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頁 (共 594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6, 2024 7:29 am
新老怪
47、兩頭俱截斷 一劍倚天寒
一槐安目語

楠術正成臨出兵交戰前,親訪廣巖寺的明極楚俊和尚(1262~1336),
問道:「即將出征而處於生死歧路上的人,該怎麼辦才好?」
和尚念了一首偈語:「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
切斷生與死的二元對立,拋開這種相對認識,就是真實的般若的智慧,就是不生的佛心,就是父母未生以前的 本來面目,就是絕對的生,泯滅了生與死、迷與悟、有與無的相對認識的世界,就可以自然達到 絕對無的無分別智(一劍),領悟生的真諦,給人凜然不可侵犯之感。
同趣的詩偈還有“兩頭共坐斷,八面起清風”,意境何等爽快。

明極和尚這樣垂示後,正成又追問道,「劍落處的結果又怎樣呢?」
和尚聞言當即振威一喝。正成忙起身禮拜。
和尚見此情形,證明:「你已經徹悟了。」明極和尚 是東渡日本的中國高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6, 2024 7:34 am
新老怪
46.出來是何時 回去亦同時
-日本禪師景

大石良雄居士 久參盤圭和尚。
有一次盤圭和尚說,「我本來不生。」大石不解。
幾年後的一個春天,大石忽識其妙趣,於是把自己的心得 稟告於師。
盤圭和尚當時 指著身邊的一端硯石,說。
「這是西行法師自己作的硯石。」
大石回答說,「不然。西行未生之前,良雄早就磨好了。」
盤圭微笑道。「你出於何時,必歸於何時。」並把那端筆硯 贈給了大石良雄。
良雄在體悟到本來不生的佛心、自心的同時,透徹地直見了 西行未生以前的自我的面目.本來的面目。
所謂西行法師未生之前的大石良雄,同於聖經中「在亞伯拉罕出生前,我就活著」的耶穌。
那端硯 也是原本的面目的創造物。

:mrgreen:那端硯 也是原本的面目的創造物。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6, 2024 9:32 am
新老怪
《心燈錄》卷五
本地風光


  問曰:「七百年老古錐,他於定中是如何光景?」
曰:「他不知本地風光乃佛境界,只管遏住一切念,向深黑處走去,總不知有此我。餘有絕句頗似此,其首兩句乃本地風光,末兩句即老古錐也。
春雨夜過新柳潤,鷓鴣朝入亂紅啼。
可憐寂寞深閨裡,夢望遼西正路迷。 」

  問曰:「罪性本來空,何以師子尊者及二祖還有此報?」
曰:「即報亦空。詩雲:桃花能紅李能白。白者還他白,紅者還他紅,有何詧異?”

  問曰:「趙州頂草鞋公案,畢竟是何意義?」
曰:「此拈花變相也。你若當斬貓時,不可動一切疑議,思維 如何救貓救貓救貓,則任你動作和施為,皆得南泉之意。”

:mrgreen: 思維 如何救貓救貓救貓
則非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6, 2024 8:58 pm
新老怪
近時轉貼公案 是取自禪宗公案_信徒刑徒
來源是禪海珍言
是日木人所者
日本是個大島國
軍力,經濟都十分優秀務實
但文化則偏向簡單
中國的歷史文化
經五千年來的五族融合
說出的公案雖然很簡單
華麗的述說
真的令人難明啊
柏樹子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2月 26, 2024 9:29 pm
新老怪
轉貼
《圓覺經》講的是什麼?


《菩提經》一度被認為是佛教華嚴宗和禪宗的根本經典。是什麼導致了它在兩所學校中的重要性?我認為,人們可以透過它的五個標題來理解這部經文。

釋迦牟尼本人為這部經典定了五個標題:
摩訶婆婆羅陀羅尼圓覺
佛經的確切意義
究竟秘密三摩地
如來確定界
如來藏的本質


大方廣是佛教的教義,包括三乘(上座部、菩薩乘、佛乘)的教義。「摩訶」或大,是指以一乘佛法,將三者合而為一,呈現出法身、法智、法界,三者同一境界,即智慧證悟境界,故亦有。法身、法界的建立,因為身、智慧、境界,是非概念,沒有分別的。它們(法身、法智、法界)廣闊無礙,因此稱為「大」。Vaipulya 的意思是正確(方)和廣闊(廣)。正是指乘法的真實相,禪觀才是真正覺知生起的基礎。廣大,指法身遍及、法身德遍及、法界遍及。這部經具有偉大、正確、廣大的功德,並以圓滿菩提來闡釋此經的中心主題。最後,這部經典是陀羅尼(dhāranī),是圓滿覺悟教法的終極持有者(總持)。這個標題與基礎密續相對應。

顯義的最終意義 意味著這部經典 呈現了究竟的意義。釋迦牟尼佛既宣示究竟法,又宣示非究竟法。非究竟是根據言語、概念來呈現,究竟教是根據密義,是超越言語的。既然這部經典是究竟的秩序,我們對它的理解 也應該是在秘密意義上。例如圓覺,可以理解為“正知圓滿”或“本覺圓滿”,但其暗義卻指向佛內。從表面上看,很容易被「圓覺」這個詞所劫持,以致佛內的意義變得模糊,這是讀者應該注意的。這個標題 也與基礎密續相對應。

三摩地的終極秘密。三摩地指的是冥想狀態,也稱為平衡或平靜。文中提到的秘密冥想據說是終極的,因此也是秘密王。那什麼是秘密三摩地呢?凡論觀法界,謂之甚密,因此修法,出離識界,入慧界。寧瑪派有一個傳承,叫做“秘密藏心髓”,其修行是直接觀察法界。論修行那一節,講密定的修行。此標題對應道續。

如來確定境界。簡單地說,「不變」就是確定性。有時被稱為「不動」、「不偏」。文中講法界的,也是講法身,也就是佛的智慧證悟,因為三者 沒有差別。這個無分別,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詳細論述過:凡夫要證得菩提,其圓滿有賴於身、慧、境界無分別的直接證悟。
呈現這三者以及它們的非概念性/非差異性是這段經文的關鍵主題。話雖如此,還有一點很重要。如今,每當討論法身時,許多人都會 草率下結論,認為「本初實體」是其衍生,而不知道法身 僅指智慧證悟的領域。一旦對本初 有了錯誤的假設,就會出現是否空性、法身是否存在的混亂。反過來,法身、法智、法界的教義 也被謾罵為「非佛本人所教」。在他們看來,華嚴、天台、禪宗、金剛乘等傳統都應該「取消」。(道元的“坐”,即“坐”,就有這個含義。)這是佛法後期的一種現象(悲傷法-vipralopa)。當人格變得比教法本身更重要時(參見四依),錯誤的觀點就會流行。可悲的是,《圓覺經》已經成為這種文化的一部分。

由於如來的確定境界是在證悟道上喚起覺知,所以這個名稱也與道密續相對應。

佛性之內。在這裡,佛陀最後談到瞭如來藏,說這部經典是佛性本性的闡釋,裡面有一種總結的感覺。簡單來說,內佛就是法身境界,內在智慧證悟的境界。在此境界中,意識境界(世俗、世俗)永久且自然地顯現。智慧證悟中的智慧境界與識界結合(智慧界與識界的無二性;究竟菩提心與世間菩提心的無二性)。這就是佛內。佛內只是一個境界。或依照之前的標題,如來的確定境界。內佛的本性在此得到解釋。華嚴所說的內佛緣起、法界緣起,與這部經典的說法並不矛盾。此標題對應於果續。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27, 2024 8:19 am
新老怪
48.電光影裡 斬春風
-佛光錄

鎌倉緣覺寺的開山老祖、佛光國師,無學祖元和尚 是南宋宋期的高僧。
在台州真如寺參禪時,恰逢元兵南下,蹂躪南宋大好河山,和尚於是轉到溫州的能仁寺避難,想不到很快元兵 就佔領了溫州。
亂兵一來,僧眾們四處避逃,只有無學和尚一泰然自若地 在禪堂內坐禪。

元兵首領把利刃 架在無學祖元的脖子上時,無學仍神色自若,坦然誦詩:
「乾坤無地卓孤筇,喜得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天地間竟沒有一根禪杖的立錐之地,幸虧我已悟到人法如一,主觀與客觀同為一體。
對於參透了生死之迷的祖元和尚來悅,元人的三尺長劍按上脖子上,
就像在閃電光裡 揮斬春風一樣。
元兵聽後甚為驚異,於是向他陪禮作揖,並放了無學和尚。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27, 2024 8:55 am
新老怪
六祖壇經有答案,但是沒幾人 有真的看懂。
於一切法 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
這就是金剛經的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也就是歇即菩提。
但是要如何,才可以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但是要如何,才可以如如不動,不取於相?
要沒有無明一念才行
如何達到本淨,本足,不動,不生
心物合一 唯聖人之境界

猶在能所內
經上說
先去三毒
貪,水大
嗔,火大
痴,風大

是生命的三要素
前三後三
天寒加衣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27, 2024 9:46 am
新老怪
《心燈錄》卷五
活句與死句


  本來只有此我,並無絲毫形相境物,世法佛法,而今只要復我舊時之我,不要管他一切形相境物,世法佛法,便是一肉身活佛,有何難事?
即於教典公案內,百不知,百不會,有何妨礙?愁我不是佛,愁我不與諸佛並肩而坐?即諸佛不與我並肩而坐,我自去建立此我法門,度盡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於不可說不可說,無盡無盡之時,任他白眼看我,我都不管。
只要知有,便是我同類之人,可以與之商議成家立業。
若不知有,即你說法有千萬人過堂,獨如群蟻不足與也。

問曰:「何以謂之死句?」
曰:「一切白紙上寫的黑字,並老和尚張口說的言句,皆是死句,古人教不要參他。」
又問:「何以謂之活句?」
曰:「能寫出來的,是誰能寫?能說出來的,是誰能說?只要參這誰是哪個,便是能參活句。若能明此活句,則凡紙上之言,並口中所出,皆銷落無影無響,不足問也。所以古德要人參活句,不要參死句。今人都參死句,近來都參狗子無佛性的無字,殊可笑。
我不知無字中有甚意義,何不參這參無字的是誰?直截了當,便可悟去。
只念此無字中參究竟,是將活無字的活句,抱定死無字的死句,連活句都成死句,
真令人放聲大哭,傍觀者能不淚墮耶?」
客大笑,滿座欣然而退。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27, 2024 11:02 am
新老怪
“見精明元”即二根本中真本,識精元明是也。體即第八識見分(第二細),映在六根門頭:
在眼曰見精,在耳曰聞精,在鼻曰嗅精,在舌曰嘗精,在身曰覺精,在意曰知精。
本具精明之體,而有了境之用,但體受妄熏,而有二種顛倒見妄未除,精明尚欠於妙,故曰:雖非妙精明心。
以第一月,喻純真無妄之妙精明心;
第二月喻見精明元,雖非真月,而與真月原無別體,但多一捏而已,放手即真;
水中月影,喻緣塵分別之識心,與真月有天淵之別。
佛欲令人捨彼妄識,取此見精,為本修因也。

# 八相從緣而有,還之於緣,緣有則有,緣無則無;
六識因塵而有,還之於塵,塵生則生,塵滅則滅,皆有可還。

:mrgreen:
1水中月影
2見精明元
3妙精明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2月 27, 2024 7:40 pm
新老怪
僧問上藍超禪師。如何是上藍本分事。
藍雲。不從千聖借。豈向萬機求。
僧雲。不借不求時如何。
藍雲。不可拈放闍黎手裡得麼。

丹霞頌雲。
一片靈明本妙圓。個中非正亦非偏。
寶峰瑞草無根蒂。不待春功色自鮮。

●●悟此則 知真性本無物。無物則無雜。無雜故物我同原。渾然具足。若向他人求覓得者皆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