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頁 (共 20 頁)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日 12月 26, 2021 11:07 pm
訪客
Viirya 寫: 週日 12月 26, 2021 11:04 pm 種種皆如幻 雖現無真實
如是種種說 隨事別施設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日 12月 26, 2021 11:38 pm
靜明
Viirya 寫: 週日 12月 26, 2021 9:25 pm 住後念起.流注.相續
如經云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是,識住。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12:08 am
訪客
靜明 寫: 週日 12月 26, 2021 11:38 pm
Viirya 寫: 週日 12月 26, 2021 9:25 pm 住後念起.流注.相續
如經云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冥壑 無有斷絕時
是,識住。
老七最愛爭功諉過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9:00 am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楞嚴宗)通曰。夢中現境。因睡故有。脫體是假。既寤。不了是假。覽而憶想。謂為真實。名曰顛倒。法相亦爾。動心現境。已是虗妄。分別事識。不了為境。憶為實有。同名顛倒。憶之則生。忘之則滅。而生住異滅四相。宛然遷流不住。剎那剎那。不相踰越。是為意根。意不緣時。寤寐如一。求寤寐之相。且不可得。而況有生住異滅之相乎。唯其意與法緣。吸習中歸。已是勞相。而菩提不覺運而為意。同歸於勞也。宗鏡曰。眼等取外塵境。剎那流入意地。從外入內。名為逆流。斯則意有所緣。即是寤則覽塵斯憶為生也。流不及地者。謂昏昧時。根不緣塵。則無外塵流及意地。而意亦無所緣。即是寐則失憶而忘為滅也。以此分配。似屬牽強。且睡中有夢。寤中有忘。各有生滅之相。何得以寤專屬生。寐專屬滅哉。愚謂耳目之見聞。順達於外。而意根之見聞。逆流於內。方其吸撮內塵之時。目若有見。耳若有聞。或升而天。或潛而淵。流入見聞所不及之地。此唯意根能之。非耳目所及也。然五根各有本位。意根無形。唯寄於寤寐生滅之相而已。離寤寐生滅無以見意。故不曰。若從根生。必無寤寐生滅。但曰若從根出。則寤寐二相。止隨身開合。而非隨意開合。意既離斯二體。此覺知者。雖有生滅。同於空華。何所附麗以顯吾意。意既離形。形亦離意。必無寤寐生滅之相。又焉有性哉。故謂從根生者非也。開合二字。形容寤寐二相最妙。其寤也形開。其寐也形交。此寤寐生滅。即意之所在。故曰為寐。曰受滅。不必於知也。即此知覺不從因緣生。不從自然生。即是無住之本體。不謂之妙真如性而何。初仰山問溈山。如何是佛真住處。溈曰。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妙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仰於言下頓悟。後有僧思[邱-丘+益]問仰山。禪宗頓悟。畢竟入門的意如何。山曰。此意極難。若是祖宗門下上根上智。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曰除此一路。別更有入處否。山曰有。曰如何即是。山曰。汝是甚處人。曰幽州人。山曰。汝還思彼否。曰常思。山曰。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處樓臺林苑。人馬駢闐。汝返思思底心。還有許多般麼。曰某甲到這裏總不見有。山曰。信位即是。人位未是。曰除却這箇。別更有意也無。山曰。別有別無。即不堪也。曰到這裡作麼生即是。山曰。據汝所解。秪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後自看。天童頌云。無外而容。無礙而冲。門牆岸岸。關鎖重重。酒常酣而臥客。飯雖飽而頹農。突出虗空兮風摶妙翅。踏翻滄海兮雷送遊龍。此頌百尺竿頭。須當進步。不可執著悟境自以為足。只總不見有一語。但能空其意根。於真佛如如。猶大遠在。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9:49 am
靜明
心,意,意識,常被簡化為心意識,所以單講識與識住,會讓人摸不著頭緒。
原始經典也只談到六門,不談七,八二識,只要懂得法不孤起,必仗緣而生,識單純只是了別,在了別的過程中,妄生能所,因此就隨緣而起執,故稱識住,並不是有一個識往返七根,滅了能所,”識住”無能取,無能住,則還其”識”真如(覺性)。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10:28 am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機緣品第七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智。禮師求解其義。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還成無智。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10:57 am
胃食道逆流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11:56 am
存無見守空知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機緣品第七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知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3:55 pm
靜明
緣起法與緣生法,不即不離
即是最上乘!
緣起法者,真如自性,不隨因緣生滅而如如不動,無生無滅。
緣生法者,隨其因緣生滅而有來去,有生有滅。
不生不滅緣起法者”不礙”生滅去來之緣生法。如虛空不礙白雲飛!
如此方為入佛知見!

Re: 識與識住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27, 2021 4:22 pm
拜訪
六祖法寶壇經 機緣品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子玄策。遊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庵問云。汝在此作甚麼。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曰。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隍於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

一僧問師云。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摩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現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