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5 頁 (共 619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12, 2023 4:53 pm
由 次草
新老怪 寫: ↑週四 10月 12, 2023 8:55 am
無著,示凡
文殊,示聖
依文字無著,是應無所住
依文字文殊,是而生其心
的確
前三後三
所以般若亦分文字,觀照,實相
誠然是實語者
當鈞提呼喚文喜時
文喜應諾
鈞提反問文喜是多少
文喜無對
還不懂
一個人回答的剎那
是沒有分別多少的 餘地
離開聽到那剎那
就是前三三,後三三
天下無一眾生不是自己
那有多少的分別
眾生無邊就是三三
方便說無邊無量
真攝心時
了了見,亦無人亦無佛
就是空有含於一心之內
千峰盤踞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
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意思就是無人我分別
那還有量的問題
眾生再無量無邊
也實無眾生可滅度者
用以指出文喜尚有分別心
以少數人持戒為傲
才會被文殊說此地留你不得
一但文喜悟了
見到文殊露臉
當然是一棍就打
文殊這時跟馬祖被大梅禪師駡一樣痛快
修行三大劫的文殊菩薩,還被文喜禪師嫌
這些心境能懂得
身心一定非常自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13, 2023 7:46 am
由 新老怪
16. 薰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槐安國語》
圍繞“薰風自南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唐文宗(840年卒)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起承,詩人柳公權(856年卒)續之“薰風自南來,殿閣微生涼”而成為一首詩。
熏風自南來
殿閣微生涼
一般人都很討厭炎炎夏日,但是我卻很喜歡一年中 最長的夏季。雖說很熱,但穿過樹叢微微吹來的涼風使寬闊的宮殿 也一下子變得清涼,這種愜意和清爽 只有在夏天才能體會得到。
但是大約200年以後,宋朝詩人蘇東坡(1101年卒)批判說,很遺憾這首詩 表明為政者對老百姓沒有憐憫之心,也就是他忘記了 平民百姓住在狹窄不通風的屋子裡,烈日炎炎之下 還要去耕田、做生意,是皇帝自以為是,忘記百姓疾苦,只呆在宮中 度過消遣漫漫夏日的詩。
對此,蘇東坡做了一首諷刺當時上流社會的詩。
一為居所移, 苦樂永相忘,
願言均此施, 清陰分四方。
皇帝生來住在寬敞的宮中,所以不關心天下百姓 為炎熱所苦。懇請皇上關注天下萬民,只有讓他們都能享受“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舒適和安逸,才是皇帝當為之事。
這句詩被用於禪語之時,和這個典故毫無關係。
這是因為據說宋朝末年,臨濟宗公案禪(與曹洞宗的默照禪相對應,參透禪的公案而至悟)的集大成者大慧禪師(1163年卒)聽這句詩後 而至大悟。
那麼大慧禪師聞聽“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後有何感悟呢?
我們每天總是拘泥於得失、利害、愛憎、善惡、迷悟、凡聖,因而沒有目標,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一陣熏風 能將那一切對立的觀念吹散,那我們就能不拘泥、不執著、不偏頗,品嘗到自由自在、淡泊清涼之意。
那樣一種清爽無垢的純粹境界 即詠作“殿閣生微涼”。
浪跡天涯的自由俳人 種田山頭火與松山“大耕舍”道場的大山澄太通過俳句 和禪而成為摯友。我曾聽澄太先生講演時 非常感慨地講過 他們二人最初相識的情景。
——我匆匆走到庵旁,剛停下腳步,紙門便一下子拉開了,傳來洪亮的聲音“是澄太君嗎?”
我剛一說是,話音未落,他馬上光著腳 從走廊那兒跑過來,雖然我個子很大,他還是一把將我拽了上去。真是一個怪人,他把我拽上去,也沒有像常人那樣打招呼,而是說“現在正好是中午,我已經做好飯等著你呢,快吃吧。”說著給我盛了一大碗飯。
但是庵中空無一物,既沒有菜 也沒有飯桌。筷子、碟子和冒著熱氣的米飯 就直接放在破舊的榻榻米上。……(中略)……這時我發現他一口也沒吃,而是一直盯著我。
我說:“你也一起吃吧。”
他說:“說實話,我這兒只有那一付碗筷。你吃好了。”
……(中略)……這就是真實的山頭火,於是我急忙吃完,放下筷子雙手合十說:“謝了。”他馬上拿起碗筷,洗也不洗,給自己盛上一大碗,大口大口地吃得香極了。
也許是肚子餓了吧。他專心致志吃飯,絲毫也不東張西望。
(大山澄太口述《俳人山頭火的禪》臨濟會出版)
山頭火的行為裡 沒有任何拘泥、執著和偏頗,他只是依照他那顆生來 就有的赤子般的純粹之心生活。
山頭火的生存方式 不就是“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的極好體現嗎?
俳人山頭火的禪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13, 2023 9:18 am
由 新老怪
先看公案:
座問:和尚什麼處去來?
沙雲:遊山來。
這句跟“近離甚處?”不同,這裡是問“去來”。答遊山來。會游山的,自然也會去來。
座雲:到什麼處來。
沙雲: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到什麼處來”是問到什麼程度,既然遊山,若到某亭,某山,那也是有住處,無住處相應不二法,所以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一去一回”恰好。
座雲:大似春意。
沙雲:也勝秋露滴芙蕖。“大似春意”是句放行話,表示認可。
長沙為什麼再答“也勝秋露滴芙蕖”?秋露對春意,恰好,轉轆轆地運用自然。
雪竇著語雲:謝答話。
補上此句,更顯完整些。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13, 2023 10:13 am
由 新老怪
由 次草 » 週四 10月 12, 2023 4:53 pm
當鈞提呼喚文喜時
文喜應諾
鈞提反問文喜是多少
文喜無對
還不懂
一個人回答的剎那
是沒有分別多少的 餘地
離開聽到那剎那
就是前三三,後三三
天下無一眾生不是自己
那有多少的分別
眾生無邊就是三三
方便說無邊無量
真攝心時
了了見,亦無人亦無佛
就是空有含於一心之內
千峰盤踞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
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意思就是無人我分別
那還有量的問題
眾生再無量無邊
也實無眾生可滅度者
用以指出文喜尚有分別心
以少數人持戒為傲
才會被文殊說此地留你不得
一但文喜悟了
見到文殊露臉
當然是一棍就打
文殊這時跟馬祖被大梅禪師駡一樣痛快
修行三大劫的文殊菩薩,還被文喜禪師嫌
這些心境能懂得
身心一定非常自在
感恩大德的開演
天下無一眾生不是自己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14, 2023 6:53 am
由 新老怪
日本臨濟禪宗公案
17. 花藥欄《碧岩錄》
《碧岩錄》第三十九則有 “雲門花藥欄”公案。
舉。僧,問雲門: “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 “花藥欄” 。
一僧人問雲門偃禪師( 864-949)“ 煩惱妄想一切皆消的清淨法身是什麼? ”
雲門答曰:“花藥欄 ”。花藥欄是什麼呢?
古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如茅房的圍欄;精心圍上籬笆的芍藥園;也有說是一般的花圃。
對於清淨法身的詢問,以不潔之物對答,在這個意義上,將其理解為茅房的圍欄似有一理,但有些矯情。而將其理解為花圃,也許更符合禪意。
花圃不一定是牡丹或是芍藥盛開的花圃,哪怕是不知名的小花盛開的花圃。
“清淨佛 ”不就是美麗的鮮花在盛開嗎?凝神觀望,那各式各樣的花既不爭奇,也不鬥豔,各自呈現著自己的本來面目,這不就是在表現佛的真面目嗎?除此以外還有什麼清淨法身呢?
佛教詩人阪村真民寫過一首《野花》的詩。
明快、開朗的野花,
永遠在這裡微笑。
神授的原本姿態,
野花,永遠在這裡綻放。
素樸、謙恭的野花,
恂恂有禮。
我駐足凝神觀望,
一定會聽到她的聲音,
仿佛神的話語,
滋潤著我這顆詩心。
傾慕啊!
野性的花朵,
野性的人,
野性的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14, 2023 7:02 am
由 新老怪
垂示雲:
未透得已前,一似銀山鐵壁,幾乎透得了,自己原來是鐵壁銀山。
或有人問且作麼生?
但向他道,若尚個裡,露得一機,看得一境,坐斷要津 不通凡聖,未為分外。
苟或未然,看取古人樣子。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14, 2023 7:39 am
由 新老怪
釋迦說有四病,
一者「作病」,若以自己的所行都是求圓覺之行,那便有作意,說為「作病」;
二者「任病」,若以為不斷生死,不求湼槃,但隨諸法性而求圓覺,那便是落於任運,是為「任病」;
三者「止病」,若行人以為寂息一切念頭,便可「得一切性寂然平等」,如是以求圓覺,是名「止病」;
四者「滅病」,若以為永斷一切煩惱,即得畢竟空,以一切永寂而求圓覺,是名「滅病」。所以,離四病始能清淨,是為正觀,否則落病即成邪觀。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0月 14, 2023 5:34 pm
由 新老怪
曹山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與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5, 2023 8:13 am
由 新老怪
日本臨濟禪宗公案
18.百花春至為誰開《碧岩錄》
這是《碧岩錄》第五則 “雪峰盡大地”公案頌文裡的語句。即使隆冬時節寒風呼嘯,但只要一陣春風吹來,一望無際的荒原 就會遍地長出嫩芽,披上綠裝,百花齊放。梅花、桃花、櫻花、牡丹、杜鵑花等,猶如百花爭豔。但只為賞花 而大擺酒宴,唱歌跳舞,狂歡作樂,那就太對不起花兒了。這千姿百態的花朵 在向我們傳達著很重要的事理。
江戶時代的漢學者佐藤一齋 曾說過這樣的話。
看月,觀清氣,不在圓欠晴翳間。看花,觀生意,存紅紫香臭之外。(《言志四錄》)
觀月是觀其清新之氣,而非觀其陰晴圓缺之形狀;賞花是賞其生機勃勃的花之心,而非賞其紅色、紫色以及香氣 那些外在的東西。
也就是應該學花的生命,花的心。
“百花春至為誰開。 ”百花到底為誰而開呢?誰也不為,什麼也不為,沒有任何企圖,只是在天地間全身心地 綻放自己的生命。
百花一味盛開,她教給我們生活方式,給我們以勇氣,以安慰,以愉悅。但是她們絲毫沒有居功自傲,多麼偉大啊。
說到花,小島昭安先生 曾在其著作中介紹過一個感人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走過淺草的一個幼稚園門前時,一個小女孩兒 拿著枯萎的花兒 跑到幼稚園角落的垃圾堆那兒。
我無意中 看到那個小女孩兒大聲說: “小花花兒,謝謝你。”然後扔了下去。
我不由心一動,叫住小女孩兒問: “小朋友,你總是說謝謝 以後再扔掉小花兒嗎? ”
小女孩兒深深地點了一下頭: “是呀,我媽媽總這麼做的。因為花兒開得這麼美,讓大家高興,所以扔的時候 要對她說聲謝謝。 ”(參考總持寺出版部出版《心靈的耕耘》)
孩子懂得 “花的生命” 、“花的心 ”,她是懂得“花為誰開 ”的孩子。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5, 2023 8:18 am
由 新老怪
垂示雲:
掣電之機,徒勞佇思,當空霹靂,掩耳難諧,腦門上播紅旗,耳背後輪雙劍,若不是眼辨手親,爭能構得。
有般底,低頭佇思,意根下卜度。殊不知 髑髏前見鬼無數。
且道不落意根,不抱得失,忽有個恁麼舉動,作么生只對?試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