得生。

在《楞嚴經》有這麼說︰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如澄濁水貯於淨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這段就是教導觀行要旨。

習氣即是一種沒有覺性的「慣性」,習慣成自然﹒粗的煩惱易斷,細的習氣難調,縱使能夠脫離三界,不受輪迴之苦,只要習氣未盡,度眾便有諸多的障礙﹒所以佛弟子當學佛行,鍛鍊己心如佛心細中又細,才能隨時隨地令眾歡喜,不生惱怒。才能去泥純水才有著「明相」精各純的一天到來。

 ◎善心所十一︰
信、精(勤)、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不善心所二十六︰
根本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二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根本煩惱〉
 與「隨煩惱」對稱。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
 
〈二十種隨煩惱〉
俱舍論以一切之煩惱稱為隨煩惱,或對於六隨眠之根本煩惱,而稱其餘之煩惱為隨煩惱;唯識則謂根本煩惱以外之二十法為隨煩惱。

二十種隨煩惱即:
(一) 忿隨煩惱,忿,即暴怒之心。謂對現前一切違情之境,即發暴怒,惱亂其心。

(二) 恨隨煩惱,恨,即怨恨。謂由忿怒不捨,結諸怨恨,惱亂其心。

(三) 覆隨煩惱,覆,即隱覆。謂自作罪惡,不能懺悔,故意隱覆,惟恐人知,惱亂其心。

(四) 惱隨煩惱,惱,即熱惱。謂外遇違情之境,熱惱於心,不自安隱。

(五) 嫉隨煩惱,嫉,即嫉妒。謂持心不平,常懷嫉妒,惱亂於心。

(六) 慳隨煩惱,慳,即吝惜。謂於一切財法,貪求積蓄,不能惠施,常恐散失,惱亂於心。

(七) 誑隨煩惱,誑,即詭詐不實。謂語言虛誑,巧慮多謀,心不自安,而生惱亂。

(八) 諂隨煩惱,謂諂佞阿諛,心常愧赧,而不自安。

(九) 害隨煩惱,謂銜恨蓄怨,常欲損害於人,求快己意,恒恐不遂,惱亂其心。

(十) 憍隨煩惱,憍,即矜己慠他。謂心不謙下,常欲勝人,慠彼有德,惱亂其心。

(十一) 無慚隨煩惱,謂屏處為非,不知慚天以自悔改,惱亂其心。

(十二) 無愧隨煩惱,謂陰為不善,不知愧人以自悔改,惱亂其心。

(十三) 掉舉隨煩惱,謂外境紛擾,身心動搖,不能攝伏,因而惱亂。

(十四) 昏沈隨煩惱,謂心神昏闇沈迷,而於諸法無所明了,惱亂其心。

(十五) 不信隨煩惱,謂邪見多疑,於正法不生信心,因而惱亂。

(十六) 懈怠隨煩惱,謂身心懶惰,於道業不能精進修習,因而惱亂。

(十七) 放逸隨煩惱,謂縱恣自逸,耽著欲境,不知檢束,因而惱亂。

(十八) 失念隨煩惱,謂心逐邪妄,遺失正念,遂致淪墜,惱亂其心。

(十九) 散亂隨煩惱,散亂,指心常放逸。謂著諸緣境,令心流逸,恒不寂靜,因而惱亂。

(廿) 不正知隨煩惱,謂於法邪解,遠離正知,背覺合塵,以妄為真,惱亂其心。
 
在《地藏經》云:
「 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

習性決定是惡多善少,《百法明門論》,講煩惱心所有二十六個,講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有著這麽惡多善少的現實心境,何況惡的力量強大,善的力量薄弱,所以一般人遇到善法,『縱發善心,須臾即退』,很難保住;遇到惡法,他『念念增長』,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遇到善法,善心所太少,力量薄弱,不容易保住;為什麼惡法他會增長?惡心所太多,力量強大。由此可知,一旦人們有機會接觸到佛法,好聽閱經論、或念佛。無法得到真實利益,什麼原因?道理就在此地。

雖然有機會接觸到善法,他的善根薄弱,不能夠維繫長久,無法相應受用甚至退轉。我們看到這個現象,知道這個現象是正常,如果接觸善法他不退轉,那是很不尋常,真正是千萬人當中難得有那麼一、兩個,他能不退轉。遇到惡緣他不會增長,遇到善緣他會增長,我們就曉得這種人善根深厚,這種人在一生當中,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他決定成就。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9:51 pm
次草
既然是空相
不妨各顯本事
貼標語
不會深入民心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10:21 pm
勿忘初心
日常的觀行 - 當如何圓滿自我


不傷害他人
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

學佛行善總在,
「 不傷別人,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 」為智慧下的作為總則。

不傷害他人容易理解,且易辦得到。但為何是自己也不要受到傷害 ?

不傷害自己的標準是什麼?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傷害自己?

那要靠修養自己才能做到不傷害自己。那這個修養的標準是什麼?

傷害就有標準嗎?什麼叫做傷害?如把握傷害兩個字。什麼叫做傷害?
在佛法沒有什麼標準,但常常是以世俗人的看法做標準,不是以釋迦牟尼佛的方法來看標準。但是卻又誤拿自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或者其他的菩薩做標準,那可以說最後會變成一個很孤獨的人,而且還得不到利益。

學佛修行我們每一天,時時刻刻面對的是人與事;在這個中間,你怎麼使事情做得很圓滿,至少讓它的缺失愈來愈少,怎麼樣能夠讓別人歡喜。這種歡喜絕不是去討好、或者故意說一些好聽的,不是這種意思;像四攝法裡面有一個叫做愛語攝,愛語攝不是叫你去討好人家、說好聽的話,而是當人家需要的時候。什麼時候需要?有煩惱的時候、不自在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說你去安慰他、你去幫助他,那就是愛………..。

也就是「修養」一樣,有無限多層次。「修養」到那裡,標準也隨之改變。

詮釋「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整個「過程」。「過程」本身是一種變化。修行的「過程」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養,故有無限多的層次(這才是真正薰習佛法。而菩薩都有四十品)。

比如發覺有處事不圓之「憾」,這種缺失即是一種「傷害到自己的修養」的「傷害自己」;漸至「事成但理有缺失」(亦為「傷害自己」的一種現象)最高的層次是「完全不傷害自己」,也就是「圓滿無缺」的「事事無礙」。

完全是「絕對」,也就是說「脫離了相對法」。相對法都「不圓」,但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是人,只要依「當下的我」去做修正。

發現真的有「無限多層次」。既然「無限多」,當然就沒有「一個」標準。

譬如「傷害到我的自尊」,這個「自尊」又是什麼?人人的「標準」都不同!以一個學佛的人來說,就看領悟多少?看破放下多少?修養有多少而有不同。光一個「傷害到自己的什麼?」就够我們依之層層突破,參之不盡了。

又如:

「傷害到我的感情」,「我的感情」是什麼?

「傷害到我的利益」,「我的利益」是什麼?

再提升一層:

「傷害到我的修養」,「我的修養」是什麼?

更提升一層:

「傷害到『我』」,「我」是什麼??

所以 !!
善與惡、是與非、對或錯、迷與悟、又是什麽呢 ?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10:55 pm
勿忘初心
觀行 - 「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

所謂觀行,非得講的很神妙,其實觀行沒有那麼神妙,只是說以一個人的認識的能力來看,我們認識的能力它有深度,由淺的看法、深的看法、再深的看法,進而可以深到不可思議,達到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那就是我們講的“觀法”;可是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可以進入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剛開始,我們還是要從──依自己的能力慢慢去認識,這種認識,可能是自我意識,因為自己的分別心而產生的計較執著,那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裡面,有一個什麼問題呢?分別心!這個分別心的力量是什麼?說起分別心,它一定有一個發起的力量,就是我們的知識經驗,也就是所謂的自我意識;所以自我意識的內涵就是知識經驗,把這個知識經驗發揮成為力量,那就可以產生你的自我意識,就是分別的一種力量,這道理我們必須要把握!這是一些原理原則。這些如果把握得好,那你在理門也好、行門也好,你才知道怎麼樣去使自己慢慢提昇!

如何將.- 六七轉换成「妙觀察智 」

佛地經論三卷四頁云:妙觀察智者: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攝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諸妙定等。於大眾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如是名為妙觀察智。

二解 世親釋九卷二十頁云:妙觀察智者:謂如藏主、如其所欲,隨於何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作意思惟;即能自在無礙智轉。

三解 成唯識論十卷九頁云: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又云: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後展轉至無學位,或至菩薩解行地終,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無心時;皆容現起。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此後展轉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無心時;皆容現起。又云: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

唯識講「四智」

四智即是: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我們先從「成所作」看起,有成所作才能「妙觀察」,有「妙觀察」才能知道「平等性」,完成了平等性才能達到「大圓鏡」。

比如,「成所作」,「成」是完成,「所作」就是行為,也就是諸多知識經驗的完成,是經過行為的造作才會完成。

即是,
具備了佛理加以實行運用在日常中,如果沒「成」只有「所作」就少了以佛法為依據,只剩下《自我》為中心也不稱之修行了。
也就是成是《成於理》,行就是《依理去行》。

如此有了依教如法的樣子,要再進一步去妙觀察。

法因事顯 ! 是故,因事才能顯發自身的煩惱相。妙觀察是觀察自己。《妙》是不可以言說表達出,又以不可思議為最高層次。依具備的修養層次不同而有差異。因為透過不斷的觀察自身的「我」,才能了解什麼叫做《平等性》;因為碓確實實在這裡沒有分別、沒有計較、沒有執著。

這是妙觀察完成的條件。如果在妙觀察裡還有分別、計較、執著,甚至於微細的,都不叫妙觀察。

以成所作的修養,能夠到達微妙的境界作觀察,此時對事與理、世間的、出離世間的,就不會分別,平等性的本質就是極為接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

「大圓鏡」,在《金剛經》裡面一句話:
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法就像是一個竹筏般,這個竹筏子可以幫助渡河,它是一種方法,要用它,還是有分別、有計較、有執著,用完了才會清淨。為什麼 ?也就是說從此岸已經到達彼岸了,它對自己而言已沒有用了 !!
這又是另一個層次,由各種粗相轉至微細相上了,連已清淨想,已無礙想這個念也都破捨了。

雖然我們學佛剛開始皆是從有上去著手,可是不能在有上只是分別、計較、執著,要從有上去認識、瞭解、發現,才有顯現無的修養境界!可是我們也往往不是這麼想,常覺得東西好就抓住不放。那就是無明習性。曠刼以來束縛著我們,需將那六、七調伏。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五 2月 04, 2022 11:19 pm
Viirya
成所作比較像是事事無礙.需先妙.平.圓而後得以做到
雖以事事無礙為終極目標.然圓滿四智.順序上似乎為妙平圓而後成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六 2月 05, 2022 12:37 am
勿忘初心
viirya 法友

看您是從果地還因地視之。

Re: 休庵餘語

發表於 : 週六 2月 05, 2022 7:53 am
次草
勿忘初心 寫: 週六 2月 05, 2022 12:37 am viirya 法友

看您是從果地還因地視之。
您說那麽多
倒不如將勝性轉為大等好好解釋一下
看看老楊能不能接受您的見解
如果不能
您應該知道
理論與實際差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