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頁 (共 187 頁)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12:24 pm
dodo
君不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不需要多說服他就信了。中士聞道,若有若無,還須自己慢慢證明才信。下士聞道,大笑之,連證都不證,信都不信。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12:31 pm
dodo
君不聞,佛法不礙世俗法。

老實修業進德造福,都是有為法,凡夫比來比去,整天追求的也不過都是這些而已。

然而,身為一個開悟者,可以說這些有為法都不重要嗎?不必去追求嗎?

舉著佛法去打擊去反對世俗法,這根本就是將佛法落入有為法中去造成與世俗的對立而已,這並非佛法。若是,那是你誤會了。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1:48 pm
dodo
然而,若說今天的佛教是【成聖的禮教】,那麼與【成佛的佛教】之間,有何矛盾嗎?

有人成聖後成佛,有人成佛後成聖,那麼,也有人成佛後選擇成為凡夫一個,就像我們就屬於後者。

然而,也不能說我們沒有在追求成聖,只是挑戰有點高遠,只好擺在神壇上備受景仰祭拜就好,在這點上就敬謝不敏。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偉大到可以受普羅大眾感恩遙拜。(沒辦法,生性害羞,只好隱身於網路世界與大家結緣)

然而,成聖的要求,早是中華文化的古老傳統基因。反正大家都是佛,何必成佛兩次,一次都不可能,那就退而求其次,來去追求成聖吧!不然,你說不設點門檻怎麼養活那麼多且【肥大】的佛教體系?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1:58 pm
dodo
【成聖的禮教】並非不好,只是有時,你會看到有人用【成聖的禮教】打擊【成佛的佛教】,都是自家人,自己打自己,有點莞爾而已。

用成聖的標準,拿來打擊那些自稱成佛的人。君不聞,眾生皆具有佛性,本來就是佛,當下就是佛。然而,有人就是反對你說自己就是佛,非要攻擊你,誹謗你,石擊你,與其自己造罪也不許你自稱成佛,理由很簡單,因為你破壞了他所堅持的信仰。

豈知,中華傳統文化,敬重聖人,一般世俗已經把佛與聖人畫為等號,才會有這樣的誤解。由於習俗的關係,因為聖人不自稱自己是聖人,所以,每當有人自稱自己是佛的時候,就會被認為不夠格當聖人,所以,也不夠格當佛。

然而,專業人士的眼裡,佛與聖,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只是世俗已經混為一談了,所以,最後只能選擇與世俗一起打混,避免自己自稱是佛,免得被詆毀。

如今,也只能將錯就錯,我們就不要自稱自己是佛吧,免得被見笑了,還是含蓄一點好,說文解字一下,說說小說一下,與大家同樂就好。(免得還沒來得及解釋,就被抬上了十字架)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2:48 pm
dodo
聖人之所以被稱為聖人,那是因為他【夠格】被敬重。顯然,只是自稱自己是佛,還不夠格當聖人,還需努力完成世人心目中聖人的標準,當然,如果成聖是你的人生目標的話。

我在這裡自稱自己是佛,只是說我具備佛性,然而,還有夙業尚未酬報,仍須努力消業進德造福,所以,我從沒說過我是個夠格受世人景仰尊敬的聖人,我常說,我連替聖人提公事包的資格都沒有。

由於在佛的眼裡,大家都是佛,無有高下,所以,要比,就來比誰是聖人吧!誰的功德大吧!誰的福報大家業豐吧!然而,這都是非常如同世俗的眼光,聽起來是有點幼稚。不過,卻顯示了如今整個佛教界的概況。(好像也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走到這塊田地)

簡單來說,目前佛教仍然擺脫不了中華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聖人禮教的思維觀念。(這點,我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只要你喜歡,誰能管那麼寬)

也就是說,目前佛教界,重視的目標仍是成聖而非成佛,或換句話說,其所謂的成佛其實就是成聖,或說成了聖才能被稱為佛,由於聖不能自稱為聖,所以,佛不能自稱為佛。成佛聖的理想目標高遠到凡夫雖歷萬劫也辦不到,嗯!那就對了!只可遙祭,豈可褻玩焉!因此,你說自己成佛了,對佛教徒來說,就是犯大不敬,會被抬上十字架。

(說來說去,誤會一場,你也只能隨順世俗假戲真做了)

(說到這裡,感覺自己就這麼有點鄉愿退縮了起來,豈敢與孔孟耶穌此等聖賢相比?)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3:53 pm
dodo
成聖,才是中華傳統文化根深蒂固所要追求的理想。而成佛,既然大家都不否認眾生皆具佛性本來都是佛,那還幹嘛拿來賣弄?從今以後,不!是自古以來,佛教只教導凡夫如何脫凡入聖,而成佛這種事,根本就不用教,本性而已,一切現成!

當然說根本就不用教,就過分了點,反正,跟你說了眾生本來是佛,你也不敢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就是佛,各個都是知白守黑,大智若愚,心照不宣。

(說來,也不知是鄉愿,還是謙虛,我也搞糊塗了)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3:59 pm
dodo
目前佛教界所公認的,成佛,就是成聖,成聖,就是成佛。

所以,你雖證明自性是佛了,只是自知本性如此而已,若功德還沒大到可以被稱為聖,那你就應該選擇惦惦咖某吂!

這就是所謂的,入境隨俗。

自古佛教進入中國後,早就都變了味道,至少,還有萬變不離其宗的宗。

所以我就問,那個萬變不離其宗的宗是哪個宗?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4:24 pm
dodo
如果佛教徒不喜聞【我是佛】這種論調,那還是可以轉個方式講,不需要與人對槓,不需要在這種意識型態上爭得面紅耳赤,非得人家接受這種觀念不可。

你可以說,我的本性是佛性,所以,不生不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以用來破除邪見。

或者說,諸法都是如來藏循業發現,如此在大原則上,沒有失誤就可以了。

其實,道理十分簡單,功德卻是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薰習和累積出來的。(把業力修起來比較實際一點,口水就省了)

除非,你立志要為人師表,上台弘法,這底子就有點硬,基本功要扎實,否則,一般人不需要專研得那麼多學問,反正,99%的知識,平常都用不到。(學來這裡假裝斯文就另當別論)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4:41 pm
寂照世間
您沒有弄懂見性成佛的意思。
成佛,一個是覺醒、覺悟。佛者,覺也。
一個是無缺,與佛無殊。
另一個是快樂無憂,解脫無礙。

但觀您所說,都沒有知幻即離,快樂無憂、解脫無礙之意。

【《四祖告法融》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
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師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佛者,覺也。
禪宗的開悟者,有些禪師說非凡非聖,有些說非凡成聖。
但是,你還時常說是凡夫,
您口中的凡夫,還不是古代禪師所說見性成佛的佛。

得則成聖,即證菩提。失則成邪,速入塗炭。

Re: 開悟前,開悟後

發表於 : 週六 5月 11, 2024 4:47 pm
dodo
寂照世間 寫: 週六 5月 11, 2024 4:41 pm 您沒有弄懂見性成佛的意思。
成佛,一個是覺醒、覺悟。佛者,覺也。
一個是無缺,與佛無殊。
另一個是快樂無憂,解脫無礙。

但觀您所說,都沒有知幻即離,快樂無憂、解脫無礙之意。

【《四祖告法融》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
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師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
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甚麼是佛?

師曰:麻三斤!

以上公案,請論述?(五分)