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三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 [說]【言】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 對此世界 [起]【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然】[而] 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邊亦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世界為有邊。』此唯是彼等之妄語。又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世界是【此世界確實為無限、】無邊。』亦唯是彼等之妄語而已。此世界 [確] 是有邊亦無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 [起上下]【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確實如何為無限、】[世界是] 有邊亦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 有邊亦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之】[是] 有邊亦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三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沒有邊際的思想,因此那些眾生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緣於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緣於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則沒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三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無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
- 文章: 226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二〇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四〔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言世界【為】[是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是]【之】推論家、審察家。彼以自己推論錘練而得、並審實尋思之理解,而 [彼] 如是言:『此世界 [是] 非有邊【、】亦非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言:『此世界為有邊。』唯是彼等之妄語。【而】[又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確實無限、】無邊。』此亦唯是彼等之妄語。更有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有邊【、】亦無邊。』亦唯是彼等之妄語而已。【〔於是〕】[由此而知] 【,此】世界確實是非有邊【、】亦非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非有邊亦非無邊]【之邊、無邊】。』」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四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言論家,那些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其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更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以及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確實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四〔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言世界【為】[是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是]【之】推論家、審察家。彼以自己推論錘練而得、並審實尋思之理解,而 [彼] 如是言:『此世界 [是] 非有邊【、】亦非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言:『此世界為有邊。』唯是彼等之妄語。【而】[又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確實無限、】無邊。』此亦唯是彼等之妄語。更有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有邊【、】亦無邊。』亦唯是彼等之妄語而已。【〔於是〕】[由此而知] 【,此】世界確實是非有邊【、】亦非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非有邊亦非無邊]【之邊、無邊】。』」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四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言論家,那些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其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更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以及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那些眾生的虛假言語。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確實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
-
- 文章: 226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二一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彼等持有]【此即彼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根據此四種而】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 任何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 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皆據此四種,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無〔依據〕。」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任何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所根據不超出前述四種見解,其餘知見並無理據。」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彼等持有]【此即彼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根據此四種而】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 任何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 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皆據此四種,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無〔依據〕。」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任何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所根據不超出前述四種見解,其餘知見並無理據。」
-
- 文章: 226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二二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如來知此:『 [眾生] 如是執 [,]【、】如是執取此等之見處,將有如是生趣 [,]【、】有如是之來生。』如來不僅知此,知比此更殊勝者。知而不【執】取 [著],不取著故,得知內心寂靜。然,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受之集、滅、味著、過患及出離,[如來] 無執取而解脫。諸比丘!此即甚深難見、難覺,而且寂靜微妙,超越尋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諸法,此,如來 [以證智] 自證知、現證已而開示〔於世〕。諸人唯如實以此讚歎如來者,始為真正之讚語。」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佛陀明瞭這些:『眾生如何執著,其中執著的知見所在,因此將會輪迴再生的地方,將會經歷的事情、境遇。』佛陀不僅明瞭這些,而且明瞭比這些更殊勝的。佛陀雖然明瞭卻沒有執著,由於沒有執著,是以證得內心的寂靜。比丘們!誠然,佛陀如實明瞭六根所感受的痛苦、快樂、不偏於痛苦也不偏於快樂;其積聚和形成、息滅、回味和貪愛、過失和禍患,放棄、斷除和遠離;佛陀以解脫的智慧平等觀察這些感受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比丘們!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的、深奧不可測度的、微妙不可思議境界的究竟;唯有賢聖弟子才能理解這樣的法義。於此,佛陀以無漏的智慧親自證悟這樣的法義後向世人宣說,唯有賢聖弟子能如實以所理解的法義讚揚佛陀,而被稱為真正對佛陀的讚揚。」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如來知此:『 [眾生] 如是執 [,]【、】如是執取此等之見處,將有如是生趣 [,]【、】有如是之來生。』如來不僅知此,知比此更殊勝者。知而不【執】取 [著],不取著故,得知內心寂靜。然,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受之集、滅、味著、過患及出離,[如來] 無執取而解脫。諸比丘!此即甚深難見、難覺,而且寂靜微妙,超越尋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諸法,此,如來 [以證智] 自證知、現證已而開示〔於世〕。諸人唯如實以此讚歎如來者,始為真正之讚語。」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佛陀明瞭這些:『眾生如何執著,其中執著的知見所在,因此將會輪迴再生的地方,將會經歷的事情、境遇。』佛陀不僅明瞭這些,而且明瞭比這些更殊勝的。佛陀雖然明瞭卻沒有執著,由於沒有執著,是以證得內心的寂靜。比丘們!誠然,佛陀如實明瞭六根所感受的痛苦、快樂、不偏於痛苦也不偏於快樂;其積聚和形成、息滅、回味和貪愛、過失和禍患,放棄、斷除和遠離;佛陀以解脫的智慧平等觀察這些感受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比丘們!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的、深奧不可測度的、微妙不可思議境界的究竟;唯有賢聖弟子才能理解這樣的法義。於此,佛陀以無漏的智慧親自證悟這樣的法義後向世人宣說,唯有賢聖弟子能如實以所理解的法義讚揚佛陀,而被稱為真正對佛陀的讚揚。」
-
- 文章: 226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一六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或] 有沙門【、】婆羅門 [出身],持著 [有] 邊、無邊 [見]【論】。【彼等】[以四種根據] 【根據四種】,說世界是 [有] 邊、無邊。[彼等沙門婆羅門出身,] 依何、根據何,[提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以四種根據,]【根據四種而】說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有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見解。並以四種理據,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提出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並以四種理據,而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
十七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第一主張。彼等持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說世界是有邊、無邊耶?] 諸比丘![今] 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 [世界] 起【世界】有邊之想,[而] 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有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 [是] 有邊。【確實如何為有限、】』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世界〕】有邊 [、] 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有] 邊【、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一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眾生這樣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一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
一八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第二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 [而說]【,而言】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無邊想【而住】。而彼如是言:『此世界【確實無限、】[是] 無邊。[然,]【而】〔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 世界 [是]【為有限、】有邊。』唯是彼等之妄語。此世界實是【無限、】無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無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確實如何為無限、】[是] 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張。[依此、根據此,] 某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之邊、】[是] 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二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眾生這樣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是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二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
一九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三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 [說]【言】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 對此世界 [起]【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然】[而] 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邊亦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 世界為有邊。』此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又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世界 [是]【確實為無限、】無邊。』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已。此世界 [確] 是有邊亦無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 [起上下]【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確實如何為】[是] 有邊亦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 有邊亦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之】[是] 有邊亦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三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沒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三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
二〇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四〔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言世界【為】[是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是]【之】推論家、審察家。彼以自己推論錘練而得、並審實尋思之理解,而 [彼] 如是言:『此世界 [是] 非有邊【、】亦非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言:『此世界為有邊。』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又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確實無限、】無邊。』此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更有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有邊【、】亦無邊。』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已。【〔於是〕】[由此而知] 【,此】世界【確實】是非有邊【、】亦非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非有邊亦非無邊]【之邊、無邊】。』」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四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言論家,那些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生起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更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以及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生起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
〈註解〉:參考十九,譯文加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而經文不作變動。
二一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彼等持有]【此即彼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根據此四種而】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 任何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 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皆據此四種,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無〔依據〕。」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任何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所根據不超出前述四種見解,其餘知見並無理據。」
二二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如來知此:『 [眾生] 如是執 [,]【、】如是執取此等之見處,將有如是生趣 [,]【、】有如是之來生。』如來不僅知此,知比此更殊勝者。知而不【執】取 [著],不取著故,得知內心寂靜。然,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受之集、滅、味著、過患及出離,[如來] 無執取而解脫。諸比丘!此即甚深難見、難覺,而且寂靜微妙,超越尋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諸法,此,如來 [以證智] 自證知、現證已而開示〔於世〕。諸人唯如實以此讚歎如來者,始為真正之讚語。」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佛陀明瞭這些:『眾生如何執著,其中執著的知見所在,將會輪迴再生的地方,經歷的事情、境遇。』佛陀不僅明瞭這些,而且明瞭比這些更殊勝的。佛陀雖然明瞭卻沒有執著,由於沒有執著,是以證得內心的寂靜。比丘們!誠然,佛陀如實明瞭六根所感受的痛苦、快樂、不偏於痛苦也不偏於快樂;其積聚和形成、息滅、回味和貪愛、過失和禍患,放棄、斷除和遠離;佛陀以解脫的智慧平等觀察這些感受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比丘們!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的、深奧不可測度的、微妙不可思議境界的究竟;唯有賢聖弟子才能理解這樣的法義。於此,佛陀以無漏的智慧親自證悟這樣的法義後向世人宣說,唯有賢聖弟子能如實以所理解的法義讚揚佛陀,而被稱為真正對佛陀的讚揚。」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或] 有沙門【、】婆羅門 [出身],持著 [有] 邊、無邊 [見]【論】。【彼等】[以四種根據] 【根據四種】,說世界是 [有] 邊、無邊。[彼等沙門婆羅門出身,] 依何、根據何,[提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以四種根據,]【根據四種而】說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有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見解。並以四種理據,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提出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並以四種理據,而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
十七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第一主張。彼等持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說世界是有邊、無邊耶?] 諸比丘![今] 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 [世界] 起【世界】有邊之想,[而] 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有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 [是] 有邊。【確實如何為有限、】』諸比丘!此即其第一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世界〕】有邊 [、] 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有] 邊【、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一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眾生這樣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一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
一八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第二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 [而說]【,而言】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無邊想【而住】。而彼如是言:『此世界【確實無限、】[是] 無邊。[然,]【而】〔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 世界 [是]【為有限、】有邊。』唯是彼等之妄語。此世界實是【無限、】無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起無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確實如何為無限、】[是] 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二主張。[依此、根據此,] 某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之邊、】[是] 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二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眾生這樣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是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二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
一九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三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 [說]【言】世界是 [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 對此世界 [起]【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然】[而] 彼如是言:『此世界是有邊亦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 世界為有邊。』此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又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 此世界 [是]【確實為無限、】無邊。』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已。此世界 [確] 是有邊亦無邊。所以者何?我從苦行、精進、專修、不放逸、正憶念;心得三昧,心得三昧已,對此世界 [起上下]【之上下起】有邊想、其橫緯【起】無邊想【而住。依此】,[由此] 而知世界【確實如何為】[是] 有邊亦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三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 有邊亦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之】[是] 有邊亦無邊。』」
白話解釋: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三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從苦行、精進、專注、不放逸、正念正知、證得禪定,證得禪定後,從禪定中觀察,生起這世界周圍南北向地軸有邊際的思想,東西向地平線沒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三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一部份是有邊際的、一部份是沒有邊際的。』」
二〇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 又有第四〔主張〕。[彼等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何、根據何而言世界【為】[是有] 邊、無邊耶?諸比丘!今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是]【之】推論家、審察家。彼以自己推論錘練而得、並審實尋思之理解,而 [彼] 如是言:『此世界 [是] 非有邊【、】亦非無邊。』[然,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言:『此世界為有邊。』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又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確實無限、】無邊。』此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更有 [某] 沙門【、】婆羅門 [出身] 言:『此世界為有邊【、】亦無邊。』亦唯是【彼】[此] 等之妄語而已。【〔於是〕】[由此而知] 【,此】世界【確實】是非有邊【、】亦非無邊。』諸比丘!此即其第四主張。[依此、根據此,某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依此、根據此而】說:『世界 [是非有邊亦非無邊]【之邊、無邊】。』」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第四種提出的見解,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而論說世界周圍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呢?比丘們!如今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言論家,那些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生起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思想,因而那些沙門這樣說:『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然而,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又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更有某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這世界周圍是有邊際的以及沒有邊際的。』亦只是這些眾生的虛假言語。這世界周圍確實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對於事理作更深細地推度、審察的思考,並以其思考所得,生起這世界周圍不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屬於沒有邊際的思想,由於這些而知道世界周圍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就是第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某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說:『世界周圍不是屬於有邊際的以及不是屬於沒有邊際的。』」
〈註解〉:參考十九,譯文加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而經文不作變動。
二一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彼等持有]【此即彼等】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根據此四種而】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諸比丘![此為四種主張,依此、根據此,] 任何 [持有] 邊、無邊論者之沙門【、】婆羅門 [出身] 說世界【之】[是有] 邊、無邊,【皆據此四種,或】依此等任何之一,此外即無〔依據〕。」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那些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比丘們!這四種提出的見解,基於這樣的原因和理據,任何抱持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言論家,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論說世界是有邊際以及沒有邊際的。所根據不超出前述四種見解,其餘知見並無理據。」
二二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如來知此:『 [眾生] 如是執 [,]【、】如是執取此等之見處,將有如是生趣 [,]【、】有如是之來生。』如來不僅知此,知比此更殊勝者。知而不【執】取 [著],不取著故,得知內心寂靜。然,諸比丘!如來如實知受之集、滅、味著、過患及出離,[如來] 無執取而解脫。諸比丘!此即甚深難見、難覺,而且寂靜微妙,超越尋思境界之至微,唯智者所知之諸法,此,如來 [以證智] 自證知、現證已而開示〔於世〕。諸人唯如實以此讚歎如來者,始為真正之讚語。」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佛陀明瞭這些:『眾生如何執著,其中執著的知見所在,將會輪迴再生的地方,經歷的事情、境遇。』佛陀不僅明瞭這些,而且明瞭比這些更殊勝的。佛陀雖然明瞭卻沒有執著,由於沒有執著,是以證得內心的寂靜。比丘們!誠然,佛陀如實明瞭六根所感受的痛苦、快樂、不偏於痛苦也不偏於快樂;其積聚和形成、息滅、回味和貪愛、過失和禍患,放棄、斷除和遠離;佛陀以解脫的智慧平等觀察這些感受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比丘們!這就是無上甚深微妙的、深奧不可測度的、微妙不可思議境界的究竟;唯有賢聖弟子才能理解這樣的法義。於此,佛陀以無漏的智慧親自證悟這樣的法義後向世人宣說,唯有賢聖弟子能如實以所理解的法義讚揚佛陀,而被稱為真正對佛陀的讚揚。」
-
- 文章: 226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05, 2023 5:40 pm
Re: 南傳梵網經白話譯本分享
二三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或] 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持著詭辯 [見]【論】。彼等被詢問時,以四種根據,言偽亂無序之詭辯。[彼等沙門婆羅門出身 [被詢問時],依何、根據何,提] 詭辯論【者,之沙門、婆羅門,被詢問時,依何、根據何而】以四種根據,言偽亂無序之詭辯耶?」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有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抱持詭辯的見解。那些眾生被求證時,以四種理據,用不置可否的言辭迴避問題。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被求證時,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提出詭辯的言論,並以四種理據,用不置可否的言辭迴避問題的呢?」
經文:
[世尊曰:]「諸比丘![或] 有【某】沙門【、】婆羅門 [出身],持著詭辯 [見]【論】。彼等被詢問時,以四種根據,言偽亂無序之詭辯。[彼等沙門婆羅門出身 [被詢問時],依何、根據何,提] 詭辯論【者,之沙門、婆羅門,被詢問時,依何、根據何而】以四種根據,言偽亂無序之詭辯耶?」
白話譯文:
佛陀說:「各位比丘!有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抱持詭辯的見解。那些眾生被求證時,以四種理據,用不置可否的言辭迴避問題。那些婆羅門出身的沙門,被求證時,基於什麼原因和理據提出詭辯的言論,並以四種理據,用不置可否的言辭迴避問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