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如何淨化阿賴耶識的惡業種子? | 唯識學 58~60
楞伽經云:「無漏習氣非剎那,非凡愚所覺。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斷見壞無為法。」無漏習氣(智慧氣,非業氣)如般若波羅蜜氣分(即是滅盡定)又如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打牛還是打車
-
- 文章: 1210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打牛還是打車
輕鬆提升您的 AI,免費試用!嘗試一下 ChatGPT, Claude & Gemini!
https://sider.ai/invited?c=40769e5a2025 ... e950cd3568
https://sider.ai/invited?c=40769e5a2025 ... e950cd3568
-
- 文章: 603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打牛還是打車
阿賴耶追根溯源,沒有你的我的之別。
今生縱至命終也無法察覺阿賴耶,何況是滅阿賴耶?更何況識無明?
我(末那識)....是凡愚透過佛力加持跟自我修習可能觸及感知的。
換言之,凡愚經佛力加持,透過修習是有可能在此生就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的。
轉末那識等同斷了“我執”,可以進入真正的“無我”,也就是得真解脫。....真我。(所作已辦....無功用行。)
真我者,己心分,所謂一真如心。(八地)
所謂“命終”,不定指生命的終結。
實指: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此‘’有‘’指“蘊法有”。
己心證入真如,己心無相,無相故,己心不受“蘊有”。
同樣一句“不受後有”,二乘方便教法與真實義大乘教法,解釋起來就不可同日而語。
換言之,不受後有跟生命無關,而跟“我”絕對相關。
真正從“我”解脫者,無我即真我(己心分)
世間人修三乘所證得的“無我”非真無我,故非真解脫。
真解脫與否的關鍵在是否得佛力加持。
由上可知,事實上修習四諦法也是可以得真解脫的。
再由大般涅槃經得知:地上菩薩梵行還是四諦法的修習。
地前,地上的分水嶺就在:佛力加持。
跟“法”無關。
三乘法是權是實,關鍵在佛力加持。
地上菩薩修五行的內涵還是三乘法。
但地上菩薩修三乘法所得果是常住不變易。(不是三乘人所得的假果)
也就是:地上菩薩不會有“我執”的問題。
不執故能不相,不相故真能滅煩惱。
世間人念念生滅,說“不執”那決定是自欺。
今生縱至命終也無法察覺阿賴耶,何況是滅阿賴耶?更何況識無明?
我(末那識)....是凡愚透過佛力加持跟自我修習可能觸及感知的。
換言之,凡愚經佛力加持,透過修習是有可能在此生就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的。
轉末那識等同斷了“我執”,可以進入真正的“無我”,也就是得真解脫。....真我。(所作已辦....無功用行。)
真我者,己心分,所謂一真如心。(八地)
所謂“命終”,不定指生命的終結。
實指:不受後有。
不受後‘’有‘’...此‘’有‘’指“蘊法有”。
己心證入真如,己心無相,無相故,己心不受“蘊有”。
同樣一句“不受後有”,二乘方便教法與真實義大乘教法,解釋起來就不可同日而語。
換言之,不受後有跟生命無關,而跟“我”絕對相關。
真正從“我”解脫者,無我即真我(己心分)
世間人修三乘所證得的“無我”非真無我,故非真解脫。
真解脫與否的關鍵在是否得佛力加持。
由上可知,事實上修習四諦法也是可以得真解脫的。
再由大般涅槃經得知:地上菩薩梵行還是四諦法的修習。
地前,地上的分水嶺就在:佛力加持。
跟“法”無關。
三乘法是權是實,關鍵在佛力加持。
地上菩薩修五行的內涵還是三乘法。
但地上菩薩修三乘法所得果是常住不變易。(不是三乘人所得的假果)
也就是:地上菩薩不會有“我執”的問題。
不執故能不相,不相故真能滅煩惱。
世間人念念生滅,說“不執”那決定是自欺。
-
- 文章: 603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打牛還是打車
佛力加持??
佛陀滅度久矣
末法眾生早已斷了登地之路
真斷了嗎?NO.
那麼,末法眾生如何登地?
佛陀滅度久矣
末法眾生早已斷了登地之路
真斷了嗎?NO.
那麼,末法眾生如何登地?
-
- 文章: 1156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28, 2021 8:53 am
-
- 文章: 1210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打牛還是打車
問:本尊「相應」法的原理
Perplexity 专业搜寻 与 o3 Mini 推理
本尊相應法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中的核心實踐之一,其原理在於透過與特定的本尊(即代表覺悟智慧的冥想本尊)建立深層的聯繫,幫助修行者認識自身的覺悟本性,並最終達到成就與解脫。以下是本尊相應法的主要原理:
### 1. **本尊的意涵**
在藏傳佛教中,本尊(Yidam)是代表覺悟智慧和特定品質的冥想對象。本尊並非外在的神靈,而是修行者內在覺悟心性的象徵。選擇本尊通常由上師指導,根據弟子的性格、業力及修行需求,確定最適合的本尊[1][4]。
### 2. **相應法的核心原理**
- **視覺化與內化**
修行者透過冥想視覺化本尊的形象、特徵與曼荼羅,並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品質。這種視覺化練習旨在幫助修行者逐漸認識到自身與本尊無二無別,從而體現內在的覺悟心性[1][8]。
- **三根本結構**
本尊是密宗「三根本」之一(上師、本尊、空行或護法),代表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指引力量。本尊作為修行者精神上的依靠,提供力量以克服內外障礙[1][4]。
-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本尊相應法包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兩個階段。在生起次第中,修行者視覺化本尊並專注於其形象;在圓滿次第中,修行者超越形象,直接體驗空性與智慧的融合[4][6]。
### 3. **修行步驟**
- **灌頂與傳承**
修行者需經由合格上師授予灌頂、經教傳承(lung)及口訣指導(tri),以正式進入本尊相應法的修持。這些步驟不僅連結修行者與傳承,也使其心靈成熟,為實踐奠定基礎[3][6]。
- **誓約與專注**
修行者需對所選本尊保持終生承諾(samaya),並專注於該實踐。這種專注能幫助修行者深化對自身覺悟心性的認識[6][7]。
- **咒語與曼荼羅**
修持過程中,修行者念誦本尊咒語,並觀想曼荼羅結構,以強化與本尊之間的連結[5][6]。
### 4. **目的與效果**
- **轉化心性**
本尊相應法旨在透過冥想和視覺化,幫助修行者轉化煩惱為智慧,使其逐漸具備佛菩薩的品質,如慈悲、智慧和力量[6][9]。
- **認識自性佛**
修行最終目的是認識到自性即佛,自身即具足一切覺悟品質。本尊僅是引導修行者達成此目標的一種工具[7][12]。
### 總結
本尊相應法是一種深奧且系統化的密宗實踐,其核心原理在於通過視覺化和冥想將自身與本尊融為一體,從而認識並體現內在的覺悟心性。這種方法不僅是通往解脫的重要途徑,也是藏傳佛教密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itations: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idam
[2] https://lingcure.org/index.php/journal/ ... 45/207/224
[3] https://www.dharmawheel.net/viewtopic.php?t=11573
[4] https://www.rigpawiki.org/index.php?title=Yidam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riya_tantra
[6] https://buddhaweekly.com/one-yidam-to-f ... plishment/
[7] https://www.lionsroar.com/dharma-dictionary-yidam/
[8]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 B16BAgFEAI
[9]
[10] https://www.mdpi.com/2077-1444/11/3/106
[11] https://www.lotsawahouse.org/tibetan-ma ... ma-yangtik
[12] https://www.wisdomlib.org/concept/yidam
[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letion_Stage
[14] https://www.burmese-buddhas.com/blog/bu ... ity-yidam/
[15]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 ... 117515.htm
[16]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ightenment
[17]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erspective
[18] https://www.dharmawheel.net/viewtopic.php?t=14077
[1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st_Objects
[20] https://enlightenmentthangka.com/blogs/ ... an-culture
---
来自 Perplexity 的回答: pplx.ai/share
Perplexity 专业搜寻 与 o3 Mini 推理
本尊相應法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中的核心實踐之一,其原理在於透過與特定的本尊(即代表覺悟智慧的冥想本尊)建立深層的聯繫,幫助修行者認識自身的覺悟本性,並最終達到成就與解脫。以下是本尊相應法的主要原理:
### 1. **本尊的意涵**
在藏傳佛教中,本尊(Yidam)是代表覺悟智慧和特定品質的冥想對象。本尊並非外在的神靈,而是修行者內在覺悟心性的象徵。選擇本尊通常由上師指導,根據弟子的性格、業力及修行需求,確定最適合的本尊[1][4]。
### 2. **相應法的核心原理**
- **視覺化與內化**
修行者透過冥想視覺化本尊的形象、特徵與曼荼羅,並將其內化為自身的品質。這種視覺化練習旨在幫助修行者逐漸認識到自身與本尊無二無別,從而體現內在的覺悟心性[1][8]。
- **三根本結構**
本尊是密宗「三根本」之一(上師、本尊、空行或護法),代表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指引力量。本尊作為修行者精神上的依靠,提供力量以克服內外障礙[1][4]。
-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本尊相應法包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兩個階段。在生起次第中,修行者視覺化本尊並專注於其形象;在圓滿次第中,修行者超越形象,直接體驗空性與智慧的融合[4][6]。
### 3. **修行步驟**
- **灌頂與傳承**
修行者需經由合格上師授予灌頂、經教傳承(lung)及口訣指導(tri),以正式進入本尊相應法的修持。這些步驟不僅連結修行者與傳承,也使其心靈成熟,為實踐奠定基礎[3][6]。
- **誓約與專注**
修行者需對所選本尊保持終生承諾(samaya),並專注於該實踐。這種專注能幫助修行者深化對自身覺悟心性的認識[6][7]。
- **咒語與曼荼羅**
修持過程中,修行者念誦本尊咒語,並觀想曼荼羅結構,以強化與本尊之間的連結[5][6]。
### 4. **目的與效果**
- **轉化心性**
本尊相應法旨在透過冥想和視覺化,幫助修行者轉化煩惱為智慧,使其逐漸具備佛菩薩的品質,如慈悲、智慧和力量[6][9]。
- **認識自性佛**
修行最終目的是認識到自性即佛,自身即具足一切覺悟品質。本尊僅是引導修行者達成此目標的一種工具[7][12]。
### 總結
本尊相應法是一種深奧且系統化的密宗實踐,其核心原理在於通過視覺化和冥想將自身與本尊融為一體,從而認識並體現內在的覺悟心性。這種方法不僅是通往解脫的重要途徑,也是藏傳佛教密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itations: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idam
[2] https://lingcure.org/index.php/journal/ ... 45/207/224
[3] https://www.dharmawheel.net/viewtopic.php?t=11573
[4] https://www.rigpawiki.org/index.php?title=Yidam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riya_tantra
[6] https://buddhaweekly.com/one-yidam-to-f ... plishment/
[7] https://www.lionsroar.com/dharma-dictionary-yidam/
[8]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 B16BAgFEAI
[9]
[10] https://www.mdpi.com/2077-1444/11/3/106
[11] https://www.lotsawahouse.org/tibetan-ma ... ma-yangtik
[12] https://www.wisdomlib.org/concept/yidam
[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letion_Stage
[14] https://www.burmese-buddhas.com/blog/bu ... ity-yidam/
[15] https://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 ... 117515.htm
[16]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ightenment
[17]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erspective
[18] https://www.dharmawheel.net/viewtopic.php?t=14077
[19]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 ... st_Objects
[20] https://enlightenmentthangka.com/blogs/ ... an-culture
---
来自 Perplexity 的回答: pplx.ai/share
輕鬆提升您的 AI,免費試用!嘗試一下 ChatGPT, Claude & Gemini!
https://sider.ai/invited?c=40769e5a2025 ... e950cd3568
https://sider.ai/invited?c=40769e5a2025 ... e950cd3568
-
- 文章: 1156
-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28, 2021 8:53 am
-
- 文章: 6032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打牛還是打車
法身在纏### 總結
本尊相應法是一種深奧且系統化的密宗實踐,其核心原理在於通過視覺化和冥想將自身與本尊融為一體,從而認識並體現內在的覺悟心性。這種方法不僅是通往解脫的重要途徑,也是藏傳佛教密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身被纏
纏若不除如何相應?
眾生即纏,纏非法身(不一),纏體是法身(不異)。
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又同在一體,試問:
如何相應?
(互不相關却非分離,根本不可能遭遇)
眾生的本來面目是法身
眾生的老祖宗却是無明
無明與法身若能互通(相應),無明就是法身。
末法邪見邪師充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