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世間
大學生
Re: 佛法是如何學錯的?
引言
文章 週四 10月 28, 2021 11:52 am
可憐的人
學錯佛法多年的可憐人
不知道佛法,也像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的可憐人
已經學錯的人,其實不是少數。
台壇為何會倒?
就是學錯佛法的人佔了多數
燈下黑
Re: 燈下黑
寂照世間 寫: 大學生
Re: 賣佛經像有沒有罪?
引言
文章 週四 10月 28, 2021 1:28 pm
有一個小學生
他拿小學數學小四五六的課本,而來質疑別人。
((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這是小學高年級佛法。))
他問別人,要如何教別人小四小五小六的數學課本?
他為何會這麼問?
因為,他還不會教
他也還沒有學會,小四小五小六數學。\
他如果已經學會小四小五小六數學。
那麼,他不會這麼問別人。
寂照世間 寫: 大學生
誰想學常行十善如處天堂?
引言
文章 週四 10月 28, 2021 1:15 pm
六祖說。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就是身處人間,常行十善如處天堂。
這是天乘善法,佛法小學高年級法,五乘佛法的天乘法,五樓法的二樓法。
有沒有人想學的?
有沒有人,想向我請教的?
誰想成為佛法小學高年級生的?
Re: 燈下黑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四 10月 28, 2021 2:39 pm
業識翻轉成覺性
前面講逆、破、轉看「不會底」,是希望透過逆、轉、破看到無心,而即心是佛。
為什麼透過逆、破、轉之觀心過程,就能看到「不會底」黑茫茫業識、無明?
因為業識本質 就是佛性,無明體即是明,這是教下常講「理事不二」之旨,如《般若經》謂:「色相
無邊,般若無際」;永嘉大師《證道歌》:「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證道歌》:「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兩句話,是對稱句子,從句法上看,雖兩句意思差不多,可是兩句主詞是有些差異,第一句主詞是無明,第二句主詞是五蘊身心,這兩句本質都是實性,就是佛性跟法身。《證道歌》這兩句話俳句,提供比對,看到教下跟禪宗兩個禪觀體系,切入禪法所緣境思維。
教下所論禪觀,如《圓覺經》中止觀境界,謂:「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就是從「六塵心相,四大身相」下手,即幻化空身之意。
教下 止觀所緣 幻化空身 六塵緣影四大假合心相身相
禪宗 看心對象 無明實性 一念心中「不會底」
禪宗所看「不會底」,體是無明、業識,這無明、業識表現出來之行相,就是黑茫茫的心體,而無明、業識本質 就是佛性。
也可
以說,永嘉大師言「無明實性即佛性」詮釋了如何及為何看「不會底」,不斷看,看到最後,無心而明心見性。
無心而明心見性。
Re: 燈下黑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五 10月 29, 2021 11:30 am
千山剩人禪師說:我的心懞懂,像黑漆桶一樣。這黑漆桶像什麼東西呢?好像海州這個地方,朝接引寺路上,東面轉角處,放了一個盛餿水的大水缸一樣,它就是個餿水缸。
懞懂真懞懂,我心黑漆桶,何物堪比倫?好似海州接引寺路
東角頭,盛惡水底缺口大瓦甕。
千山剩人禪師用餿水缸 形容黑漆桶;破菴祖先禪師用糞便、垃圾、油垢、盤根錯節來形容黑漫漫心體,都是用具體污垢來形容黑漆桶,這黑漫漫心識。
加上前面圓悟禪師以「黑漫漫地」指稱知見、妄想;雪峰義存禪師以「漆桶」形容意識分別知見,其實都是從意識煩惱執著,說明癡闇的黑漫漫漆桶心體,表現煩惱、塵垢之意。
有情煩惱有深淺,最深根本處就是無明,所有一切大小、粗細煩惱,都是無明為體,只是表現深淺、形式不一。煩惱深處是業識,有情生命以業識、阿賴耶識為體,然阿賴耶識在有情心深處,無法用意識觸摸分別,直須修行到深處,方會面對業識。凡夫現前僅可以觸及到意識。
無明、業識、意識煩惱,三個層次,都是無知、癡闇心體。看心時,從意識黑漫漫癡闇「漆桶」下去後,可到阿賴耶識,一直穿透到無明,最後見到覺性。
⒈ 祖師有時候說黑漆桶是無明,這是從根本處說。
⒉ 祖師有時候說黑漫漫心體是業識、阿賴耶識,這是從生命本源處說。
⒊ 祖師有時候說黑漆桶是塵勞、知見、分別心,此是從現前意識分
別、煩惱而說。
不管淺,不管深,無論是根本無明處、生命源頭業識,還是淺處現前意識,都表現出黑漆桶黑漫漫心體特性。所以,在參禪看心時,從現前意識心往心源處看,將意識黑漫漫心體融,所謂無心是道。銷融竟盡後,一直銷融到 連無明體也銷盡,即時明心見性,如日輪光耀,如雲開月現的彰顯,此是表現「無心是道」而「無心即佛」思想。
Re: 燈下黑
新老怪 寫: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日 10月 31, 2021 11:07 am
問:“學人道不相見時,還回互也無?”
師云:“測得回互。”
學云:“測他不得,回互個什麼?”
師云:“不與麼是你自己。”
學云:“和尚還受測也無?”
師云:“人即轉近,道即轉遠也。”
學云:“和尚為什麼自隱去?”
師云:“我今現共你話語。”
學云:“爭道不轉?”
師云:“合與麼著。”
與大善知識共語,細論受用之境界,乃萬劫難逢之因緣也。趙州語錄中 多有如此之消息流出,開人眼目,澤人心意,學者惠莫大焉。
回互乃曹洞綱宗之本,源出石頭《參同契》,亦是六祖三十六對 通達圓融之用也。回互即知二而不二,不二而知二。有無,生死,凡聖,一切一切,俱能回而互之,圓轉於無窮,圓融於無礙。
個體之緣遇,為相見。入法界得實相,總萬別為一 為不相見,亦為無處不見。
當年洞山辭雲巖,雲巖雲:“自此一別,難得相見。”
洞山雲:“難得不相見。”
法身一體,未嘗分離,故“難得不相見”。
報身各殊,天涯一方,故“難得相見”。
回互者,於此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也。
那僧問:“不相見時,還回互也無?”趙州高處著眼,提持雲:“測得回互。”誰在回互?回互乃用,用則得有主人。那僧云:“測他不得,回互個什麼?”但此“主人”甚是難見,“見見之時,見非是見”,曹洞宗有云:“莫道不相識,從來不見人。”又云此為“密密處”,故“測他不得”。既“測他不得”,其作用又何以得顯?又“回互個什麼”?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趙州答話,亦直指“這個”——“不與麼是你自己”——與麼仍是你自己。
那僧欲反客為主,反將趙州一軍,雲:“和尚還受測也無?”——是自測,或他測?趙州雲:“人即轉近,道即轉遠也。”——以人相看,則越看越近;以道相看,則越看越遠。人者,音容笑貌俱在;道者,恍兮惚兮難測?趙州這裡,萬莫直讀,反讀更佳——此亦回互。
那僧只見到“轉遠”,故云:“和尚為什麼自隱去?”趙州又直示“轉近”,雲:“我今現共你語話。”那僧於此終有省處,雲:“爭道不轉?”趙州肯之,雲:“合與麼著。”
古人於本分上說話,皆實語,非戲語,更無野狐精怪之語,今學者當留意於此。
這才是作者原意:裝肖為
新老怪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二 11月 02, 2021 9:29 am
說說“麻三斤”(阿那含《我參公案》)
老朋友又問到禪宗公案的問題,其實我已經談到很多了。在這裡我想再多說幾句的還是那個老話題:如何是下手處。
參公案難就難在 初學者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一般人只好根據自己多年的習慣與經驗、知識等,從語言的表意上來“解讀”公案,故爾未能了悟 祖師們的真正用心,把參公案弄成了文言名句的考證或詮釋,所以被祖師們斥為“參死句”。一些佛學學者們 最容易犯的就是這種錯誤。
比如我在前邊的一篇短文中 舉的那個解讀“藏頭白,海頭黑”的例子,說這則公案的意思是說智藏頭髮白 年紀大因而辦事老成,懷海頭髮黑 年紀輕因而辦事生澀,這就是典型的“參死句”。就連一些非常著名的學者,也犯這種錯誤。比如日本的一位佛學大師,那都是在全世界都有名望的學者,他在解讀“麻三斤”這則公案時就說:麻三斤=三斤麻=一件袈裟的原料=一件袈裟=與佛共參,所以他最後得出結論說,麻三斤的意思 就是與佛共參。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非常艱苦的考證,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最後才考證出古時候做一件袈裟需要用三斤麻。他很不容易,可以說治學態度非常認真。但是,參公案是這樣參的嗎?這還叫參公案嗎?這與祖師的用心,不但南轅北轍,並且十分牽強。
實際上,當學僧問洞山如何是佛,而洞山隨口即答“麻三斤”時,並沒有去考證做一件衣服 需用多少麻這件事,他只是在“直指人心”。“麻三斤”不過就是說“一團亂麻”,和前人所說過的“亂草”“雜草”沒有區別。
前人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那個 一天到晚都在亂七八糟的象亂草一樣的打妄想的心,其實就是你所要認清的 那個本性所在。修心,怎麼修呢?就是“一回入草去,拽鼻牽得回”,心亂了,打妄想了,再把它收回來就是了。因此,禪宗祖師所說的“麻三斤”,其實不過是告訴我們後學:妄心即真心。和做服裝的原料沒關係。
不過近些年來,許多學者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特殊的問題,即:不能用傳統的語言學來對待禪宗的語言現象。因此在語言學中,近年來又專門分出了一支,叫“禪宗語言學”,在“禪宗語言學”裡,學者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禪宗的語言裡,有一種專門的、不同於傳統的語言模式,那就是“答非所問”“問東答西”和“語中無語”等等極其獨特的句式,這種語言現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但在禪宗那裡卻不屬病句,而是“風格”。這樣的研究是有益而中肯的。
妄心即真心
善知識
Re: 公案很難懂
引言
文章 週二 11月 02, 2021 9:29 am
說說“麻三斤”(阿那含《我參公案》)
老朋友又問到禪宗公案的問題,其實我已經談到很多了。在這裡我想再多說幾句的還是那個老話題:如何是下手處。
參公案難就難在 初學者往往不知道從何下手,一般人只好根據自己多年的習慣與經驗、知識等,從語言的表意上來“解讀”公案,故爾未能了悟 祖師們的真正用心,把參公案弄成了文言名句的考證或詮釋,所以被祖師們斥為“參死句”。一些佛學學者們 最容易犯的就是這種錯誤。
比如我在前邊的一篇短文中 舉的那個解讀“藏頭白,海頭黑”的例子,說這則公案的意思是說智藏頭髮白 年紀大因而辦事老成,懷海頭髮黑 年紀輕因而辦事生澀,這就是典型的“參死句”。就連一些非常著名的學者,也犯這種錯誤。比如日本的一位佛學大師,那都是在全世界都有名望的學者,他在解讀“麻三斤”這則公案時就說:麻三斤=三斤麻=一件袈裟的原料=一件袈裟=與佛共參,所以他最後得出結論說,麻三斤的意思 就是與佛共參。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非常艱苦的考證,查閱了大量的史料,最後才考證出古時候做一件袈裟需要用三斤麻。他很不容易,可以說治學態度非常認真。但是,參公案是這樣參的嗎?這還叫參公案嗎?這與祖師的用心,不但南轅北轍,並且十分牽強。
實際上,當學僧問洞山如何是佛,而洞山隨口即答“麻三斤”時,並沒有去考證做一件衣服 需用多少麻這件事,他只是在“直指人心”。“麻三斤”不過就是說“一團亂麻”,和前人所說過的“亂草”“雜草”沒有區別。
前人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那個 一天到晚都在亂七八糟的象亂草一樣的打妄想的心,其實就是你所要認清的 那個本性所在。修心,怎麼修呢?就是“一回入草去,拽鼻牽得回”,心亂了,打妄想了,再把它收回來就是了。因此,禪宗祖師所說的“麻三斤”,其實不過是告訴我們後學:妄心即真心。和做服裝的原料沒關係。
不過近些年來,許多學者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特殊的問題,即:不能用傳統的語言學來對待禪宗的語言現象。因此在語言學中,近年來又專門分出了一支,叫“禪宗語言學”,在“禪宗語言學”裡,學者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禪宗的語言裡,有一種專門的、不同於傳統的語言模式,那就是“答非所問”“問東答西”和“語中無語”等等極其獨特的句式,這種語言現像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合理的,但在禪宗那裡卻不屬病句,而是“風格”。這樣的研究是有益而中肯的。
妄心即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