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頁 (共 646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2月 21, 2024 5:24 pm
妙吉祥如意
道德經第七首:夷希微 〈原 14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物,無物之狀,是謂惚恍。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經文導讀】
這首經文是老子用來開示本體實像的另一章,前段文字是利用功夫修練帶入境界理論,再從境界證悟契入實相本體作開釋,太上此處雖然在形而上哲學作演示,通篇讀來卻有拿“虛無之道”把玩於指掌之間的瀟灑,老子演道能(實中取虛)、(虛裡見實),大聖人講道精妙絕倫如數家珍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那些從來將老子之道解譯成世俗的王侯政治、空泛的律則規範的古今大哲們,想在此有所獲得,我看其不得已也!

【經文破譯】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用肉眼看不見的名堂,但祂卻存在著!我給祂一個名稱就叫“夷”!
用肉耳聽不的著名堂,但祂卻存在著!我給祂一個名稱就叫“希”!
用指掌抓不得的名堂,但祂卻存在著!我給祂一個名稱就叫“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要如何溶入形上境界去證驗“夷”“希”“微”這種超感的存在?那只有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了(致虛極,守靜篤),既然是以“無為法”修道,就無有“欲得之心念”,也無有“疑惑之思辯”!這時你所證悟的“夷”“希”“微”也就無有差別相,這就是所謂“一”的境界啊!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當修道聖者在溶入無為國度“一”的境界時,將有這樣的證驗--
在祂的上面無有更明亮之上方,在祂的下面也無有更幽暗之下方(道體無上下之分,無空間感);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想要迎接祂卻找不到祂的前端,想要追隨祂卻找不到祂的尾端(道體無前後之分,無時間感);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
有時覺得繩繩繼繼的無有窮止無法形容祂的名狀,有時而又覺得遙遙冥冥似乎空無一物,無能察知祂的存在(道體沖虛飄邈,無有止境);
『是謂無狀之物,無物之狀,是謂惚恍。』
這就是《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老子說:『似無形卻有狀,似無物卻有象』,這裡正是心物渾沌、恍恍惚惚的無為菩薩之道境了!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修士能親身證驗這恆古至今之常道,就可以掌握了解萬物創生的過程與理則,再利用此創生的原理來駕馭應對有形器界的事事物物,這便是道術的妙用了。像這樣能夠明白物理宇宙與萬物生命創生之實相始末過程,我們也大概就知道大道的綱紀了吧!

【讀經心得】
首段『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三句哲理非常深奧;
佛學一部《楞嚴經》用了幾十萬言來談“耳根圓通”,老子一句:『聽之不聞名曰希』就說盡此中奧妙;
粹取六百部般若精華而成的佛家重要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的“觀自在”豈不就是『視之不見名曰夷』這一回事?
整部《金剛經》所深入探討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無非就是老子所言:『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種功夫哲學與證悟境界罷了!
佛家重要經典《唯摩詰所說不可思議經》據作者之研究顯然與老子此首經文有甚深之淵源。不管是從經典所取名稱《唯摩詰》(根據作者猜測此部佛經應是借用《道德經》本首經文:『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句作比興!),或從其內容作比較我們都不難發現此中與《道德經》經文有甚多不可忽視的巧合之處。老子道學哲理境界之高我常以一句話來作讚嘆:『只要能讀懂道德經,天下也就沒有任何哲學理論能讓你迷惑了!(包括最深澳的佛教經典)』
我們如果更精深的契入此章經意,老子所開導的這寥寥數語甚至可以圓滿詮釋佛學的重要課題-“能”“所”哲學慨念之不足!我們甚至可以沿此進路聯繫上宇宙生成與本體論的哲學缺口,並一舉攻下集一切人類知識所欲揭開的宇宙創生之終極奧秘!
佛家的“能”“所”哲學慨念,確實是破解“創生實像”的利器,只不過佛學本身以唯心論為其立教宗旨,故而對這“能”“所”哲學慨念就形成自綁手腳無法盡情發揮的缺憾,俗云:『解鈴還須繫鈴人!』能解佛學之縛恐怕還是得求諸老子之道學了。有關這個破解宇宙最高機密的哲學課題,作者在此且先賣個關子,我們留待以後再作深入的專題探討吧!
經文這句:『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也是有大學問的!
現今宏觀天文物理學家,從時空(時間、空間)的擴展來探究宇宙創生的起源,我們可以利用一條橫向的【x】軸來標示宇宙演化的進路,天文物理學家就是以此逆時空方向推究而發現當今廣大無痕的宇宙,來自於大約175億年前的一個(奇點),此(奇點)歷經一次大爆炸,這裡便是這條【x】軸的“0標”(起點),科學家也承認在這“0標”之前是一個完全無法解釋不可思議的“存在”!
老子探究宇宙的生成選擇另一條進路,他是從物質的生化這條理路切入觀察的,這個由物理構造往內探究宇宙創生起源的進路,我們用另一條縱向的【y】軸來標示;這也就是近百年來科學家結合人類尖端觀測器材科技,而獲得突飛猛進的微觀物理科學,科學家對於物質基本構造的探究已經推進到量子的境界〈10-33次方公尺〉,在達到量子的境界(色空兩相),顯然科學家也遭遇到無法再突破的瓶頸,因為再尖端的科技器材都已無法勝任觀察如“量子”如此玄微的尺度!看來現代最頂尖的微觀物理科學家探究宇宙生成實像在此也是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
但是當我們將老子道學完全融會貫通,我們會發現老子之書其實就是極為尖端的宏觀天文宇宙物理科學暨微觀物理之宇宙創生科學巨著,一部《道德經》豈不就是一本精深的最尖端物理科學專著?!老子早在兩千多年前便將心靈學與物理學統合在一起了。由老子一脈相傳的道學其科學成就絕對可以比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其實關尹喜在《文始真經》一書就有類似相對論的重要論說,《文始真經》第三卷關尹子曰:『有“時”者氣,彼非氣者,未嘗有晝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嘗有南北。』“時”就是時間,“方”意指空間,“氣”與“形”就是講“有名”也就是物質之元炁。
〈愛因斯坦〉發現“時間”與“空間”與物質能量息息相關,時空是一種物理現象,這種科學新知老子之學生關尹喜比愛因斯坦早二千五百年便已發現,且翔實的紀錄在祂的著作中。當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切入研讀老子的道德經,我們將為中華傳統道家學問所蘊藏的科學真理所震撼!

【莊子解老】
《莊子‧庚桑楚》
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
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有誰能想像,所謂“宇宙”這個名詞,竟然在兩千三百多年前,道家莊子書中就被釋義呢!?)

(作者注釋)
出無本,入無竅;
(作者注:宇宙之創生本源是虛無的,造化出入之間也未見其孔竅;)
有實而無乎處;
(作者注:宇宙之創生本源雖然說是虛無的,但卻是實有的存在者,可是這個真實的存在者,卻找不到他的存身之所!)
有長而無乎本剽;
(作者注:萬物確實隨著造化自然籓筵,但是生死出入之間卻又未能追蹤他的本末!)
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
(作者注:宇宙之創生與萬物之造化籓筵,雖然尋找不到它出入的竅門,但是,這創生的本體是確實不虛的存在著;)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
(作者注:此句說明空間的形成;上下四方,空間無邊無際。老子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
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作者注:此句說明時間的形成;古今往來,時間無始無終。老子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一宇》
關尹子曰:『有時者氣,彼非氣者,未嘗有晝夜(時間)。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嘗有南北(空間)。
何謂非氣?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箑得風。彼未搖時,非風之氣;彼已搖時,即名為氣。何謂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鑽木得火。彼未鑽時,非火之形;彼已鑽時,即名為形。』
(作者按:關尹子以上所言之『氣』以現代物理科學語言名之就是『能量,時間』;『形』就是『質量,空間』。近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相對論》發現『時間』與『空間』是由『能量』、『質量』所創造與制約的。)

【老子引用古籍考證】
《六韜逸文。龍韜》
凡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索之不得,不可以治勝敗,不能制死生,故明將不法也。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2月 21, 2024 7:50 pm
妙吉祥如意
道德經第八首:孔德之容 〈原 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經文校佶】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此句中『情』字,通行本誤植為『精』字!未得老子道學之旨趣;我們可從下面二則資料為旁證做校佶之依據!
(1)《道德經》帛書甲乙『其中有請﹔其請甚真。』!
(2)《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精:氣之麤者』在道學創生論之架構中屬於『物性』,是落在物理範疇的;『情:性之覺也』在道學創生論之架構中屬於『心性』,是超乎物理範疇的。

【經文導讀】
此文絕非凡品!老子將祂的一趟心靈之旅--『證道消遙遊』,以嫚妙的文字很精采的將本體境界,利用虛擬實境的手法做出最生動的描繪。讀此經文正如鑑賞一幅超塵絕俗、層次井然的『立體畫作』,其間文字應用之奇之美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經文第一個『孔』字正是隱喻『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讀者必須從這角度切入理解此首經文所欲揭示的道學真諦,也唯有如此才能一探老子之心。

【經文破譯】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從玄妙不可擬議的眾妙之門往內窺探,“觀自在的修士”將發現“玄德”的“真一境界”正是從真道本體孕育流化而出。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在這不可思議的無為國度,“心”“物”在此是模糊不分無可名狀的;這時你心靈對物象的覺知將是恍恍惚惚的似有若無,與現實世界的情識知覺是大異其趣的。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在恍兮惚兮中似乎有“幽光”從心靈的玄微機兆裡隱約濯現,這就是“有名物元”的冲虛之炁。
在惚兮恍兮間似乎有“妙慧”從心靈的玄微機兆裡隱約濯現,這就是“無名心性”的冲虛之炁。
『窈兮冥兮』
“窈兮冥兮”是老子用來形容比“恍兮惚兮,惚兮恍兮”更為深入的真道境界,在這裡心之元性與物之元素已然細密無間的相互融合為“一”。
『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真一的境界是心物密契的超物理國度,整個物理宇宙萬物包括有生命的無生命的,它們生成與發展的過程資訊都儲存在此真道境界中,也只有不帶氣質性的“情”(資訊)能夠在這無為國度流通,這種超越物理能量的境界其中儲存流通的信息是真實不虛的,因為,這個超越物理次元的『純資訊』世界是有憑有據的『真心之國』!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自從開天闢地宇宙創生,一直到你我享受美好生命的當下,真道(佛性如來藏)無時無刻皆與宇宙萬物同在,(和其光同其塵)永不稍離。
老子曰:不去!!
佛家言:如來!!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怎麼能知道宇宙萬物與生命創生過程與根源(眾甫之狀)的實相?那就是根據我在真道國度的這趟逍遙遊所獲得的心靈體悟啊!

【讀經心得】
這一首經文是老子開釋真道境界最精采的一章,物理宇宙生成的實相,生命智慧根源的機密,人類集一切科學哲學的知識所欲追尋的終極真理,老子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如數家珍的公諸於世!
本首經文與前面(道冲)一文同樣是利用精采的文字作彩繪,為“真道境界”畫出一幅仙境奇景的圖像!所以我們在詮釋老子這首經文時就必須以鑑賞一幅超世脫俗、層次井然的曠世奇畫的心情去欣賞祂!
『孔德之容』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無所不容。』王弼注:『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能動作從道。』當今解老主流大皆採用“大”作為注解,此句就被註釋成:『大德的容貌』。筆者以為“孔”字以“大”字作解似乎過於制式,顯然未得老子創作此經文之神韻,“孔” 在此作名詞解,有隱射“孔竅”的意味;從動詞作解則有“窺探”的意思。第六章:『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十章:『天門開闔,能無雌乎?』都是在隱喻這個“孔竅”;也就是老子開宗明義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文首這句『孔德之容』應理解成:『老子引領著世人從“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往內窺探無為國度─『玄德境界』的實相內涵。』這樣才能抓住老子創作此首經文之幽微神韻!
老子開釋形而上的真道國度,其文字運用真是精采絕倫,例如前文“道冲”一章老子就利用“或”“似”“似或”來描繪道境的虛無飄渺,而此章則以『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巧妙的將“心‧物”混合為一的玄德境界極生動傳神的給予描述出來。關於『惚兮恍兮,恍兮惚兮。』這兩句經文,清朝黃元吉真人就有極為精闢的注釋:
“恍”:光之密。
“惚”:機之微。
作者注:“恍”〈物之玄也〉故偏向物性,屬于有名,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作者注:“惚”〈心之密也〉故偏向心性,屬于無名,故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莊子解老】
《莊子‧天地篇》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
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
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
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
形體而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
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
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
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以上這些文字點出道家修練的功夫與境界理論的相互契合,也是莊子用來描述(無為之道德國度)最精采的文字;
莊子這些『鳥之喙』(隱喻:實)『鳥之鳴』(隱喻:虛)正是用來詮釋老子所言:『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有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無名)。』的真道意境。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2月 21, 2024 10:58 pm
妙吉祥如意
新老怪 寫: 週六 12月 21, 2024 8:25 am老子上面定了一個名稱,叫做“玄德”,現在他又定一個名稱 叫“習常”,就是經常練習的意思。練習什麼呢?練習復歸那個永恆生命的本來。
玄德,就是指(先天炁),第一章(無名與有名),佛家所謂真如法性一合相,攝屬如來藏法身實相。
常德,就是講(後天氣),第一章(常無與常有),佛家所謂:真如、法流注,流行轉化於有漏界。攝屬唯識法相(異熟種子)境界。

老子道德經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於阿賴耶識中,聚集自相異熟種子,煉精化氣)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緣取異熟種子共相轉依異熟識、法住智、煉氣化神)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无極。
……(緣異熟種子共相,轉依無垢識、平等性智、煉神返虛)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樸,未經雕琢之原木,隱喻無漏實相,無漏法身,樸散則流化成氣,(佛言異熟種子),成就有漏法界。聖人(引喻修道之元神、即是真如),用之以為官長,講真如與法性,心神主宰精氣的關係,(真如為能用,法性為所用),大制不割(就是老子強調修道的最高法制,正是心物、性命雙修,真如、法性不可偏廢也)

大寶積經
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門亦復如是。菩薩先得。是諸菩薩當不退轉。若聞此法,必能受持讀誦通利。為無上菩提,於真如性當勤修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就是,明白四達,能無知乎?)(就是,知,不知,上。)~~
維摩詰曰: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2月 21, 2024 11:15 pm
妙吉祥如意
道德經第九首:谷神不死 〈原 06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經文導讀】
我認為本章是老子針對第一首的『眾妙之門』這句話再做詮釋,老子為何又以『玄牝之門』這個稱呼來取代『眾妙之門』?『玄』所指為何?『牝』所指為何?這都是讀者研究此章必須釐清的重點!

【經文破譯】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在玄德境界無為而無以為,心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就像靈敏的深山幽谷,靜待著聲音來觸發迴響。這就是“玄”〈無名心性〉“牝”〈有名物性〉交融無間的真一境界!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這統管虛、實,總持心、物之門〈又稱眾妙之門〉正是創生天地萬物的的根源啊。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真道國度孕育著無名與有名,並藉此來造化生成萬物與生命,純任自然,綿綿不絕,無為而成,用之不盡。

【讀經心得】
這首經文又是描述實相境界的另一章,老子以谷神來形容“玄德”無為而無以為的真一境界,也就是所謂“道生一”的“一”的境界。老子又稱此實相境界為(朴)。
“玄德”的境界是心物合一的,這個境界虛靜而靈敏!就像空靈幽靜的深山峽谷,至靜中蘊含至靈,隨著聲音的觸發而迴響。道家形容這個境界叫『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把精神與生命安住在這個境界,這裡是真常的國度,是不死之地。所以莊子書中就曾引用關尹子所作《老子西昇記》裡的這句名言:『人能知一則萬事畢,無心留德而鬼神服!』

【莊子解老】
《莊子‧庚桑楚》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
(作者注釋)
『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
(作者注:老子曰:『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
(作者注:老子曰:『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
(作者注:老子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
(作者注: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

【佛家言老子】
《大方廣圓覺經》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宗鏡錄》卷第三十四
此教說。一切眾生。
皆有空寂真心。無始本來。性自清淨。明明不昧。
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名為佛性。
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達磨所傳。是此心也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2月 22, 2024 12:04 pm
妙吉祥如意
道德經第十首:天長地久 〈原 07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經文導讀】
這一首經文正是對『無名心性』精義的重要開釋,在老子道學中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課,但是自古註解道德經之學者於此章卻是少有獲得老子真髓。
我認為本文的關鍵就落在『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句道學奧義。老子這句話到底針對甚麼而做開釋的?這是研讀此章經文所必須突破的問題!學者要先取得這個答案才能破解經文後面『是以聖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句話的妙義。

【經文破譯】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此中所言“天地”一詞與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之“天地”其涵義完全一樣,如前所說“天地”在此不可以“藍天綠地”作解,古人說:『天地神明、皇天后土』甚至結婚行大禮亦是先拜“天地”後拜父母,老子以“天地”來隱喻無可名狀的“自然之心→天理神明”是非常恰當的。無形卻真實存在的“自然之心→天理神明”其性質與有形的物質可說大異其趣!物質界以輾轉相生來承續物種之命脈,然而形而上的“心神”老子說:『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所以老子先是用“無名天地之始”來形容“自然之心 ─【無名,心性的“不自生”故能“長生”】
而另以“有名萬物之母”來描訴物質的生生不息 ─【有名,物質的生生死死,輾轉輪迴。】這就是老子道學的智慧!
『是以聖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可以用來做這一段話的最佳註解。勿論道家或佛家其修練的目的皆不外乎捨棄物質肉身情慾的牽掛而讓生命靈性安住於永恒道境。
《道德經》第三十四首:歸根復命 〈原16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以上都是在講這種功夫理論的實踐。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無私就是無我,而這裡講的“私我”指的正是肉身情慾的部分,也就是凡人無法忘懷割捨的生命中隸屬物質的肉身情慾,即所謂(有名)的部分。聖人就是能拋棄這“有名”的物慾的拖累,反而能獲得生命之永生,並與天地分一炁而治的個人私願。

【讀經心得】
前一首經文第一句『谷神不死』與本首經文第一句『天長地久』是互相呼應的,這兩章都是老子針對無名(知性)的重要開示!
老子的修道終極目的 ─〈歿身不殆〉其立論依據正是緣之於此章。因為“無名”是不生不滅永恒長存的,生命正是由“無名”(心識靈魂)與“有名”(物質肉身)的構成體,人類可以經過修道而讓自有之生命安住於無名的境界,這就是永生的奧秘,也就是老子一再強調〈歿身不殆〉的精諦。所以此章末段老子曰:『聖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正是指出生命中靈性與肉慾的相互依存的實際關係與修道之妙訣!

【莊子解老】
《莊子‧在宥》
廣成子曰:
「善哉問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
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
我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德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
廣成子曰:「來,餘語汝。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有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餘將去汝,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遠我昬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3, 2024 1:03 am
妙吉祥如意
老子針對宇宙靈性人類心識流化的開示:

道德經第十一首:上德不知德 〈原 38章〉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經文校佶】
這章有幾處文字頗有疑義,值得商榷!
(一)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應是『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更符合道學精義。
『上德不知德』應註解成:『不知而得也,非不得就能有得』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應註解成:『知而欲守得,反失其已有之得。』
古德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所以老子道學的最高機密可以說就在一個“知” 字!
(二)
原文『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通行本無『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此句收錄於帛書版)。
下德與上義都是:為之,而有以為。這是錯誤的;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下德來講,主要是指出心性從形而上落入形而下的一個心理轉折,下德為了怕失去德的果位,犯得犯失,動了心念才失德的,不管上德下德都是“無為的境界”都是屬於形而上的道之國度,所以『下德』應該是:『無為而有以為』。
(三)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此二句原為對句,依其語意『忠信之薄』句中的『忠』字應該是流傳中後人所誤植,現校佶為『信之薄』三字更能切合道學之奧義,【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經文導讀】
要破譯老子在這首經文所欲開釋的妙諦,必須把思考進路放在: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以上這些老子哲學的專有語法,絕對帶有特殊涵義,讀者必須用道家的邏輯思考去破解此間層層迭進之文理字義所隱含之道學奧義;老子智慧極高,對於文字應用更是細膩而睿智,自古學人誤解此首經文之義理,將經中之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錯以為老子哲學是『唾棄仁義、批評禮教』的,對老子的學問實在是天大的污衊。

【經文破譯】
『上德不知德,是以有德』
上德的境界承繫於道體,一切依道而行,無心留德,反而不失其上德之境界。所以說:『太上,不知有之。』又說:『明白四達,能無知呼?』這便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本義。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皆言上德的境界!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下德的境界離道愈遠,為不失其德而用心求之,反而無法把持其如如不動的境界,所以說:『下,知有之』也就是說。『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因患得患失動了慾得之念反而無能安住於“真朴” 之境界,於是仁、義、禮、智、信便從【眾妙之門】由天性到人心一路流化而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道體:是【無為】。從『心』『物』的慨念來講,這時『心性』『物性』都消歸於無極。故曰:『唯虛為道』
上德:是【無為】而【無以為】。本來清清靜靜的無為道境,這時多了個【無以為】,已隱然有動的機兆。
下德:是【無為】而【有以為】。下德雖然乃處無為之境但其心念已動;整個宇宙的創造便是緣自於這細微的一念之動。
上仁:是【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的境界已脫離【無為道境】而開始有所作為,不過上仁之作為完全出乎天性。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孟子稱(仁)為:惻隱之心。佛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基督教主張大愛。這些都是講(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境界。
上義:是【為之】而【有以為】。創生宇宙的一念已是義不容辭拼命的在執行。此時心識已然有是非曲直善惡美醜之分別心之產生。所以說:『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是【為之,而莫之應!攘臂而扔之!】。上禮的境界除了自己拼命的在做還要強拉別人一起做,這創生的一念之動由上德發展至上禮已是一發不可收拾,離無為道體已是越來越遠,(無為天性)也就自此流落於人情物慾之中流浪生死。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因此,無名心性失去道的境界才流化成德,失去德的境界才流化成仁,失去仁才有義,失去義才有禮‧‧‧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前四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禮啊!它是大道趨於澆薄的顯象,也是人心對大道失去信心,而帶來一切混亂的禍首啊!
前面所認知的德、仁、義、禮,這些情愫亦僅是由大道所幻化下來的花朵,卻是愚昧的開始啊!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所以大丈夫應該矢志求道,而不應該安居於仁、義、禮之末流,應該常處於大道之實,而不可屈身於大道之華。故聖人取無為而棄有為!
第十九章老子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見素抱朴,少私寡欲。』此之謂也。

【讀經心得】
【前識者】一般註解為先知先覺者,這種註解與老子文義相去太遠似乎不妥;
『夫禮者,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以上兩句是對句,前面講心性淪落到禮的境界,對大道的忠信已經很澆薄,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針對(上禮)這個心性的流轉層次而開釋的道理,無名心性已落入凡智而迷亂其天性;後一句【前識者】老子的本意是:先前提及的德、仁、義、禮四者,因背離道境而喪失無上智慧,所以說德,仁,義,禮這四者是道的花朵,,也是天性進入後天凡愚的開始,我想這樣解釋會更接近老子之本意。老子的文章結構很有邏輯性,不會突然冒出一句【先知先覺】這種語調文義毫不搭嘎的話而去破壞文章整體之美與順暢。【前識者】註解成【先知先覺】始作俑者正是韓非,然後就一直錯到現在,就是無人提出質疑!
大道之學非常簡易明白,創生宇宙之大奧秘一言僻之:『心物而已!』,老子在第一首經文開釋“本體實相”時即稱此兩者為【無名】與【有名】!此章就是老子用來開示“無名心性的流化”,恐怕自古少有學者依此理路去做破譯《道德經》而得契入老學真傳者。
其實老子在此章利用人類的品性情操之標準來指出【無名的流化】,其超世絕倫的智慧與文藝風格在此展露無遺,此章可以代表老子撰寫《道德經》的經典之作,確實很值得吾等深入研究!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又曰:道生一,一生二。
上面所說『一』就是“德”的境界;道是【體】,德便是道所顯化之【用】。心物由一(德)的境界再分化而出,所以說:『物形之,勢成之。』又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就是老子的創世論,也是哲學家所追求的終極真理,現代科學家正一步步的印證老子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創見!
老子將德的境界分成【上德】與【下德】。上德又稱玄德,就是『一』的境界,而下德又稱(常德),下德的境界比較模糊,很難給予明確之定義,大約可以說是前首經文所提及的“常”的境界或曰“和氣”即創生(萬物之元氣)!老子曰:『二生三,三生萬物,冲氣以為和。』又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都是指這常德的境界;這個“常德”的境界很重要,是證道的不二法門,我們在書中會再深入探討。
原《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開示蠻有意思,也只有得道聖者才有這種大智慧,把虛無莫名完全不可捉摸的無名心識,用人性的品格─德、仁、義、禮‧‧層層剝析而下做出具體的提示,老子演道這才真叫直指人心啊!本篇對於修道無寧是非常重要的,修道本是從心起修,老子如此剝析心性正是讓修士在修道過程中對自我真心有所把憑,所以說從【上禮】誠信克己(佛家說持戒)起修,到【上義】勇猛精進,一直到【上仁】:大慈悲心,為之而無以為(佛家說菩提心)。正是物是人指出一條修心養性回歸大道(無為國度)的不二法門。
老子用這樣的文字把最難解說的【心識流轉】作最貼切的說明,其智慧之高妙,文藝應用之攜永奇絕豈是一般凡學所可比擬?老子道學非同凡響,一部《道德經》可是大破天機之作,經中立論之精闢於此可見一般!但是自古學者外行強充內行,竟然將此首經文定義為老子用來疾世憤俗批判禮教、唾棄仁義之作,真是冤枉大聖人了!

【莊子解老】
《莊子‧齊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莊子‧天運》

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覯而多責。
古之至人,借道於仁,託宿於義,以游逍遙之墟,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
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佛家論“人命心性”之流轉次第》
如來藏(不生不滅)→阿陀那境界〈恆生恆滅〉→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末那識〈恆而審〉→意識〈審而不恆〉→眼耳鼻舌身五識〈不恆不審〉

《瑜伽師地論》卷29:
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
當知由:
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對應老子云: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對應老子云: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3, 2024 1:15 am
妙吉祥如意
老子針對宇宙物質演化的開示:

道德經第十二首:道生之 〈原 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經文導讀】
本章經文可以說是老子道學的創世理論,此中牽涉的微觀物理科學知識恐怕超乎當代科學家的認知。讀者研究此文如果先具備(微觀物理)、(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當可了然於胸。

【經文注譯】
『道生之,德畜之』
狹義的道指的是創生的起始,其實說起始是不正確的,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這就是說宇宙的根源是無有起始的,實相是玄之又玄,向著無止盡的微妙虛玄中深入,所以老子又稱道體為無極!
道生之,德畜之。就是老子言:『道生一』的境界,德就是指“一”的境界。德是由道體逐漸(粗化)而顯其(妙用),所以說道為“體”,德為“用”。
道與德隸屬於無為國度,就是所謂形而上(無漏界)的異次元世界,這裡是宇宙萬物的生成根源實相!物質與靈性在此孕育所以老子以(生之)(蓄之)來形容『道德的無為國度』。
『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這一句正是老子創生程式:『道生一,一生二。』所言“二”的境界。
老子一章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觀照這“勢成之”(物之理、真如)的玄妙境界﹔『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觀照這“物形之”(物質.法流注)的玄微境界。
我們也可以用現代的物理學知識來銓譯這兩句經文中的“物”與“勢”,就更好理解老子言中“二”的境界了:
【勢成之】的“勢”就是指“物的理則”〈物理〉部分屬於“心識”(偏於空,真如)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言的“無名、常無”。
【物形之】的“物”當然指“物的形體”〈物質〉部分屬於“物質”(偏於色,法性流注)的領域,也就是老子一章所謂的“有名、常有”。
物形之 (物質、色),勢成之(物理、空)。豈不正是老子用來描述宇宙創生與萬物隨順物理而變化,而生生不息之箴言乎?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物質的演化自有其“物理規範”〈因果律〉這就是老子言中的“自然之理”,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些都是針對“道法自然”(佛言:因果相承)而言。所以說:『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近代物理科學新知讓我們對宇宙萬物的生成有一全盤的了解,物質的生成演進由:量子、電子、光子、微子、夸克、質子、中子、原子、分子、有機分子、基因‧‧一路粗化成形!
老子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以: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這種層疊續進的文法詞句把祂對物質創生的證悟活生生的翔實記錄下來,老子修道證量境界之深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老子道學的科學素養恐怕也出乎一般儒哲們的意料吧?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文尾這句話是老子重複前言萬物的生成原理:『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隨順因果律)的真諦做再次的強調!《道德經》第二首經文文尾也有這幾句相同之用語,雖然文字相同,但是詮釋的進路卻不同,老子在第二首經文中是從修道者的功夫理論之角度來談;本首經文則是從真道本體之宇宙創生進路而作詮釋。

【讀經心得】
這首經文必須以現代物理學的觀點切入理解,此中發現之科學真理比諸當代最頂尖先進的微觀物理學-(量子力學)還要精闢深入,中華道家學問確實非一般凡俗之學識所可比擬。

【關尹喜解老】
《關尹子‧宇篇》
關尹子曰:『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致命造元。』

【莊子解老】
以下是莊子承襲老子道學創生論的心得言論,作者在此做個比較:
《莊子‧齊物》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釋)
『有以為未始有物者!』
(作者注:老子曰: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
(作者注:指道體無極。)
『其次以為有物矣。』
(作者注:就是德畜之的階段,老子曰『道生一』的上德境界!)
『未始有封也!』……佛家講的一切種子
(作者注:意思指淳樸玄德,大公無私的真一境界(真朴境界)。這個境界一直是物理科學家無法理解突破的超物理世界。)
『其次以為有封焉。』……佛家講的異熟種子
(作者注:『二生三』的常德境界,指創生萬物之元素 ─『和氣』又稱『元炁』;(現代物理學最頂尖的『量子力學』,大約等於『以為有封』的層次,也就是老子創生方程式:『三』的境界。)
『未始有是非也!』……佛家講的異熟識依他起性
(作者注:老子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其次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佛家講的阿賴耶識遍計所執
(作者注:是非之彰就是『上義』的層次,老子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也!』
(作者注: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合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的眾生境界!)

《莊子‧齊物篇》講這些話的靈感顯然來自於老子道學的創生論,能夠理解本首經文之奧義,對於莊子之言自可了然於心。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3, 2024 9:12 am
新老怪
a
2,
“道、一”養育、護理、調諧萬物,使得天地和萬物 形成穩定有序的運演系統。
我們在老子宇宙一章,已經對“道、一”與天體的關係作了說明,這種關係同樣適用於“道、一”與萬物。
要言之,“道、一”的調養效能 源於“象”網柔韌綿軟的連接、象網的振動震盪(能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不斷生出的纖細實物,如“一”和“二、三”。
簡言之,“道、一”是萬物的養育者、養母。與前文生成者、生母合起來,“道、一”是萬物的生育者、母親。
原文根據和簡要說明:
4章和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指消去鋒利、化解糾紛、融和光亮、混同塵垢,這都是調諧、治理,形成穩定有序的狀態。
51章“長之,育之,亭(平定)之,毒(治理)之,養之,覆之”。
62章“道者,萬物之奧(奧:深隱居所和歸終之地,也涵有主導、引領等意)”。
39章對“一”的闡述實則是對“道、一”的共同說明。此外,有關章節的“母”也涵有養育、呵護、關愛、協調之意。

b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白話譯文:
道是生命之源啊!
空無地去用它,或且永遠填不滿它。淵深地 像是萬物所匯歸的地方。
挫掉了銳利,解開了紛雜,柔和了亮光,和同了塵世,它深湛難知,卻像是存在你的左右,我們不要老問「它是誰生的兒子啊!」原來在萬象 出生之前它就存在了。

藥方:
不要填滿所有的空間,才有生長的可能。
言詞不要銳利,頭腦不要紛雜。
不要老求光鮮亮麗,要懂得和著塵世生長。
愛護您的左右,要關心他們,大道原在有形的萬象之先!

河上公章句:
沖,中也。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
沖音虫(虫上一撇)。或常也。道常謙虛不盈滿。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為萬物之宗祖。
銳,進也。人欲銳精,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同也。
挫,子臥反。銳,音睿。紛,結根也。
當念道無為以解釋。言雖有獨見之明,當知闇昧不當,以曜亂人也。
當與眾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忘。
老子言我不知道所從生。道自在天地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
至今在者,以能安靜湛然,不勞煩欲,使人脩身法道。

王弼注:
夫執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
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
地雖形魄,不法於天 則不能全其寧。
天雖精象,不法於道 則不能保其精。
沖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故沖而用之,又復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
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捨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
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汙,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
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
帝,天帝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3, 2024 9:20 am
新老怪
c
不盈章第四]道的功用

道沖而用之
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湛兮似若存
吾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註解]
道體雖然像虛空一樣的渺茫,然而它所產生的能量,却能讓萬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它深厚博大的樣子,不就像萬物的宗主嗎?
因此它的本性 是虛無瀰漫的,決不鋒芒顯露,這就是它没有爭強好勝的鬪心.就因為它不與萬物 相爭,所以它有解脫紛擾的寬宏大量.
在光明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在塵埃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
在清靜的地方,也有它的存在,可見它的妙用 是如何的廣大又變化無窮,難怪凡俗的人 難以觀察它的跡象,只是說它好像存在的樣子.
道體既然如此的玄妙,在天地之間,又無跡可尋,所以吾也不知它的來歷.但是它應該 在主宰萬物的上帝之前,就有了它的存在了.
(由此可知 太上道祖—老子,祂心中的悟境 已達到無邊無際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3, 2024 9:28 am
新老怪
d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1)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紧接上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用而勿用,勿用而用之后,便提出“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作为“用道而不为道所用”的更进一层说明。
在这里首先要了解“冲”字与“盈”字是对等性的。
“冲”字在《老子》这一章句中的意思,应该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
换言之,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涵义。
如果解释“冲”便是用中 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
总之,知道道的妙用 在于谦冲不已,犹如来自山长水远处的流泉,涓涓汩汩而流注不休,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
如果了解道的冲 而不盈的妙用,它便如生生不已,永无休止,能生万物的那个想象中的宗主功能一样,就可应用无方,量同太虚。

能够做到冲虚 而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然后参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尘象。但它依然是澄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的若存若亡于其间。倘使真能做到这种造诣,完成这种素养,便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之子?
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无法比拟 它像个什么。
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这个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
这个“谁之子”的“谁”,才是创造大帝与万物的根本功能,也姑且强名之叫它是“道”。
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叫它是“道”,便已非道。因此,只好形容它是“象帝之先”。

本章的原文,大意已经如前面所讲。但它内涵的流变,传到后世,便有从个人修养去体会它本意的一面;又有从对人处事等事功去 领略它妙用的一面。
从个人修养上去体会的,属于修习道术的神仙丹道派的居多。
从事功与对人处事去领略的,则属于历来帝王 或名臣将相们的行事。

从个人的修养来讲,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无论是炼气或养神,都要如此,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
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 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
对于炼气修息,炼神养心,也都要如此,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解脱。
至于气息与精神,也须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就可以和合自然的光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
但是此心此身,始终是“冲而用之或不盈”。一切不为太过,太甚。
此心此身,仍然保合太和而澄澄湛湛,活活泼泼,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
但虽说是澄澄湛湛,必须若存若亡,不可执著。
我即非我,谁亦非谁,只是应物无方,不留去来的痕迹,所谓“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如此而已。

但在一般道家人物的行为来说,对于“和其光,同其尘”两句,尤其重视。
同时配合魏伯阳真人所著《参同契》中“被褐怀玉,外示狂夫”的两句话,奉为典范,所以有道之士往往装疯卖傻,蓬头垢面 混迹于尘世。这种思想和作为,到了后世,便更有甚焉,构成小说中许多故事,影响民俗思想甚巨,如济公活佛的喝酒吃狗肉,吕纯阳三戏白牡丹等等,都从“和光同尘”的观念而来,勾画出修道人的另一番面目。
至于《高士传》、《高僧传》或《神仙传》的人物,典型各有不同,大体说来,真能和光同尘的实在太难,也并不多见。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2)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从事功方面来讲,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建立一代事功的帝王,严格说来,只有汉文帝 和清初的康熙。尤其康熙善于运用黄老之道的成就,更有过于汉文帝的作为。
汉文帝是老老实实地实行 老子的哲学来治国,奠定两汉四百年的刘家天下。
康熙是灵活运用黄老的法则,开建清朝统一的局面。
以十多岁的少年,处在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而能除鳌拜,平三藩,内开博学鸿词科以网罗前明遗老,外略蒙藏而开拓疆土,都自然而然地 合于老子的“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的法则,深得老子的妙用。
因此,他特地颁发《老子道德经》,嘱咐满族亲王们加以研读,奉为领导学的圣经宝典。

姑且不谈汉文帝 与康熙的老子哲学。退而求其次,随便列举历史上 名将相的事功,用来说明《老子》本章中的“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的作为。了解中唐名将郭子仪 与名相李泌的故事,也可“得其圄中,应用无穷”了!
郭子仪,是道道地地,经过考试录取的武举异等出身,历任军职,到了唐玄宗(明皇)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才开始诏命他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克朔方节度使,屡战有功。当唐明皇仓皇入蜀,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来称号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总节度使的职权。转战两年之后,郭子仪从帝子出任元帅的广平王李豫,统率番汉兵将十五万,收复长安。
肃宗曾亲自劳军灞上,并且对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但在战乱还未平靖,到处尚需用兵敉平的时候,恐怕郭子仪、李光弼等功劳太大,难以驾驭,便不立元帅,而派出太监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来监军。
一个半男半女的太监,又懂得什么,但他却代表了朝廷(政府)和皇帝,处处加以阻挠,动辄掣肘,致使王师虽众而无统率。
在战场上,各个将领就互相观望,进退失据。不得已,又诏郭子仪为东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因此更加忌妒,密告郭子仪许多不是,因此又诏郭子仪交卸兵权,回归京师。
郭子仪接到命令,不顾将士的反对,瞒过部下,独自溜走,奉命回京闲居,一点也没有怨尤的表示。
接着,史思明再陷河洛,西戎又逼据首都,经朝廷(政府)的公认,认为郭子仪 有功于国家,现在大乱未靖,不应该让他闲居散地。
肃宗才有所感悟,不得已,诏他为诸道兵马都统,后来又赐爵为汾阳王。可是这时候的唐肃宗 已经病得快死了,一般臣子 都无法见到。郭子仪便再三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因此才得引见于内寝,此时肃宗亲自对郭子仪说:河东的事,完全委托你了!
肃宗死后,当时和郭子仪并肩作战、收复两京的广平王李豫继位,后来称号为唐代宗。
又因亲信程元振的谗言,暗忌宿将功大难制,罢免了郭子仪的一切兵权职务,只派他为监督修造肃宗坟墓的山陵使而已。
郭子仪愈看愈不对,一面尽力修筑好 肃宗的陵寝——坟墓,一面把肃宗当时所赐给他的诏书 敕命千余篇(当然包括机密 不可外泄的文件),统统都缴还上去,才使代宗有所感悟,心生惭愧,自诏说:“朕不德,治大臣忧,朕甚自愧,自今公毋疑。”
跟着,梁崇义窃据襄州,叛将仆固怀恩屯汾州,暗中约召回纥、吐蕃寇河西、践径州、犯奉天、武功。代宗也同他的祖父唐明皇一样,离京避难到陕州。
不得已,又匆匆忙忙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坐镇咸阳。
这个时候,郭子仪因罢官回京以后,平常所带的将士,都已离散,身边只有老部下数十个骑士。
他一接到诏命,只好临时凑合出发,藉民兵来补充队伍,一路南下,收集逃兵败将,加以整编,到了武关,又收编驻关防的部队,凑了几千人。
后来总算碰到旧日的部将张知节 来迎接他,才在洛南扩大阅兵,屯于商丘。
因此,又是军威大震,使得吐蕃夜溃遁去,再次收复两京。

大概介绍了郭子仪个人历史的几个重点,就可以看出 他的立身处世,真正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的风格。
他带兵素来以宽厚著称,对人也很忠恕。在战场上,沉着而有谋略,而且很勇敢。
朝廷(政府)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不顾一切,马上行动。
等到上面怀疑他,要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
所以屡黜屡起,国家不能不有他。
像郭子仪这样作为,处处合于老子的“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经大法。
无怪其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绝少数名臣之一。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3)

郭子仪与鱼朝恩
另两件有关他个人的行谊,足以说明“挫其锐,解其纷”作法的。一是关于他与监军太监鱼朝恩的恩怨,在当时的政治态势上,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恩曾经派人暗地 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
当唐代宗大历四年的春天,郭子仪奉命入朝。到了郭子仪回朝,朝野人士都恐怕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
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鱼朝恩便来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
这个时候的宰相是元载,也不是一位太高尚的人物。元载知道了这个消息,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问题就大了。这种政坛上的人事纠纷,古今中外,都是很头痛的事。
因此,元载派人秘密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他有大不利的企图,要想谋杀他。
郭子仪的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武装卫队去赴约。
郭子仪却毅然决定 不听这些谣传,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僮,很轻松地去赴会。
他对部将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使受皇帝的密令 要对付我,你们怎么可以反抗呢?”就这样他到了章敬寺,鱼朝恩看见他带来的几个家僮们戒 备性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问他有什么事。于是郭子仪老老实实 告诉他外面有这样的谣传,所以我只带了八个老家人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
他这样的坦然说明,感动得鱼朝恩掉下了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如果不是郭令公你这样长厚待人的大好人,这种谣言,实在叫人不能不起疑心的。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4)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另有一则故事,是在郭子仪的晚年,他退休家居,忘情声色 来排遣岁月。
那个时候,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未成名。
有一天,卢杞来拜访他,他正被一班家里所养的歌伎们包围,正在得意地欣赏玩乐。
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客。
他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们问他:“你平日接见客人,都不避讳我们在场,谈谈笑笑,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书生 却要这样的慎重。”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有仇必报。长相又不好看,半边脸是青的,好像庙里的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没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见卢杞的半边蓝脸,一定要笑,他就会记恨在心,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活得成了!”
不久卢杞果然作了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冤报。
只有对郭子仪的全家,即使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曲予保全,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讲到这里,忽然想到另外一则 李太白与郭子仪有关的故事。
在郭子仪初出茅庐,担当小军官时候,因为不小心犯了军法,而被扣押。
这件事情被李白知道了。李白早就非常器重这位少壮军官,一听到消息,就来找到郭子仪的长官说情,这个长官也是李白的朋友,因此就从轻处置,平安无事。
等到后来安禄山造反以后,天宝十五年,李白在江西浔阳,却和另一位李家的帝子,永王李磷相识,拉他参加幕府。永王名义上 是起兵勤王,实际上也想趁机上台当皇帝,因此而违抗肃宗的东巡诏命,结果兵败于丹阳,李白也受到牵累,在浔阳坐牢,后来又要被流放到夜郎。
好在郭子仪已收复两京,名震一时,功劳又大,他知道李白 受到牵连致罪,就拿他的战功极力保奏,李白才蒙赦免。
这件历史故事记载在唐人的诗话中,是否真实,我们不讲考据。
不过一个名士 和名将的知遇结合,却是人们情愿相信确有其事,而且也显见古人长厚,好人好事的一报还一报,很是痛快淋漓。
因此昔日女诗人汪小蕴,在论史诗中 有关郭子仪的名句有:
“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青莲是李白的别号。

史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他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有六十多人,后来皆为将相。八子七婿,皆贵显于当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 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历代历史上的功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 而主不疑,位极人臣 而众不嫉,穷奢极欲 而人不非,实在太难而特难。这都是郭子仪一生的作人处事,自然合乎“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5)

半个芋头 十年宰相
李泌,也是中唐史上突出的人物,他几乎和郭子仪相终始,身经四朝——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郭子仪等各个将领的步调,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说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 爱好神仙佛道,被历来以儒家出身、执笔写历史的大儒们 主观我见所摒弃,在一部中唐变乱史上,轻轻带过,实在不太公平。
其实,古今历史,谁又敢说它是绝对公平的呢?说到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善于运用黄老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神仙中人。

李泌幼年便有神童的称誉,已能粗通儒、佛、道三家的学识。在唐玄宗(明皇)政治最清明的开元时期,他只有七岁,已经受到玄宗与名相张说、张九龄的欣赏和奖爱。有一次,张九龄准备拔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比较软弱,而且肯听话的高级巨僚。李泌虽然年少,跟在张九龄身边,便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
相公你自己也是平民出身,处理国家大事,素来便有正直无私的清誉,难道你也喜欢低声下气而缺乏节操和能力的软性人才吗?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小友。

李泌到了成年的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的学问,更有心得。他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的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他的幼年早慧,特别召他来讲《老子》,任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要好。在这个时候,他已经钻研于道家方术的修炼,很少吃烟火食物了。

有一天晚上,他在山寺里,听到一个和尚 念经的声音,悲凉委婉而有遗世之响,他认为是一位有道的再来人。打听之下,才知道是一个作苦工的老僧,大家也不知道 他叫什么名字。
平常收拾吃过的残羹剩饭充饥,吃饱了就伸伸懒腰,找个角落去睡觉,因此大家便叫他懒残。李泌知道了懒残禅师的事迹,在一个寒冬深夜,独自一个人偷偷去找他,正碰到懒残把捡来的干牛粪,垒作一堆当柴烧,生起火来烤芋头。这个和尚在火堆旁缩做一团,面颊上挂着被冻得长流的清鼻水。李泌看了,一声不响,跪在他的旁边。懒残也像没有看见他似的,一面在牛粪中捡起烤熟了的芋头,张口就吃。一面又自言自语地骂李泌是不安好心,要来偷他的东西。边骂边吃,忽然转过脸来,把吃过的半个芋头递给李泌。李泌很恭敬地接着,也不嫌它太脏,规规矩矩地吃了下去。懒残看他吃完了半个芋头便说:好!好!你不必多说了,看你很诚心的,许你将来做十年的太平宰相吧!道业却不说了!拍拍手就走了。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6)

白衣山人——李泌
到了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出走,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到处寻找李泌,恰好李泌也到了灵武。肃宗立刻和他商讨当前的局面,他便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的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的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这个时候,李泌已少吃烟火食。肃宗有一天夜里,高兴起来,找来兄弟三王和李泌就地炉吃火锅,因李泌不吃荤,便亲自烧梨二颗请他,三王争取,也不肯赐予。外出的时候,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便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并且对他说:先生曾经侍从过上皇(玄宗),中间又作过我的师傅,现在要请你帮助我儿子作行军司马,我父子三代,都要借重你的帮忙了。谁知道他后来帮忙到子孙四代呢!

李泌看到肃宗当时对政略上的人事安排,将来可能影响太子的继位问题,便秘密建议肃宗使太子做元帅,把军政大权 付托给他。他与肃宗争论了半天,结果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肃宗对玄宗的故相李林甫非常不满,认为天下大乱,都是这个奸臣所造成,要挖他的坟墓,烧他的尸骨。
李泌力谏不可,肃宗气得问李泌,你难道忘了 李林甫当时的情形吗?李泌却认为不管怎样,当年用错了人,是上皇(玄宗)的过失。但上皇治天下五十年,难免会有过错。你现在追究李林甫的罪行,加以严厉处分,间接地是给上皇极大的难堪,是揭玄宗的疮疤。
你父亲年纪大了,现在又奔波出走,听到你这样作,他一定受不了,老年人感慨伤心,一旦病倒,别人会认为你身为天子,以天下之大,反不能安养老父。
这样一来,父子之间 就很难办了。肃宗经过他的劝说,不但不意气用事,反而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着说:我实在没有细想 其中的利害。这就是李泌“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大手笔。唐明皇后来能够自蜀中还都,全靠他的周旋弥缝。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7)

山人自有妙计
肃宗问李泌剿贼的战略,他就当时的情势,定出一套围剿的计划。
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的党羽,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
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因此,他拟定战略,使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隔断盗魁四将,不敢南移一步。
又密令郭子仪 开放华阴一角,让盗众能通关中,使他们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粹劲骑,不逾年而蔽。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
以所征各路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帝子建宁王李谈 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李光弼相犄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肃宗统统照他的计划行事,后来都不出其所料。这便是李泌的“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

后来最可惜的,是唐肃宗急功近利,没有听信李泌的建议,致使河北没有彻底肃清,仍然沦陷于盗贼之手,便自粉饰太平,因此而造成历史上 晚唐与五代之际华夷战乱的后遗症。

为了特别褒扬久被埋没的李泌长才,再略加说明 他的行谊事绩。
肃宗为了尽快收复首都长安,等到郭子仪筹借到西北军 大集合的时候,便对李泌说:“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
李泌就说:如果动用大军,一定想要速得两京,那么贼势一定会重新强盛,我们日后会再受到困扰。现在我们有恃无恐的强大兵力,全靠碛西突骑(骑兵)、西北诸戎。
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师,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关东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等情况,春天来得较早,气候容易闷热,骑兵的战马 也容易生病,战士们思春。也会想早点回家,便不愿再来辗转作战了。那么,沦陷中的敌人,又可休养士卒,整军经武以后,必复再度南来,这是很危险的办法。
但是肃宗这次,却坚决地不听李泌的战略意见,急于收复两京,可以称帝坐朝,由此便有郭子仪借来回纥外兵,从元帅广平王等 收复两京的一幕出现。

两京收复,唐明皇还都做太上皇,肃宗重用奸臣李辅国。
李泌一看政局不对,怕有祸害,忽然又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隐退,遁避到衡山去修道。
大概肃宗也认为天下已定,就准他退休,赏赐他隐士的服装和住宅,颁予三品禄位。
另有一说,李泌见到懒残禅师的一段因缘,是在他避隐衡山的时期。
总之,“天道远而人道迩”,仙佛遇缘的传说,事近渺茫,也无法确切地考据,存疑可也。

《老子他说》0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08)

英雄退步学神仙
李泌在衡山的隐士生活 过不了多久,身为太上皇的唐明皇死了,肃宗跟着也死了,继位当皇帝的,便是李泌当年特别加以保存的皇太子 广平王李豫,后来称号为唐代宗。
代宗登上帝位,马上就召李泌回来,起先让他住在宫内 蓬莱殿书阁,跟着就赐他府第,又强迫他不可素食,硬要他娶妻吃肉,这个时候,李泌却奉命照做了。
但是宰相元载 非常忌妒他的不合作,找机会硬是外放他去做地方官。
代宗暗地对他说,先生将就一点,外出走走也好。没多久,元载犯罪伏诛,代宗立即召他还京,准备重用。
但又为奸臣常衰所忌,怕他在皇帝身边 对自己不利,又再三设法 外放他出任澧郎峡团练使,后再迁任杭州刺史。他虽贬任地方行政长官,到处仍有很好的政绩,这便是李泌的“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自处之道。

当时奉命在奉天,后来继位当皇帝,称号为唐德宗的皇太子李适,知道李泌外放,便要他到行在(行辕),授以左散骑常侍。对于军国大事,李泌仍然不远千里地 向代宗提出建议,代宗也必定采用照办。到了德宗 继位后的第三年,正式出任宰相,又封为邺侯。勤修内政,充裕军政费用。
保全功臣李晟、马燧,以调和将相。外结回纥、大食,以困吐蕃 而安定边陲。
常有与德宗政见不同之处,反复申辩上奏 达十五次之多。
总之,他对内政的处理,外交的策略,军事的部署,财经的筹划,都做到了安和的绩效。

但德宗却对他说:我要和你约法在先,因你历年来所受的委屈太多了,不要一旦当权,就记恨报仇,如对你有恩的,我会代你还报。
李泌说:“臣素奉道,不与人为仇。”害我的李辅国、元载他们,都自毙了。
过去与我要好的,凡有才能的,也自然显达了。其余的,也都零落死亡了。
我实在没什么恩怨可报的。但是如你方才所说,我可和你有所约言吗?
德宗就说,有什么不可呢!于是李泌进言,希望德宗 不要杀害功臣,
“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言之者。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怒反厌,恐中外之变复生也。陛下诚不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不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
德宗听了认为很对,接受了李泌的建议。李晟、马燧在旁听了,当着皇帝感泣而谢。
不但如此,他做起事来,非常认真负责,曾经与皇帝力争相权。因为德宗对他说:“自今凡军旅粮储事,卿主之。吏礼委延赏(张延赏),刑法委浑(浑碱)。”李泌就说:“陛下不以臣不才,使待罪宰相。宰相之职,天下之事,成其平章,不可分也。若有所主,是乃有司,非宰相矣。”德宗听了,便笑着说,我刚才说错了话,你说的完全对。

不幸的是,宫廷父子之间,又受人中伤 而有极大的误会,几乎又与肃宗一样 造成错误,李泌为调和德宗和太子之间的误会,触怒了德宗说:“卿不爱家族乎?”意思是说,我可以杀你全家。
李泌立刻就说:“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若畏陛下盛怒而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曰:吾独任汝为相,不谏使至此,必复杀臣子。臣老矣,余年不足惜,若冤杀臣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欲其祀乎!”
因呜咽流涕。上亦泣曰:“事已如此,奈何?”
对曰:“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者。”
接着李泌又提出唐肃宗与代宗父子恩怨之间的往事说:
“且陛下不记建宁之事乎?”(唐肃宗因受宠妃张良娣 及奸臣李辅国的离间,杀了儿子建宁王李谈)德宗说:“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故耳。”李泌说:“臣昔为此,故辞归,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观兹事。且其时先帝(德宗的父亲代宗)常怀畏惧。臣临辞日,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
(《黄台瓜辞》,唐高宗太子——李贤作。武则天篡位,杀太子贤等诸帝子,太子贤自恐不免故作: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搞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德宗听到这里,总算受到感动,但仍然说:“我的家事,为什么你要这样极力参与?”
李泌说:“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 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甚至说到“臣敢以宗族保太子。”中间又往返辩论很多,并且还告诉德宗 要极力保密,回到内宫,不要使左右知道 如何处理此事。
一面又安慰太子勿气馁,不可自裁,他对太子说:“必无此虑,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最后总算 解开德宗父子之间的死结。
德宗特别开延英殿,独召李泌,对他哭着说:“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
李泌听了,拜贺之外,便说:“臣报国毕矣,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
德宗除了道歉安慰,硬不准他辞职。过了一年多,李泌果然死了,好像他又有预知似的。

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
尤其王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间 权势利害的悲惨斗争,真是集人世间悲剧的大总汇。
况且“疏不间亲”,古有明训。以诸葛亮的高明,他在荆州,便不敢正面答复 刘传问父子之间的问题。
但在李泌,处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父子骨肉之间,都挺身而出,仗义直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之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上的第一人。
因此,汪小蕴女史咏史诗,论邺侯李泌,便有:
“勋参郭令才原大,迹似留侯术更淳”的名句。
郭令,是指郭子仪。郭子仪的成功,全靠李泌 幕后的策划。
留侯,是写他与张良对比。可惜在一般史书 所载的偏见评语,轻轻一笔带过,还稍加轻视的色调,如史评说:“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怪诞,故为世所轻。”
其实,查通正史,李泌从来没有 以神仙怪诞来立身处事。
个性思想爱好仙佛,只是个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何妨?
善用谋略 来拨乱反正、安邦定国,谋略有什么不好?
由此可见,史学家的论据,真是可信而不能尽情,大可耐人寻味。
总之,大略讲了中唐时期的郭子仪与李泌的历史经验,说明本章“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效用,
见之于文武将相 在事功上的成就,可观可法之处甚多。
这段的发挥 就暂且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