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5 頁 (共 676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四 4月 03, 2025 7:56 pm
由 新老怪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舌根不動,安然無味曰恬;
知甜等味,曰變。
由於最初恬變二種妄塵,互相參對,引動湛圓妙心,發出一種知味之性,是為由境引心,成為嘗性;
再由心取境,反映於味塵中,旋取味塵成根,此即為浮塵根之元的勝義根,是清淨四大所成。
因依此清淨四大 舌根之體質,而成粗濁四大之浮塵根,其形如半圓形,
猶月初之月名初偃月。既根塵相對,自然終日流逸奔騰於 味塵之境,遂為境限,自此,不能超越於味。
浮塵根,由心取境,反映於味塵中,旋取味塵成根,
勝義根,是清淨四大所成。
日本政府突然宣布:1972年日中协议作废!台湾海峡局势一夜变天!
發表於 : 週四 4月 03, 2025 11:11 pm
由 軟體之美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4月 04, 2025 6:32 am
由 新老怪
《心燈錄》卷一
此我能超能墮
要知這我有百千萬億之我,有佛我、菩薩我、緣覺聲聞我、天我、人我、阿修羅我、禽獸我、餓鬼我、地獄我,以至目前 有知覺微細之蟲皆有我。試問諸君是哪一個我?
此事惟有自家知、自家信、自家承認。
果能時時度己度人,或先度人 而後度己,先度己而後度人,此則佛我、菩薩我也。
只知度己 而不發度人之心,一己之我能知,大公之我 則不知也,此則聲聞緣覺 求出苦之我也。
行十善而生天,只知十善 而不知有我,所謂善我 而迷此我者也。
善惡相雜,則為人我。純惡而極,則三途之我也。孰能離我?
蓋我而佛、我而菩薩、我而緣覺聲聞、我而天、我而人、我而三途者也。
雖悟有淺深大小,自聲聞以上皆屬悟,自天以下皆屬迷,謂之四聖六凡十法界。
然皆入此法界,皆屬墮義。
惟此我 能入十法界之中,而超乎十法界之外,能出能入,能超能墮。
大矣哉,此我也。妙矣哉,此我也。
此我能超能墮要相應,能超能墮才完全。
此我本分相應之法,只要無事去。
要能持此無事之法,久久自然成就。
未成就時無事,成就後亦無事。
終日度生說法亦無事。
出生入死亦無事,東鄰為牛、西鄰為馬亦無事。
說法說到如今,令人驚駭,原來只要 信得此我無事去,便能通達無礙。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4月 04, 2025 10:48 am
由 新老怪
改脾氣去毛病,即是慈心學習重點,沒有滿腹文章,只有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笑裏般若藏智慧,口中彌勒顯真機,常將世法皈佛法,開花九品證菩提。
劫後難逢開口笑,十分歡喜無嗔怨,大肚能容諸色相,龍華樹下勤修德。
欣逢笑佛曰常開,一片祥和絕忌猜,清心不染俗塵埃,果繼釋迦道統來。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4月 04, 2025 10:58 am
由 恆不住
惟此我 能入十法界之中,而超乎十法界之外,能出能入,能超能墮。
大矣哉,此我也。妙矣哉,此我也。
外道知見。
若此我能入能出,
則出入法是有為生滅,非無生法!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4月 04, 2025 4:59 pm
由 新老怪
外道知見。
若此我能入能出,
則出入法 是有為生滅,非無生法!
生滅,非無生
能入,能出,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五 4月 04, 2025 5:43 pm
由 新老怪
僧問幹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未審路頭 在甚麼處。
峰以拄杖一畫雲。在這裡。
僧請益雲門。門拈起扇子雲。扇子??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會麼會麼。
黃龍南雲。幹峰一期指路。曲為初機。雲門乃通其變。故使後人不倦。
竹庵頌雲。
幹峰不用指陳。雲門休打骨董。
自然東海鯉魚。築著帝釋鼻孔。
天童頌雲。
入手還將死馬醫。返魂香欲起君危。
一朝拶出通身汗。方信儂家不惜眉。
此何等事。詎可道理解說。令人得入。須是自家徹底開悟。方得其妙。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5, 2025 7:08 am
由 新老怪
《心燈錄》卷一
無事便是
能信此我者,只教他無事可做便是。
後來衲僧輩恍惚此我,信認不真,又去參公案、疑言句、播弄精魂,這教悟後迷。
所以傅大士之偈之銘 遂塵閣不提,都向雲霧中摸索,耽延歲月者不少,大失先佛所訓。
近日我為一友人說破,友人至某方丈中云:「我悟矣。」
方丈問雲:「汝悟些什麼?」
友人將兩手撒開,乃示此我也。
方丈大喜曰:「汝真有根器,造化造化。」
友人只當他已知此我,平日不肯即說。
公頃因說及別法,逗之曰:「只有此我,有何別義?」
方丈沉吟久之曰:「也好,不如迴光返照好。」
友人曰:「迴光返照原要照見此我,見此我後,只要保任。真可哀也。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5, 2025 8:03 am
由 新老怪
「是名妙蓮華」,
妙是法,蓮花是喻。謂此不取法門,不取有為之有,不取無為之空,染淨一如,空有俱非;
如蓮花之出於污泥而不染,出於清水而不沾,故名妙蓮花。
此顯根性中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法身德。
亦即是在有超有,在空超空之 妙禪那 中觀。
「金剛王寶覺」,
金之精華,既堅且利,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謂之金剛。
王是自在義,是人中最尊者;
寶是希有義,是物中最貴者;
覺是般若智,此般若智,
固然是如金剛王寶之最尊最貴,而以般若如如智,照般若如如理,無惑不盡,無障不銷,圓斷圓證,則猶如金剛王寶之無堅不摧,無功不克。
此顯根性中之般若德,亦是妙奢摩它 空觀。
「如幻三摩提」,
如幻,是三摩鉢提假觀,以般若智達真本有,了妄本空,故於無修中,而起幻修,於無證中,而起幻證,是根性中之解脫德。
三摩提,
譯名等持,又名正定,或大定,即是本經所詮之 首楞嚴王大定。
謂此不取法門,知有為如幻,不取於有;成妙奢摩它空觀,顯般若德。
知無為如幻,不取於空;
成妙三摩鉢提假觀,顯解脫德。
知非空非有,空有俱幻,不取中道;
而成妙禪那中觀,顯法身德。如是聚三觀三德於一定,故名妙蓮花,名金剛王寶覺,名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修此三摩提,彈指之間,便可以超越無學。
無學是小乘極果,漸修漸證;
此不取法門,是圓頓妙法,頓超頓證,故能於彈指之間,即超越小乘無學,而趣向大乘極果。
正顯示其用殊勝,如前文所說:「得循圓通,與不圓通,日劫相倍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六 4月 05, 2025 8:12 am
由 新老怪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解釋縛脫無二。
知見,是指六根,六根照物,未落分別,是澄寂明照之性;
立知,是剎那起分別,屬於眼識,與同時意識,分別我及我所;一切過患,由是而生,遂成無明根本。
即前文所說:性覺必明,妄為明覺,因明立所。
若根對塵,寂然照了,不落分別,於真知真見外,更不立妄知妄見,此即是涅槃,無漏清淨之真心,本覺常住。
前文所謂:不隨分別,不循動靜等是。
一念不生是無漏,一塵不染名真淨;無漏真淨,是真解脫。
既然知見立知,即縛即結;
知見無見,即解即脫,則縛脫無二,結解唯是六根,理所當然。
云何結解之中,更容有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