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頁 (共 6 頁)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6, 2024 3:14 am
電火
金剛經: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兩晚只說一句話"猜一字

Re: 如何是「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6, 2024 11:16 am
cyc320
若有要理解可多多益善

Re: 如何是「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

發表於 : 週日 4月 07, 2024 7:21 am
寂照世間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2
解諸法品第四之餘

5.「世尊!何謂大悲?」 (法門)
佛言:「如來以三十二種大悲救護眾生。何等三十二?

01.一切法無我,而眾生不信不解,說有我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2.一切諸法無眾生,而眾生說有眾生;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3.一切法無壽命者,而眾生說有壽命者;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4.一切法無人,而眾生說有人;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05.一切法無所有,而眾生住於有見;如來於此而起大悲。
► 顯示劇情透露

Re: 如何是「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24 7:35 pm
勿忘初心
菩蕯道不是靠感性 !更不是爛慈悲,不是有句話〈慈悲生禍患,方便生下流〉乃需要有智慧,故言「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否則和世間慈善事業有何不同 ?差別就在〈覺〉不覺。
否則;自己都愚痴了!還能自利(度)利(度)他 ?!

菩薩必需有此覺,才能在世間慈善事業和佛法中菩薩道分開來。那菩薩道又在哪?也乃在世間慈善事業裡。僅在覺不覺。因此;菩薩法能令眾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可以使眾人覺悟。但一般慈善掌業不能!(僅人天功德)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是方便立個名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謂的無上正等正覺也正是究竟體證實相而矣。實相有相耶?!實相乃無相!因為知道一切法;看清楚法乃由眾因緣生,但法法之中,何來有法的自性?何來有法的自體?所以法法都無其自性、無其自體;這即稱之實相,那我等所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不能違背這樣的理體 !不是嗎?!
所以;有沒有「定法」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沒有!!
這才叫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上正等正覺䔄提心),!
這才叫〈覺〉。那我們可以發嗎?
當然可以!!重點在覺不覺而矣!不是在那個〈相〉,我們說不是嗎?!菩薩道不興人爭,講我;講無我都可以,但眾生就在我和無我之間計較執著。

所以我們不知有無定法叫菩提心?而發菩提心,而不清楚這慈悲心,菩提心的道理,不能順向這個覺?
那我們發慈悲心,菩提心想度化眾生?
佛說如此之下我等非菩薩!自己都乃愚痴了還能自覺覺他嗎?難到要一盲引眾盲?!

佛講五戒十善的智慧背後,乃是應人天說五戒十善,背後仍是甚深〈緣起法〉作基礎的。修五戒可逐步而成佛;所以《十住毘婆沙論》云十善可以人天,十善可以聲聞,十善可緣覺,十善可以成佛。為何?全因緣起法。
所以如沒此基礎正知見;而修學佛法!我們能知現在所學是世間法,還是佛法?然而很多人修〈空〉,誤將一切都不起〈分別〉叫修空?很多人不知何謂「無想定」!何謂「非想非非想定」?在瑜伽師地論有這一描述,如不看後面的解釋,乍看宛如我們一般學佛人所認知的「空」!但實際確是名為「惡取空」!

偏偏知道世間緣起,而自己認知違背緣起法。明明知道不能惡取空,而自己偏向其坑跳。發菩提心偏偏背離菩提心!

是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這不是在玩弄文字。非也,僅在破執而矣。
不要只停留在表相,要滦究它的內涵。
一切法不可得,因不可得故而方便說;既是方便說哪裡是究竟!?所以應〈依義不依語〉故須明瞭佛法真實義。

不應〈住〉;住即執取。因它不長久,只能随〈緣〉應對「色香味觸法」。不是頑強的掋抗而是智慧的朗照。
所謂〈無所住〉;〈不住〉不是一個穩定的東西使我們抓得到,因它是變化的所以;我們就必須將它視以變化不定的心態看待它。無常的事物不能以常來看待。不是常來當〈常〉一定使人生煩惱痛苦,它本質是成住壞空;生住異滅。

金剛經云⇒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那到底是什麼?!
比如;我們修〈戒定慧〉,是因為有〈貪瞋痴〉,沒有貪瞋痴就修不來戒定慧。所以在堅持戒定慧時也在保留著貪瞋痴?!
夢中的貪瞋痴以夢中的戒定慧來對治,也只增強自我的夢而矣,不是嗎?
真正的戒定慧為何?知道夢中的貪瞋痴實不可得,如實才叫戒定慧。
既然夢中的貪瞋痴不可得,夢中的戒定慧豈又可得?僅在方便對治可以,究竟實不可得,這才稱之戒定慧。否則那個戒定慧實乃繼續顛倒而矣。
無實無虛乃是破我們對〈實虛〉的定位。不是使我們落入渺茫而飄忽不定的心,因為法無實無虛。〈實〉我們以什麼來論實?我們稱實相;是因為能方便引導我等眾生,不是又在此分別虛和實的二分法。二分法豈是真實法!
當我們心中有了一個真實法,是否心中立即有了二分法想,隨之虛實想(分別真實/非真實法)
比如→是與非,善舆惡,好與壞。是不是如此?!因為只要有個法被我們肯定存在,後頭的一切都可能再產生。
此生故彼生;故有了虛實。(落入相對法/二分法)。法法相續從不間斷,現在的相之外,在更之前也有此生故彼生;來生出無量的此生彼生,就呈現出這世界。有了我就有你,有了眾生相就有了壽者相。有了法就有時間相,有了時間相就有無常相。有了無常相我等就從此執著了常相。有這常無常相就又掉落另個非常非無常的坑!
我等眾生即是如此,佛告訴我們緣起性空!但我們也是照樣執!

所以佛說〈依義不依語〉不是推給某經之某段如何說?而是自己真的領受其義了嗎?
空義在哪?我們不能掉入虛實,因為因緣法中實無一切法可得;又何論虛與實?當我們講虛和實的時候,須要有一個法。但那個法我們定不定得出(是定法嗎?)?我們豈能說它虛或實?!諸法實相實.無虛實。

我們無法離開時間相,是執著〈有〉法。一旦執著有法,就有生滅;有生滅就有成住壞空,就離不開時間相。想要離開時間相就必須遠離對法的愛執。
對法實際的執著。

所以;與其叫大家該如何從一樓一樓學,不如随順眾人因緣來的善巧才是吧。

Re: 如何是「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24 8:43 pm
勿忘初心
補充說明「善取空」及「惡取空」

瑜伽師地論 卷第三十六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遍計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依他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惡取空者
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

云何名為惡取空者。

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 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

Re: 如何是「 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

發表於 : 週一 4月 08, 2024 8:44 pm
勿忘初心
補充說明「善取空」及「惡取空」

瑜伽師地論 卷第三十六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遍計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依他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餘?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惡取空者
亦於所知境界迷惑,亦謗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墮諸惡趣。

云何名為惡取空者。

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 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