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02 pm
觀行 - 再談「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一)
所謂起心動念,人人皆有,但學佛為何注重「身、口、意」?是因為您我大家所有一切的言語、行為、思考想法,全是由〈心識〉來作推動,這一連串的「識」,這些連鎖觸發也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大事,講白了就是造業感果。在此中,〈身〉與〈口〉本身並不會造業,身體的行為;口所說的言語,全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因此學佛上特別著重「意業」,強調「心為法本」,一念心善、一念為惡業交錯而來「積業感果」。
南傳講六識,漢傳講八識。無論從意識或末那識切入,都是講同一個真心所起的妄心,只在於解構分析深或淺而矣。當在能了別心所之下,當然需能運用在日常修學處才是。
學大乘唯識法相,我們都知道是一門艱澀難會通名相繁複的一個法門,但是也是唯一將我們的「心」分析解構是清楚最透徹的一門古老智慧。但是我們學習唯識法相,除了從法相上及名相上有所認識了別之外,跟自己有什麽關係?
是必須要能從涉及到自我生死的問題、解脫的問題,於這些關鍵上切入如果談佛法,不談生死、不談解脫,那就跟世間法相同了,這不是學佛而是在做世間的學問。
唯識談「五法」:
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而再衍生出:
相、名、分別、正智、真如(如如)。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亦有指「正者聖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或「言正智者,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別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然而,
前三者為「迷法」(迷惑於世)。後二者為「悟法」(覺悟於世)。
舉凡世間日常之人事物所引起之緣境。 所謂「緣起」,乃是為世界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而所謂的「性空」,就是説: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義。
單刀直入地說就是指每一人的「我」,從〈我〉出發去看去面對世間一切人事物。
在《八識規矩頌 》有句
「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
〈根〉即貪、嗔、癡、慢、疑、惡見。(乃為粗重而顯而易見的煩惱,為令我等眾生難...解脫生死。稱為這六個「根本煩惱」再隨之引起二十個「隨煩惱」。
〈隨〉即是二十個随煩惱。〈信〉指十一倜善心所,〈等〉即指五種遍行、五種別境、4個不定。
我們人心,在這八識中,意識是 [ 唯一 ] 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都((( 全體相應 )))的心識,指的就是第六識 - 意識。
若「意識」起的是善的,善心所立即附和,同時生起;若「意識」是惡的,「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等染污心所亦立。
「動身」,即身體的行為;「發語」,即口所說的言語,全都是配合「意識」的分別而起。
我們在日常當中的心念,於善、諸惱及不定的心所並隨著「意識」的分別而起,必經三個「思心所」歷程,之後將引成「動身發語」的行為。每當色緣境(人事物彼此交錯因緣合和所產生境界)現前,自己根、境和合,「意識」先作一番計度思考,籌量其利害、得失、善惡、是非等,這是「審慮思」。計度思考後便作出付諸實行的決定,這是「決定思」。既已作決定,便由「思」心所「動身發語」,處理當前一切境界,發動身、口二者去執行 ——「發動思」。由此可見,我們作出的每一個行為,其實都是一連串複雜的心理活動,經過審慮、決定,最後才發動,展現成行為,但是這些一連串看似繁複,實則快如電光般一瞬即完成了的結果。也可稱之就為「業」。所以,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辯稱是「無心、無意」下說了傷人的說話,其實,並不能推卸說是「無心無意」,因為必定都是經過「決定思」才發動成為言語的!也許「無心」的,指得是只是氣在頭上,瞬時脱口而出,不能控制罷了。這「氣在頭上」的背後其實是六根接觸六塵之境而起了感受,分別,生起了不善的意識及不善的心所,不能自控地推動出相應的行為。即使不是蓄意要以言語傷害他人,但在當時的塵境之下,於「動身發語」前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樣被塵境牽著走,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了。
古師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意識」除了在「五無心位」不起活動外,於其他任何時都是不會停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都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取决於我們對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清楚?還是不清楚?
淨宗十二代祖〈徹悟大師〉曾言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
是謂「轉」亦稱「轉依」,亦可名「作意」。
舉凡我們這顆凡夫心,心與色塵緣境相觸便有此五種心行,一念相應即形成。
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計有作意、觸、受、想、思五位,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功能相同,叫“遍行位”。
而“別境位”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經過《 欲、勝解、念、定、慧 》五位作用,會使每個人產生“境”的不同,所以叫 “ 別境位 ”。
五遍行:
作意、觸、受、想、思。
五別境:
欲、解、念、定、慧。
五遍行
根是能,相應於塵,塵是所,即外之塵境—如眼見色(意根隨入,即識物,其他四根同理)、耳聞聲、鼻嗅氣(香、臭)、舌嚐味、身觸物等,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舉個例子:如走在街上,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心色相應,法塵就轉為色法,心法生起) ,你馬上會打招呼,因為心色相應——心法(內)、色法(外)同時完成,心法生起,就是色蘊完成,五蘊立即發動,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如電光,(如你立即對他笑、叫他名字、招手等等),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心所部分的作用,所謂遍行位,是屬於一般性,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
五別境
至於「別境位」呢?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所以所呈現的「欲、勝解、念、定、慧」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而形成「十法界」的感報現象,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唯識所現;所以經云:「若入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關鍵在五根、五塵能所相應,意根進入,產生意識後,心、色進一步相應,於是色蘊引發受、想、行、識一氣呵成,此乃受、想、思(想處於微細時謂思)、觸、作意之結果。若能想、行之間加大空間,建立起間隔,進一步作思惟修(作意),即可透過勝解、念、定、慧等的加行,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我們是欲界眾生,所以想要提昇邁向解脱,則少不了欲為動力。
《楞伽經》上說的〈分別事識〉
分別事識者謂:能於六塵種種事相上分別了知之覺知心。云何意識覺知心是分別事識?
謂意識能見聞覺知,故有如是(((五種別境心所法))),由是緣故即能了別六塵所攝之一切諸法。
憨山大師在百法論義中說:此五遍行,「雖有五法,其實總成一念」,又說:「若無遍行五法,則一念不生!」意即:吾人只要一起念頭,五遍行必同時俱起!
於是,處於五濁之世輪轉生死不息的您我凡夫,豈能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心行俱止談何容易,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佛陀曾說出關鍵。
那就是《作意》。
瑜伽師地論以〈作意〉為首。成唯識論以〈觸〉為首。
《瑜伽師吔論》云二乘及權教菩薩。觀行皆依作意而修。此通凡聖。識論以觸為首。直就三和生觸。乃以境為先。是單就識說。但屬凡夫。有此不同。從來未辨。
瑜伽師地論云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
《解深密經》云:
「獨坐空寂處所,內正安住,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之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