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頁 (共 593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8月 25, 2024 5:03 pm
新老怪
《碧岩錄》第59則

通過箭鋒相拄的機趣表達了不二法門的精髓:
僧問趙州:“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和尚如何為人?”
州雲:“何不引盡這語。”
僧雲:“某甲只念到這裡。”
州雲:“只這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趙州有逸群的辯才,平常示眾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
學人鑽空子發問說,既然一有語言就是揀擇,那麼你教示眾人的話也是揀擇了。
趙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說“何不引盡這語”。
所謂“這語”指《信心銘》原文中,“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後面的“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兩句,它是前兩句的注腳。實際上,三乘十二分教,佛陀、祖師的千言萬語,都是“至道無難,惟嫌揀擇”兩句話的注腳。
問話僧似懂非懂,只說:“我只念到這裡。”趙州似乎贊許他,又似乎不贊許他,答道:“這就是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表面上是將《信心銘》首二句重念一遍,實則大有深意。
趙州的答語,容不得纖毫思考計量,如石火電光,擒縱殺活,自由自在。
工夫做到綿綿密密,能夠相續不斷 首尾相應是很難的事。
趙州辨龍蛇別休咎,答話處於無心無念狀態,沒有任何計較,不知不覺地換掉了那僧的眼目,而不傷鋒犯手。
趙州之答,離四句絕百非,只有不存任何揀擇之念者 才能看透。
稍一猶豫,即有胡越之隔。
《頌古》卷19佛鑒勤頌:
“針線工夫妙入神,沿情接意一何親。
太平胡越無疆界,誰是南人與北人?” 
雪竇頌雲:
水灑不著,風吹不入。虎步龍行,鬼號神泣。
頭長三尺知是誰,相對無言獨足立。
“水灑不著,風吹不入。”點明趙州答語把斷要津,綿密嚴謹。
“虎步龍行,鬼號神泣。”形容趙州答語 有龍馳虎驟般雍容氣度,和摧人肺腑的感染力。不但這僧為之折服,連鬼神也要為之號泣。
“頭長三尺知是誰,相對無言獨足立。”這兩句詩運用了禪門典故。
僧問洞山:“如何是佛?”
洞山說:“頭長三尺,頸長二寸。”《五燈》卷13《良價》
義懷拜謁雪竇獻《投機偈》: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
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同上卷16 雪竇引用這兩則典故,活靈活現地畫出 趙州古佛的精神氣貌。
從對趙州答語的吟詠,轉到對趙州精神氣質的刻畫,設喻新奇險怪,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8月 26, 2024 7:23 am
新老怪
說不說都打-禪宗公案274
尺童

示眾:“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临济闻得,谓洛浦曰:“汝去问他,道得为甚么也三十棒?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么生。”
浦如教而問,師便打,浦接住送一送,師便歸方丈。
浦回舉似臨濟,濟曰:“我從來疑著這漢。雖然如是,你還識德山麼?”
浦擬議,濟便打。

尺童-臨濟懷疑「道得、道不得」不是通常的說不說的意思。
所以騙洛浦試探是不是正常的意思,結果沒發現別的意義。按正常的回答方式,得到了正常的反映。
然後問洛浦識不識相? (德山棒相)
實際臨濟是將老師的問題換了一種說法:說不說都打。
其實臨濟冒了一次險,會的直接先給他一個大嘴巴。

舉教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乃拈起柱丈雲:重多少?
僧雲:半斤。
師雲:驢年夢見。
尺童-正確的回答,「(輕重心)放下來」。如果不會的,可能仍會笑:驢年夢見。則直接反擊“稱好了(你的水平低)”

!师(德山)令侍者唤义存,存上来,师(德山)日:“我自唤义存,汝又来作甚么?”
答:應師召…
德山:未招汝
答:義存沒來,推門便出
若是德山在叫義存,
義存回頭就是一巴掌:就知道你留了一手。
德山哈哈一笑…。
尺童-叫人名,反而說沒叫你,什麼意思?名不是自己。所以說:名相沒來。
德山又叫:義存?
義存打:就知道你會留名相。打掉你名相!
德山笑,知道義存明白了。

!洞山初行腳時,路逢一擔水婆子。山索水飲,婆雲水不妨飲,婆有一問須先問過,且道水俱幾塵。山雲不具諸塵。
婆雲去休污我水擔。
尺童-問:水有幾粒灰塵?
答:沒有任何灰塵。
哪說錯了?根據後面的水擔提示,實際婆子問的是:水俱(裝水用具)幾塵(幾沉、多重)。
趙州又到鹽官,
雲:“看箭!”
鹽官雲:“過也。”
師雲:“中也!”
尺童-鹽官雖然說箭射偏了,但還是有妄“箭(見)”,中了趙州姦計。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8月 26, 2024 8:41 am
新老怪
雪竇頌雲:
對揚深愛老俱胝,宇宙空來更有誰?
曾向滄溟下浮木,夜濤相共接盲龜。
雪竇擅長寫四六對句的駢體文,悟境高深,對聱牙艱深的公案尤其喜歡作頌古詠歎。
“對揚深愛老俱胝,宇宙空來更有誰?”
禪林宗師,應機說法,一問一答,當面提持,即是“對揚”。
雪竇喜愛俱胝豎指接人的作略,認為自天地開闢以來,只有俱胝一人擅用此機。
若是其他的人接機時,往往亂用機鋒,唯有俱胝終身擅用一指頭接人。

“曾向滄溟下浮木,夜濤相共接盲龜。”
眾生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此生彼死,此死彼生,不能徹見本心,永遠難以出離業識的大海。
俱胝慈悲接引,在生死苦海中以一指頭接人,度人出離生死。
他豎起的一指,如同向生死苦海中 放下浮木,接引盲龜,使眾多迷人 得以到達涅槃彼岸。
此詩前二句鋪陳其事,讚歎俱胝的機用,並以宇宙的空闊廣袤為後文作鋪墊。
後二句熔鑄《法華經》意象入詩,境界蒼涼雄闊,氣格高古悲涼,流露出獨坐大雄峰的曠世孤獨 和普度眾生的大悲情懷。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7:27 am
新老怪
藥山令供養主行乞至(甘)行者家。
行者問從何來。曰藥山。
行者曰來作麼。曰教化行者。
曰將得藥來麼。曰行者有甚麼病。
行者便舍銀兩錠。歸舉呈。
藥山曰。速還之。子著賊了也。
主即送還。行者曰。彼中有人。加銀施之。

尺童——藥山讓一位施主向甘行者化緣,
問:幹麼來了?
答:向行者教化。(藥山師讓我向行者化施。結果不會說,說成“教育行者來了”。)
問:帶藥了麼?(這話說的,要錢就說要錢唄?還教化我……於是挖苦,還帶“要”的?)
答:行者有什麼病呀?
行者也沒回答,打發了兩塊錢。
藥山一聽經過,說:快把錢還給他,你招賊了。
回去還錢,行者說:你那有高人。又多給了不少錢。

!上堂雲。山僧昨日入城。見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
或見端嚴奇特。或見醜陋不堪動轉行坐。青黃赤白一一見了。
子細看時。元來青布幔裡有人。
山僧忍俊不禁。乃問長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休。問什麼姓." 大眾。山僧被他一句。直得無言可對。無理可伸。
還有人為山僧道得麼。昨日那裡落節。今日者裡拔本。

尺童——
老和尚看得這個樂呀,跟旁邊的長史說:高興!
長史:老實看節目,問什麼姓……
和尚說:昨天那裡脫節,無言以對,今天這裡連根一起拔。怎麼回答呀?
尺童代答:姓低啦。
和尚提示了:長史落節(脫節),今天拔根(往地下想,低與高相對)

!臨濟上堂雲:“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
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
師下禪床,把住雲:“道!道!”
其僧擬議,師托開雲:“無位真人是什麼幹屎橛?”便歸方丈。’

尺童——
無位真人是用來惑人的,所謂妄想無住處,所以無位真人 實質是指妄想。
僧問:什麼是無位真人?
臨濟以為他會,於是抓住他問:說!說!
會的怎麼回應呢?拋開,甩開臨濟抓住自己的手,拋棄妄想 或臨濟這個無位真人就行了。
結果那位其實不懂。
於是臨濟拋開僧示範了一下,並提示:無位真人是什麼屎?
(不要聽到真人 就往仙聖那琢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8:11 am
新老怪
懷讓禪師就說:「如果一頭牛在拉車,車子不走了,你要用鞭子打車?還是打牛?」我們說修心要從心地下手,但就怕初基學人,誤會了意思,不修身而直入心地觀此妄心,如此永遠修不好的。色身不破,佛性亦不會現前,然色身破後,修行就不全在坐了,隨時觀照其心對境的反應,更是用功的正途。

馬祖聽後無話可說。禪師繼續開示說:「汝為學坐禪?為學坐佛?若要學坐禪,禪是心的動相,非是常坐臥,坐臥中心無反應 就無禪的味道了。若是學坐佛,佛是無有定相的,隨緣應緣,產生心通之用,諸境是不能蒙蔽它的。主要的重點是,面對因緣法,真心起法相應時,要有能力無住於法上,不能取其法相,亦不能捨其法相,如此心態才是正確的。汝若說坐佛,即是把佛性殺死了。若不面對諸境而僅執取其坐相,是不能達真修的大道的。」
故我們當知,佛性本空,但遇因緣,能生起諸法。
若行者不能體會 性空緣起之大道理,真會把佛性坐死掉了。
馬祖聞禪師開示後,如醍醐灌頂,真是受用。
按語說,善知識應能觀眾生機,對症下藥,然善知識 卻可遇而不可求。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10:49 am
阿飄
新老怪 寫: 週二 8月 27, 2024 8:11 am 懷讓禪師就說:「如果一頭牛在拉車,車子不走了,你要用鞭子打車?還是打牛?」
應該先打臉自己,為什麼找一頭不會拉車的笨牛,
就像拜師學藝,遇上噗攏共的師父,要先怪自己。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1:47 pm
新老怪
“曾向滄溟下浮木,夜濤相共接盲龜。”
眾生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此生彼死,此死彼生,不能徹見本心,永遠難以出離業識的大海。
俱胝慈悲接引,在生死苦海中以一指頭接人,度人出離生死。
他豎起的一指,如同向生死苦海中 放下浮木,接引盲龜,使眾多迷人 得以到達涅槃彼岸。

:mrgreen: 指一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2:03 pm
新老怪
修行在於成佛,而成佛必先「悟明心地」。然而,如何才能悟明心地呢?佛法一大藏教,歷代的祖師菩薩,所開示教導我們的無非就是這個道理;道理明白了,生命才能得到解脫,生活才能無憂無慮、自在無礙,過著沒有煩惱的日子。

談到明心,它有層次上的分別。黃檗禪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修行就是求法。」這一句話,闡述的就是「即心即佛」的道理。什麼是即心即佛呢?即心即佛,講的就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具足了如來三身、四智、五眼,與如來身、結跏趺坐,無有分別,一切有情的眾生,當下就是佛,誠如古德所說的「十方諸佛,實無有少法可得,祗此一心而 已,名為阿耨菩提」。

即心即佛,也可以說是有情眾生一般例行性的生活,諸如在一切日用當中,穿衣、吃飯、走路、講話,或嬉笑怒罵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就是道、就是法、就是佛。如果,我們離開了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行為,還要去哪裡求佛、覓心,與求道呢?那無疑是日中找影、緣木求魚,本末倒置,不切實際罷了!所以說:「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不可以以心更求心」;也就是不可以騎牛還覓牛,正所謂「自己是佛不肯作,還另外再去求佛,再去求法一樣。」

黃檗禪師又說:「學道之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這一句話開示我們,凡事只要能夠當下「無心」,不執著於眼前種種的境界相,使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能夠清淨無染,達於無念,就能與「道」相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從日常生活中,直下承當,遇事觸境時,不取不捨、不亢不卑,能以平常心面對一切的境緣,做到「安心處於逆境,靜心處於順 境」,堅定正念,使我們的「覺性」不動,則當下就是「如如佛」。

行者修行,若欲在一切作息動用、語默動靜之中,如穿衣、吃飯、走路、睡覺,或者是迎賓送客、嬉笑怒罵之間,都能「無心」,也就是於一切法「無所住」,就能與我們的覺性相應。

然而,想要做到「直下無心,默契而已」,卻不是一般常人所能為的。所以,祖師菩薩苦心意旨地開示我們要修「定」、修「慧」,要能夠「定慧」等持,做到「體用」一如,不著「空有」兩邊的邪知邪見。因為修行絕不是一句空話,說說而已,修行必須是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從真實心中去做的事情。若只說不做,則成了「口頭三昧」偏於空,或者雖做而不明其理,即落於「執事昧理」;兩者皆偏於一隅,並非中道。

修行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悟道;一是修道。悟道屬於理,而修道則屬於事。若不能理事圓融,著於兩邊,就不能與「道」相應。

覺明之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7, 2024 2:19 pm
新老怪
古禪德說:「一泯未嘗存,能隨染淨緣,遂成十法界。」
佛法說空,不是空無所有,而是空而不空;也就是「真空妙有」。而「妙有」即是法界。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眾生的心,所謂「法界即心,心即法界」;
眾生心即是佛心。須知,真心無形無相,卻充滿十方。亙古亙今,眾生本具清淨本源的佛性,所謂「自性清淨心」,此心清淨,恆常圓明普照,但眾生一向 迷而不覺,故起「染」用,誤將「見聞覺知」當作真心,所以被根塵所遮蔽,起惑造業,不能得見廣大圓明的心體。
然諸佛菩薩,背塵合 覺,已悟明心地,而在「淨」用,佛性已顯,知道心體清淨離念,無斷 常、垢淨,無明、佛性皆空,坐斷兩頭,了知三界六道,唯心自現;水月鏡相,無非虛妄,豈有生滅?
故而,諸佛菩薩 能遊戲神通,自在解脫,一切無礙。

「即心」,講的就是現前凡夫五蘊身心之中,那個意識虛妄分別的執取之心,此意識妄執的心就是佛。
經云:「一切眾生,貪欲恚痴,諸煩惱中, 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凡夫的心與佛心,本 來無二,如冰與水,拳與掌之間的關係一樣,唯有表相的不同而已,實質上 卻沒有分別。
如果能徹悟此心,即可大用現前,大機圓應,泯除凡聖的差別,拔除生死的根源。
到那時,就能見到「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當下 就能徹證「全心即佛,全佛即心」。

一切萬物,無非自心所現,都是此心的妙用,所謂「心即萬法,萬法 即心」;
心不小,萬法也不大,故而才有「芥子納須彌」之說。
所以,大 小無礙,猶如古德所說「以大千土作一粒粟,將一粒粟作大千土」,就是這個道理。


覺明之道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8月 28, 2024 7:37 am
新老怪
天上掉香煙-禪宗公案270

這兩天沒錢買菸抽了。
對於煙鬼,不吸煙的感覺,是一點歡喜不起來。
關鍵是,沒有尼古丁刺激,就心如止水,基本上入於大定,出不來世俗中折騰娛樂。
定中就琢磨,尺童煉了這麼多年神功,按照心的禪宗原理,簡稱心理,應該是能變出香菸來。
慚愧呀-能說不能行,等於不真能;懂了原理公式,卻不能實用,連煙都變不出來,就不是真懂。
畫餅不能充飢。
學識變不出實用。
不過,雖然如此,幾十年的大煙鬼尺童,戒菸成功了──64小時沒抽一口菸!
戒菸原來這麼容易啊…
咪吧彌樂迷糊!
正瞎琢磨呢,天上突然掉下兩盒煙來!
臥草-嚇尺童一跳!
這個公案,只有尺童的姪子能解,別人就別瞎琢磨了。


希望這孫子別在網路上洩漏天機……否則尺童把他狗腿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