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頁 (共 7 頁)
Re: 阿賴耶識從何生?何時永滅?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23 pm
由 軟體之美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3:02 pm
軟體之美 你根本是笑死人
亂開這種 不經大腦思索的主題
你是唯識宗白癡
玄奘嫡傳窺基發揚玄奘所立之宗派而被稱慈恩大師
他著作寫的 不是我發明的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七(本) 沙門基撰 論
12因緣第三支是「種子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41 pm
由 大開眼界
不要道聽塗說,請直接去看佛經
佛經說, 12因緣第三支「識」就是「種子識」
眾人皆知「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
《佛說大乘稻芉經》種子之識。依彼業田。及愛所潤。無明糞壤所生之處。入於母胎。能生名色之芽。
《大方廣佛華嚴經》識爲種子。無明覆蔽。愛水爲潤。我心漑灌。種種諸見。令得増長。生名色芽。
Re: 阿賴耶識從何生?何時永滅?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42 pm
由 大開眼界
軟體之美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4:23 pm
你是唯識宗白癡
玄奘嫡傳窺基發揚玄奘所立之宗派而被稱慈恩大師
他著作寫的 不是我發明的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七(本) 沙門基撰 論
我已經貼佛經經證, 你還要吵什麼?
佛經告訴你, 意從賴耶起, 境也是從阿賴耶生
程度爛成這樣!居然將心所作意=第7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44 pm
由 軟體之美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3:02 pm
軟體之美 你根本是笑死人
亂開這種 不經大腦思索的主題
佛經說,
「
作意」從阿賴耶識起
「境」從阿賴耶識生
現在你卻顛倒成:阿賴耶識依「境」和「意」才能生
完全是搞烏龍的文章
《大乘入楞伽經》意從賴耶生。 識依末那起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 彌於世間。
﹋﹋﹋﹋﹋﹋﹋﹋﹋﹋﹋﹋﹋﹋﹋﹋﹋﹋﹋﹋﹋﹋﹋﹋﹋﹋﹋﹋﹋﹋﹋﹋﹋
不是單一阿賴耶 就能生第七識
但第七識的生起,
絕不能沒有阿賴耶識
所以是, 第七識從阿賴耶識起
而不是阿賴耶識依第七識起
居然將心所
作意=第7識?
[阿含辭典(莊春江)]
「作意」(manasikaroti, 動詞)為「意」與動詞「作」的複合詞,可以是「
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反義詞「不作意」)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列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七種作意,謂諸瑜伽師須經由此七作意,始能脫離欲界之欲,勤修觀行。
道教大開眼界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46 pm
由 軟體之美
老是搞不清楚狀況!
隔行如隔山
Re: 程度爛成這樣!居然將心所作意=第7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4:49 pm
由 大開眼界
軟體之美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4:44 pm
居然將心所
作意=第7識?
[阿含辭典(莊春江)]
「作意」(manasikaroti, 動詞)為「意」與動詞「作」的複合詞,可以是「
注意」,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反義詞「不作意」)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列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七種作意,謂諸瑜伽師須經由此七作意,始能脫離欲界之欲,勤修觀行。
第七識是「我能」
所以一切心的活動(心所),都是出自第七識
Re: 程度爛成這樣!居然將心所作意=第7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7:23 pm
由 軟體之美
大開眼界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4:49 pm
第七識是「我能」
所以一切心的活動(心所),都是出自第七識
第七識識心王 好嗎
不愧是佛學白 痴
《大乘百法明門論》CBETA 電子版
天親菩薩造
玄奘譯
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
那末識。八阿賴耶識
第二
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一
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四煩惱六者。一貪二嗔。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王
[佛光大辭典]
有部及法相宗等所列五位法中之心法。相對「心所」而言,六識或八識之識體自身稱為心王。意為精神作用之主體。說一切有部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之識體為一,故列心王為一;法相宗以八識(六識加末那識、阿賴耶識)各有識體,故列心王為八。〔百法明門論忠疏卷上、百法明門論疏卷上〕(參閱「心心所」1397、「心所」1403) p139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唯識論五卷十三頁云: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如屬我物,立我所名。
前六識 亦是阿賴耶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8:22 pm
由 大開眼界
軟體之美與其他許多人 都還不懂:前六識亦是阿賴耶識
文章 由 軟體之美 » 週五 10月 27, 2023 12:19 pm
Ans:阿賴耶識 由四緣生
1境 2作意 3種子4染凈
阿羅漢入無餘涅盤後,阿賴耶識 永滅
軟體之美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4:23 pm
你是唯識宗白癡
玄奘嫡傳窺基發揚玄奘所立之宗派而被稱慈恩大師
他著作寫的 不是我發明的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七(本) 沙門基撰 論
《佛說決定義經》
「由行為緣。識法得起。
識法者。識有六種。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此名六識。」
佛經說,
12因緣第三支「阿賴耶識」分成六種: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可見
前六識 也是
阿賴耶識
玄奘說:
阿賴耶識依
1境 2作意 3種子4染凈 而生
這就是在指
前六識依四緣而起。而不是指阿賴耶識本體
請看經證:
《佛說稻芋經》所謂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識得生。
依境, 作意, 種子 而生的,就是
前六識
﹋﹋﹋﹋﹋﹋﹋﹋﹋﹋﹋﹋﹋﹋﹋﹋﹋﹋﹋﹋﹋﹋﹋﹋﹋﹋﹋
因此當玄奘說,阿賴耶滅時,同樣也是指:
前六識滅
這是閱讀玄裝文章應注意的地方
Re: 阿賴耶識從何生?何時永滅?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8:34 pm
由 阿飄
八識心法
一氣呵成
苟不理
作意=第七識
發表於 : 週日 1月 05, 2025 8:58 pm
由 大開眼界
軟體之美 寫: ↑週日 1月 05, 2025 7:23 pm
程度爛成這樣! 居然將心所
作意=第7識?
《佛說稻芋經》所謂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識得生。
《瑜伽師地論》
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
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
對照上面2種不同經文, 便知「
作意」其實就是「
意」第七識
《大智度論》依意 而生(六)識 無咎
《大智度論》意縁力故 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