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6 頁 (共 646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17, 2025 10:30 am
由 新老怪
第六則馬祖白黑
示眾雲。開口不得時。無舌人解語。抬腳不起處。無足人解行。若也落他彀中。死在句下。豈有自由分。四山相逼時。如何透脫
舉。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某甲西來意(若識這僧問頭省人多少心力)
大師雲。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已有舡中月)
問取智藏去(更添帆上風)
僧問藏(卻受人處分)
藏雲。何不問和尚(好本多同)
僧雲和尚教來問(可曬靈利)
藏雲。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我不可作馬師弟子不得也)
僧問海(苦瓠連根苦)海雲。我到這裡。卻不會(甜瓜徹蔕甜)
僧舉似大師(索取草鞋錢)
大師雲。藏頭白。海頭黑(更參三十年)
師雲。六祖謂讓和尚曰。西天二十七祖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病在汝心。不須速說。後磨塼打牛。神駒入廄。號為馬祖。牛行虎視。引舌過鼻。足下有輪文。法嗣一百三十九人。各為一方法主。
智藏海兄乃西堂百丈也。看來這僧。也是個學佛法人。將四句百非。勘當教外別傳宗旨。攝大乘論說。有是增益謗。無是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謗。四句若離。百非自絕。
黃檗道。欲要直捷會。一切總不是。
萬松道。端的委細會。一切無不是。翻覆看來。不離四句。不絕百非。西來祖意。於何不明。
龍樹大師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卻道。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
這僧道。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諸方謂之鎖口問。
馬祖不忙只道。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問取智藏去。惜得自己眉毛。穿卻那僧鼻孔。
那僧不免被他驅使。真個去問。智藏亦不謀而合道。何不問和尚。這僧不開眉眼。道和尚教來問。
藏雲。我今日頭痛。不能為汝說。問取海兄去。可謂非父不生其子也。
僧問海。海雲。我到這裡卻不會。將謂侯白更有侯黑。
這僧雖無血性。卻有首尾。還來舉似馬祖。
祖雲。藏頭白海頭黑。
這句疑殺天下人。
東林照覺頌雲。百非四句絕無言。黑白分明定正偏。
萬松道。暮四朝三。妄生喜怒。
一日三人與南泉玩月。次祖雲。正當恁麼時如何。
丈雲。正好修行。
藏雲。正好供養。
南泉拂袖便行。
祖雲。經入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這裡卻宜緇素分明。
萬松道。藏頭白海頭黑。鴨頭綠鶴頭赤。十影神駒立海南。五色祥麟步天北。
諸方且莫假狐靈。天童自有真消息。
頌雲
藥之作病(胡人飲乳返怪良醫)
鑒乎前聖(師多脈亂)
病之作醫(以藥下藥以毒去毒)
必也其誰(莫是天童麼)
白頭黑頭兮克家之子(一窯燒就)
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更使溈山笑轉新)
堂堂坐斷舌頭路(一死不再活)
應笑毗耶老古錐(只得一橛)
師雲。四句為四謗。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四句為四門。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
萬松昔年在大明作書記。時潭柘亨和尚過大明。昏夜扣門告侍者。燒香結緣。
潭柘便放相見。萬松請益 如何是活句。如何是死句。
柘雲。書記若會死句。也是活句。若不會活句。也是死句。當時自念。老作家手段終別。
今日看這僧問。碇碇要離四句百非之外 別指出祖意。三個老漢頭腦相似。若便作離四句絕百非會好。與這僧一坑埋卻。
後來天童。頌仰山夢中白槌道。離四句絕百非。馬師父子病休醫。
萬松道。是何心行。白頭黑頭兮克家之子。
周易蒙卦。九二子克家。能荷家業也。
有句無句兮截流之機。
萬松道。只有湛水之波。且無滔天之浪。堂堂坐斷舌頭路。應笑毗耶老古錐。
梵語毗耶離。譯雲廣嚴。維摩所居城名。文殊問不二法門。維摩默然。
這僧問馬師父子。葛藤遍地。且道。那裡是應笑處。
但能莫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1月 17, 2025 3:45 pm
由 新老怪
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本來面目」?
◆楞嚴經云:「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
◆楞嚴經云:「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六祖壇經五祖也對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六祖壇經:「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所以「本來面目」就是「本心」,就是「真心」,就是「如來藏」。(不能因為自己見不到,就說沒有「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這一句話 是六祖時代就有,不是後來參禪才有的「話頭」。是六祖開示惠明 去找「本心」的一句話,以後的人 也依此修行而已。)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8, 2025 8:14 am
由 新老怪
原47章 1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1
三、校定及译文 2
四、章句详解 2
原47章
一、原文
王弼本: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傅奕本:
不出戶,可以知天下;不窺牖,可以知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尟。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帛書甲本: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亓出也彌遠亓□□□□□□□□□□□□□□□□為而□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帛書乙本: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𧠹于□□知天道亓出籋遠者亓知籋□□□□□□□□□□□而名弗為而成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尟。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二、注釋辨析
不出戶,知天下:
戶:門戶、居所。
知:瞭解,明白、洞觀。
不窺牖,見天道:
窺:觀看。
牖:窗戶。
見:見識、了知。
規:帛書甲本。本字含義不通,此通“窺”。
𧠹:帛書乙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窺”。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副詞,越、更。
籋(mí):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彌”。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行:出行,外出。
名:明曉、清楚。此通“明”。“名”本字含義于此難解。沒看見、沒見過怎麼可能命名、呼其名、知其名?除非認定聖人具有神通異能,但老子並未表明這一點,五千文中也沒有這種意思。“名”通“明”文獻例證多有,此不煩舉。
為:造作、興建、事為、作為。
成:成就,成功。
三、校定及譯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不出門戶,知曉天下。不窺窗戶,通曉天道。出行越遠,真知越少。所以聖人 不用出行 就能洞曉,不用親見 就能清楚,不用事為 就能成就。
四、章句詳解
此章批評當時一些通過自身經歷 而獲取實情真知、機理法則的情形。
告誡他們應當集中眾人智慧和見識 瞭解天下實情,應當靜思深思 領悟天地萬物、人生事務真理。
這是有針對性的批評,並不意味著老子 主張放棄實地考察 和親身體驗——老子的大道 就是親身修持和體證的,對人情世故的瞭解 也有著深厚豐富的 體驗和洞察。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門就能曉得天下之事,這事兒有點莫名其妙。想必就是老子自己,如果從未出過門,那必定非癡即呆,何談知天下、證大道?
事實上這裡是講述一種方法。對天下事務、物理人情的了知,除了親證親為——身體力行、如實體驗——之外,還可以借助他人 眾人的體驗感受、觀察實踐來知曉。
所以能夠自己不出門 就知天下事、自己不出行 就明事務情。68章說“用人之力”即與此處相通。
蓋個人的壽命、閱歷、知識、見解、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
不通過窗戶觀察蒼天,不考究日月運行、風雨雷電,就能明白天道。這情形雖然與老子體證大道有點類似——虛極靜篤、常無欲——但絕非老子此處之意。
天道是指上天的運作機理、作用機制,這並不是觀察見聞就能通曉的,需要的是在觀察基礎上的深思詳考。所以“不窺牖,見天道”意思是說要善於思考、勤於思索,並不是要人們放棄觀察。否則即便是老子自己,也無這種先天的一生下來就通曉天道的天賦。
此段當是批評當時一些喜愛遊歷而興師動眾者,這是只能增廣見聞不能增進真知的貴族風氣(今日知識界、政治界也不乏這等事實)。告誡他們當從眾人那裡瞭解實情、集中眾人的智慧見識,這樣更有效、更準確、更全面。同時告誡他們應當勤於思考鑽研、善於分析考辨,不要僅僅是搞出一大堆觀察事實、資料報告。真理和真知不是事實的堆砌、更不是資料的彙集,而在於分析思考,發明其機理方式、原則法式。以大道為例,要想明道證道必定要安寧息止,否則絕無可能。而進道修德也不在於見多識廣和向外追尋,而在於消除貪欲邪念、清淨自守。48章說“為道日損”,62章說“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與此處之意相通。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出行越遠,真知越少。需要再次提請注意,“知”在先秦尤其是在老子這裡主要是指明白了、搞懂了,是對事理物理或者說理則機制的了知、是對因果關係的洞察、是對事物規律的分明等等,並不是我們常說的知道、見聞。僅僅滿足於出行遊歷,這不過是增長閱歷和見聞而已,真知是需要靜思深思的。如果沉湎於出行而不喜分析思考,那自然就是跑得越遠真知越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此段老子以聖人的作為來給迷執於遊歷和外逐的人士指引方向,樹立楷模。聖人不用出行就知天下之事、民眾之心。這當然不是聖人有何神通,能夠照見天地十方,而是聖人通過眾人的介紹、集中民眾的心意、收集眾人的智慧和見地,參考前人的深思熟慮,如此等等,於是聖人無所不知。五千文中老子反復告誡世人“不自見”、“不自是”、“窪則盈”等等,都含有此意。
聖人不用親見親歷就能明白、就能洞悉。這是因為,聖人通過眾人的介紹和智慧、通過往舊自己的觀察體驗、通過前代的文獻箴言、通過自己的深思詳考,他通達天下之事、洞徹物理人情,因此能夠達到“不見而名”的境界。事實上老子這裡可能隱含著一個原則,這就是世間萬物、人世百態其實都貫通著一些基本的法則機制,掌握了這些法則機制,雖然不用親身經歷、親自詳考,僅憑這些法則機制就可八九不離十、就基本不差。否則任憑聖人有何大能——除非如想像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天帝神靈那樣——也是無法“不見而名”的。“名”通“明”,意思是明白、洞曉。
“不為而成”既可從“無為而不無為”(37、48章)去理解,也可認為是集中眾人之力 而成就事功。兩種理解其實相通。
就前者說,聖人清虛自守,不率意妄為,於是民眾、萬物自然而然、有序運作,於是成就萬千氣象。就後者言,個人的力量 自然有限,成就事功 必須眾人相助,聖人規劃藍圖,眾人負責具體建設,用不著聖人 去背磚遞瓦。
68章說“用人之力”即與此意相通。兩種理解 其實都是運用眾人的才慧、力量成就事功。
前者是任其自為,後者其實也是任其自為,聖人的“藍圖”本來就是一張白紙,就是虛無,就是與大道相合的無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8, 2025 8:23 am
由 新老怪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 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能出能入,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本意,皆是要明此我。因大眾委曲,故不得不說許多委曲之權法。若能會得一念緣起無生之義,則超出三乘權學。可見三乘皆權學,權則不實,要歸實義,實義無他,謂此我也。此我本來無生,若有生 則非我矣。然而有念 念亦非生,必有所緣之物而起,而此我則未嘗起也。
公頃焉緣散而念滅,而此我則未嘗滅也。
觀其無滅,則無生可知。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有生有滅,是謂一念緣起。會得此無生之我,則權學何所用哉。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8, 2025 9:04 am
由 妙吉祥如意
新老怪 寫: ↑週六 1月 18, 2025 8:23 am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
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 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
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能出能入,
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善哉,善哉~~
唯有一切法止息,才能遍一切法,得一切種智。
佛教無他,真如而已!真如即我,無我即真如!
真如,覺也。覺者,佛也。
故成佛即稱(無上正等正覺)。
.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1月 18, 2025 9:54 am
由 新老怪
蓋以無所之 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
此我 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 一切法界
無所,此我 本無法 無界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9, 2025 8:31 am
由 新老怪
原52章 1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2
三、校定及译文 7
四、章句详解 8
原52章
一、原文
王弼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傅奕本:
天下有始,可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郭店乙本:
閟其門賽其𨓚終身不 啟其𨓚賽其事終身不逨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
帛書甲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𢟪得亓母以知亓子既知亓□複守亓母沒身不殆·塞亓 閉亓門終身不堇啟亓悶濟亓事終身□□□小曰□守柔曰強用亓光復歸亓明毋道身央是胃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勤。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勿遺身殃,是謂襲常。
帛書乙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亓母以知亓子既○知亓子複守亓母沒身不佁塞亓㙂閉亓門冬身不堇啟亓㙂齊亓□□□不棘見小曰明守□□強用□□□□□□□遺身央是胃□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㙂,閉其門,終身不勤。啟其㙂,齊其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二、注釋辨析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起始、開端。
以為:固定結構,“以…為”的省略形式。大道是天地萬物生存的依靠,一直提供所需,就像生養人的母親那樣,所以老子用“母”作喻。25章說“可以為天下母”即此意。
母:母親,生成和養育者。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副詞,表示動作完成。已經、既然。
得:得知、獲知。意指知曉、明白。“得”在先秦也有知曉義。《呂氏春秋·慎行論》:“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其:代詞。第一個指代“天下”,即天地萬物。第二個指代“母”,即大道。
以:介詞,憑藉、用。
知:瞭解,明白。
𢟪:帛書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既”。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
複:返回、回歸。也可當成副詞,再、又。
守:保持、持守、遵守。
沒身不殆:
沒:隱沒、消失。沒身指終身。但很可能也包括死後。
殆:危險、凶災、敗壞。
佁(ǎi):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此通“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塞:堵塞。
其:代詞,泛指統治者和人民。
1,“其”的指代。“其”指代統治者和人民,而不是僅指民眾。
有人以為“其”僅指民眾,于意不全。上文“複守其母”是針對所有“既知其母”者,顯然包括民眾和統治者中對大道已經瞭解的人,“塞其兌”至“終身不救”一段是持守大道的(複守其母)的具體內容,難道說統治者就不須要奉行持守而只讓民眾遵行?五千文相當多的內容 就是對統治者的訓導,怎麼可能讓統治者無須從道順道?至於歷代統治者倒行逆施,鉗民之口,防民之智,做些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蠢事,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並非老子的教導,也不是老子此處之意。也正因為他們背道而馳,所以沒能長治久安,反落得土崩瓦解。這恰好印證了老子 的“不知常,妄作凶”的英明和真諦。
另外從現實考察,統治者有什麼能力能夠塞民之口,閉民之門?即使是神靈降臨也無此能——除非所有的人突然都自動地塞兌閉門。有人振振有詞地說,這正是老子愚民思想的體現。但是愚民思想首先體現在欺騙,可“塞其兌,閉其門”是欺騙嗎?有人會說愚民政策是讓老百姓沒有知識、沒有見識,但這正是我們要說的。
2,並非愚民舉措、更非防民之口。
且不說老子從未主張過讓民眾成為愚蠢不堪的無知之徒,即便老子確是這樣主張,則這裡的“塞其兌,閉其門”也與使得民眾無知愚昧毫無關係。其一,要讓民眾無知,最好的辦法是控制知識的傳播,這一點統治者容易做到。事實上老子時代,知識一直是統治階層所擁有,民眾並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和條件。既然民眾一直處於無知狀態,那麼老子憑甚冒出讓民眾無知的話?難不成他是預見到未來,所以事先告訴未來的統治者?其二,“塞其兌,閉其門”,意思是將民眾的口堵住、門塞住,口和門都是雙向的,有進有出,讓民眾無知只是不讓進,但是除了統治者掌握的知識不讓民眾學習之外,民眾的口和門能夠堵得住嗎?能不讓他們道聼塗説、看聞聽問、自己思考嗎?難不成讓民眾真的成為感官機能全部喪失、思索名言之能全部無效?又有人說這裡不是讓民眾無知,而是讓民眾不要議論、放棄思考,正如厲王彌謗、明朝特務那樣。但是這恰好與五千文的主旨和他章表述不調。
3,“其”實指統治者,但對各類自覺修養、進道修德者均適用。
事實上,這一段主要針對統治者而不是民眾。“其”主要代指統治者,統治者依道而行,“為天下式”(22章),“侯王若能守”(32、37章),於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57章)。
另外,從五千文意蘊考察,“塞”和“閉”也應當理解為個人自覺的修道進德,而去堵塞他人之口、關閉他人心靈活動,是“有為”而非“無為”。
兌:口,孔洞。此處主要指口。塞其兌:堵塞孔竅、堵塞口。意即不要誇誇其談、喋喋不休。《說文》:“說也”,意為言說。段玉裁注雲:“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為閱字,閱同穴”。俞樾《諸子平議》:“兌,當讀為穴,…閱從兌聲,閱可假作穴,兌亦可假作穴也‘塞其穴’正與‘閉其門’文義一律”。高誘注《淮南子•道應訓》“王若欲久持之,則塞民於兌”雲:“兌,耳目鼻口也,老子曰‘塞其兌’是也”。
閉:關閉。
門:門戶、門徑。實指欲念情感、智識心機等內心活動。
10章有“天門”,意指天生具備的與外界交通的器官及官能,由10章的“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可知,“天門”主要指欲念情意、智巧算計和言語口舌(參見10章分析)。但此處的“塞其兌”指言語口舌,因而,“門”就只能是欲念情意、智巧算計了。
下面對“天門”和“門”作一簡要說明。
天門:天生具備的可與外界交通的身體器官 及其行為活動。因老子的“門”側重於活動,因此,更為簡要的解釋是:天門即天然官能。從此界說出發,眼耳鼻口心(心指廣泛意義上的心靈,如情感意欲、思辨智謀)都屬於天門的具體內容。
門:分廣義狹義兩種。廣義的門與天門 同指同意,狹義的門指“心”。後者分為:
1,情感、情緒、欲望。
2,志向、心志、意志。
3,記憶、辨識、思考等純粹認知能力和活動,這是今日常說的理性。也可謂之認知理性或認知智慧。老子常以“名”、“知”表述。
4,智謀心機等智慧。也可謂之應用理性或實用智慧。
1和2緊密交關,也是最原始最根本的,是大道中的“情”在生命中的具體體現、具體活動。可統謂之‘情、欲”,五千文中常以“欲”表述。3和4緊密交關,是大道中“情”在生命領域中的一種天性能力,可統謂之“智識”。“明”是最高境界的智識。
此章“閉其門”的門指狹義之門的1、2、4,某種意義上也包含了3。所謂“閉其門”是指盡可能消弱和減少其活動運作,絕非全然封閉,那樣必定得出老子主張速死的奇談怪論。五千文中的“無欲、無知(智)、無名”等就是對“閉其門”的分別表述。
所以“閉其門”意指“情、欲”不要繁雜和強執,“智謀”不要苛細和頻用。其中實用智慧(智謀)是五千文竭力反對的,而這也是可以完全杜絕的(不象1、2、3那樣無法全然避免)。因此,“閉其門”實即即清心寡欲、放棄智謀。
此外,“兌”也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兌”同廣義的“門”,狹義的“兌”僅指口,意指言語。當“兌”與“門”同時出現時,兩者都取狹義,兌意指言語,“門”意指心靈。
終:終止、終了。
勤:勞苦、辛勞,憂慮。
閟(bì):郭店乙本。閉門、關閉。《說文》:“閉門也”。研究者有認為“閟”乃“閉”之本字。也有說“閉”是“閟”的轉注字。
賽:郭店乙本。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塞”,堵塞。此字《說文》未收,徐鉉《說文新附》雲:“報也”,指祭祀時酬報神靈。
𨓚(shuì):郭店乙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兌”。
:郭店乙本。字書未見,整理者未作釋讀。鄧谷泉《郭店楚簡老子釋讀》引諸家之說較詳,多認為是“嵍(wù,山名)”的省寫,“嵍”本字含義不通,通假字諸家之見不一,通務、𤵝(mǔ,病)、暓(音義同𣊃(mào),昏亂,惑亂)。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則釋為“侮”。諸家之見於意均通。
:帛書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悶”。注雲:“ ,乙本作㙂,通行本作兌,字當訓穴 … 此疑是閲字之誤”。“悶”本字含義不通,故當釋為“閱”。其義詳下。
堇(jǐn):帛書甲本、乙本。本字含義不通。可通“僅”,義為缺少,匱乏。但更合適的是通“勤”。
㙂(duì):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當通“兌”。
冬:帛書乙本。同“終”。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開:開啟,打開。
兌:此指廣義的“兌”,即言語和心靈。具體包括言述論辯、意欲情志、是非美醜、價值評議、智謀心機等。
濟:周濟、供濟。意指以各種方式推動、參與。“濟”古通“劑”(調理、調劑)、“齊”(整齊、排布),於意亦通。
事:事務、事為。
救:禁止、盡絕。也可理解為救助、挽救。統治者不僅自己“開其兌,濟其事”,那就無法禁止別人照方抓藥。如果他還也在民眾中提倡,那就如脫韁野馬,各種言辯智計、情欲意向都無法禁絕了。
啟:郭店乙本、帛書乙本。開啟。
賽:郭店乙本。酬勞、酬報。或可釋為“塞”。本字含義費解,原文若是“賽”字且用本義,應當意指回報、襄贊,即對各種事務予以回饋。稱心者贊之譽之,否則損之貶之,具有推動導向效應。如果統治者是依道而行,這種襄贊回報自然可行,但如果背道而馳,那不過是以己意驅動導向,這就走向不歸路(可與“逨”字的就、來之義相通)。“賽”如果釋作“塞”,義為堵塞,亦通。既已“啟其兌”,卻又“賽其事”,那當然難有好結果,也是一種崎嶇之徑。“賽”有競賽義,但應該是後起義,如先秦已有,於此處之意倒是非常吻合。
逨(lái):郭店乙本。本字含義難解。此字《說文》未收,《玉篇》:“逨,來也,至也”,此義唯一通暢的情況是將“賽”釋為“塞”。既已“啟其兌”,卻又堵塞其事務,此時就離心離德,民眾不歸附。逨亦通“勑(lái)”,辛勞義,但於此不通。
悶:帛書甲本。本字含義難通,或為“閱”字之誤。閱:計數、考究、核查,可引申為算計辨識,意指分辨美醜、評定價值、識別是非、運用計謀等。高明《帛書老子校注》認為帛書乙本的“㙂”可能是原文,並以“㙂”貫通王本的‘兌“和甲本的“悶”,論證較詳,此不具引,可參閱。
齊:帛書乙本。平等、整齊、排布。意指按照意願使其有序不亂。“齊”亦通“劑”,調劑、調理。“齊”本字含義頗通,實則比王本的“濟”更為合宜。“齊”字涵有整治義,既已“開其兌”,則各種意欲情志、智識心機、美醜是非競相施展,於是有了混亂,統治者此時必得加以整治(往往是按照自己意願進行),但於事難補。就此義而言,“劑”字之義更好。而王本的“濟”古亦通“劑”,所以,齊、濟、劑三字於意均通,但以“劑”為宜。本書校訂文仍作“濟”,但在解釋上取其寬泛義。這種寬泛義合乎此處表述,並非隨意擴展。
棘: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通“救”。整理者注雲:“棘,與事為韻,通行本作救”。高明、許抗生等均釋為“救”。救古屬見母幽部,棘古屬見母職部,音近可通。棘與革(更改、變異)、勒(整飭、限制)、戒(戒除、去除)古通,這幾個字的含義於此亦可行。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一段,王本等傳世本和郭店帛書等出土本文字差異頗多,因而在具體文意上有些許區別。然在具體釋義上不應違背此段的意旨,這個意旨就是前文的“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因此“塞其兌,閉其門”是合乎大道原則的方式,“終身不勤”是這種方式下的自然結果。而“開其兌,濟其事”是悖離大道的方式,“終身不救”則是這種方式下的必然結局。老子正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及其結果給治國者指出了兩條路徑,一條是康莊大道,一條是崎嶇小徑。這也是五千文反復強調的意旨。
或許有人從“天門開闔,能為雌乎”以及五千文的有關表述認為,“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一段是完全地守道而行,是理想境域。“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最大程度地依道而行,是在大道原則指導下的現實路徑,是改良境域(理想和改良境域見本書為政治國一章綜合闡述部分)。若果作此理解,則“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一段的文字含義就需另行解釋(此處不再辨析)。但此見不合原文表述,前文的“既知其母”和“以知其子”都是從認知理解的角度闡述,不涉及行為實踐,後文的“複守其母”才是踐行活動,所以“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是對“複守其母”的具體闡明,而“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則是從反面予以闡述。當然,如果有人堅持認為“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也是正面陳述,是“既知其母”之後的抱道而行,並進而認為老子不是主張消極事為,那就對具體文字含義重新解釋一下即可。
總之,領會了此段意旨,則具體的文字差異也就不關痛癢了。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見:看見、洞察。
小:細微、細小。意指隱微玄妙之理,也即大道蘊涵的理則。
明:明白、洞明。
守:持守、守住。
柔:輕柔、柔綿、和緩。
強:強健、強勁、堅強。
“守柔曰強”是五千文中老子所主張之“強”的直接而清楚的界說。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用:運用、使用。
光:光照、光亮。指大道之光以及洞明大道之後的心靈之光、智慧之光。實則是大道原理的現實運用(主要指一些變通性的具體方式方法,如用兵時的謀略、如制服“強梁”的權變、如震懾“化而欲作”者、如教化自以為是的“前識者”等)。
複歸:複返且歸從、回歸且奉守,也可理解為又回歸、再回返。“複歸”是五千文中的重要概念。
“複歸其明”表示“光”由“明”產生,用今日的話講,明是光源,光是光線、光亮。“複歸其明”就是要回到光源、複返光源。由於“明”是體證領悟大道之後的洞明、明通(見27章“襲明”,也可參閱後文基本概念部分),是思想觀念中的大道,於是“用其光”意指大道原則的現實而具體的運用,“複歸其明”意指運用中和運用後要回返大道,抱守不失,不要越跑越遠甚至產生畸變而迷途不返了。這裡其實涵藏著一種變通,這就是方法論的具體適應性和變通性。以大道為原則生活處世、治理國家,也會遇到一些特殊情形(如37章的“化而欲作”以及五千文關於戰爭的闡述等等),有道者在目的正確下可以採用最合適的現實方式進行處理,但是達成目的後必須“知止”,必須“複歸其明”,免得“其事好還”(30章)而“遺身殃”。就此而言,上文“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也可勉強視為“用其光”,即現實運用。然此時無論王本等世傳本還是出土本,其文字含義均應重新梳理。
遺:送給、饋贈、留存。意指招來、遺留。“無遺身殃”直譯是不要送給自身災殃。意即不要給自己招致禍患,不要給自己在將來留下隱患。
身:自身、身體。
殃:凶災、災殃。
是謂:“是”指上文與“道”相合的各個情形,但主要指“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
習:效仿、學習。但此處以通“襲”為是,襲:因襲、沿循。帛書本、傅奕本以及許多傳世本均作“襲”,蔣錫昌列有40家左右。本書校訂文作“襲”。“襲常”和“襲明”是老子認知論、方法論的基本的核心的內容。
常:恒常、永恆。實指大道、常道。
道:帛書甲本。引導、導致。
央:帛書甲本、乙本。通“殃”。
三、校定及譯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天地有本源,可以將本源當成天地的母親(生出並養育天地萬物者)。既然知曉了母親,就可由母親瞭解子女。既然瞭解了子女,就該歸依而奉守母親,永遠都沒有危殆。放棄名言分辯和指令訓導,減損欲念情意並杜絕智謀,終身都不會勞苦憂心。造作名言規條、放任情欲智計,以此去推動世事、調理事務,終生都不可救藥。洞察微細叫做明通,持守柔弱叫做強健,運用智慧之光,回返而奉守大道之明,不要招致災殃,這就叫做“襲常”(承襲、因循永恆之道)。
四、章句詳解
此章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視為五千文的總綱。“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是宇宙自然內容,涉及天地萬物本始、生成,以及本根(母)與其衍生物(子)的關係。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是認知論內容,涉及由大道了知 天地萬物的生成運化、本性機理這一方式途徑。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是踐行論內容,既然明白了具體事物的生演運化、情理機制,明白了大道作為原則指歸的普適性、有益性、恒常性,那就應當奉道守道、依道而行,堅定不移、永不離棄。
“沒身不殆”是指終身 都沒有危殆災患(也許還指死後再生前 這一階段沒有禍患,即還能再生於人甚至更高級的生命)。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生活處事 和為政治國內容,是說當依從大道,少評議爭辯 而應注重踐行、少教誡訓示而當以身作則,不要放縱貪欲邪念、不要動用機智巧詐。
能守道而行 則終身不會勞苦憂煩,否則就一生 都陷入坎難、難以自拔。
這裡就是五千文兩條路徑(或兩個方向)、兩種結局的確切表述。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涉及認知和踐行,能洞察隱微不顯之理 才是明通,能持守柔弱才是強勁。
柔弱是大道的特性,至柔即是至強,這裡體現了五千文獨特的價值觀念。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是一種變通方式,在為了正義、為了蒼生而不得已使用智謀後,必須“果而已”,及時放棄而複歸大道,不可迷執 以致樂此不疲。
否則不僅天下混亂,也必定自招禍患。大道無智無欲,只有依順大道 才能沒有禍患,才能永遠不招災殃。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天地萬物有一個始源、有一個本根,這個東西可以看做 是天地萬物的母親。為何可以將始源、本根當成母親?這是因為,天地萬物 都由她生出,她又一直養育護理著 天地萬物,為天地萬物提供所需,天地萬物 最終又複返於他、歸依於他。這情形就像生活世界中 母親與子女的情形,因此老子用母親來比喻這個本根、始源——也就是大道。詳見宇宙自然部分的討論分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既然知曉了本根始源,那就可以通過本根始源 來瞭解天地萬物,就象見到了某人的母親,由母親哪裡瞭解其子女一樣。事實上,這正是老子了知天地萬物的生成運變、本性機理的方法途徑。具體細節我們當然不能全知,不過老子既然這樣說,我們無妨這樣認定。
如果某人機緣湊巧,或者能夠修煉到如老子那樣的“虛極靜篤”之境,自能清楚其中的奧妙。既然瞭解了天地萬物的真相、明白了他們的本性機理、相互關係、運演方式等等,就應當再複返于母親哪裡,即歸依大道、奉守不離。為什麼一定要歸依母親、奉守大道呢?難道和子女們 在一起不好嗎?老子說了原因,這就是只有奉守母親、依從大道,才能“沒身不殆”,這其實就是說人 們應該依順大道原理,守道而行,從而避免因為人類自身原因 造成的各種危殆。
“沒身不殆”有兩種理解,一是終身,也就是此生。二是不僅包括終身或此生,也包括死後。由於老子的生命論是反復生滅、恒久流轉的形式,所以第二解也通,即此生以及死後 至來世投生前也沒有危殆(通俗點說成為鬼魂時也沒有危殆,但實際意思應該是指再生時不會墜入低級生命)。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指人所具有的可與外界交通的孔竅,廣義的“兌”包括眼耳鼻口等感官,狹義的“兌”指口。
“其”指所有的人,但主要指統治者。“塞其兌”並不是說要將感官功能全然放棄,實際上誰也做不到。而是說不要貪圖感官享受,但此處主要指言語方面,即言辭教訓、言語講論、言辭爭辯、妄語癡言。
五千文主要針對統治者,所以這裡可分為這幾方面,一是言語指令,即指指畫畫、指令指使。二是言辭教化,即教導訓誡。三是言語爭辯,一如今日常見的各類爭辯、評議、議論。四是虛語妄言,即不務實的胡言亂語。五千文老子最注重的是“行”,即實行、踐行,大道是行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事情是幹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美好的德行在日常生活處事中體現出來、是自己做出來的,不是言語講論、教訓別人。“不言之教”正是老子教化感化世人的基本主張。四類中,老子可能側重於言語教化和言辭爭辯。
“門”也有廣義狹義之別。廣義的“門”指人所具有的 可與外界交通的孔竅,此時與“兌”一樣。狹義的“門”指心靈及其活動。心靈活動正如“門”的開合,門一開就是心靈在運作,門一閉就是心靈在休止。心靈的活動 可以分為這幾類(在第三篇老子德性論等章節,我們將心靈的活動內容 分為“情欲名觀”四類,此章我們沒有採用這個分類)。其一是各類欲念、心思。其二是各類情感。其三是各類志氣,如意志、意氣。其四是認知思辨。其五是心術智謀。五類中老子可能側重于欲念和智計。
“兌”與“門”的上述分類,只是一般性說明,讀者可自己進行細分。
“終身不勤”是說一生都不會勞苦、煩累。當你不以言辭教誡為主,而是以身作則,自己踐行時,若果有益,眾人都看得見,不需教誡,別人會自行效仿。僅僅教化訓誡,估計就是講論一輩子,情況還是一樣。這是老子針對統治者自己不踐履而只讓他人奉行的批評。當統治者減除自己的貪欲,放棄自己的智謀心術時,民眾自然會消解機詐、清心寡欲。如此等等。
“終身不救”是說一生都無法盡絕、終身都不能挽救。當統治者肆無忌憚地放縱貪婪、施用巧詐,當統治者絮絮叨叨地指令教導而不自身踐行,那他一輩子都忙碌煩亂、無法安寧,不能自拔、不由自主了。
總之,“塞其兌,閉其門”主要意思 是說放棄言辭教化 和評議爭辯、棄除貪欲邪念 和智術巧詐,這樣一生都無勞煩和憂患。這道理不僅對統治者 而且對普通民眾,都具有指導意義。
“開其兌,濟其事”是說,如果放任言辭教化,喋喋不休地指教訓誡;如果放任言語爭辯,唾沫四濺、面紅耳赤,也基本於事無補、徒耗心神;如果放縱貪欲邪念、如果放肆地採用智術機詐,那麼社會必定處於一片混亂狀態。
此段可以視為人生社會領域 諸主張的簡要概述,五千文許多章節 都涉及到這裡所述的內容,此不煩列。另外,郭店本和帛書本文字 與王本略異,有些文字之意優於王本,參見上文注釋辨析部分。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能察知微細叫做“明”,能持守柔弱叫做“強”。所謂“小”並不是指微小細微的實在物,而是指微妙幽微的理則機制、本性特質,這不僅指大道這樣的根本原則,也指萬事萬物、人生社會的細微隱秘之理。這類細微隱秘之理是常人所難以曉知、難以洞見的。“柔”是五千文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心性和行為方式,主要意指輕微柔緩、不躁烈、不激切等。“守柔曰強”,持守柔弱才是“強”,按照柔弱的方式行為處事,才是真正的“強”。這是老子對自己主張的“強”的直接正面闡述,也就是說在老子這裡“柔”才是真正的“強”,而世俗所謂的“強”,諸如強力強勢、強大強盛、堅強堅硬等等,並非真正的“強”。此句對於領會五千文的有關表述具有指導意義。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明”在此處的文字含義是光源,“光”則指光線、光亮。“明”的實際意指是智慧、聰明,確切講是指心靈本體、心靈自身。
“光”是心靈的活動、心靈所產生的的東西,這裡是指實用智慧、機智等。
複歸是回返、回歸。“用其光,複歸其明”是指運用智慧巧計,但必須回返到心靈本身。
也就是說,為了正當的目的 可以採用智慧之術,但是絕不可樂而忘返、樂之不疲,以至於越走越遠,離失本根了。
偶爾一用 必須複返心靈自身,亦即放棄 繼續使用智計巧詐,“明”的光線不再外泄,心靈不再滋生智謀。
“無遺身殃”是說不要給自己招來災難、不要給自己造成禍患。五千文反復告誡不要使用智計巧詐,就是因為這不僅給社會造成禍亂賊害,而且必定會給自身帶來危殆災殃。歷史和現實反復地印證了老子這一洞見。但是智者們對老子的忠告一直無視,所以他們都要遭殃。
“襲”是因襲、沿襲、襲用,“常”實指大道。“襲常”是說依從大道、因循常道。也就是奉道守道、依道而行,按照大道的方式行為處事。大道從不用智、不施巧詐,但卻從未有人比他更能算計、更加機智。可參閱27、73章等。因此當“複歸其明”,牢守其心,不用巧詐。即便迫不得已且為了正當公正、為了民眾福祉、為了天下康寧等而使用巧詐——比如對付暴虐無道禍害蒼生而用兵,比如對付那些屢教不改、為了自己的貪欲私利而使用謀詐、殘害百姓者——也必定一用即止,不可常用、更不可依恃。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9, 2025 9:04 am
由 新老怪
第七則藥山升座
示眾雲。眼耳鼻舌。各有一能。眉毛在上。士農工商各歸一務。拙者常閑。本分宗師 如何施設
舉藥山久不升座(動不如靜)
院主白雲。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便重不便輕)
山令打鐘。眾方集(聚頭作相那事悠悠)
山升座良久便下座歸方丈(一場話霸)
主隨後問。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雲何不垂一言(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
山雲。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可惜龍頭蛇尾)
師雲。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是以三家五請。菩薩上堂。半偈全身。夜叉升座。豈悕法哉。
黃龍南禪師雲。蓋今之人。容易輕法者眾。欲如田夫時時幹之。令其枯渴。然後溉灌方得秀實也。藥山久不升座。又且不然。
覺範道。一庵深藏霹靂舌。從教萬象自分說。
永嘉道。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院主頭頭蹉過。
白雲。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仁義道中。主賓分上。也未為分外。山令打鐘。只見雷霆施號令。眾方集。豈知星斗煥文章。山升座良久下座歸方丈。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主隨後問雲。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雲何不垂一言。
翠岩芝雲。藥山下座。院主當初怪不為眾說法。可謂誤他三軍。
萬松道。正是將頭不猛。
山雲。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
琅琊覺雲。藥山下座不妨疑著。及乎院主拶著。失卻一隻眼。
萬松道。再得完全能幾個。而不知換得兩隻眼。
雪竇道。可惜藥山老漢。平地吃交。盡大地人扶不起。
萬松道。和尚也須出只手。
無餘頌雲。丈室未離已吃交。悄然歸去轉無憀。經師論師猶相告。一款分明便自招。
萬松道。曹司易勘。公案未圓。解與天童。如何判斷。
頌雲
癡兒刻意止啼錢(堪作何用)
良駟追風顧影鞭(踢起便行)
雲掃長空巢月鶴(樹下底一場懡[怡-台+羅])
寒清入骨不成眠(開眼作夢)
師雲。涅盤經說。嬰兒啼時。母將黃葉。雲與汝金。兒即止啼。此頌久思示誨 與雲何不垂一言。
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便作禮雲。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外道去後。阿難問佛。外道見何道理。而言得入。佛言。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藥山與世尊。一等舉鞭。院主率眾僧。禮贊有分。卻怪不垂一言。可謂東土衲僧 不如西天外道。
天童恁麼頌。萬松恁麼說。盡是止啼黃葉。只為諸人 熱夢未醒。睡輕者一呼便覺。睡重者 搖撼方驚。更有一等。椓抄起來猶自[穴/(爿*臬)][目*牚]。比他藥山睛巢月鶴。清不成眠。雲泥有隔。雖然如是。睡語不少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9, 2025 9:10 am
由 新老怪
此我無見無相無識
我今建立此我,乃先佛所训,乃大事因缘本分之理。历代善知识并无别途。盖时节因缘至于今日,才说出为众人知也。诸方必起谤议,齐声骂我堕我见、我相、识神。哪知此我本无见、无相、无识,因著于见、著于相、著于识,故谓之我见、我相、识神。若真知此我,即日游于相、游于见、游于识之中,而无执染,则见、相与识都是真知行履处。可怜这伙俗汉,以盲引盲,日久岁深,难于开示,殊可悯叹。
不识此我,即极力销磨诸妄,都是东却西缘,南推北就,并无立脚处。即诸妄皆尽,不由你不著于空相,终日终年都在恍惚之际而无归宿处。这还是真心苦修之人,其余又安可问也。
若能知此我 本不著相、本不落空,只要当下一知 不用费力,而诸妄皆纷纷散去,并无所谓空,无所谓相,一时轻安,难于言喻。
此我乃大火聚,任你一切物泊上即燒卻,諸妄於此我亦然。蓋此我至真至實,諸妄皆空,以皆空之諸妄,而勞此真實之我,攀緣於無益之地,一眼看破,癡不至此。所以智者 只要發明此事,理得心安,則諸妄自退,豈不樂哉!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日 1月 19, 2025 10:10 am
由 新老怪
佛講經說法,有事有理。因為,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能顯理,理能透事。所以古德說:「事無理不成,理無事不圓。」所以,凡事必須理事圓融,相容並蓄,離一即非。故說,「理事不二」。
佛法在事相上所說的,無非是「因果」的現相,
而事中所說的理,不外乎「心性」的道理。
換句話說,佛法一大藏教,包羅萬象,鉅細靡遺, 所說的諸法實相,講的就是「心地」法門。
所謂:「三界唯心,心名為 地。」簡單地說,宇宙萬有的現象,就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 所變現的。經云:「心即法界,法界即心。」也就是,一切法 從心想生。
佛法修學的宗旨,就是為了悟道;道理明白了,才能無拘無束,自在無礙,解脫無惱。
否則的話,生活在強大物質的誘惑下,以及在工作與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就會痛苦不堪,煩惱重重,了無生趣,甚至消極厭世。
如果,生命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目標,就好像沒有根的浮萍一樣,隨波逐流。
所以,學佛的目的 在於明心見性,見性之後,生命才有意義,才能見其光輝,進而轉消極的態度,積極地為世人服務,為社會做出貢獻。
一切法 從心想生。
佛法說開悟,到底悟個什麼?悟的就是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所謂的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覺性」。覺性不動,不假外求,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從來沒有失去過。牠,清淨寂然,具足一切的德能,又能隨緣生一切的萬法。可惜,世人無知,這一念真心被妄想、分別、執 著障礙住了,以致真心不能顯現。而修行,就是要剔塵除垢,掃除心中的 障礙,將我們自性的般若開發出來,才能成就圓滿如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