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草 賢兄,
您已經說得很清楚詳細了。
相信不需要小弟再贅述了。
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稱為法師,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遍通經、律、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
您覺得我們該相信誰 ?誰又有那膽子及勇氣 ?
怕是王碌仙整支嘴胡綠綠。
何況,我們這些「白衣」學佛衆的部份現況,您我大家都很是明鏡似的。見怪不怪不驚起風颱....
休庵餘語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談玄說妙不是禪。
花言巧語不是禪。
幽默滑稽不是禪。
祖師牙慧不是禪。
如來偈頌不是禪。
經論奧處不是禪。
禪蹤何處 ?
耳目觸處 !心念起處 !
因果中,因緣裡;
時空中,當下即是 ── 必須體得,更要識得。
座下,標出一偈一句示人。稱之開悟〈法寶〉?!
自古諸祖皆云那稱之為
「鬼窟裡作活計」!!
亦作
「向驢胎馬腹裡作活計」。
殊不知
「思而知,慮而解,是鬼家活計。日下孤燈,果然失照。」
葛藤 (禪) 佛光大辭典
禪林用語。指文字、語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錯,本用來解釋、說明事相,反遭其纏繞束縛。此外,又指公案中難以理解之語句;更引申作問答工夫。玩弄無用之語句,稱為閒葛藤;執著於文字語言,而不得真義之禪,稱為文字禪,或葛藤禪。
花言巧語不是禪。
幽默滑稽不是禪。
祖師牙慧不是禪。
如來偈頌不是禪。
經論奧處不是禪。
禪蹤何處 ?
耳目觸處 !心念起處 !
因果中,因緣裡;
時空中,當下即是 ── 必須體得,更要識得。
座下,標出一偈一句示人。稱之開悟〈法寶〉?!
自古諸祖皆云那稱之為
「鬼窟裡作活計」!!
亦作
「向驢胎馬腹裡作活計」。
殊不知
「思而知,慮而解,是鬼家活計。日下孤燈,果然失照。」
葛藤 (禪) 佛光大辭典
禪林用語。指文字、語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錯,本用來解釋、說明事相,反遭其纏繞束縛。此外,又指公案中難以理解之語句;更引申作問答工夫。玩弄無用之語句,稱為閒葛藤;執著於文字語言,而不得真義之禪,稱為文字禪,或葛藤禪。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觀行 - 再談「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一)
所謂起心動念,人人皆有,但學佛為何注重「身、口、意」?是因為您我大家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思考想法,全是由〈心識〉來作推動,這一連串的「識」,這些連鎖觸發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大事,講白了就是造業感果。在此中,〈身〉與〈口〉本身並不會造業,身體的行為;口所說的言語,全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學佛上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念心善、一念為惡業交錯而來「積業感果」。
南傳講六識,漢傳講八識。無論從意識或末那識切入,都是講同一個真心所起的妄心,只在於解構分析深或淺而矣。當在能了別心所之下,當然需能運用在日常修學處才是。
學大乘唯識法相,我們都知道是一門艱澀難會通名相繁複的一個法門,但是也是唯一將我們的「心」分析解構是清楚最透徹的一門古老智慧。但是我們學習唯識法相,除了從法相上及名相上有所認識了別之外,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是必須要能從涉及到自我生死的問題、解脫的問題,於這些關鍵上切入如果談佛法,不談生死、不談解脫,那就跟世間法相同了,這不是學佛而是在做世間的學問。
唯識談「五法」: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而再衍生出: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如如)。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亦有指「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或「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然而,
前三者為「迷法」(迷惑於世)。後二者為「悟法」(覺悟於世)。
舉凡世間日常之人事物所引起之緣境。 所謂「緣起」,乃是為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而所謂的「性空」,就是説: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單刀直入地說就是指每一人的「我」,從〈我〉出發去看去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
在《八識規矩頌 》有句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即貪、嗔、癡、慢、疑、惡見。(乃為粗重而顯而易見的煩惱,為令我等眾生難...解脫生死。稱為這六個「根本煩惱」再隨之引起二十個「隨煩惱」。
〈隨〉即是二十個随煩惱。〈信〉指十一倜善心所,〈等〉即指五種遍行、五種別境、4個不定。
我們人心,在這八識中,意識是 [ 唯一 ] 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都((( 全體相應 )))的心識,指的就是第六識 - 意識。
若「意識」起的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
「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
我們在日常當中的心念,於善、諸惱及不定的心所並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必經三個「思心所」歷程,之後將引成「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色緣境(人事物彼此交錯因緣合和所產生境界)現前,自己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但是這些一連串看似繁複,實則快如電光般一瞬即完成了的結果。也可稱之就為「業」。所以,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辯稱是「無心、無意」下說了傷人的說話,其實,並不能推卸說是「無心無意」,因為必定都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也許「無心」的,指得是只是氣在頭上,瞬時脱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取决於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
淨宗十二代祖〈徹悟大師〉曾言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是謂「轉」亦稱「轉依」,亦可名「作意」。
舉凡我們這顆凡夫心,心與色塵緣境相觸便有此五種心行,一念相應即形成。
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計有作意、觸、受、想、思五位,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功能相同,叫“遍行位”。
而“別境位”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經過《 欲、勝解、念、定、慧 》五位作用,會使每個人產生“境”的不同,所以叫 “ 別境位 ”。
五遍行:
作意、觸、受、想、思。
五別境:
欲、解、念、定、慧。
五遍行
根是能,相應於塵,塵是所,即外之塵境—如眼見色(意根隨入,即識物,其他四根同理)、耳聞聲、鼻嗅氣(香、臭)、舌嚐味、身觸物等,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舉個例子:如走在街上,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心色相應,法塵就轉為色法,心法生起) ,你馬上會打招呼,因為心色相應——心法(內)、色法(外)同時完成,心法生起,就是色蘊完成,五蘊立即發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如電光,(如你立即對他笑、叫他名字、招手等等),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心所部分的作用,所謂遍行位,是屬於一般性,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
五別境
至於「別境位」呢?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欲、勝解、念、定、慧」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而形成「十法界」的感報現象,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經云:「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關鍵在五根、五塵能所相應,意根進入,產生意識後,心、色進一步相應,於是色蘊引發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此乃受、想、思(想處於微細時謂思)、觸、作意之結果。若能想、行之間加大空間,建立起間隔,進一步作思惟修(作意),即可透過勝解、念、定、慧等的加行,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我們是欲界眾生,所以想要提昇邁向解脱,則少不了欲為動力。
《楞伽經》上說的〈分別事識〉
分別事識者謂:能於六塵種種事相上分別了知之覺知心。云何意識覺知心是分別事識?
謂意識能見聞覺知,故有如是(((五種別境心所法))),由是緣故即能了別六塵所攝之一切諸法。
憨山大師在百法論義中說:此五遍行,「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意即:吾人只要一起念頭,五遍行必同時俱起!
於是,處於五濁之世輪轉生死不息的您我凡夫,豈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心行俱止談何容易,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佛陀曾說出關鍵。
那就是《作意》。
瑜伽師地論以〈作意〉為首。成唯識論以〈觸〉為首。
《瑜伽師吔論》云二乘及權教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此通凡聖。識論以觸為首。直就三和生觸。乃以境為先。是單就識說。但屬凡夫。有此不同。從來未辨。
瑜伽師地論云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解深密經》云:
「獨坐空寂處所,內正安住,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之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所謂起心動念,人人皆有,但學佛為何注重「身、口、意」?是因為您我大家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思考想法,全是由〈心識〉來作推動,這一連串的「識」,這些連鎖觸發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大事,講白了就是造業感果。在此中,〈身〉與〈口〉本身並不會造業,身體的行為;口所說的言語,全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學佛上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念心善、一念為惡業交錯而來「積業感果」。
南傳講六識,漢傳講八識。無論從意識或末那識切入,都是講同一個真心所起的妄心,只在於解構分析深或淺而矣。當在能了別心所之下,當然需能運用在日常修學處才是。
學大乘唯識法相,我們都知道是一門艱澀難會通名相繁複的一個法門,但是也是唯一將我們的「心」分析解構是清楚最透徹的一門古老智慧。但是我們學習唯識法相,除了從法相上及名相上有所認識了別之外,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是必須要能從涉及到自我生死的問題、解脫的問題,於這些關鍵上切入如果談佛法,不談生死、不談解脫,那就跟世間法相同了,這不是學佛而是在做世間的學問。
唯識談「五法」: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而再衍生出: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如如)。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亦有指「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或「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然而,
前三者為「迷法」(迷惑於世)。後二者為「悟法」(覺悟於世)。
舉凡世間日常之人事物所引起之緣境。 所謂「緣起」,乃是為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而所謂的「性空」,就是説: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單刀直入地說就是指每一人的「我」,從〈我〉出發去看去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
在《八識規矩頌 》有句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即貪、嗔、癡、慢、疑、惡見。(乃為粗重而顯而易見的煩惱,為令我等眾生難...解脫生死。稱為這六個「根本煩惱」再隨之引起二十個「隨煩惱」。
〈隨〉即是二十個随煩惱。〈信〉指十一倜善心所,〈等〉即指五種遍行、五種別境、4個不定。
我們人心,在這八識中,意識是 [ 唯一 ] 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都((( 全體相應 )))的心識,指的就是第六識 - 意識。
若「意識」起的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
「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
我們在日常當中的心念,於善、諸惱及不定的心所並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必經三個「思心所」歷程,之後將引成「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色緣境(人事物彼此交錯因緣合和所產生境界)現前,自己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但是這些一連串看似繁複,實則快如電光般一瞬即完成了的結果。也可稱之就為「業」。所以,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辯稱是「無心、無意」下說了傷人的說話,其實,並不能推卸說是「無心無意」,因為必定都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也許「無心」的,指得是只是氣在頭上,瞬時脱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取决於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
淨宗十二代祖〈徹悟大師〉曾言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是謂「轉」亦稱「轉依」,亦可名「作意」。
舉凡我們這顆凡夫心,心與色塵緣境相觸便有此五種心行,一念相應即形成。
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計有作意、觸、受、想、思五位,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功能相同,叫“遍行位”。
而“別境位”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經過《 欲、勝解、念、定、慧 》五位作用,會使每個人產生“境”的不同,所以叫 “ 別境位 ”。
五遍行:
作意、觸、受、想、思。
五別境:
欲、解、念、定、慧。
五遍行
根是能,相應於塵,塵是所,即外之塵境—如眼見色(意根隨入,即識物,其他四根同理)、耳聞聲、鼻嗅氣(香、臭)、舌嚐味、身觸物等,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舉個例子:如走在街上,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心色相應,法塵就轉為色法,心法生起) ,你馬上會打招呼,因為心色相應——心法(內)、色法(外)同時完成,心法生起,就是色蘊完成,五蘊立即發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如電光,(如你立即對他笑、叫他名字、招手等等),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心所部分的作用,所謂遍行位,是屬於一般性,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
五別境
至於「別境位」呢?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欲、勝解、念、定、慧」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而形成「十法界」的感報現象,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經云:「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關鍵在五根、五塵能所相應,意根進入,產生意識後,心、色進一步相應,於是色蘊引發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此乃受、想、思(想處於微細時謂思)、觸、作意之結果。若能想、行之間加大空間,建立起間隔,進一步作思惟修(作意),即可透過勝解、念、定、慧等的加行,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我們是欲界眾生,所以想要提昇邁向解脱,則少不了欲為動力。
《楞伽經》上說的〈分別事識〉
分別事識者謂:能於六塵種種事相上分別了知之覺知心。云何意識覺知心是分別事識?
謂意識能見聞覺知,故有如是(((五種別境心所法))),由是緣故即能了別六塵所攝之一切諸法。
憨山大師在百法論義中說:此五遍行,「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意即:吾人只要一起念頭,五遍行必同時俱起!
於是,處於五濁之世輪轉生死不息的您我凡夫,豈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心行俱止談何容易,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佛陀曾說出關鍵。
那就是《作意》。
瑜伽師地論以〈作意〉為首。成唯識論以〈觸〉為首。
《瑜伽師吔論》云二乘及權教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此通凡聖。識論以觸為首。直就三和生觸。乃以境為先。是單就識說。但屬凡夫。有此不同。從來未辨。
瑜伽師地論云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解深密經》云:
「獨坐空寂處所,內正安住,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之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觀行 - 再談「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二)
唯識學上很有名的一首偈:「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
您我身心中有八識,而這些運作,每每都在日常的生活關係中有著密切相連,如同有八個兄弟般形影不離。老八是阿賴耶,因為人太好了顯得有點憨厚,總是隨順著聰明伶俐的老七末那,而沒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老大眼識、老二耳識、老三鼻識、老四舌識、老五身識,這五個兄弟都在家門口日日做著「買賣生意」;老六意識就像總管一樣,透過前面五個兄弟的幫忙,收集資訊,然後不斷地「分析歸納、思惟整理,把所收集到的資料」,提供給末那這位伶利的弟弟作參考,讓末那七弟去裁決應該如何進一步去取捨與應對。
就在日常中,
當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觸→塵境(色聲香味觸)→形成色法再交由六、七來繼續分別加以分析、歸納、思惟、整理後形成色塵再侬喜好利害作出取捨成為心法。再决定造作出善惡言行。
比如,一枝筆。眼見此物質即是色塵。
筆有它能表現出的一些作用,如書寫塗畫等即為法 。
但少了每個人(意)即意念,當意根不起時,那還僅是個物質(假名施設為筆)如此而矣,一旦加上(意)念頭起了想塗、寫字等行為念頭,之後行為完成出來了即為《法麈》。
即一個物質體再加上意根所起種種〈作用〉,因而有了精神作用 ; 突破了色塵而轉變成法麈。
又如心'法。
比如,看到別人的對自己的批評言語,心裡會起了好或不好的情緒感受,之後必有行為反應(無論是好是不好的),一定必經過作意(五蘊)的變化,完成作用才能形成心法。即為色法又形成心法。
老八則像個大倉庫一樣,會把前面七個兄弟所提供、所造作的資料,鉅細靡遺的收藏著,點滴都不漏失,在未來世或今生未來某時空因緣成熟時,就讓我們有情眾生去受種種的苦樂際遇緣境之果報、甚而輪轉惡趣受苦。
在這八兄弟之中,前面七個兄弟是妄心,又稱為七轉識,老八是真垢大雜燴並存稱為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以如果有人說有情眾生有兩個心,那就是一個真心、一個妄心。
所謂「擒賊先擒王」,要對治這些執著,第七「末那識」確實有著關鍵的地位,困難的是由於第七識的行相極為微細難知,所以我們只能於第六識上做功夫。唯識宗提出了轉八識成四智的修行步驟:利用第六意識造業的能力,在戒、定、慧三學的「聞」薰習、「思」惟、「修」正之下,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行為,來修正自己。目的是要將分別執著的第六識轉為清淨的「妙觀察智」。第七識的主要功能,就是要緣第八識為我而恆審思量,所以是沒有辦法獨自靠第七「末那」自己的力量來放下執著的,唯有要由第六意識強而有力的修正行為,再回薰平等一如的種子,在正法、正道上用功,轉執著為觀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諸法平等、無我的「平等性智」。
因此以「作意」來攝住六七識而不使它起妄動。
作意是一種非常敏銳的心理作用,它雖然尚在種子位(潛伏位),但能「警覺」應起的心王、心所,令起現行(及時煞車)。比如多人,同住在一屋中,夜晚有小偷進來,其中有一人,警覺性最高,一發覺小偷進來,他雖還躺在床上,即能喚醒他人起床,即是「作意」功用,其能警覺心王、心所之功能,而令起現行(轉依成別境)。
修止觀,各各法門無論漢傳、南傳、藏傳的觀行皆是「作意」上的運用。所以五別境中「欲、解、念」而加以作意,進而才能產生「定、慧」,才能真正轉六七圓五八的關键。是的,即是定慧等持的作用成為力量了,法隨法行成為力量了。
除了日常觀照自心作意之外,眾多人熟習的念佛
法門也能並用的。
何以作意呢?若能日常以「智慧觀照」警覺百法中任何一法起現行於己之際而善作意,則現前即能令我們趨吉避凶、平安吉祥,當來則可以令我們了生死、成佛道!但看我們學了之後,會不會應用耳!今「作意」一法,亦復如是!淨土行者,可以用來幫助持名念佛!因為念佛就是要作意,作意才能攝耳諦聽,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上!成就定慧心開意解。
印光大師曾如此說︰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按此即「作意」之功夫),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按「主帥」喻心)不昏不惰,常時惺惺(機警也)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如上述可知,吾人若能作意念佛,現前必能消災免難,當來必定往生西方 !」
誰能一念不生 ! 既然我們暫時地(不是永遠不能只要有心如理作意)做不到。那就正確地「作意」
由此我們即知當該如何以作意來修觀了。
唯識學上很有名的一首偈:「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
您我身心中有八識,而這些運作,每每都在日常的生活關係中有著密切相連,如同有八個兄弟般形影不離。老八是阿賴耶,因為人太好了顯得有點憨厚,總是隨順著聰明伶俐的老七末那,而沒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老大眼識、老二耳識、老三鼻識、老四舌識、老五身識,這五個兄弟都在家門口日日做著「買賣生意」;老六意識就像總管一樣,透過前面五個兄弟的幫忙,收集資訊,然後不斷地「分析歸納、思惟整理,把所收集到的資料」,提供給末那這位伶利的弟弟作參考,讓末那七弟去裁決應該如何進一步去取捨與應對。
就在日常中,
當眼耳鼻舌身五根所接觸→塵境(色聲香味觸)→形成色法再交由六、七來繼續分別加以分析、歸納、思惟、整理後形成色塵再侬喜好利害作出取捨成為心法。再决定造作出善惡言行。
比如,一枝筆。眼見此物質即是色塵。
筆有它能表現出的一些作用,如書寫塗畫等即為法 。
但少了每個人(意)即意念,當意根不起時,那還僅是個物質(假名施設為筆)如此而矣,一旦加上(意)念頭起了想塗、寫字等行為念頭,之後行為完成出來了即為《法麈》。
即一個物質體再加上意根所起種種〈作用〉,因而有了精神作用 ; 突破了色塵而轉變成法麈。
又如心'法。
比如,看到別人的對自己的批評言語,心裡會起了好或不好的情緒感受,之後必有行為反應(無論是好是不好的),一定必經過作意(五蘊)的變化,完成作用才能形成心法。即為色法又形成心法。
老八則像個大倉庫一樣,會把前面七個兄弟所提供、所造作的資料,鉅細靡遺的收藏著,點滴都不漏失,在未來世或今生未來某時空因緣成熟時,就讓我們有情眾生去受種種的苦樂際遇緣境之果報、甚而輪轉惡趣受苦。
在這八兄弟之中,前面七個兄弟是妄心,又稱為七轉識,老八是真垢大雜燴並存稱為如來藏/阿賴耶識。所以如果有人說有情眾生有兩個心,那就是一個真心、一個妄心。
所謂「擒賊先擒王」,要對治這些執著,第七「末那識」確實有著關鍵的地位,困難的是由於第七識的行相極為微細難知,所以我們只能於第六識上做功夫。唯識宗提出了轉八識成四智的修行步驟:利用第六意識造業的能力,在戒、定、慧三學的「聞」薰習、「思」惟、「修」正之下,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行為,來修正自己。目的是要將分別執著的第六識轉為清淨的「妙觀察智」。第七識的主要功能,就是要緣第八識為我而恆審思量,所以是沒有辦法獨自靠第七「末那」自己的力量來放下執著的,唯有要由第六意識強而有力的修正行為,再回薰平等一如的種子,在正法、正道上用功,轉執著為觀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諸法平等、無我的「平等性智」。
因此以「作意」來攝住六七識而不使它起妄動。
作意是一種非常敏銳的心理作用,它雖然尚在種子位(潛伏位),但能「警覺」應起的心王、心所,令起現行(及時煞車)。比如多人,同住在一屋中,夜晚有小偷進來,其中有一人,警覺性最高,一發覺小偷進來,他雖還躺在床上,即能喚醒他人起床,即是「作意」功用,其能警覺心王、心所之功能,而令起現行(轉依成別境)。
修止觀,各各法門無論漢傳、南傳、藏傳的觀行皆是「作意」上的運用。所以五別境中「欲、解、念」而加以作意,進而才能產生「定、慧」,才能真正轉六七圓五八的關键。是的,即是定慧等持的作用成為力量了,法隨法行成為力量了。
除了日常觀照自心作意之外,眾多人熟習的念佛
法門也能並用的。
何以作意呢?若能日常以「智慧觀照」警覺百法中任何一法起現行於己之際而善作意,則現前即能令我們趨吉避凶、平安吉祥,當來則可以令我們了生死、成佛道!但看我們學了之後,會不會應用耳!今「作意」一法,亦復如是!淨土行者,可以用來幫助持名念佛!因為念佛就是要作意,作意才能攝耳諦聽,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上!成就定慧心開意解。
印光大師曾如此說︰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按此即「作意」之功夫),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按「主帥」喻心)不昏不惰,常時惺惺(機警也)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如上述可知,吾人若能作意念佛,現前必能消災免難,當來必定往生西方 !」
誰能一念不生 ! 既然我們暫時地(不是永遠不能只要有心如理作意)做不到。那就正確地「作意」
由此我們即知當該如何以作意來修觀了。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休庵餘語
修學佛法,要從五乘佛法入手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02 pm 觀行 - 再談「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一)
所謂起心動念,人人皆有,但學佛為何注重「身、口、意」?是因為您我大家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思考想法,全是由〈心識〉來作推動,這一連串的「識」,這些連鎖觸發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大事,講白了就是造業感果。在此中,〈身〉與〈口〉本身並不會造業,身體的行為;口所說的言語,全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學佛上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念心善、一念為惡業交錯而來「積業感果」。
南傳講六識,漢傳講八識。無論從意識或末那識切入,都是講同一個真心所起的妄心,只在於解構分析深或淺而矣。當在能了別心所之下,當然需能運用在日常修學處才是。
學大乘唯識法相,我們都知道是一門艱澀難會通名相繁複的一個法門,但是也是唯一將我們的「心」分析解構是清楚最透徹的一門古老智慧。但是我們學習唯識法相,除了從法相上及名相上有所認識了別之外,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是必須要能從涉及到自我生死的問題、解脫的問題,於這些關鍵上切入如果談佛法,不談生死、不談解脫,那就跟世間法相同了,這不是學佛而是在做世間的學問。
唯識談「五法」: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而再衍生出: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如如)。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亦有指「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或「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然而,
前三者為「迷法」(迷惑於世)。後二者為「悟法」(覺悟於世)。
舉凡世間日常之人事物所引起之緣境。 所謂「緣起」,乃是為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而所謂的「性空」,就是説: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單刀直入地說就是指每一人的「我」,從〈我〉出發去看去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
在《八識規矩頌 》有句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即貪、嗔、癡、慢、疑、惡見。(乃為粗重而顯而易見的煩惱,為令我等眾生難...解脫生死。稱為這六個「根本煩惱」再隨之引起二十個「隨煩惱」。
〈隨〉即是二十個随煩惱。〈信〉指十一倜善心所,〈等〉即指五種遍行、五種別境、4個不定。
我們人心,在這八識中,意識是 [ 唯一 ] 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都((( 全體相應 )))的心識,指的就是第六識 - 意識。
若「意識」起的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
「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
我們在日常當中的心念,於善、諸惱及不定的心所並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必經三個「思心所」歷程,之後將引成「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色緣境(人事物彼此交錯因緣合和所產生境界)現前,自己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但是這些一連串看似繁複,實則快如電光般一瞬即完成了的結果。也可稱之就為「業」。所以,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辯稱是「無心、無意」下說了傷人的說話,其實,並不能推卸說是「無心無意」,因為必定都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也許「無心」的,指得是只是氣在頭上,瞬時脱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取决於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
淨宗十二代祖〈徹悟大師〉曾言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是謂「轉」亦稱「轉依」,亦可名「作意」。
舉凡我們這顆凡夫心,心與色塵緣境相觸便有此五種心行,一念相應即形成。
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計有作意、觸、受、想、思五位,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功能相同,叫“遍行位”。
而“別境位”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經過《 欲、勝解、念、定、慧 》五位作用,會使每個人產生“境”的不同,所以叫 “ 別境位 ”。
五遍行:
作意、觸、受、想、思。
五別境:
欲、解、念、定、慧。
五遍行
根是能,相應於塵,塵是所,即外之塵境—如眼見色(意根隨入,即識物,其他四根同理)、耳聞聲、鼻嗅氣(香、臭)、舌嚐味、身觸物等,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舉個例子:如走在街上,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心色相應,法塵就轉為色法,心法生起) ,你馬上會打招呼,因為心色相應——心法(內)、色法(外)同時完成,心法生起,就是色蘊完成,五蘊立即發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如電光,(如你立即對他笑、叫他名字、招手等等),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心所部分的作用,所謂遍行位,是屬於一般性,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
五別境
至於「別境位」呢?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欲、勝解、念、定、慧」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而形成「十法界」的感報現象,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經云:「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關鍵在五根、五塵能所相應,意根進入,產生意識後,心、色進一步相應,於是色蘊引發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此乃受、想、思(想處於微細時謂思)、觸、作意之結果。若能想、行之間加大空間,建立起間隔,進一步作思惟修(作意),即可透過勝解、念、定、慧等的加行,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我們是欲界眾生,所以想要提昇邁向解脱,則少不了欲為動力。
《楞伽經》上說的〈分別事識〉
分別事識者謂:能於六塵種種事相上分別了知之覺知心。云何意識覺知心是分別事識?
謂意識能見聞覺知,故有如是(((五種別境心所法))),由是緣故即能了別六塵所攝之一切諸法。
憨山大師在百法論義中說:此五遍行,「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意即:吾人只要一起念頭,五遍行必同時俱起!
於是,處於五濁之世輪轉生死不息的您我凡夫,豈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心行俱止談何容易,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佛陀曾說出關鍵。
那就是《作意》。
瑜伽師地論以〈作意〉為首。成唯識論以〈觸〉為首。
《瑜伽師吔論》云二乘及權教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此通凡聖。識論以觸為首。直就三和生觸。乃以境為先。是單就識說。但屬凡夫。有此不同。從來未辨。
瑜伽師地論云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解深密經》云:
「獨坐空寂處所,內正安住,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之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要從五樓佛法學起
順序學錯,導致一堆人很難於佛法之中進步成長、得到良好的改變。
修學佛法,要把佛法當成小學佛法、國中、高中、大學佛法來學
要漸漸的愈來愈進步
不然的話,多數人無數年過去了,還是一樓人,還是佛法小學生而已..
多數人連禪宗六祖所說的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是在說什麼?都還不知道..
也就是說,連十善法都還沒有真的學會,真的學好..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五乘佛法也很好啊。寂照世間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15 pm修學佛法,要從五乘佛法入手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02 pm 觀行 - 再談「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一)
所謂起心動念,人人皆有,但學佛為何注重「身、口、意」?是因為您我大家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思考想法,全是由〈心識〉來作推動,這一連串的「識」,這些連鎖觸發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大事,講白了就是造業感果。在此中,〈身〉與〈口〉本身並不會造業,身體的行為;口所說的言語,全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學佛上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念心善、一念為惡業交錯而來「積業感果」。
南傳講六識,漢傳講八識。無論從意識或末那識切入,都是講同一個真心所起的妄心,只在於解構分析深或淺而矣。當在能了別心所之下,當然需能運用在日常修學處才是。
學大乘唯識法相,我們都知道是一門艱澀難會通名相繁複的一個法門,但是也是唯一將我們的「心」分析解構是清楚最透徹的一門古老智慧。但是我們學習唯識法相,除了從法相上及名相上有所認識了別之外,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是必須要能從涉及到自我生死的問題、解脫的問題,於這些關鍵上切入如果談佛法,不談生死、不談解脫,那就跟世間法相同了,這不是學佛而是在做世間的學問。
唯識談「五法」: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而再衍生出: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如如)。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亦有指「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或「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然而,
前三者為「迷法」(迷惑於世)。後二者為「悟法」(覺悟於世)。
舉凡世間日常之人事物所引起之緣境。 所謂「緣起」,乃是為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而所謂的「性空」,就是説: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單刀直入地說就是指每一人的「我」,從〈我〉出發去看去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
在《八識規矩頌 》有句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即貪、嗔、癡、慢、疑、惡見。(乃為粗重而顯而易見的煩惱,為令我等眾生難...解脫生死。稱為這六個「根本煩惱」再隨之引起二十個「隨煩惱」。
〈隨〉即是二十個随煩惱。〈信〉指十一倜善心所,〈等〉即指五種遍行、五種別境、4個不定。
我們人心,在這八識中,意識是 [ 唯一 ] 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都((( 全體相應 )))的心識,指的就是第六識 - 意識。
若「意識」起的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
「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
我們在日常當中的心念,於善、諸惱及不定的心所並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必經三個「思心所」歷程,之後將引成「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色緣境(人事物彼此交錯因緣合和所產生境界)現前,自己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但是這些一連串看似繁複,實則快如電光般一瞬即完成了的結果。也可稱之就為「業」。所以,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辯稱是「無心、無意」下說了傷人的說話,其實,並不能推卸說是「無心無意」,因為必定都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也許「無心」的,指得是只是氣在頭上,瞬時脱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取决於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
淨宗十二代祖〈徹悟大師〉曾言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是謂「轉」亦稱「轉依」,亦可名「作意」。
舉凡我們這顆凡夫心,心與色塵緣境相觸便有此五種心行,一念相應即形成。
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計有作意、觸、受、想、思五位,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功能相同,叫“遍行位”。
而“別境位”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經過《 欲、勝解、念、定、慧 》五位作用,會使每個人產生“境”的不同,所以叫 “ 別境位 ”。
五遍行:
作意、觸、受、想、思。
五別境:
欲、解、念、定、慧。
五遍行
根是能,相應於塵,塵是所,即外之塵境—如眼見色(意根隨入,即識物,其他四根同理)、耳聞聲、鼻嗅氣(香、臭)、舌嚐味、身觸物等,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舉個例子:如走在街上,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心色相應,法塵就轉為色法,心法生起) ,你馬上會打招呼,因為心色相應——心法(內)、色法(外)同時完成,心法生起,就是色蘊完成,五蘊立即發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如電光,(如你立即對他笑、叫他名字、招手等等),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心所部分的作用,所謂遍行位,是屬於一般性,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
五別境
至於「別境位」呢?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欲、勝解、念、定、慧」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而形成「十法界」的感報現象,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經云:「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關鍵在五根、五塵能所相應,意根進入,產生意識後,心、色進一步相應,於是色蘊引發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此乃受、想、思(想處於微細時謂思)、觸、作意之結果。若能想、行之間加大空間,建立起間隔,進一步作思惟修(作意),即可透過勝解、念、定、慧等的加行,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我們是欲界眾生,所以想要提昇邁向解脱,則少不了欲為動力。
《楞伽經》上說的〈分別事識〉
分別事識者謂:能於六塵種種事相上分別了知之覺知心。云何意識覺知心是分別事識?
謂意識能見聞覺知,故有如是(((五種別境心所法))),由是緣故即能了別六塵所攝之一切諸法。
憨山大師在百法論義中說:此五遍行,「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意即:吾人只要一起念頭,五遍行必同時俱起!
於是,處於五濁之世輪轉生死不息的您我凡夫,豈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心行俱止談何容易,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佛陀曾說出關鍵。
那就是《作意》。
瑜伽師地論以〈作意〉為首。成唯識論以〈觸〉為首。
《瑜伽師吔論》云二乘及權教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此通凡聖。識論以觸為首。直就三和生觸。乃以境為先。是單就識說。但屬凡夫。有此不同。從來未辨。
瑜伽師地論云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解深密經》云:
「獨坐空寂處所,內正安住,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之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要從五樓佛法學起
順序學錯,導致一堆人很難於佛法之中進步成長、得到良好的改變。
修學佛法,要把佛法當成小學佛法、國中、高中、大學佛法來學
要漸漸的愈來愈進步
不然的話,多數人無數年過去了,還是一樓人,還是佛法小學生而已..
多數人連禪宗六祖所說的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是在說什麼?都還不知道..
也就是說,連十善法都還沒有真的學會,真的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