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如何得而俱足?
//向善或迴向即覺性,稱之本性或本俱;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俱足一切種智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
- 文章: 600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具足者無遺在外。(統攝)
是故具足非修能致。
未修習般若,般若自然在前.....這才是具足般若。
同樣的,眾生如何修習檀波羅蜜都是無用,無法具足檀波羅蜜的。(數數法無法窮盡故)
除了佛陀加持外別無他法能致“具足”。
是故具足非修能致。
未修習般若,般若自然在前.....這才是具足般若。
同樣的,眾生如何修習檀波羅蜜都是無用,無法具足檀波羅蜜的。(數數法無法窮盡故)
除了佛陀加持外別無他法能致“具足”。
-
- 文章: 3322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非自然.非因緣
如楞嚴經說
須先精進勤修
住法雲地.自有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
如楞伽經說
佛性全彰
如楞嚴經說
須先精進勤修
住法雲地.自有一切佛剎所有如來.皆舒其手...而灌其頂.超佛子地.獲自證法.成就如來自在法身
如楞伽經說
佛性全彰
-
- 文章: 600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借佛力加持入地修習,直迄十地。
復借佛陀灌頂加持乃入佛地。
十地已滅盡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成無上菩提(真如法身,無餘涅槃)。
然
十地復須佛陀灌頂乃成等正覺,此證真如法身不是佛性實體。
等正覺....何謂“等”?
復借佛陀灌頂加持乃入佛地。
十地已滅盡無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成無上菩提(真如法身,無餘涅槃)。
然
十地復須佛陀灌頂乃成等正覺,此證真如法身不是佛性實體。
等正覺....何謂“等”?
-
- 文章: 6000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菩提是真如,法身,正覺,法性,本性....眾生本來面目,無明實性。(無明乃眾生老祖宗)
無上菩提即法界全體真如(法身)(一真法界)
而無上菩提是無上正覺,還不是無上正等正覺。
此證:法身不是佛性。
諸法(無明為本)以法性為性,非以佛性為性。
佛陀以佛性為性,非以法身為性。
無上菩提即法界全體真如(法身)(一真法界)
而無上菩提是無上正覺,還不是無上正等正覺。
此證:法身不是佛性。
諸法(無明為本)以法性為性,非以佛性為性。
佛陀以佛性為性,非以法身為性。
- 心開
- 文章: 3996
-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02, 2021 6:37 a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佛渡十二因緣河盡底,如象渡河盡底
但由自悟而證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依智不依識)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其佗都是後來的不受後有 但得本莫愁末
因陀囉也帝莎訶
因陀囉也帝莎訶
-
- 文章: 3322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大般涅槃經: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眾生悉未具足。
等乃指徹底圓滿
「三藐」(梵語:samyak,巴利語:Sammā)為「準確」[6],漢譯爲「正等」、「正真」或「正」[7],解釋為「正確的」、「徹底的」、「完全的」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4%A ... 3%E8%A6%BA
「三藐」(梵語:samyak,巴利語:Sammā)為「準確」[6],漢譯爲「正等」、「正真」或「正」[7],解釋為「正確的」、「徹底的」、「完全的」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4%A ... 3%E8%A6%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