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頁 (共 6 頁)

Re: 無自性與性空

發表於 : 週日 7月 24, 2022 7:57 am
次草
佛性不名佛自性
文字組合能令作文者填補知的感受
只是不識文字義
同同異異
異異同同
說到能將文字擬人化的功夫
要有相當自我催眠的能力
習慣自我肯定的想像
就能自覺想法通順
自覺一一明了萬法
只是多了一層保護膜
因為一但論開
只有四個字
“不知所云”

Re: 無自性與性空

發表於 : 週日 7月 24, 2022 8:31 am
次草
一個人要有客觀返照自我想法的能力
這種能力沒培養出來
談無住,無我,都是空談
禪宗公案就是很好的學習體材
透過了解公案中對話者的心態
可以了解心的種種現象
法理在其中
公案不易懂有多原因
文字是首障
當時的白話變成現在的古文
所以要廣讀經論
再接觸公案
可以避免狹隘的認知
漸漸了解自性體用的奧妙
但是大部份人都是保守份子
傾向於認知的成就
硬記經論模式
失去靈活自照的大用
要論法也無法深入
意見不同不是排斥,就是就此收手
唯恐成就破功
學什麼法都徒勞無功
解讀經論與眾生心性都難提升能力
更別說改變習性
論法是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已包含信心,理解力,包容心,等等
也就是六度萬行
般若波羅蜜就是學習了解一切法
而不住一切法
光是學習心態就難紥實
每增加一個自我就減少般若的光彩
討論就會淪為爭論
也降低學習的心態
碰到問題也不知重點在那裏
各說各話
習性不但沒改變
反而加重
或是隨意發表
淪為無知發言者
不知法法平等
能體驗為往後所用為是
我但舉假以警惕
不落入無知
就能心安
若是一味重於發表不自省
必是虧本由心作

Re: 無自性與性空

發表於 : 週二 7月 26, 2022 7:08 am
Viirya
自覺覺他
自悟悟他
但若無正知正見
容易自誤誤他

須隨善知識學
虛懷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