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德山一日齋晚,老子持缽自方丈下來,雪峰云:「鐘未鳴、鼓未響,托缽向什麼處去?」山低頭遂回。巖頭聞云:「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德山謂:「汝不肯老僧那?」巖頭遂密啟其意。山次日升座,與尋常迥殊。巖頭拊掌謂大眾云:「且喜堂頭老漢 會末後句,雖然如是,只得三年。」此個公案,叢林解會極多,然少有的確透得者。有以謂「真有此句」,有以謂「父子唱和,實無此句」,有以謂「此句須秘密傳授」,不免只是話會,增長機路,去本分甚遠,所以道「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此等人,翻成毒藥」。

他參活句,不參死句。
活句下薦得,永劫不忘;死句下薦得,自救不了。
若要與祖佛為師,須明取活句。
韶陽出一句,如利刀剪卻。
臨濟亦云「吹毛用了急須磨」,此豈陰界中事,亦非世智辯聰所及。
直是深徹淵源,打落從前 依他作解、明昧逆順,以金剛正印印定,麾金剛王寶劍,用本分手段。
所以道「殺人須是殺人刀,活人須是活人劍」,既殺得人,須活得人;既活得人,須殺得人;
若只孤單,則偏墮也。
垂手之際,卻看方便,勿使傷鋒犯手,著著有出身之路,八面玲瓏照破他,方予下刃,
亦須緊密始得;稍寬緩,即落七落八也。
只自己等閑,尚不留毫髮許;
設有,亦斬作三段,何況此宗門中 從上牙爪 遇其中人才拈出,若投機則共用,不投機則鏟卻,以是為要,無不了的事。切在力行之。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疇昔受知於此道極深且久,豈假言句可通?
然格外超宗 在大達大觀之士所操持,雖千變萬化,不出掌握中。
世法、佛法曾無以異,唯日用照了,鏡心像迹,初不遺鑒,乃大定也。
是故維摩
「取飯香積,借座燈王,搏妙喜世界 如陶家輪,納須彌於芥子中,吸劫火於腹內」,
由反覆掌,蓋中既虛而靈,寂而照,此外事物出沒、轉旋,不假他力,
所謂「證不可思議,咸即方寸一片田地爾!」
矧建功立業、蘊德操誠、左右逢源、秉金剛寶劍、拈殺活杖子、指揮之際,皆此妙也。
望期之言表意外,雖千萬里猶目擊耳!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自古聖賢以過量傑出,如植大根器,獨證此大因緣,以悲願力發揮直指「萬有同體、至淵至奧」一段事──「不立階梯,頓超獨得;從空劫以前 湛然不動,印定群靈根腳;亙古今絕思慮、出聖凡、越知見;初不動搖,淨裸裸,活潑潑,現在一切有情、無情莫不圓具」。
是故釋迦初生,即指天地大哮吼,當頭拈出,次以明星,末後拈花,只貴具此正眼的領略。
自爾四七、二三密傳,不知有者,以謂有多少妙用神機,只言隨波逐流,初不究其根本;
若鞠其至趣,不消一扎。

昔李駙馬見石門,門謂曰:「此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
李即便領,以頌自陳:「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趣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蓋上智利根,天機已具,唯務確實透徹;
當受用時,握大機,發大用,先機而動,絕物而轉。

巖頭云「卻物為上,逐物為下」,若論戰也,個個力在轉處。若能於物上轉得疾,則一切立在下風,並歸自掌握,擒縱卷舒悉可點化。居常自處泰然安靜,不掛纖末於方寸;動而應機,自秉璿璣回轉變通,得大自在,萬彙萬緣皆迎刃而解,莫不如破竹勢,從風而靡,所以「立處既真,用時有力」。
況總領英雄、驅貔虎之士攘巨寇、撫萬姓、安社稷、佐中興之業,皆只仗此一著子撥轉上頭關鍵、萬世不拔之功,與古佛同見同聞、同知同用。
四祖云「非心不問佛」,
德山云「佛只是個無事人」,
永嘉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臨濟云「無位真人,常從面門出入」,
皆此蘊也。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次草 »

老怪兄您好
壇經說的。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您認為存無見守空知是智常還是大通和尚呢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本地風光


一切眾生之所以沉淪生死苦海,長劫不得出離者,乃由於無始無明之遮蔽,於本無生死處 妄生生死之見,於本無生滅處 妄生生滅之心。眾生之妄心雖有多種,但擇其要者、大者,則不出“有無斷常”四見也。明心見性之所以 能夠截斷生死根源者,就在於可以由見性 而明了萬法本空,萬相皆幻,進而以般若正智 蕩盡無始無明。如此則雖不求了生死,而生死自了;雖不求熄生滅,而生滅自熄。所以說佛教內部 不論何宗何派,最後無不匯歸見性一途,無不於心地上 而求解脫。

講到明心見性,不管禪宗也好,還是教下也罷,只是下手之方便 有所不同,入門以後的境地 都是一樣的。因此不論修習何種方法,只要用功得法,功夫相應,都有可能 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開本來。悟心首先是破參,打開熏染在妙真心上的 無始無明,繼而在破參以後 還要錘煉知見,以期去偽存真。很多人以為只要打開後 就自然樹立起真實無偽的般若正見,其實未必如是。

初見性就好比是 剛出爐的生鐵,雖不再是礦石,但其中還包藏著許多雜質,還須再入紅爐 才能百煉成鋼。也就是說,可否得到一點好消息 是一回事,而能不能就此 斬斷迷情,會取從上以來 諸佛無上微妙本心,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在眾生的諸多錯誤知見中,有四個根本知見――有無斷常,這其中斷常二見 相對好破一些,而有無二見 相比之下則要難破得多。

假如我們認真留意一下 公案中的故事和事例,會發現即使是一些 非常偉大的禪師,在他們修學的路上也一樣會經歷坎坷,於不知不覺中 落入意想不到的窠臼中。比如六祖慧能,當他初次聽到別人念誦《金剛經》的時候,即已深達無我性空之妙理(請注意:此時他的意境 已是迥出常流,不但遠高於五祖會下的泛泛平庸之輩,亦高於身居首座高位的神秀禪師),其“ 身非菩提樹,心非明鏡台”詞句,在常人看來,實在是千古難得之佳偈。照理說其見地之玄妙 超卓早已鶴立雞群,可是五祖卻說他並未見性,因為他偏空了,落在了無裡。

再比如百丈懷海禪師,因馬祖問野鴨子一事,被祖扭鼻頭,疼痛入心而發悟。來日祖上堂,未及發話,即被其卷卻拜墊,祖於是離座返歸丈室。觀其此時做略,日後一代祖師的高邈風範 已現端倪,但是這時的百丈見地並未到家。在隨馬祖回到方丈後,卻在“即此用、離此用”上露出了馬腳(此一節請參閱老人所著《禪海微瀾。大機大用》),因為他還有這“即離”之見,落在了有里。

慧能的空與百丈的有,不同於未悟凡夫的有無之見,乃是於初悟心後 所生出的一種微細情見,當事人自己是不易覺察的。倘慧能不於夜半聽五祖再講《金剛經》,則無由體解大道,一連發出五個何期的感慨;若百丈不聞馬祖振聲一喝,即無以剿絕偷心,何得耳聾三日?

見性這回事,就好比一個從出生以來 即身處黑暗中的人,眼前除了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當他脫離黑暗來到陽光下的時候,以前從所未見的萬千景象 湧現在面前,內心如何會不歡喜?如何會不激動?可是剛剛離開黑暗的人,他的眼睛 不能馬上適應光明,充其量也只是看到 事物的大概輪廓,還有許多細微幽隱之處區分不出來,須等到慢慢適應了以後 才能分得清(熟處轉生,生處轉熟)。

此時亦有可能出現三種況:
第一種人很快即可適應外面明媚的陽光,並將所見到的一切景色盡收眼底;
第二種人執取 最初所見之朦朧影像 以為全體,從此即再不思進取;
第三種人則乾脆被強烈的陽光 刺瞎了眼睛,成為見光死。
那些初識本來的人 也是這樣,既有於悟後 可以輕鬆轉身者,亦有悟後住於微細知見 而心生執著者,更有錯落邪知邪見者。對於這種悟後的迷惑,古人稱之為百尺竿頭,為修道人極為容易 落入的窠臼,若迷而不覺,則難免不深陷其中矣!

須知此百尺竿頭 只是吾人進修中途之化城,若心有所取,意有所戀,耽著於此,即為解脫之堅牢。學人於此只有 再复挺身而進,方可“皮膚脫落盡,唯露一真實”,得心意自在。
如同我們每一個人 都難以看見自己面上的塵垢一樣,初悟之人 也很難覺察到自己落身之處。俗話說得好“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想知道自己見地真不真、悟得徹不徹,最好的辦法 就是請明眼人來作勘驗。所以古人於悟後 常行腳四方,遍參各地的善知識,為的就是要藉他人的眼目,以鑑別自己所見之真偽。古時之道者之所以能夠見得真、證得徹,行解相應,言行一致,那是他等虛心辦道,老實為人的結果。可是你看現在的許多人,修心不過剛有稍許所得,即急急忙忙自肯自悟,你若告訴他後面還有重關險灘,他哪裡還能再聽得進去?你想那古人根基何等銳利!心機何等敏捷!尚不免平地跌足、靜水翻船之事,我們末世的障重眾生又怎麼可能一悟即徹、一蹴而就呢?

我們在讀公案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要么是文字太過艱深,看了半天卻不知所云;要么是內容太過簡單,精彩的情節 大多一筆帶過,當事者的心理活動 鮮有提及。從現存的公案、語錄中,如果沒有明眼人的點撥、提醒,往往很難看出 其中的緊要關鍵之處來。是以許多人讀公案 除了學上一點花哨的油滑語句,根本就沒有得到什麼真實的受用。近日有某位道兄贈送本人徐(恆誌)老所著的《佛教常識問答》一書,在自傳中有徐老自述的修學經歷,內容翔實而生動,很有參考價值,我將其中的兩段 摘錄下來,作為本篇列舉的公案,供大家欣賞:

一天閒立於辦公室,自覺念寂心空,而見聞仍了了不昧,並不斷滅,頓悟諸佛心要非此而何?!從此似乎打開了缺口。不久,自知這仍是識神邊事,因為一有所著,早已錯過了也。又一天晨起,覺心境比較寂靜,但有微細一念粘滯,不得自在,於是連續返照四小時,不取不捨。近年時,忽覺此念脫落,前後際斷,當下一片清淨。暗想:六祖所說:“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真個一點不錯!但旋覺這仍是光影門頭,離本地風光尚遠,此後繼續在心地上 磨練觀察,漸於自心諦了無疑,神經衰弱 也就不藥而愈。

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我隨廠回滬,聽說王驤陸師 也蒞滬弘法,我隨之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依《大正藏秘密儀軌佛心經》上的六印一咒堅持修四、五百座,每座二小時,直入無相門。一天,參師,師見面便問:“你近來怎樣?”我說:“只是照顧本來。”師問:“本來是什麼?照顧的是誰?”我說:“本來即是不可得的,但卻不是斷滅,眼前總覺一片空靈。” 師說:“何謂一片空靈?這正是你識神用事,當知見聞覺知,無非生死。”我默然,師又說: “亦莫思量,思量即錯了也!”我正想開口,師又喝住曰:“此事無你開口處!古人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師又說:“古人說法,都無所著,並無實法與人。如有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趙州說:'庭前柏樹子。'如果根機契合,就知道不是以境示人,音在弦外,列有所契,你麼?”我說:“師自知之,何勞問我?”師說:“你自己究竟信得及否?” 答道:“我自知之,豈能持以示師?”“那麼還有假名否?”我說:“假名則不無,真如、實相、菩提、涅磐都是假名。”師說:“既然如此,還要假名做什麼?”經師慈悲鉗錘,截斷葛藤,悲欣交集。

徐老年幼 即受父親熏陶教誨,於佛法生起希求嚮往之心。及至青少年時期,迭遭父故母病之患,出離之心日盛。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工廠舉遷四川,為解決人生頭等重要之生死大事,並冀望母病能早日康復,乃礪志開始學佛。初隨能海上師 求受三皈五戒,以持名念佛為常課,亦曾向遠在天津的王公驤陸阿奢梨請益疑難問題,雖一時難以深窺堂奧,而用功則未有止歇也。一日於辦公室閒立,於無意中 忽然得個入處,雖亦意識到此乃光影門頭事,不可住著其中,然始終未曾 真正跳出其中。此後一直到抗戰勝利,隨工廠遷回上海之後,再從驤陸師公 學無上密乘之心中心法,並經師公之反复拶逼錘捋,方始截斷葛藤,會取向上一著之極則事。

徐老對個人之修學經歷,所言甚詳,其心路之歷程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吾等若能於中細細思量體味,定可得到諸多感悟與啟發。獅子讀罷此文,在為徐老之精勤求道之心 感動的同時,對驤陸師公提攜後人之慈悲懇切,眼光之明銳犀利,手段之高絕善巧,更是從內心感佩不已。心中心法 自初祖大愚阿奢梨初定“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淨土為歸”之宗旨,三代祖師 在開示學人,啟發童蒙之時,皆是以密為下手之方便,以禪為印心之軌則,最後由明心 而導歸淨土。

以前我們所閱讀的二祖的書籍著述,多側重於理論之闡釋,以及解答修行中的 一些具體問題,於臨機勘驗接引之方便與手段 並不多見。此番相見,則知道大祖師 果具通天手眼,來人落在那裡,病在何處,一望便知,三言兩語 即可將其接出火坑矣!從文中所述情況看,徐老見二祖時 正是坐於百尺竿頭時節,住於悟境脫身不得,若非二祖慈悲接引,則不知要耽擱至何時。師尊在談及師公接引後學時,於傳記中亦曾云:“ 餘於修第四印時,一夜於睡夢中 忽聞老母一聲咳嗽,頓時身心、世界一齊消失,而了了分明靈知不昧。晨起請益於師,師曰:'雖是一則可喜的消息,但猶欠火候在,更須努力精進,不可稍懈。'”說明師公乃是於故道上步步親自履踐過來之人,是以能夠對學人 可能遇到的障礙和問題,早就心中有數,因而總是可以適時叮嚀提示,祖師的智慧與機用,於之可見一般。

據說曾有心密弟子 向老人尋問心中心弟子修法的情況,老人說破初關者 大約二百餘人。這麼多年來直接或間接跟從老人學法者,早已成千累萬,可真正能夠領略到本地風光的,不過這區區二百餘人爾,如果平均下來,實在是個極低的比例。現在很多人 不知道何為初關,以為大凡有點名堂 即是破了初關,這實在是錯!餘曾見到有的人 連個像樣的光影 都沒有見過,即認為自己 已經見性了,其實所見處處粘滯,於諸佛如來無上密意 連點皮毛尚未窺得,如此之誤實在是大矣哉!

宗下所謂三關 乃指學人用功過程中之見道、修道、證道三個階次,每個階段 並無嚴格的界定與劃分。我們平時所說的破初關,不是僅僅見到少分光影,或是得到一點 心得體會即可算數的。須是在百尺竿頭再進一步,鹹魚入鍋 翻過身以後,方才算得數也。比如我在公案拈提一中 所舉黃庭堅與龐居士、高峰禪師之事例,其最初之所悟 皆不能說是真的破了初參。

記得當初 我說黃庭堅等只是初明心性,須藉助心意識的思量分別 方能把定腳跟,若離開心意識時 則不明所以,當時有的網友 對此還頗為不肯。有的人可能更會說,你講的那些問題 一點都不深奧,連我都會解,那些祖師們 怎麼可能不明白呢?
這裡有兩種可能:
一者是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同。就好比一道 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數學題,做對的人答案自然相同,做錯的人則可以 有若干個錯誤的結果。別人的問題也許你會答,你的問題也許別人會答,切勿以為你能夠解答別人的問題,就以為自己已經過得關了。因為這種答語 並非從自家真心中流出,不過是識心意解,做的是鬼家裡的活計,當不能真的。
二者把解悟與證悟混淆起來,以為只要能思量出個答案,即算是破關而過了。須知學明白的和證明白的,表面看起來 似乎差不多,實則有天壤之別。好比一個 從來沒有吃過的水果,一個吃過的人 把他對這個水果的體會感受寫下來,你看過以後將其牢記在心,甚至可以將其一字不差地 講述給別人,但真正的果子你畢竟沒有親口嚐過呀!古人與我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是在老實辦道,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難道黃庭堅與高峰等人 不能像我等一樣 說兩句虛頭語 蒙混過關嗎?非也!如果那樣的話,他們和那些終日耍嘴皮子,打口頭禪的人,又有什麼區別?

講到這裡,倒想談一點 對不同宗派傳法風格上的感受。大家知道,禪宗的風格是“遮詮”,把你想要知道了解的東西 盡可能地遮掩隱藏起來,只做一點最簡單的提示,其它的都留著你自己去悟。假如我們去參學時,你有什麼問題,執著的是什麼,落在何種境界裡,你所面對的祖師他明明知道,但他只會告訴你對或不對,而不會告訴你 錯在何處。禪宗的方法 就好像就在後邊 拿支鞭子趕者你走,只要你走錯了路,馬上對你兜頭打來,但是究竟哪條路對,卻是得你自己摸索才行,何時進了家門 何時才肯放你過。

而密宗則不是這樣,在修法之初 也許會給你設置這樣、那樣的障礙,及至後來反倒是 牽著你的鼻子走,將那些那些原本密得不能再密的東西,明著給你講出來,直接一條道引到家。所以有人 在分判顯密諸宗時,將東密與藏密中的各部密法,判為密中顯,而將禪宗判為密中密。本人以為如果能夠 借鑒西藏密法中的某些觀點,用來理解禪宗的東西,似乎更易契入。比如寧瑪以其第九乘之阿底瑜伽為最高,而阿底瑜伽又分為心部、界部與口訣部,其中尤以口訣部 最為超勝。因為心部、界部不離心意的思量、揣度與抉擇,未臻最極究竟,口訣部則因其離心意識,無須思量抉擇,是以最為究竟圓滿。
獅子未曾跟隨藏中大德修學密法,對大圓滿的甚深教授 不敢妄下結論,只是憑感覺認為 像黃庭堅、高峰與龐居士等人一開始所悟入之程度,大概相當於大圓滿的心部與界部的境界,而最後證入者,應該是口訣部的境地。對這個問題,還希望網上 大圓滿方面的高人 能出面指點。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由 次草 » 週日 12月 26, 2021 9:03 pm

老怪兄您好
壇經說的。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您認為 存無見 守空知 是智常還是大通和尚呢

一切眾生之所以 沉淪生死苦海,長劫不得出離者,乃由於無始無明之遮蔽,
於本無 生死處 妄生生死之見,於本無 生滅處 妄生生滅之心。
眾生之妄心 雖有多種,但擇其要者、大者,則不出“有無斷常”四見也。
明心見性之所以 能夠截斷生死根源者,就在於可以由見性 而明了萬法本空,萬相皆幻,進而以般若正智 蕩盡無始無明。
如此則
雖不求了生死,而生死自了;
雖不求熄生滅,而生滅自熄。
所以說佛教內部 不論何宗何派,最後無不匯歸見性一途,無不於心地上 而求解脫。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送圓首座西歸


得道之士,立處既孤危峭絕,不與一法作對,行時不動纖塵,豈只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
蓋中已虛寂,外絕照功;翛然自得,徹證無心。雖萬機頓赴,豈能撓其神、干其慮哉?
平時只守閑閑地,如癡似兀;及至臨事為物,初不作伎倆,準擬剸割、風旋電轉 靡不當機,豈非素有所守耶?是故古德道「如人學射,久久方中」,悟則刹那,履踐功夫 須資長遠,如鵓鳩兒出生下來,赤骨 地,養來餵去,日久時深,羽毛既就,便解高飛遠舉。
所以悟明透徹 正要調伏,只如諸塵境界,「常流」於中窒礙,到「得的人」分上無不虛通,全是自家大解脫門。
終日作為,未曾作為;了無欣厭,亦無倦怠;渡盡一切,而無能所,況生厭惰耶?
苟性質偏枯,尤當增益所不能,放教圓通,以謳和攝化,開權俯仰應接,俾高低遠邇 略無差誤。行「常不輕」行,學忍辱仙人,遵先佛軌儀,成就三十七品助道法,堅固四攝行。到大用現前,喧寂一致,如下水船不勞篙棹,混融含攝,圓證普賢行願,乃世、出世間大善知識也。

  古德云「三家村裏,須自個叢林」,蓋無叢林處,雖有志之士,亦喜自便。到恁麼尤宜執守,唯在強勉,以不倦終之。至於喧、靜亦復爾:喧處周旋應變,於中虛寂;靜處能不被靜縛,則隨所至處,皆我活業。唯中虛外順、有根本者能然。

  大凡為善知識,當慈悲、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來,及以惡聲名色 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於己無歉,一切勿與較量,亦不動念瞋恨,只予直下坐斷,如初不聞不見,久久魔孽自消。爾若與之較,則惡聲相反,豈有了期?又不表顯自己力量,與常流何以異?切力行之,自然無思不服。

  椎拂之下,開發人天,俾透脫生死,豈小因緣?應恬和詞色 當機接引、勘對,辨其由來,驗其存坐,攻其所偏墜,奪其所執著,直截指示,令見佛性,到大休大歇、安樂之場,所謂「抽釘拔楔,解黏去縛」。切不可將實法繫綴人,令如是住、如是執。勿受別人移倒,此毒藥也。令渠吃著,一生擔板賺誤,豈有利益耶?

  佛祖出興,特唱此段大因緣,謂之「單傳心印」。不立文字語句,接最上機,只貴一聞千悟,直下承當了修行,不求名聞利養,唯務透脫生死。今既作其兒孫,須存他種草。看他古來 大有道之士,動是降龍伏虎,予神明授戒,攻苦食淡,大忘人世,永謝塵寰,三二十年 折腳鐺兒煮飯吃,遁迹埋名,往往坐脫立亡。於中一個半個諸聖推出,建立宗風,無不秉高行,務報佛恩,流通大法,始出一言半句,出於抑不得已。明知是接引入理之門、敲門瓦子,其體裁力用不妨為後昆模範,當宜師法之,轉相勉勵,追復古風。切忌希名苟利,茲深祝也。

  馬祖昔歸鄉,以簸箕之譏,畏難行道,因再出峽,緣會江西。大隋昔歸鄉,先於龍懷路口 三載茶湯結眾緣,遂隱於木庵,道行於蜀。香林昔歸鄉,潛神隱照於水晶宮,成四十年一片事,撥正智門老祚,尋出雪竇大雲門正宗,或留再出,皆以緣斷。今既萬里西歸,但存行腳本志,亦不必拘去留也。

  慈明昔辭汾陽,祝云「修造自有人,且與佛法為主」,自爾五據大刹,不動一椽,唯提振臨濟正宗,遂得楊岐、黃龍、翠巖三大士,而子孫徧寰海,果不辜所付授。蓋古人擇可以荷擔之士,不輕如此,信「嚴飾壯麗梵苑,未足以奇佛法也」。

  佛道懸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祖師門下,斷臂立雪、腰石舂碓、擔麥推車、事園作飯、開田疇、施湯茶、搬土拽磨,皆抗志絕俗、自強不息、圖成功業者乃能之,所謂「未有一法 從懶惰懈怠中生」。既已洞達淵源,至難至險,人所不能達者尚能,而於涉世應酬、屈節俯仰 而謂不能?此不為,非不能也。當稍按下雲頭,自警自策,庶幾方便門寬曠,不亦善乎?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次草 »

新老怪 寫: 週一 12月 27, 2021 10:12 am
由 次草 » 週日 12月 26, 2021 9:03 pm

老怪兄您好
壇經說的。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您認為 存無見 守空知 是智常還是大通和尚呢

一切眾生之所以 沉淪生死苦海,長劫不得出離者,乃由於無始無明之遮蔽,
於本無 生死處 妄生生死之見,於本無 生滅處 妄生生滅之心。
眾生之妄心 雖有多種,但擇其要者、大者,則不出“有無斷常”四見也。
明心見性之所以 能夠截斷生死根源者,就在於可以由見性 而明了萬法本空,萬相皆幻,進而以般若正智 蕩盡無始無明。
如此則
雖不求了生死,而生死自了;
雖不求熄生滅,而生滅自熄。
所以說佛教內部 不論何宗何派,最後無不匯歸見性一途,無不於心地上 而求解脫。
謝謝老怪兄答覆
之前您有貼出禪師以六祖壇經不見一物那段
指正學人莫著空
所以我才會針對智常求道經過
想看看老怪兄說法
這題爭論很大
大部份人都認為存無見守空知是智常
我的反問是存無見守空知
已經大似浮雲遮日面
怎麽還會起疑去找六祖解惑
老怪兄所舉文章
都有細細解說
針對此提問能否再有明確看法
謝謝您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不識末後句


大蟲是誰大家早已知道,小蟲者何許多人也?就是現今心壇的老大善財 和俺獅子也!
俺說獅子自己不識末後句,會有若干人 舉雙手贊成,說大蟲、小蟲不識末後句,估計滿壇子的蟲迷、財迷都不答應,個個會用手 指著俺的鼻子大聲斥責:怎麼著?你敢說俺家的爺爺、叔叔不識末後句,你也太蝨眼看人低了吧?嘿嘿!先別急,俺說他二人不識,這是在拍他的馬屁呀!君不見當年達摩初會梁武帝,武帝問:“對朕者誰?”摩曰:“不識!”你看,道個不識是龍,若道個識 他就只能成蟲了。所以你若希望這大小二蟲也能成龍,最好讓他不識去!

不過你要以為 獅子生來就只會騮須拍馬,那隻就錯了,像我這種無利不起早的人,怎麼肯只幹賠本嫌吆喝的買賣?俺今日說他二人 不識末後句,是有所指的,說白了,就是他二人當初對“德山托缽不答話”那則公案的解釋,都答錯了。
我說過,大蟲是把巖頭的末後句 當賣瓜解的,出於對他的信任,我也一直拿這當作 是本公案的正解,並以此為本本做了一番評述。老財的看法更簡單,他與大多數人一樣,也認為德山 確實不識末後句,是在巖頭同學的點化之下 才明白個中道理的。老財為了表明自己的觀點,還跟我引述了巖頭對德山風格、手段的一些批評性的言論 來作為證據。為了向諸位證明他二人 因到底錯在何處,咱們先把公案完整貼上:

巖頭在參德山之前 先參仰山:“才入門,提起坐具曰:'和尚!'
仰山取拂子擬舉,師曰:'不妨好手(就知你有這等手段)'。
“後參德山,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
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
山曰:'這個阿師稍似個行腳人。'
至來日,上問訊,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
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師曰:'全豁終不自謾。'
山曰:' 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
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 一手搦。'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
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
峰舉似師(巖頭),師曰:'大小德山 未會末後句在。'
“山聞,令侍者喚師(巖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
師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 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山果三年後示滅。”

據《五燈會元》上說,巖頭的參訪程途 是先參臨濟,因為臨濟已經歸寂,於是再參仰山。
看他在仰山的作略,大家是不是有點覺得眼熟?還記得當初 德山懷挾复子,在溈山也曾如是扭捏過一回麼?這巖頭肚裡的花花腸子 與德山果然一脈相承,這也難怪日後 他要承嗣德山的法脈呀。不過比起德山的先跌份再找臉來,巖頭的手段 明顯要高上一籌,他不可能跑到德山處 反而墮落到大蟲和老財給挖的坑里。此其一也!

古人行腳,或則為了參學,或則為了參訪。參學、參訪雖僅一字之差,目的可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為了學習,求的是堂頭 給咱點開正眼;後者為了切磋,彼此拿出家底見個真章。
既然目的本自不同,作略自也大相徑庭,一個是賓驗主,一個是主驗主。
趙州之參黃蘗,德山之參溈山,臨濟之參諸方,以及巖頭此次之參德山,走的全是主驗主的路數。
既然是參訪,是各傾家底來見真章的,那大蟲的賣瓜之論 首先於邏輯上就說不通了。
因為只有參學之人 才會賣瓜,參訪之人 則是只驗他人之瓜,絕不會賣自己的瓜的。此其二也!
從巖頭在德山處的表現看,他自始至終 用的全是驗主句,是一個套接著一個套的 給德山設。
第一回合是“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山曰:'作麼?'師便喝。山曰:'老僧過在什麼處?'師曰:'兩重公案。'乃下禪堂。山曰:'這個阿師 稍似個行腳人。'”
這就像古書上的兩軍對壘 要先下戰書一樣,總要有個尋釁的理由,“執座具上法堂瞻視”就是巖頭的戰書。德山知道來者不善,故問其:“作麼?”你的招我接下了,還有什麼 不妨接著使出來。
巖頭自然識得這裡邊的道道,他是絕不肯老老實實回答“賣瓜”的,一喝即將自己 推得乾乾淨淨。
德山是大手筆宗師,哪肯在此處放過他?一句“老僧過在什麼處?”心說:“小子,你敢喝我?你要喝不到點上看我不扁你?”還要將自己向虎口里送,要看他口下何處。
德山棒、臨濟喝 在那個時候早已響遍叢林,別說一流的明眼阿師喝得,既是那三流、四流的瞎眼阿師也常在那兒時 不時的山呼海喝,全然不管該不該喝,反正見誰都是能喝就喝,不喝白不喝。
德山身為一山的老大,這種人自然是見多,所以德山要問 他老僧我有什麼過呀?
潛台詞是你是不是 也跟那些胡喝亂喝的人一樣呀?巖頭當然還會上他的當,道完個“兩重公案”,即走下禪堂。

他此處的喝,與在仰山處的“不妨好手”一樣,都是在告訴對方,我識得你的招數,這與過不過沒關係。下禪堂 並不表示巖頭已經放過德山,而是這第一回合 到了該收手的時候,再糾纏下去 就不像個本分阿師了。
德山是大手眼人,雖只寥寥數語,就看出這後生之不凡。
所以隨之而有“至來日,上問訊,山曰:'奢黎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山曰:'什麼處學得這虛頭來?'師曰:'全豁終不自謾。'山曰:'他日不得辜負老僧。'”
在確認巖頭 絕非托空謾語之輩後,德山就草草放過這漢,本大爺住山 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想必不會看錯人的。“他日不得辜負老僧”,明著是不要辜負老僧 今日對你的認可,暗的也隱隱有 招收接班人的意思。象巖頭這樣的後生送上門來,哪個阿師瞧著不眼饞呢?呵呵!

但是德山雖已放過巖頭,巖頭卻沒放過德山。於是就有了第三回合的故事。“一日參德山,方跨門便問:'是凡是聖?'山便喝,師禮拜。
有人舉似洞山,山曰:'若不是豁公,大難承當。'
師曰:'洞山老人不識好惡,錯下名言,我當時一手抬一手搦。'”
巖頭問德山“是凡是聖?”與德山的“老僧過在什麼處”一樣,都是話中含毒,要看對方 肯不肯隨自己的語句轉。
德山此時一喝,確是轉身之好手,巖頭的禮拜 自然也是應份之舉。
但如果誰要以為 德山和巖頭的故事至此即該收場,那他可就錯了,須知巖頭那一跪 可是膝下藏毒的!藏什麼毒?
看看定州僧與烏臼和尚那一場法戰,你應該可以窺些端倪。
巖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瞞不了德山,他如果也像烏臼老人一樣 給他說破,原無不可,但青原會下從來不是這般作略,所以他於此未曾“下語”。只是可憐了洞山老漢,抖擻腸子要做好人,卻沒來由地吃了年輕後生一頓埋汰。哈哈……

正因為巖頭 並未放過德山,所以才會有日後的第四場法戰。
卻說“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缽下法堂。峰曬飯巾次,見德山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峰舉似師(巖頭),師曰:'大小德山 未會末後句在。'
雪峰與德山一節,我在前一篇拈提中 已經評述過,雪峰當時 由於尚未徹了,故不免自討一場敗闕。
巖頭打雪峰本無可厚非,捎上德山卻是在平地起骨堆——話要是捎不到德山耳朵裡也就算了,若能傳過去,則正好再行勘驗勘驗——因為他還在惦記著 那老漢哪。

尋常人之所以解不得這則公案,關鍵是不明白 巖頭的“末後句”到底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德山到底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巖頭這末後一句。
因為德山聞說巖頭這番話後,乃“令侍者喚師(巖頭)去。
問:“汝不肯老僧那?”若說德山識得,為何要問他:你不肯老僧?最可氣的是記錄這則公案的人 只說“師密啟其意,山乃休”。
卻偏不肯說巖頭 究竟密啟了些什麼,能讓德山休去。德山到底是聽了他一番 何樣的白話,居然就會“明日昇堂,果與尋常不同?!”
更唬人的是巖頭這廝 還要繼續作怪,居然跑到僧堂前 拊掌大笑曰:“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活脫脫一副 為德山授記的樣子,而且德山還真的很聽話,果然於三年後示滅。此篇公案之所以難解,就是因為裡邊埋的扣太多,讀者每每於不知不覺中被誤導了。

二祖驤陸公曾說,宗門中大佬 常故意立一機、設一境以迷惑學人,畫好了套,引逗著你自己往時鑽。比如老人就講過 仰山與三聖之間的一個公案:“一日有官人來參仰山,山問:'官居何位?'雲:'推官。'山豎起拂子云:'還推得這個麼?'官人無語,眾人下語,俱不契仰山意。
時三聖病在延壽堂,仰山令侍者持此語問之,聖雲:'和尚有事也。'再令侍者問:'未審有什麼事?'聖雲:'再犯不容。'仰山深肯之”。
仰山巧借官人的官職“推官”來說事,你不是審案的嗎?我手裡這個拂子 你審得嗎?那官人於不知不覺間被拂子的“境”給奪了,心想我平日審的 都是人間的是是非非,一個拂子有何功過,讓我如何審得?不錯,拂子哪有什麼功過?仰山本就是在無事生非嘛!所以他這般作略 只瞞得過推官大人,卻瞞不過真正的明眼人,若遇著三聖這樣的白拈賊,自然要露出馬腳的!

同樣的典故 還有南泉勘山下庵主一則。可憐一個庵主,趙州百般作怪勘他不破,南泉老賊一個“昨日的”就輕而易舉釣了出來,憑白地給人家 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不過仰山、南泉雖毒,其實話中漏竇不少,若要識破他 也不是太難之事,比較起來,巖頭的“末後句”才是毒中之致毒。於一句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把現成的手銬、腳鐐扔在面前,眼看著你自己 往手腳戴。你若聞說“末後句”後 心裡一尋思,這是個什麼東東?我怎麼沒聽說過,該不是還有個什麼 古怪的物事我沒參詳透?得!心這麼一動,手銬就自己戴上了。
又或者心裡想:什麼末後句 不末後句,這天底下的事 就沒我不知道的。得!您這麼一想,腳鐐又自己戴上了。您看,不管您識得好,還是識不得也好,只要心思 跟著人家一轉,就早已著了他的道。

德山對巖頭這點小把戲 自然是識得的,但如果直接點破他 也就不是德山了,所以才會送上一句:“汝不肯老僧那?”表面看上去 是著了他的道,其實是要看看他 這口井到底水有多深。巖頭究竟密啟了什麼意 能讓德山便休?大家不妨自己為之代下邊轉語試試。我可以提醒你兩點:
一、不可做賣瓜解,因為若還有瓜可賣,那還只是末前句,而非末後句,而且與巖頭的風格、作略全然對之不上。
二、不可做義理解,以為巖頭實有奧妙傳予德山,若從此處著眼,那你不但小看了德山,而且也小看了巖頭。此其三也!
據《五燈會元》記載,巖頭大哥“少禮青原誼公,落髮往長安寶壽寺,禀戒習經律諸部,優游禪苑,與雪峰、欽山為友。”德山只是他參訪途程中的一站,一個於你 非但並無授業之恩,反領你之恩德的人,你卻要掉過頭 來禮對方為師,這事就是閣下肯幹,巖頭大哥 也是打死不能屈就的。巖頭同志大概很像當年的永嘉禪師,都屬於無師自悟的類型。他行腳於唐末亂世之時,曾經名震四方的溈山、黃檗、趙州、臨濟、德山、洞山、仰山等人,有的已經歸寂,有的可能受戰亂的影響 而緣慳一面。其最終甘與雪峰那個面瓜同生於德山一藤,我看半是臭味相投,半是領他“他日不得辜負老僧”的一片殷勤之心吧。

公案這東西,既是毒物,亦是良藥,只看你向頭腳哪方下口了。這則德山托缽,曾令大蟲、老財和我都栽了跟頭,那隻怪我等學藝未精,須是怪他巖頭大哥不得。
末後句中尋末後,鷂子早過新羅國。
大蟲小蟲錯識數,笑翻臨家黃面婆。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新老怪
文章: 504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不涉階梯,懸崖撒手


本句出自無門慧開禪師的偈頌。在《無門關》這本書中的第三十二頌,
共有四句:“劍刃上行,冰棱上走,不涉階梯,懸崖撒手。”
都是形容禪風的峻險,如背水作戰,讓人有絕處無路 才是最好的出路之感。
那是由於一位外教的大修行人,來向佛陀問教,題目是“不問有言,不問無言”。
釋迦如來未出一言,只是據座而坐,那位外教的大修行人 便稱讚佛陀:“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
世尊也贊他:“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意思是不用語言,但有暗示,他就開悟了。

●無門禪師對於這則公案的頌贊,是說外教的大修行人 及與佛陀之間的問答方式,都出乎常情常態,一者問得奇特,一者表現得孤峻,這種手法,便是禪宗機鋒的最佳例子。若要頓悟禪法,必須放下一切;禪師協助弟子開悟,一定是用直截了當的頓悟法門;這就是教你在“不涉階梯,懸崖撒手”的當下,能夠頓斷我執,頓見佛性。

  以一般人的想法,如果身處懸崖峭壁之巔,既無立足點,又得放開著手處,必然墜落崖腳粉身碎骨,死路一條。但做為一個禪修者,必定要有大死一番的決心,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理準備,才能把心中所有的老習慣、舊觀念破除,才能展現出 無我的大智慧來。
  但是類似的頓悟法門,絕非人人都能窺得見的,現在且從另一個層次來說:開始的時候 需有步驟、有階段、有依靠、有著手處和立足點,等到站得相當穩了,心中愈來愈安定,而對於世俗名利權勢等的價值現象,看得明朗,想得豁達,用得自在,收放自如之時,自然而然地不會再把以往所依靠執著的東西當做安全的保障了。這好比學游泳,最初在水中需要有人在旁協助,然後抱著浮囊、救生圈,等到技術精湛之後,就不需要依賴任何東西的説明了。

禪修者在未徹悟之前,有佛可成,也有煩惱可斷,
●在修行悟道之後,既不求成佛,也不怕下地獄;
事實上他已不需要 追求成佛,也用不著 怕下地獄。因為追求成佛與怕下地獄,都是尚在未能“懸崖撒手”的依賴階段,
如果已經放下萬種牽掛,拋開千種依賴的人,即使到了無間地獄,心中不會感受苦惱,生到佛國淨土,心中不會覺得驕傲。
因為他的心中 已沒有恐懼什麼,也沒有期待什麼了,所以到任何地方,都能自由自在、無牽無掛。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