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頁 (共 620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12:54 pm
由 電火
老怪兄:
上文如此囉嗦是禪宗?
盡是未經咀嚼的字黑紙黃
當成成語填空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1:07 pm
由 新老怪
等五年後的某日,高峰在一次午睡時,他又進入了 那種無夢無想,無見無聞的境地。
請注意!按照上篇我講過的“笨鳥”的邏輯,此時高峰的“收音機”應該是關上的,
而在此之前 他也一直是這麼認為的。
可就在這時,有個莽撞僧人 撞落了他的枕子,這個撞擊所產生的觸覺 一下子擊打在他的覺知根上,就好像突然響起的聲音 使笨鳥明白 收音機從來都是開著的一樣,
高峰也猛然警醒:原來自己自性的光明 也始終是光芒四射的!
即使在睡夢中 也沒有絲毫的間斷與減弱。
參破了無夢無想,也就參破了生前死後,在這一瞬間,高峰終於由生死的此岸 跨入了解脫的彼岸。
在此我要強調一點,有的人總認為 所謂的見性,真的是像見其它色塵一樣,見到了一個深藏在我們心裡的能知能覺的“性”。
此性 非同於我們在一般狀態下 見聞覺知的生理功能,而是一種極其微細、極其清淨的心態,只有在進入了極為安靜的狀態,好比水面 沒有了一絲波紋的時候,才能現出來。
這是極大的誤解。
不論任何人(包括諸佛在內),不管在任何狀態下,就像雷達 永遠也接收不到 自己所發射出的未經反射和改變的電波一樣,你也永遠看不見 你的未經外面的色塵反射回來的自性。
性是不可見的,能夠被六根直接覺察 和感知的永遠都是塵,而不是性。
所以《楞嚴經》上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在這裡,第一個見 是我們的心地法眼、二、三、五這三個見 指的是能見之性,
第四個見是被見之塵,六、七兩個見 指的是能見之根。
性 如果能被根所見,就成為塵,而不再是性了。
所以說已悟之人 與未悟之人,六根所見之物 絕無半點不同,
區別在於對同樣的事物 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認知。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諸佛也好,祖師們也好,既然他們和我一樣,也沒有像見到 其它色塵一樣見到性,他們又是怎麼開悟的呢?
答案是:他們是用 心地法眼,因為心地法眼 可以見道。
他們在那一剎那 把自己的心從邏輯的樊籠中 解放出來,
認識到了一切事物的 本來相狀,或曰本來面目。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1:13 pm
由 新老怪
講了半天,我們再從頭總結一下:
學佛是為了了脫生死,欲了生死 就得證法身的寂滅,法身的寂滅 要通過報身的不滅來顯現,
報身的不滅 要由化身的生滅來認知,
化身的生滅 要由六根來了別,破六根 必須有定慧,要由生,得定慧後要凜覺。
凜覺以後 即可明心,即可見性,即可見實相,即可證般若。
如此則無明破,生死破,一切的一切盡可破滅無餘。
不但釋迦老子 夜睹明星成道時要凜覺,高峰被撞落枕子 省悟時要凜覺,
乃至諸佛諸祖成就時,無一不由凜覺而入。
所以說這個“凜覺”,才是佛教一切行門的最大秘密!
這就好像是一副多米諾骨牌,你只要推倒了第一張,後面的事 就再也不勞您費心了!
凜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1:22 pm
由 電火
高峰被撞落枕子 省悟時要凜覺
聽他胡說八道
不懂禪
除六根外還有雷達
雷達是五上分節未除
頂多也只有三果
高峰被撞落枕子:
月落三更穿市過
(士林夜市)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2:53 pm
由 電火
五下分結三果斷除(欲界)
五上分結三果以上到四果斷除
(色界.無色界)
還有雷達!?
天線寶寶吧!
轉依到種子識去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6:02 pm
由 新老怪
禪門公案乃古人追求真理,體解大道,發明心地的真實寫照,是為中華佛教文化最為絢麗的瑰寶。通過公案中那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先輩 為擺脫生死樊籠的束縛,以達成人格的升華和淨化,所付出的種種艱辛努力,以及於悟心後 所得到的解脫和快樂。通過對公案的學習和探究,可以幫助後人重履古人的心地歷程,以窺得入道門徑,辯駁見地真偽,最終得究竟果地成就。
今天為大家 選取的是宋朝黃庭堅居士的悟道因緣。原文如下:
士初謁秀圓通…自是遂著發願文,痛戒酒色,日惟朝粥午飯,銳志參求。
既依晦堂,乞指徑捷處。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公擬對。
堂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
一日同堂山行次,時岩桂盛開,堂曰:“聞木犀花香麼?”
公曰:“聞。”
堂曰:“吾無隱乎爾。”
公釋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麼老婆心切。”
堂笑曰:“只要公到家耳。”
久之,謁死心(悟)新禪師,隨眾入室。
心見,張目問曰:“新長老死,學士死,燒作兩堆灰,向什麼處相見?”公無語。
心約出曰:“晦堂處參得的,使未著在。”
後左官黔南道,力愈勝,於無思念中,頓明死心所問,報以書曰:“往年嘗蒙苦苦提攜,長如醉夢,依稀在光影中,蓋疑情不盡,命根不斷,故望崖而退耳。謫官在黔南道中,晝臥覺來,忽爾尋思被天下老和尚瞞了多少,惟有死心道人不肯,乃是第一相為也。”
讀罷上文,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那黃庭堅黃大進士 在黃龍晦堂禪師處,經木犀花香的提示 不是已經悟道了嗎?為什麼在見黃龍死心禪師時,又被他下語難住,不得已 跑到大老遠的貴州,經礪志苦參,方才打破疑團。
古人不是曾經說過,見性一見永見的嗎?為什麼黃庭堅悟道 卻要經歷兩次,難道黃龍晦堂禪師肯他 都肯錯了嗎?難道為師的接引手段 還不如自己的弟子嗎(兩個黃龍原是師徒)?
當大家在閱讀禪宗的公案語錄時,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妨多用心思考,仔細推敲,久而久之或可洞達深奧秘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6:16 pm
由 新老怪
古人參禪 為的是打破迷情,明心見性。那麼自性 究竟在何處?
自性只在 每個人的尋常日用當中。
我們終日裡穿衣吃飯,舉手投足,無一不是自性在起作用,所以說“大道不遠,只在目前”。
但是,僅僅明白書本上所講的道理,並不等於見性,那只是解悟,而非證悟,
在事上 依然會落在生滅的假象裡,掉進“有”、“無”的窠臼中出不來。
還需於事透得過,才是真悟。
待歷經一番勤苦努力,打開本來時,才會豁然明了:噢!原來這個就是,以前所瞭解的,相似則相似,是即不是。
此時終於明白,心既是性,性也既是心;相既是性,性同樣也既是相。
所謂性相一體,心性一如,從今以後 不再被一切假象所迷惑,所以古人說 見性是一見永見。
那麼黃庭堅經黃龍晦堂禪師的提示,於聞香之處 已悟到了性相不二的道理,
為什麼還是不解 死心禪師的問話呢?
這是由於他所悟不徹,腳跟還沒有真正點地。
我們每個人 平日裡對境生心慣了,初初打開本來時,當下就會明了 因心而見性,由相而顯性的道理。
因為心 是性的作用,相是心的影子,當然也是由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龐婆說:
“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悟到這個,是不是就透徹了呢?當然還沒有。
因為他還需要有個相,還需要有心意識的作用,通過作意分別 才能把持得定。
如果把相給他拿走,讓他把心熄滅,就像死心禪師所問:兩個人死掉了,燒成灰了,沒有心意識的作用了,怎麼相見?
到這時啞口無言者多,能翻過身來的少。
諸位莫將此事作等閒看,死心禪師這一句 你若透不過,依然只是一條死漢,祖師們的蹤影 你還沒夢見在。自古悟禪者 於此門前顛倒的多矣,既有顛倒後 終其一生死在句下的,也有翻身爬起 成為英傑漢的。
唐朝時候的龐蘊龐居士,悟道後的機鋒 極為快捷犀利,是在家人學禪的典範,
他的悟心歷程 也是分兩步走的。最初他參禮石頭希遷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
石頭以手掩其口,遂豁然有省,這欲說不能的 不就是我的自性嗎?
後來石頭問他:“日用事作麼生?”
他回答說:“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
乃呈偈曰: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
朱紫為誰號,秋山絕點埃。
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
其意境界和氣魄 令人由衷欽佩。
後參馬祖,又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原來這漢心中還有疑,腳跟未點地在)?”
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公到此 方徹悟玄旨。
在這裡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他前面問話過在何處。
龐所欲明者,“不與萬法為侶者”(超然於萬法之上,也就是獨立於一切萬象之外)的那個(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怎樣去認識它、識別它呢?
從他前面所說的:“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我們知道大士 已然明了,一切心意識 都是自性的作用,
但是離開意識、離開作用 如何認識體證自性,他並沒有真正搞清楚,
所以離開石頭 參見馬祖時 才會有此一問。
現在我們回到前邊,再說那黃庭堅 乃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詞賦並世稱雄,流傳後代,這樣一代大文豪居然被死心禪師 一個小小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不知所與雲。
難道以黃大進士的聰明智慧 居然下不出轉語,隨便胡謅兩句 出格的話總可以唬唬人吧!
須知這正是他的可貴處。
古人參學 為的是了心中生死大事,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哪像現在的人,不懂裝懂,以為只要那說幾句出格的話,就可以打機鋒、下轉語,如此豈不是阿貓阿狗 都會得禪了?
我們的黃大進士被死心一問,如吞生栗子在喉,咽不進吐不出,每日銘掛於心。
初時由於政務相煩,疑情若斷若續,功夫未能成片。
後貶官到了貴州,在宋朝時三黔乃邊地貧困之鄉,每日政務之餘,戮力苦參,終於迷團盡破,腳跟點地。
今天舉出黃庭堅的公案,是因為他的悟道經歷 對我們現在的人,特別是論壇的同道,
有著非常實際的啟發 和參考價值。
本人見過一些同修,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初初得個入處,即自肯已經見性,其實只是 剛剛得到點兒皮毛,可惜未遇明眼人 為之說破,指個路徑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6:47 pm
由 電火
請問老怪兄:
上文是何人所作?
後學頗為讚賞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7:52 pm
由 新老怪
那麼黃庭堅經黃龍晦堂禪師的提示,於聞香之處 已悟到了性相不二的道理,
為什麼還是不解 死心禪師的問話呢?
這是由於他所悟不徹,腳跟 還沒有真正點地。
我們每個人 平日裡對境生心慣了,初初打開本來時,當下就會明了 因心而見性,由相而顯性的道理。
因為心 是性的作用,相是心的影子,當然也是由 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龐婆說:
“易!易!易!百草頭上西來意。”悟到這個,是不是就透徹了呢?當然還沒有。
因為他還需要有個相,還需要有心意識的作用,通過作意分別 才能把持得定。
如果把相給他拿走,讓他把心熄滅,就像死心禪師所問
:兩個人死掉了,燒成灰了,沒有心意識的作用了,怎麼相見?
到這時啞口無言者多,能翻過身來的少。
要有個相,還需要有心意識的作用,通過作意分別 才能把持得定。
相,作用,性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2月 10, 2021 8:19 pm
由 cyc320
金剛經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 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 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 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 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 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 是名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